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特朗普政府“财政纠纷”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6-04 23:12
白宫与非党派财政监管机构的冲突 - 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指示美国交通部无视政府问责办公室的监管意见,公开激化矛盾 [2] - 政府问责办公室已对特朗普政府展开近40项调查,聚焦财政支出削减措施 [2] - 冲突导火索是政府问责办公室裁定特朗普政府非法推迟电动车基础设施资金拨付 [2][5] 电动车基础设施资金争议 - 拜登政府通过《基础设施法案》设立50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国家电动车基础设施计划 [5] - 特朗普政府暂停拨款,被政府问责办公室认定违反1974年《国会预算与扣留控制法》 [5] - 白宫反驳称政府问责办公室沦为党派工具,交通部指控项目存在执行问题 [5] - 多个州政府已就此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5] 财政赤字与"美丽大法案"争议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特朗普政府的"美丽大法案"可能导致联邦赤字增加数万亿美元 [2][8] - 2025财年联邦预算赤字预计1.9万亿美元,2035年增至2.7万亿美元,占GDP 6.1% [9] - 白宫新闻秘书指责国会预算办公室模型粗糙且存在党派倾向 [8] -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预算模型支持国会预算办公室结论,预计10年赤字增2.8万亿美元 [9] 其他财政措施与影响 - 美国政府效率部宣称削减超1000亿美元支出,但大部分未经国会授权 [6] - 白宫提交90亿美元预算撤销申请,涉及对外援助和公共广播等领域 [6] - 特朗普政府加征10%关税政策可能冲击中低收入家庭,财政法案减税偏向高收入群体 [10]
特朗普政府“财政纠纷”升级,白宫叫板两大监督机构
第一财经· 2025-06-04 17:46
白宫与财政监管机构冲突 - 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指示交通部无视政府问责办公室监管意见 双方矛盾公开化 [1] - 政府问责办公室已对特朗普政府展开近40项调查 聚焦财政支出削减措施 [1]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估特朗普政府"美丽大法案"可能导致联邦赤字增加数万亿美元 [1] 电动车资金扣留争议 - 政府问责办公室认定特朗普政府延迟拨付50亿美元电动车基建资金涉嫌违法 [3] - 白宫反驳称政府问责办公室沦为党派工具 员工规模是白宫预算办公室七倍 [3] - 美国交通部以"指导方针不明确"为由暂停拨款 多州政府已提起诉讼 [4] 预算政策分歧 - 白宫称"美丽大法案"不会增加赤字 与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相差数万亿美元 [5]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35年赤字达2.7万亿美元 占GDP比重升至6.1% [5] - 沃顿预算模型显示法案十年内或使赤字增加2.8万亿美元 [5] 政策经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或冲击中低收入家庭 新减税措施主要惠及高收入群体 [6] - 特斯拉前执掌的政府效率部宣称削减1000亿美元支出 但多数未经国会授权 [4] - 白宫提交90亿美元预算撤销申请 涉及对外援助和公共广播等领域 [4]
杨瑞龙:选择最优政策手段刺激内需
第一财经· 2025-06-04 11:21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 财政政策效果优于货币政策 当前需求不足环境下财政政策起效更快且力度更大[3] - 政策选择需考虑七大原则 包括反应力度、显效速度、资源成本等[2] - 货币政策受限于中美利差倒挂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3] 财政政策实施路径 - 收入政策空间有限 税收调整实施成本较高[4] - 支出政策更具操作性 可通过扩大赤字刺激投资和消费[4] - 支出领域包括基建投资、消费补贴、社会保障等 需平衡投资与消费端[4][5] 投资与消费的平衡 - 基建投资效率受质疑 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错配问题[5] - 消费端刺激措施包括消费券、社保注入、提高养老金等 可短期提振需求[6] - 需建立投资黑名单制度 防止资金流向低效部门[7] 政策转型方向 - 需改变惯性思维 将消费纳入财政政策核心框架[7] - 通过永久性收入提升措施 使消费从慢变量转为快变量[6][7] - 4月经济数据显示内需不足仍是主要矛盾 实现5%增长目标存在压力[1]
华金期货股指期货市场周报-20250603
华金期货· 2025-06-03 18: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经济弱势企稳,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短期指数震荡,投资者可逢低做多[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宏观及市场展望 - 国内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升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3%,环比降0.1个百分点;海外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指出滞胀风险[4] - 上周沪深300指数弱势震荡,成交低位,近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02亿元,融资资金下降1亿元[4] - 