Workflow
芯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图解丨“十五五” 10大核心方向
格隆汇· 2025-10-29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A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 [1] - 规划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1] 重点关注的行业方向 - 重点关注芯片半导体行业 [1] - 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行业 [1] - 重点关注脑机接口行业 [1] - 重点关注固态电池行业 [1] - 重点关注低空经济行业 [1] - 重点关注算力行业 [1] - 重点关注可控核聚变行业 [1] - 重点关注风电光伏行业 [1] - 重点关注深地经济行业 [1] - 重点关注高端制造行业 [1]
半导体产业链爆发,芯片ETF易方达和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标的指数均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4:54
投资者可通过芯片ETF易方达(516350)、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等产品一键布局芯片 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今日芯片半导体概念全线爆发,存储芯片板块强势领涨,CPO、PCB、先进封装板块涨势同样强 劲。截至14:00,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上涨4.2%,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4.3%,芯片ETF易方 达(516350)、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等产品盘中成交放量。 昨日,重要会议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 高"排在主要目标前列,从词频上看,"产业""科技"分别为第一和第二高频率关键词。 有分析称,会议强调需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十 五五"规划或有望将科技放在较为靠前的位置,对科技产业链的政策支持或将成为未来的政策重点,人 工智能、半导体设备与机器人等科技领域或有望受益。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由50只业务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以及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生产设备 等领域的股票组成,数字芯片设计行业占比过半,半导体设备行业占比近20%;中证半导体材料设 ...
港股科技强劲反弹,零跑汽车涨逾7%,阿里巴巴-W涨4.9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3:3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劲升2.41%,报25854.98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飙升3.2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攀升2.46% [1] - 市场半日成交额为1454.20亿港元 [1]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半日收涨2.49% [1] 个股表现 - 成分股零跑汽车涨逾7%,阿里巴巴-W涨4.99% [1] - 华虹半导体上涨4.62%,中芯国际上涨4.27% [1] 行业驱动因素 - 港股科技板块在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创新突破、流动性持续改善的"三重共振"下展现出投资价值 [1] - 港股市场汇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芯片半导体、造车新势力等前沿领域的优质企业 [1]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或带来业绩提升与价值重估的双重机遇 [1] 投资工具分析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 [1] - 该ETF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达77%,覆盖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及理想汽车、百济神州等新兴势力 [1] - 投资组合全面覆盖"软硬件+新消费+创新药+造车新势力"热门赛道 [1]
A股芯片半导体集体爆发,芯原股份涨16%,全市场超3200股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1:32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上证指数涨1.19%至3928.79点,突破3900点为2015年8月以来首次,深证成指涨1.84%,创业板指涨1.99% [1] - 科创50指数表现突出,涨幅达5.86%,两市超3200家个股上涨,成交额1.65万亿元,预计较上一交易日增长5257亿元 [1][2]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大涨1.37%,报15302点 [2] 半导体芯片行业 - 半导体产业链涨势扩大,存储芯片概念全线爆发,芯原股份涨超16%,华虹公司20%涨停,兆易创新股价创历史新高 [1][4] - 科创50成份股中,芯联集成、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拓荆科技涨幅居前,西部超导涨幅超16% [1][5] - 消息面上,OpenAI与AMD签署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交易,将共同开发基于AMD处理器的AI数据中心 [5] 存储芯片市场 - 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预计四季度服务器eSSD涨幅将达到10%以上,DDR5 RDIMM价格涨幅约10%~15% [6] - 芯片半导体方向涨幅居前,科创50ETF上涨3.31%,持仓股票海光信息、中芯国际涨幅超6% [5] 贵金属与有色金属 - 黄金股大涨,沪金期货主力合约突破900元/克关口,创历史新高,报913.5元/克 [7] - 早盘有色金属、黄金板块集体大涨,四川黄金、白银有色涨停,晓程科技、中金黄金涨超7% [8] - COMEX黄金期货国庆假期累计上涨4.45%,COMEX白银期货假期累计上涨3.42% [8] 热门概念板块 - GPU、可控核聚变、稀土涨幅居前,概念指数涨幅分别达6.54%、6.65%、5.24% [3][4]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活跃,合锻智能2连板,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有望2030年用核聚变发电 [9] - 稀土概念股表现活跃,包钢股份涨超8%,北方稀土涨超6%,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10] 个股表现 - 中兴通讯A股涨停,成交额超120亿元,H股涨近12%创历史新高 [3] - 芯片股中华虹公司、雅克科技、深南电路、通富微电、赛腾股份、太极实业集体封板 [4]
银行股,回调到位了吗?
