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

搜索文档
财务造假!他们被顶格处罚!
IPO日报· 2025-06-16 20:26
核心观点 - 两家公司因财务造假受到监管顶格处罚,东旭光电已退市,广道数字或成北交所首家退市公司 [1][13][15] -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采取"零容忍"态度,体现从严监管决心 [16] 东旭光电违规详情 - 2015-2019年通过虚构业务进行财务造假,2015-2022年向控股股东提供非经营性资金95.95亿元 [5]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75.65亿元时存在欺诈发行行为 [5] - 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 [6] - 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已于2024年10月11日退市 [14] 广道数字违规详情 - 2018-2024年上半年通过虚假合同等方式虚增营收,最高虚增比例达99.39% [6][7] - 具体虚增金额:2018年1.43亿元至2023年2.83亿元,2024年上半年7164.61万元 [7] - 2024年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5] 处罚措施 - 东旭光电被罚3.9亿元,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各罚3.78亿元(募资额75.65亿元的5%) [9][10] - 广道数字被罚1000万元,实控人金文明被罚15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 [11] - 财务负责人赵璐被罚5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其他责任人罚款50-250万元不等 [11]
财务造假,基金出手,下调超70%!
中国基金报· 2025-06-16 17:32
华夏基金下调*ST紫天估值 - 华夏基金公告自6月16日起对华夏中证2000ETF持有的*ST紫天按2.50元估值,较停牌前8.74元下调71.34% [2][3][5] - 中证2000指数已于6月13日将*ST紫天从成份股调出,复牌后或面临指数基金集体抛售 [2][5] *ST紫天财务与监管问题 - 福建证监局2月14日认定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包括虚增营业收入、预付账款与存货列示不正确,未披露重大诉讼 [5][6] - 公司及4名高管因涉嫌阻碍执法被拟处罚:公司罚款100万元,个人各罚款80万元并禁入证券市场10年 [6] *ST紫天停牌与退市风险 - 公司自3月17日起停牌,因未完成整改且未披露2024年年报,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6] - 若7月7日前仍未完成整改或披露年报,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6] 股价表现 - 2024年股价累计下跌50.62%,停牌前年内跌幅达58.58% [8] - 股价较2023年高点已下跌超80% [2]
*ST广道重大财务造假案落槌 连续七年几乎无真实业务
新浪证券· 2025-06-16 10:32
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通过伪造全套单据虚构销售与采购业务,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4.65亿元,各期虚增占比均超85%,其中2018年虚增1.43亿元(占比87.34%),2019年虚增1.92亿元(占比95.39%),2020年虚增2.23亿元(占比98.96%),2021年虚增2.49亿元(占比85.87%),2022年虚增3.04亿元(占比99.39%),2023年虚增2.83亿元(占比98.14%),2024年上半年虚增0.72亿元(占比88.11%)[2][5] - 累计虚增营业成本7.54亿元,各期虚增占比83%-99%,其中2018年虚增0.65亿元(占比84.53%),2019年虚增0.85亿元(占比91.17%),2020年虚增1.17亿元(占比98.41%),2021年虚增1.33亿元(占比83.30%),2022年虚增1.63亿元(占比99.13%),2023年虚增1.52亿元(占比92.26%),2024年上半年虚增0.39亿元(占比83.81%)[2][5] - 造假涉及2018-2023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及《2024年定向增发募集说明书》,表明造假意图延伸至再融资环节[4] 监管处罚措施 - 公司被顶格罚款1000万元(《证券法》上限),实控人金文明被罚1500万元(主管责任500万+实控人指使责任1000万),财务负责人赵璐被罚500万元,均被处终身证券市场禁入[6] - 独董安秀梅因"未质疑业务真实性、未提出异议"被认定为"未勤勉尽责",罚款60万元[7] - 处罚涵盖从决策层到执行层的完整链条,实控人金文明主导造假,财务总监赵璐直接操作造假[7] 退市机制触发 - 公司因财务类退市(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重大违法类退市(虚增营收占比连续两年超50%)双重风险叠加,成为北交所首例重大违法退市案例[8] - 6月16日停牌1天,6月17日复牌叠加"重大违法退市风险警示",若后续正式处罚书认定违法事实成立,公司将直接终止上市[9] 投资者保护措施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牵头设立2.2亿元先行赔付基金,覆盖适格投资者因虚假陈述导致的损失,赔付标准"优于司法"[10] - 先行赔付机制打破投资者诉讼维权周期长、举证难困局,反映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强化[10] 案件纵深影响 - 本案融合行政罚没→刑事追责→民事赔偿→资格剥夺→强制退市全链条处置,标志"零容忍"从政策宣言转化为实操标准[11] - 对上市公司形成倒逼内控合规作用,对中介机构倒逼尽调从严,对独董制度警示专业履职成刚需[13] - 广道数字案以"七年造假、顶格处罚、赔付前置、快速退市"确立注册制下执法新尺度,重构市场预期[14]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ST广道拟被强制退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8
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系统性财务造假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可能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 [2]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通过虚假合同、发票等方式虚构业务,虚增营业收入14.65亿元,各期占比超85%,虚增营业成本7.54亿元,占比83.30%-99.13% [3] - 造假行为导致2018-2023年报、2024半年报及定向增发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3] 责任人员处罚 - 公司被责令改正、警告并处1000万元罚款,实控人金文明被罚1500万元(主管500万+实控1000万)并终身市场禁入 [4] - 财务负责人赵璐被罚5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其他高管罚款50-250万元不等 [5] - 金文明持有的652万股(占总股本9.73%)突遭司法冻结至2028年6月 [5] 退市进展 - 公司股票将于6月16日停牌1天,6月17日复牌并叠加重大违法退市风险警示 [7] - 若正式处罚认定触及退市标准,将成为北交所首家强制退市公司 [2][8] 保荐机构应对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正牵头研究先行赔付方案,拟设立专项基金赔偿投资者损失 [6] - 先行赔付标准将优于司法标准,旨在快速补偿投资者 [6]