关注关税政策、海外经济通胀、地缘政治冲突及美联储相关政策;沪深300指数位于40均线上方,短期成交低迷,中长期估值位于中低位[4] 股指期货行情及基差 - IF2506、IH2506周涨幅为负,IC2506、IM2506周涨幅为正,分别为-0.62%、-0.96%、1.19%、1.60%[6] - 股指期货弱势震荡,成交量低位,当前股指基差率回落,无套利机会[7] - 2024年以来上证50大盘股上涨16.86%,中证1000小盘股上涨2.93%[7] 股指宏观及盈利增长情况 - 4月制造业PMI在荣枯线之下,利率位于3%以下,M2同比8%,适度放松[10] - A股第一季度企业净利润同比由降转增,沪深300净利润增速略微回落[10]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2%,较上周上升1BP[10] 股指资金及估值变化 - A股融资余额近5个交易日下降1亿元,主力资金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002亿元[13] - 指数估值整体处于中低位,沪深300指数滚动市盈率12倍,分位数38%[13] 股指基本面及技术面分析 - 基本面:中长期货币宽松,利率低位,国内经济弱势企稳;A股第一季度盈利同比上升;融资资金下降,主力资金短期净流出;目前估值仍处于中低位,中长期对股指有所支撑[17] - 技术面:沪深300指数位于中长期均线附近,成交低位,短期震荡(中性)[16]
陈兴:跟着财政做配置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02 21:34
财政政策框架变化 - 当前财政政策框架较以往发生明显变化,从逆周期调节转向顺周期特征,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近年甚至低于GDP增速[1][3] - 土地财政拖累是广义支出乏力的主因,2021年后政府性基金收入(80%-90%依赖土地出让)从贡献转为拖累,导致广义支出增速低于一般公共预算[6] - 顺周期特征源于举债约束,3%赤字率红线导致"以收定支"模式,支出高度依赖经济景气度相关的财政收入[7] 政府杠杆与政策突破 - 我国政府杠杆率仅90%,显著低于日本(210%)、美国(110%)等发达经济体,存在加杠杆空间[9] - 赤字约束已现突破:2024年赤字率目标设为4%,特别国债使用和预算调整更灵活(如2023年10月增发国债、2024年11月置换隐性债务)[13] 货币政策与财政协同 - 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如2020年后房贷利率创新低但住房贷款需求未回升[15] - 央行采用"事实偏紧"策略,2024-2025年政策利率调整45BP但市场利率降幅超80BP,操作滞后于市场曲线[17] - 货币政策呈现"财政化"特点:结构性工具占比提升,央行对政府债权减少而对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18] 财政投向与投资机会 - 财政支出结构从基建(交通/农林水支出占比降1.5个百分点以上)转向公共服务(社保/卫生支出占比提升)[23] - 股权投资替代债权成为地方财政新动向,超70%出资来自国有投资人,重点投向科技领域("合肥模式"案例)[27] - 财政支持科技更青睐龙头:因风险容忍度低且注重社会效应(纳税/就业),龙头企业业务模式更匹配[28] 消费领域财政支持 - 以旧换新政策加码,从汽车家电扩展至数码/家装品类,未来可能覆盖服务消费[30] - 财政推动"普惠消费"替代消费升级模式,转移性收入高增支撑低收入群体消费(拼多多/蜜雪冰城案例)[32] 市场影响 - 财政扩张将提振权益资产(企业盈利改善+风险偏好提升),同时压制债券价格(政府债供给增加)[22] - 中小企业压力仍需财政托底,年内可能追加预算[19]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基数走高,5月出口增速或有所放缓
东吴证券· 2025-06-02 20:23
指数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1日,本周ECI供给指数为50.20%,较上周回落0.03个百分点;ECI需求指数为49.93%,较上周回升0.01个百分点[1][6] - 5月ECI供给指数为50.23%,较4月回落0.12个百分点;ECI需求指数为49.93%,较4月回升0.01个百分点[1][7] - 截至2025年6月1日,本周ELI指数为 - 0.88%,较上周回升0.01个百分点[1][11] 行业数据 - 5月1 - 2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35.8万辆,同比回升16.0%,环比增长9.0%;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2.6万辆,同比回升31.0%,环比回升11.0%[20] - 上周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占地面积环比回升35.43%;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落2.12%[24] - 本周上海/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分别环比回升486.59点和10.21点;5月19 - 25日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回升2.8%[29] 货币政策 - 2025年5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投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加量操作5000亿元MLF,净投放3750亿元;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回笼2000亿;7天期逆回购净回笼152亿元[1][11][13] - 本周央行进行16026.0亿元逆回购操作,有9460.0亿元逆回购到期,货币净投放6566.0亿元[39] 政策动态 - 2025年5月26日,两办发布意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增长机制等[46] - 2025年5月29日,两办发文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2027年碳排放权等交易制度将完善[46] 风险提示 - 美国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政策出台力度或低于市场预期;房地产改善持续性待观察[1][46]