格隆汇APP· 2025-10-05 17:58
作者 | 哥吉拉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2025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慢牛态势,尤其下半年开始牛市行情加速向上,整个三季度,沪指、深成 指累计分别大涨了12.76%、29.25%,而创业板更是飙涨了50.4%,创出罕见单季度涨幅超50%的记录。 然而银行板块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行情,自 7月开启调整模式至今,38家上市银行 已 集体连跌 了 三月。其中,民 生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近十股期间累计回调超过 20%,中证银行指数累计回撤15%,与同期沪 深300指数等主要指数的亮眼表现形成鲜明反差。 01 实际上,银行股回调三个月的背后,藏着清晰的资金博弈逻辑 ——6月下旬起, 以 AI、机器人、生物医药、芯片半 导体等为代表的 科创、 TMT板块凭借"高弹性、高想象空间"的标签,成为增量资金的"吸金石", 全 A指数 18.18%的涨幅中,TMT板块贡献度高达42%,这种"虹吸效应"直接冲击了此前 以银行为主代办 的资金密集区。 要知道,自 2022年"中特估"概念正式提出以来,银行板块凭借低估值、高股息的特性,迅速成为央国企价值重估的 排头兵。 ...
透视前8月四川经济“成绩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经济效益持续好转
四川日报· 2025-09-17 08:17
工业经济表现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 [1][2] -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实现增长 行业增长面超八成 其中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1][3] - 规模以上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1][3] 重点行业支撑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6.7% 受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带动芯片半导体领域迅速发展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0倍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7.1%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智能电视产量同比增长71.7% 智能手表产量同比增长87.4%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1.8% [1][3] - 高技术制造业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增势 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向新向智向绿转型 [3] - 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9月人形机器人整机订单排满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3] 消费品市场状况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1.4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 [1][4] - 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6%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3%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9% [4]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7% 其中智能手机类同比增长59.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8% [5] 线上消费表现 - 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7.8% 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9% [1][4] - 线上消费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消费市场增速 暑期和成都世运会带动文体娱乐消费持续火热 [4] - 体育娱乐用品类月度零售额连续两个月增长40%以上 [4]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9.5% 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作用显现 家电类数码类和汽车类零售额均实现快速增长 [5]
楚江新材(002171)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09:26
财务与负债管理 - 流动负债占绝大部分,短期借款增加因业务规模增长及铜价上涨导致营运资金需求增加[1][2] - 公司流动资产足以覆盖流动负债,流动性风险可控,有稳定还款计划及银行授信支持[2] - 上半年净利润2.5亿元,其中基础材料业务1.8亿元(72%),新材料业务0.7亿元(28%)[4] 业务布局与产能建设 - 铜基材料产品应用于5G通讯、AI算力、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5][6] - 在建项目包括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二、三期)、2万吨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超细铜导体、4万吨高性能新能源轻合金项目,均计划年内投产[2][4][8] - 子公司鑫海高导产品应用于高速链接铜缆数据屏蔽层、机器人线束,客户包括莱尼、福斯集团等[2] 子公司发展与上市进展 - 顶立科技处于北交所IPO反馈意见回复阶段,生产99.9999%高纯碳粉(已批量销售)和高纯硅粉(中试阶段)[3][4][9] - 天鸟高新上半年营收2.8亿元,毛利率43.98%,受军品结算时间影响业绩暂降[4][7] - 天鸟高新为山东道普安供应碳陶刹车盘碳纤维预制体,后者年产30万盘碳陶刹车盘[4][5] 技术研发与新兴领域 - 顶立科技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布局"四高两涂一装备",提供碳化硅制备用高纯材料[2][9] - 碳陶刹车盘研发已送样并进行台架试验,依托天鸟预制体和顶立装备优势[8] - 顶立科技为固态电池电解质粉体提供热工装备,已实现客户交付[9] 市场与客户合作 - 铜基材料客户包括安费诺(精密铜带、导体材料)[9] - 机器人领域产品已批量供货卡迪夫、新亚电子、缆普电缆等企业[6] - 商业航天领域:天鸟高新供应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预制体,顶立科技提供热工装备及复合材料构件[6] 股价与市值管理 - 公司未收到5%以上股东或高管减持通知[3] - 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采取增持、回购、分红等措施维护市值稳定[3][4] - 三季度业绩未预告,称生产经营正常[3][7]