广道数字连续6年半财务造假“高度组织化” 中审华会计所6年均给出标准无保留报告
中国经营报· 2025-06-15 22:16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广道数字因涉嫌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虚增金额占当期报告总额的83 30%—99 39%不等,导致财报存在虚假记载 [2][4]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具体虚增营业收入金额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1 43亿元、1 92亿元、2 23亿元、2 49亿元、3 04亿元、2 83亿元、0 72亿元 [4] - 同期虚增营业成本金额分别为0 65亿元、0 85亿元、1 17亿元、1 33亿元、1 63亿元、1 52亿元、0 39亿元 [4] 行政处罚与退市风险 - 深圳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董事长金文明罚款1500万元,对财务负责人赵璐罚款500万元,合计罚款4050万元 [2][5] - 金文明、赵璐将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另有10名相关责任人拟被罚款50万至250万元不等 [5] - 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规定 [3][6] 审计机构责任 - 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连续6年为广道数字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未能发现财务造假 [3][8] - 审计机构存在未勤勉尽责可能性,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连带赔偿及声誉损失 [8][9] - 中审华会计所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函证程序执行缺陷、关联方审查不充分等问题 [8] 造假手段与特点 - 造假手段高度组织化,通过伪造合同、发票及"函证拦截"形成闭环,规避审计核查 [6][8] - 造假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与系统性特点,持续6年半,多期虚增营收及成本占比超过90% [6][8] 公司基本情况 - 广道数字于2021年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是首批新上市公司之一 [7]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5206 36万元,净利润-3104 84万元 [7] - 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名董监高人员无法"保真" [7]
“拦快递造假”公司或成北交所退市第一股!名校教授当独董,拟被罚60万,本人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6-15 19:46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1] - 公司工作人员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收件电话,拦截询证函快递并加盖假公章寄回,完成造假闭环 [1] - 自2016年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文明、董事兼财务负责人赵璐、副总经理宋凯等人长期通过伪造合同、篡改会计资料等手段实施财务造假 [1] - 2018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及7164.61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85.87%、99.39%、98.14%及88.11% [4] 处罚措施 - 深圳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3] - 对董事长、实控人金文明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3] - 对独立董事安秀梅等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3] - 拟对金文明、赵璐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7] 独立董事责任 - 独立董事安秀梅不知悉、未参与公司相关财务造假行为,但未能提供勤勉尽责的证据 [3] - 2024年度,因违法违规被处罚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沪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合计85名,案例合计58例 [9] - 对独立董事的处罚金额最高250万元,最低5万元,平均罚款金额49.13万元 [9] 保荐机构责任 - 五矿证券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规模约为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12] - 五矿证券主动采取先行赔付的法律依据为证券法第93条 [11] - 五矿证券将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推进先行赔付专项基金设立的筹备工作 [12]
“拦快递造假”公司或成北交所退市第一股!名校教授当独董,拟被罚60万,本人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6-15 19:46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1] - 公司工作人员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收件电话,拦截询证函快递并加盖假公章寄回,完成造假闭环 [1] - 自2016年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文明、董事兼财务负责人赵璐、副总经理宋凯等人长期通过伪造合同、篡改会计资料等手段实施财务造假 [1] - 2018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及7164.61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85.87%、99.39%、98.14%及88.11% [4] 处罚措施 - 深圳证监局拟对*ST广道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3] - 