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经济分析
icon
搜索文档
摸象:宏观视角的中观高频跟踪
长江证券· 2025-07-26 19:24
高频数据优势 - 宏观数据发布有延迟,PMI滞后5天,出口和物价滞后2周,经济数据滞后2.5周,利润数据滞后1个月,高频跟踪更领先[16][17] - 高频数据能辅助确定景气真实方向,可确认统计局不同口径数据中更符合经济现实的口径[18] 领先指标情况 - 传统规律逐渐失效,包括地产投资引领经济周期逻辑、利率下行带动信贷周期上行规律、库存周期规律[30][32][35] - 推出中国经济领先指标备忘录,涉及消费、投资、出口等多方面领先/同步指标及关系[38] - 预计2025Q3名义增长还有冲高可能,出口、基建增速触顶,消费增速中枢震荡走平,制造业投资增速走平,地产投资增速低位逐步回升,通胀缺乏自主回归力量[40][41] 高频产品化 - 单行业分析可从供给、需求、价格、库存入手,微观供需模型中供给与需求是驱动力,价格和库存是结果[45][48] - 高频跟踪难点是数据多和少,投入产出表可把握宏观经济和产业全景,产业链需用分配系数、消耗系数等拆解[49][52][55] - 新框架数据更全面、领域覆盖更完整、视角更多元、定制化数据更多,生产和需求跟踪可分4个方向[60][63][66][71] 长江宏观WEI - 搭建分指标备选、筛选、清洗、合成四步,筛选兼顾咨商会和OECD思路,着重行业高频数据[79][82] - 参考投入产出表筛选重要行业,从中得到25个精选高频指标,编制综合指数研判景气方向[83][86][88] 风险提示 - 存在数据覆盖面不完整、指标代表性待检验、领先指标梳理有遗漏、外部政策环境不确定等风险[96]
Alphabet Spends $85 Billion To Build The Future, Wall Street Panics - I Buy
Seeking Alpha· 2025-07-24 07:37
Alphabet Inc 季度财报表现 - 公司季度报告在净利润、营收、广告和云业务等关键指标上均超预期 [1] - 尽管业绩强劲 但盘后市场反应平淡 股价未出现显著上涨 [1] - 部分投资者因850亿美元资本支出计划转向其他标的 [1] 分析师背景信息 - 分析师具备10年以上全球市场经验 专注宏观经济与股票研究 [1] - 当前任职欧洲资管公司 负责多资产策略与股票组合管理 [1] - 研究方法结合自上而下宏观分析与自下而上个股选择 [1] - 擅长运用彭博终端、Excel建模及量化工具进行估值与行业分析 [1] 研究覆盖方向 - 重点关注成长股 但覆盖全风格股票研究 [1] - 研究侧重未被充分覆盖标的、逆向投资机会及地缘政治影响 [1] - 分析同时面向零售与机构投资者 强调严谨性与可操作性 [1]
2025下半年,钱往哪里投?
搜狐财经· 2025-07-07 22:05
中美贸易摩擦与宏观经济分析 - 美国提出"对等关税"法案,对中国加征34%关税,随后中美双方关税迅速升级至125%,最终在90天内降至10% [4][5][6][7] - 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根源在于国内需求旺盛与供应不足,而中国则面临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的镜像问题 [8][74][90] -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导致美国通过印钞满足需求,加剧贸易赤字与产业空心化 [95][101][106][108] 宏观经济逻辑与微观经验差异 - 宏观经济分析需考虑内生变量与一般均衡,不同于微观经济的外生变量假设 [50][51][55][56] - 国家债务约束取决于生产能力而非现金流,中国内需不足下债务可持续性高于美国 [26][27][39][41] - 美国债务依赖美元霸权,但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削弱美元输出机制,威胁债务可持续性 [42][44][156][158] 全球化与中美经济镜像关系 - 全球化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与收入差距扩大,引发逆全球化趋势 [112][116][123][124] - 中国需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如国有资产划转社保)提振内需,减少对外需依赖 [206][210][212][214] - 短期可依靠投资创造需求(如基建、地产救助),避免去产能引发的恶性循环 [218][220][226][259] 中国经济挑战与政策选择 - 有效需求不足源于收入分配向投资者倾斜,居民消费占比仅45% [179][181][190][209] - 地产融资紧缩与期房交付风险抑制购房需求,需政策干预恢复开发商信用 [246][247][249][253] - A股与汇率反映消费信心不足,经济景气回升依赖投资政策落地 [264][266][267][269]
股指月报:美国关税豁免将到期,关注特朗普极限施压风险-20250630