中国光大控股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3.99亿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31 00:45
核心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额28.01亿港元同比减少7.51% [5] - 股东应占溢利3.99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12.82亿港元 [5] - 每股盈利0.237港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5] - 整体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33个基点至3.14%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8% [4] 基金募资与设立 - 新设立淮安洪泽光启基金和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25亿元人民币 [2] - 淮安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已完成首期实缴 [2] - 厦门海洋基金专注海洋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2] - 多只基金已完成立项并按规划推进 [2] 投资退出表现 - 基金及自有资金层面合计退出金额20.18亿港元 [3] - 完成小鹏汽车大普通信Taboola三笔完全退出及软通动力德康农牧第四范式等项目部分退出 [3] - 退出项目MOIC约2.78倍带动多只基金DPI提升 [3] - Circle德康农牧网易云音乐等已上市项目贡献良好投资收益 [3] 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 上半年基金层面投资2.64亿港元聚焦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 [4] - 投资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恒翼生物钧嵌传感钛动科技等科技企业 [4] - 通过母基金支持金镒资本钟鼎资本等机构发挥资源放大和风险分散优势 [4] 主营业务运营 - 二级市场基金表现突出光大可转债机会基金获巴克莱同类基金业绩排名第二 [3] - 旗下光大安石在9个城市运营18个"大融城"购物中心管理规模260万平方米 [6] - 上半年累计服务消费者1.21亿人次服务商户超4500个创造3.77万个工作岗位 [6] - 北京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一期开业带动消费体验升级 [6] 养老产业布局 - 通过光大养老在全国49个城市提供超3万张养老床位 [6] - 打造医康养结合和养老金融特色产业提升智慧化养老水平 [6] 融资结构优化 - 发行30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年利率2.09%创历史新低 [4] - 业务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0%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4][6] ESG管理与实践 - MSCIESG评级维持A级获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BEST ESG(S)奖项 [7] - 增补一位女性独立非执行董事强化董事会多元化 [7] - 发布《一级市场投资负面清单》等规章制度未出现ESG风险合规事件 [7] - 新开业北京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成为绿色转型标杆 [7] - 举办32个培训项目覆盖2046人次支持香港基层社区服务超万人 [7]
超百亿资金,大笔买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15:00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8月26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资金135亿元,总规模达4.21万亿元[2][3] - 当日成交额2213.99亿元,较前日减少900多亿元,降幅近30%[3] - 市场总份额增加140.76亿份[3] 行业主题与港股ETF表现 - 行业主题ETF净流入96.82亿元,港股市场ETF净流入68.08亿元[3] - 细分化工指数单日净流入16.39亿元,近5日资金流入超54亿元[3] - 单只产品中化工ETF净流入14.35亿元居首,港股通创新药ETF和创业板ETF净流入均超10亿元[3] 人工智能ETF突出表现 - 人工智能ETF科创8月以来涨幅达25.63%,在9只同类ETF中排名第一[4] - 近两日资金净买入5.3亿元,净流入额居同类第一[4] - 跟踪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近一年涨幅147%,最大回撤25%,年化夏普比率3.85[4] 头部基金公司产品资金流入 - 易方达基金ETF规模7595.1亿元,年内增加1588.6亿元[6] - 旗下创业板ETF净流入10.6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4.7亿元,人工智能ETF净流入4.2亿元[6] - 华夏基金旗下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5.06亿元,沪深300ETF华夏净流入4.32亿元[6] 宽基ETF资金流出情况 - 宽基ETF净流出28.17亿元,规模下降132.04亿元[7] - 中证500指数单日净流出20.09亿元,中证500ETF净流出18.16亿元居首[7] - 创业板50ETF、科创ETF和半导体ETF均出现超5亿元净流出[7] 市场展望与配置建议 - 当前进入信用周期企稳阶段,信贷边际改善趋势延续[9] - 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方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9] - 建议关注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等估值优势明显的宽基指数[9]
A股终于熬出头了,下一个十年押注什么?