刘尚希:如何实现投资与消费的相互促进?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1 21:57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作者刘尚希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创立于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依托人大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 优秀研究力量,诚邀社会知名专家,集中从事中国宏观经济动态和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定期发布分析与预测报告。 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刘尚希 地方收入有所增加,而支出增幅较小,显示出地方支出难以扩张。在地方 支出占比很大的情况下,这影响宏观调控的效果。因此,要实现更有效的 财政政策,必须改革央地财政关系,尤其是提高中央本级支出的占比。这 一 改革对于推动投资 和消费的协 同发展和 人本逻 辑 机制化 体制化至 关 重 要,且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尤为迫切。 投资与消费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今天围绕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探讨财政政策应偏重于消费还是投资。这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将本质上一体的问题割裂开来了,用于投资 和用于消费都是政府的支出,是政府支出扩张中的结构问题。当前需要关注的首先是政府支出扩张的力度,其次才是政府支出的结构优 化。支出扩张的力度决定了扩大总需求目标的实现程度。从经济循环角度来看,投资与消费是相辅相成的, ...
跟着财政做配置——宏观备忘录第2期
财通证券· 2025-06-01 21:15
财政政策特征 - 财政政策现实中顺周期特征明显,广义财政支出增长乏力且不及GDP增速,受土地财政拖累,政府性基金自2021年起拖累广义财政支出[4][6][7] - 财政顺周期特征源于过往政府举债空间受约束,3%赤字率红线使财政“以收定支”形成顺周期支出模式[11] - 我国政府杠杆率不到90%,低于日本超210%、美国110%以上及发达经济体平均108%,有一定加杠杆空间[13] 政策变化 - 今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设定为4%突破红线,特别国债使用和预算调整更灵活,利于逆周期调节[16] - 低利率环境下融资需求对利率敏感性下降,货币政策采用“事实偏紧”策略,政策利率调整落后市场曲线,利率上行风险大[17][19] -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体现“财政化”特点,加强结构性政策工具运用,资产结构中对政府债权占比减少,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20][23] 投资建议 - 财政作用将加大,或调整追加预算,提振权益类风险资产,压制债券价格[25][26] - 投资思路应“跟着财政做配置”,财政关注科技和消费两大方向[31] - 地方财政投资上股权投资替代债权投资成新动向,科技投资优选龙头,消费支持以旧换新政策或加力扩围,服务消费可能有补贴[31][34][35][37] - 财政支持的消费呈现“普惠消费”特征,应关注普惠方向[38]
明明:下半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展望2025下半年投资机会前瞻
2025-05-31 0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全球宏观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等领域,行业包括制造业、房地产、基建、出口、消费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全球经济格局** - 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面临债务与通胀关系深刻变化,部分国家高债务与低通胀并存,部分国家高债务与高通胀并存,各国需依据自身经济结构采取差异化政策[2][3] - 美国呈现“美元弱化 + 美债利率飙升”恶性组合,财政压力加剧;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前高后低”,需修复私人部门杠杆[1] 2. **中国经济情况** - **GDP**:2025年GDP增长目标预计为5.0%,名义增速有望回升至4.3%,但仍低于实际增长预期,凸显结构性挑战[2] - **制造业**:外需疲软致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近年最低,国内消费回升,1 - 