正信期货· 2025-06-30 1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上中美第二次会谈成果不显著,美国关税豁免期将结束,未来两周关税冲击或卷土重来,国内经济步入季节性回升转折窗口,关注6 - 7月底政治局会议潜在宏观利多 [4] - 中观层面地产销售低位季节性回升但旺季不旺,服务业结构分化且高位降温,5月生产和投资退坡,消费在财政补贴下增长,制造业抢出口逻辑延续,供需矛盾降温,物价有望回升,关注下半年财政发力 [4] - 资金方面国内流动性宽松,海外在美联储偏鸽指引和经济数据下滑下也趋于宽松,金融条件改善,美元指数有望反弹,国内股市获增量资金,被动ETF和两融资金流入,IPO等股权融资和解禁压力维持 [4] - 估值上各指数短期反弹后仍处历史中性偏高水平,国内外股债溢价率低,配置资金吸引力一般 [4] - 策略上宏观和产业基本面压力边际反转,金融条件宽松,宽基指数估值不便宜,美国关税政策压力或再袭,股市三季度震荡上涨,建议7月急跌做多股指,风格上先多IC和IM,后多IF和IH,或多IM空IF套利 [4]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过去一月全球股市A股领涨、欧洲领跌,创业板指涨幅6.58%居前,富时欧洲跌幅 - 0.95%垫底 [8][9] - 过去一月行业综合金融领涨、食品饮料领跌 [12] - 过去一月四大股指期货(IH、IF、IC和IM)基差率分别变化0.48%、0.53%、0.91%、1.26%,贴水显著收窄;跨期价差率(当月和下月)分别变化 - 0.16%、 - 0.2%、0.16%和0.16%,IH跨期贴水扩大,IF、IC和IM收窄;跨期价差率(下季和当月)分别变化 - 0.08%、 - 0.12%、0.21%和0.35%,IH和IF远期贴水扩大,IC和IM收窄 [16][17] 资金流向 两融和稳市资金 - 6月两融资金流入375亿元至1.84万亿,两融余额占沪深两市流通市值比例降0.02%至2.27%;被动性股票ETF资金规模首破3万亿达30185亿元,较上月增683.5亿元,份额19959.4亿份,较上月赎回79.2亿份 [22] 产业资本 - 6月股权融资5419.6亿元,数量6家,IPO融资87.3亿,定向增发5332.3亿,可转债融资43.5亿,规模回升至高位;6月解禁市值2185亿,环比增1099.8亿,处年内次高水平 [25] 流动性 货币投放 - 6月央行OMO逆回购到期52980亿元,投放63795亿,净投放10815亿元,公开市场流动性季末宽松;MLF投放3000亿,到期1820亿,连续四个月净投放,流动性供给中性趋松 [27] 货币需求 - 6月国债发行15958亿,到期8896.5亿,净需求7061.5亿;地方债发行13489.8亿,到期4843.2亿,净需求8646.5亿;其他债发行72260.4亿,到期66366亿,净需求5894.3亿;债市总发行101708.2亿,到期80105.8亿,净需求21602.3亿,债务融资需求维持高位 [30] 资金价格 - 上月DR007、R001、SHIBOR隔夜分别变化3.2bp、 - 12.6bp、 - 10bp至1.7%、1.44%、1.37%;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反弹0.7bp,股份制银行CD利率回落3bp至1.67%,资金利率低于MLF和政策利率,资金供给宽松,债务融资需求强,实体融资乏力,价格低位震荡 [33] 期限结构 - 上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一周变化 - 2.3bp,5年期变化 - 5.6bp,2年期变化 - 10.3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较前一周变化 - 2.1bp,5年期变化 - 5.2bp,2年期变化 - 5.2bp,6月收益率期限结构走陡,国债和国开债信用利差短端扩大 [37] 中美利差 - 6月美国十债利率变化 - 14.0bp至4.29%,通胀预期变化 - 3.0bp至2.29%,实际利率变化 - 11.00bp至2.00%,风险资产价格上涨;美债10 - 2Y价差变化5.00bp至56.00bp;中美利差倒挂缩窄9.80bp至 - 264.38bp,离岸人民币升值0.47%,美元兑人民币在近三年区间中枢震荡 [40] 宏观基本面 地产需求 - 截止6月26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积292.8万平方米,环比回升但处同期偏低水平,较2019年同期降32.1%;二手房销售季节性下降,上月新房和二手房表现背离,总体旺季不旺,关注增量政策 [43] 服务业活动 - 截止6月27日,全国28大中城市地铁客运量周度日均812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1.8%,较2021年同期增32.5%,服务业活动高位季节性回落;百城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反弹,处近三年中性水平,服务业活动趋于平稳 [47] 制造业跟踪 - 6月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涨跌分化,钢厂产能利用率变化0.14%,沥青产能利用率变化3.8%,水泥熟料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2.06%,焦企产能利用率变化 - 2.31%,外需相关化工产业链平均开工率较上月变化 - 0.24%,内需回升,外需乏力 [51] 货物流 - 货物流和人流维持高位,电商邮政快递和旅游民航保障班数增长强劲,周度回升;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疲软,增速有限,谨防7 - 8月季节性下滑 [56] 进出口 - 出口方面中美贸易和谈后抢出口逻辑反复,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短暂回落后反弹;7 - 