格隆汇· 2025-08-18 20:16
市场表现与指数新高 - 恒生指数盘中攀升至25680点创年内阶段新高 随后连续两日回调累计跌幅达1.8% [3] - 上证指数突破3731.69点刷新近十年来新高 北证50指数大涨6.79%收盘1576点创历史新高 [3] - 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2.76万亿元创今年以来天量且为历史第三大成交 [3] - 沪指涨0.85% 深证成指涨1.73% 创业板指涨2.84% 两市成交2.76万亿元较上周五放量超5000亿元 4034只个股上涨123只个股涨停 [4] 资金动向与板块流入 - 前几大资金流入板块为软件、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文化传媒 净流入规模均超百亿级 [4] - 主力净流入板块包括软信旨致指数(186.03亿 涨3.26%)、通信设备指数(129.52亿 涨3.85%)、电子元器件指数(128.45亿 涨2.81%)、文化传媒指数(102.57亿 涨3.11%) [5] - 机构资金(挂单额大于100万)净流入高达800.5亿元 主力资金(挂单额20-100万)净流入274.1亿元 [24] 细分板块表现 - 液冷概念爆发 曙光数创30%涨停 高澜股份、强瑞技术等20%涨停 [6] - 影视院线板块表现强劲 华智数媒、华策影视20cm涨停 百纳千成涨超14% [6] - CPO概念大幅走高 德科立、强瑞技术、锐捷网络、腾景科技20%涨停 光库科技涨超18% [7] - 消费电子板块活跃 影石创新、奕东电子20cm涨停 鸿富瀚涨超18% [7] - 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上涨 祥明智能20cm涨停 奔朗新材涨超14% 北方稀土、华宏科技、英威腾10cm涨停 [7] - 军工装备板块迎来资金追捧 中科海讯20cm涨停 长城军工、中天火箭、烽火电子10cm涨停 [7] 行业表现与市值变化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较去年年末85.7万亿元增长14.5万亿元 [7] - 年内板块行情持续性明显 军工、机械设备(机器人)、生物医药、通信和计算机(AI+芯片半导体)为焦点 地产、食品饮料(白酒)、商贸零售等传统行业关注较少 [8] - 年初至今板块算术平均涨跌幅前列: SW国防军工(47.69%)、SW机械设备(45.63%)、SW有色金属(43.01%)、SW医药生物(42.56%)、SW汽车(40.51%) [9] - 电子、银行、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板块年内新增A股市值超1万亿元 [9] - 农业银行、工业富联年内在新增A股市值规模显著领先 中航成飞、工商银行、胜宏科技等14股新增市值规模超1000亿元 贵州茅台为年内唯一市值减超1000亿元公司 [10] 历史表现与行业分化 - 近十年来A股经历4次回撤幅度超20%的行情 去年9月底低点以来沪指累计上涨超35% 创业板指数涨幅达70% [12] - 十年间涨势最好板块为计算机、新能源、通信、有色金属、电子、军工、生物医药 地产、环保、纺织、商贸零售等传统行业无明显上涨或整体倒退 [15] - 大金融、传统能源、公用事业等基础行业维持稳健增长 涨幅长期跨度表现优异 [16] - 银行股中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南京银行等高成长性银行实现数倍上涨 农业银行成长为A股第二大市值巨头 [17] 未来十年行业机会 - AI大产业: 具身智能、行业垂直模型、AIforScience为潜力方向 中国AI产业市场需求到2030年达5.6万亿元 算力、芯片、服务器、软件应用、AI电子硬件等细分产业链有巨大增长潜力 [20] - 机器人: 具身智能发展让机器人从"玩具"向"工具"转变 替代劳动力潜力持续爆发 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2030年达万亿 [20] - 新能源产业: 风光新能源技术突破如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提升、固态电池量产 储能及电网新基建投入巨大 新能源车给锂电市场到2030年超2万亿 [21] - 芯片半导体: 芯片产业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 国产化替代为必然趋势 先进制程、先进存储、AI芯片、车规芯片等细分领域有巨大市场潜力 [21] - 生物医药: 生物制药技术创新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 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需求增长 市场前景广阔 [21] - 银发经济: 银发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消费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 医疗保健、健康管理、旅游休闲需求大增 2030年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 [22] - 低空经济: 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包括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农业植保等 无人机制造国际竞争力增强 2030年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