4月社消总额同比增长4.7%;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全年保持在8.4%左右,政策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4] - **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下行助房价和销量回升,但仍以去库存为主,相关指标或负增长但降幅收窄;2025年一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4%,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9%[3][5] - **基建投资**:12个重点化债省份增速下滑后2024年初回升至10.9%,预计2025年全年增速维持在10.3%左右,受益于财政政策支持[5] - **出口**:2025年1 - 4月同比增长5.8%,预计全年增速约2.5%,汽车、家电、半导体等产业链商品表现强劲,劳动密集型商品承压,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提升,美国占比降至12%[5] - **通胀**:CPI全年均值预计为0.03%,PPI受大宗商品和出口价格压制,全年均值或为 - 2.9%[5] 3. **美国经济情况** - 面临高通胀与高债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主要风险集中在财政状况与投资活动方面;就业市场仍具韧性,消费市场预计个人消费支出保持正增长,私人投资二季度表现强劲[6] - 美联储货币政策谨慎,最早可能2025年7月出现降息预期,具体节奏取决于经济边际变化;财政赤字问题严峻,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接近130%[6] 4. **财政与货币政策** - **中国**:2025年下半年债务化解工作持续推进,全年化债资金规模预计稳定在2万亿元左右;广义财政政策力度增强,占GDP的10%;预计基建投资增速高于去年;货币政策流动性适度宽松,预计年内政策利率下调1 - 2次,每次20 - 30BP,并有一次全面降准50BP[8] - **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6.6%,利息支出成主要财政压力来源,未来十年净利息支出预计达13.8万亿美元;2025年下半年美债市场供需失衡[7] 5. **资产配置建议**:关注股债性价比回归中性后的结构性机会,人民币汇率预计在7.15 - 7.35区间波动;股债性价比指标显示,当前股市估值已回归中性水平,股债配置价值趋于平衡[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铜价与PMI出现背离,黄金受美元信用削弱推动中枢上移但高位震荡风险加大[1] - 美国对华加征30%关税预计在2024年对我国出口造成4 - 5个百分点的拖累,进而影响GDP增长0.5 - 1个百分点[7] - 问答环节中提到中国需通过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提高制造业竞争力;降低实际按揭贷款利率推动房地产市场复苏;美国高通胀和高债务问题使美联储降息节奏犹豫;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下降,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比例上升;黄金价格上涨核心逻辑是美国经济失衡及美元/美债信用下降但高位震荡风险大[9][10]
股指 等待利好因素形成共振
期货日报网· 2025-05-30 10:32
经济数据表现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 其中除汽车之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548亿元增长5.6% [2]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 [2] - 1-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82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 降幅比1-3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 [2] - 1-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7035亿元下降3.2% 住宅销售额下降1.9% [2] 物价与工业盈利 - 4月全国CPI下降0.1% 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 煤炭和原油价格显著下跌拖累PPI [3] -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70.2亿元同比增长1.4% 4月利润同比增长3.0% [3] - 煤炭、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行业盈利下滑幅度较大 [3] 宏观政策环境 - 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4] - 5月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 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25个基点 [4] - 1-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多增3.58万亿元 4月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534亿元 [4] 外部环境与市场表现 - 中美关税协议取得进展但结构性矛盾仍存 市场担忧未来出口增速下滑 [5] - IH和IF主力合约修复4月7日跳空缺口后上涨乏力 沪深两市成交额降至1万亿元左右 [6] - 融资余额保持在18000亿元左右 杠杆资金转向谨慎 [6] 市场展望 -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政策环境保持积极 股指向下空间不大 [8] - 宏观经济复苏动能待加强 主流资金仍显犹豫 短期对期指走势形成压制 [8] - 代表大盘蓝筹风格的IH和IF合约在胜率和赔率上更具优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