8月需防范关税摩擦二次回踩风险 [59] 海外 - 美国5月PCE通胀反弹,核心PCE录得2.68%,较上月增0.1%,假设关税冲击延续,环比折年率有望反弹至2.43%,低于2.5%,美联储降息有数据支撑 [6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偏鸽信号,美国一季度GDP修正值下降,5月居民PCE收入和消费下降,市场预期2025年降息3次,幅度50 - 75bp,降息时点在9、10月和12月,7月降息概率回升至18%,9月概率大增,年内降息终值介于3.5% - 3.75%区间 [65] 其它分析 估值 - 过去一月股债风险溢价录得3.41%,较上月降0.18%,位于71.3%分位点;外资风险溢价指数录得4.45%,较上月降0.32%,位于29.3%分位点,外资吸引力中性偏低 [68]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估值分别位于近5年77.4%、68.4%、75.8%和59.1%分位数,相对估值不低;估值分位数较上月变化8.8%、14.9%、 - 0.7%和 - 4.6%,小盘股吸引力增加,大盘股吸引力下降 [73] 量化诊断 - 根据季节性规律7月股市季节性震荡上涨、结构分化,成长风格占优,周期风格先扬后抑;7月易于上涨,关注IC和IM回调做多、IF和IH急涨后波段做空、急跌后中期做多机会 [76]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将预期因素纳入宏观经济分析 让政策调整和改革行动同频共振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21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升级 - 核心观点:宏观经济分析需将预期因素与需求、供给结合,预期稳定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1] - 企业和居民预期稳定可缓解消费与投资需求不足问题,化解供需两侧矛盾[1] 三兼关系处理 兼容老问题与新问题 - 当前矛盾现象为内需不振与预期偏弱交织,需同时聚焦"病灶"(老问题)和"病原"(新问题)[1] - 仅解决需求不足等老问题会按下葫芦浮起瓢,需兼顾预期偏弱等新问题[1] 兼容老目标与新目标 - 分析需覆盖需求供给对策与预期信心对策,既要扩大需求也要稳定预期[1] - 对策需区分作用于需求供给或预期信心的不同路径[1] 兼容改革与政策系统 - 宏观调控需政策调整(增支、减税等)与改革行动同频共振[2] - 短期政策调整需配合长期改革行动,否则整体功效打折扣[2] 预期分析的战略意义 - 纳入预期因素是应对经济下行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长期发展的战略[2] - 市场经济本质是预期经济,预期因素可增强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2]
山西证券: 2024年度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19:52
公司概况 - 山西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前身为山西省证券公司,2010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500)[10] - 公司注册资本35.90亿元,控股股东为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持股31.77%),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财政厅[10][11] - 拥有7家一级控股子公司,包括中德证券(投行业务)、山证资管、格林大华期货等,业务覆盖证券全牌照[11] 财务表现 - 2023年总资产775.90亿元,净资产180.95亿元,净利润5.92亿元,平均资本回报率3.29%[7][48]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4.00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3.00亿元,综合收益2.65亿元[7][48] - 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42.33%),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29.65%,资管业务收入占比12.15%[20][48] 业务板块 财富管理 - 拥有101家营业部(山西55家),2023年代理买卖股票交易额1.19万亿元,平均佣金率0.33‰[22][24] - 两融余额63.82亿元(2023年末),股票质押余额11.50亿元,履约保障比例283.24%[25] 投资银行 - 子公司中德证券2023年完成3家主承销(1单IPO+2单再融资),债券承销金额478.94亿元[27][29] - 因乐视网项目被证监会处罚,涉及45.71亿元未决诉讼,可能影响业务开展[26][55] 资产管理 - 2023年末资管规模357.85亿元(集合200.49亿元),公募基金规模快速增长[31][32] - 山证资管2021年成立,2023年正式展业,所有产品均为主动管理型[30][32] 自营投资 - 2023年末金融投资372.62亿元(债券占比67.44%),全年投资收益117.36亿元[34][36] - 2024年上半年权益投资收入同比下滑90.40%,固收投资收入增长19.81%[36][37] 行业环境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全面注册制、新国九条等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5][18] - 行业竞争加剧,外资券商准入放宽,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扩大市场份额[16][17] - 财富管理转型加速,居民资产配置向金融资产转移趋势明确[16][18] 风险指标 - 2024年6月末风险覆盖率231.79%,资本杠杆率14.81%,流动性覆盖率150.12%,均高于监管标准[49][51] - 受限资产156.81亿元(占总资产20.22%),主要为债券质押和保证金[55] - 获得银行授信1,117.43亿元,已使用163.72亿元,未使用953.71亿元[56]
高盛:宏观概览_最新观点与预测
高盛· 2025-05-22 1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美中关税降幅超预期,将2025年末美国2年期/10年期收益率预测上调至3.9%/4.5%(此前为3.3%/4.0%) [3] - 预计全球增长风险降低,将2025年末日本5年期/10年期收益率预测上调至1.3%/1.8%(此前为1.1%/1.5%) [3] - 预计2025年全球实际GDP同比增速放缓至2.3%,全球核心通胀相对稳定,年末约为2.8% [3] - 预计2025年美国实际GDP四季度同比增速放缓至1.0%,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35%,核心PCE通胀年末同比升至3.6%,失业率升至4.5% [3] - 预计美联储12月起三次降息25个基点,隔次会议降息,终端利率区间3.5 - 3.75% [3] - 预计2025年欧元区实际GDP同比增长0.9%,核心通胀年末降至2.1% [3] - 预计欧洲央行持续降息25个基点,2025年7月政策利率降至1.75% [3] - 预计2025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6%,CPI和PPI通胀年末分别为0%和 - 2.1%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概览 - 关注本周变化,留意美国政策和地缘政治发展,美国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高,中东冲突、美中关系及俄乌战争解决情况需关注 [1][13] 增长 - 预计2025年全球实际GDP同比增速2.3%,美国1.0%(四季度同比),中国4.6%,欧元区0.9% [3][13] 预测 - 经济预测:2025 - 2026年全球、美国、中国、欧元区GDP增长有不同预测值,政策利率方面,美国、欧元区、中国、日本也有相应预测 [15] - 市场预测:包括10年期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信用利差、股市表现(如标普500、MXAPJ、Topix、STOXX 600等)、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失业率等方面的预测 [15]
看股指期货资讯用什么APP好?为何新浪财经APP成为专业投资者的利器?
新浪财经· 2025-03-13 08:55
股指期货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6日11:30,沪深300股指期货(IF)主力合约涨1.55%,上证50股指期货(IH)主力合约涨1.58%,中证500股指期货(IC)主力合约涨2.17%,中证1000股指期货(IM)主力合约涨2.87% [1] 新浪财经APP核心优势 专业行情与深度分析 - 提供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等国内股指期货及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等全球主流合约的实时价格、成交量、持仓量数据,支持分时图与K线叠加功能以分析基差 [6] - 内置20余种技术指标(如MACD、RSI、布林带),开放API接口供量化模型接入,并通过主力合约持仓龙虎榜揭示机构多空动向 [7] - 在重大事件(如美联储议息、GDP发布)时推送专家解读,结合历史数据展示波动规律 [8] 全球视野与风险管控 - "全球市场"板块实时追踪美股、港股、A股现货与期货行情,整合美元指数、原油等关联资产波动,自动生成跨市场影响预警报告 [12] - "财经日历"标注非农就业、CPI等关键数据发布时间及历史值,支持设置提醒以捕捉期指跳空反应 [13] - 通过波动率预警和持仓集中度监测提示异常风险,避免流动性不足导致的平仓风险 [14] 智能工具与高效决策 - 根据用户自选合约推送关联新闻、异动提醒及机构评级变动,例如中证1000期指相关的小微盘股政策信息 [17] -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新闻关键词生成市场情绪指数,AI复盘功能对比历史行情推荐交易策略 [18] - "期货吧"社区聚集数十万投资者分享交易策略,支持模拟交易测试 [19] 平台定位与价值 - 以专业数据、全球视野、智能工具为核心,构建从信息分析到交易执行的全链条支持,形成"数据-策略-风控"闭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