对董事长、实控人金文明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3] - 对独立董事安秀梅等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3] - 拟对金文明、赵璐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7] 独立董事问题 - 独立董事安秀梅不知悉、未参与公司相关财务造假行为,但未能提供勤勉尽责的证据 [3] - 2024年度,因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含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处罚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沪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合计85名,案例合计58例 [10] - 对独立董事的处罚金额最高250万元,最低5万元,平均罚款金额49.13万元 [10] 保荐机构责任 - 五矿证券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因*ST广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遭受的投资损失 [12] - 五矿证券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规模约为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13]
财务造假!*ST广道收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北京商报· 2025-06-15 18:20
北京商报讯(记者马换换王蔓蕾)6月13日晚间,*ST广道(839680)披露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深圳 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公司股票将于6月16日起停牌1天,将 于6月17日起复牌,自复牌之日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深圳证监局表示,金文明2016年6月至今担任*ST广道董事长、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明知 并放任公司通过伪造合同单据等方式实施财务造假,审批同意公司借用外部资金使银行存款期末余额账 实相符;赵璐2016年6月至今担任*ST广道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2022年6月至今担任*ST广道 董事会秘书,组织公司员工实施伪造合同单据等财务造假行为及拦截询证函等应对审计行为;宋凯2016 年6月至今担任*ST广道的副总经理,根据赵璐的安排,在多份虚假销售合同和发货通知单上签字,指 导财务人员制作虚假销售合同列表。在上述情况下,三人签字保证公司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2024 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说明书》真实、准确、完整,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深圳证监局拟决定对*ST广道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金文明给予警告 ...
广道数字财务造假殃及独董 知名大学教授共领30多万元薪酬,或被罚6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23:36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1] - 2018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及7164.61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85.87%、99.39%、98.14%及88.11% [3] - 造假行为持续六年半,导致公司披露的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存在虚假记载 [3] 监管处罚措施 - 深圳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1][6] - 对董事长、实控人金文明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作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罚款1000万元) [1][6] - 对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赵璐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 [4][6] - 对副总经理宋凯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 [4][6] - 对独立董事安秀梅、杨彬、WANG,YANG(王洋)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4][6] - 拟对金文明、赵璐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 独立董事责任 - 独立董事安秀梅不知悉、未参与公司相关财务造假行为,但未能提供勤勉尽责的证据 [2][5] - 安秀梅不清楚公司具体业务和主要客户情况,未深入了解公司对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开展情况 [4] - WANG,YANG(王洋)对自己在公司担任审计委员会委员不是很了解 [4] - 杨彬对公司具体经营情况了解不多 [4] - 三人均签字保证公司披露的财报及《募集说明书》真实、准确、完整 [4] 保荐机构行动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规模约为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8][9] - 五矿证券明确拟采取包括先行赔付在内的一切可能措施,最大限度维护投资者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稳定运行 [8] - 先行赔付的法律依据为证券法第93条,发行人因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或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相关证券公司等先行赔付义务人可以委托投保机构就赔偿事宜与投资者达成协议 [8] 行业监管趋势 - 2024年度因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含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处罚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沪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合计85名,案例合计58例 [7] - 对独立董事的处罚金额最高250万元,最低5万元,平均罚款金额49.13万元 [7] -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持"零容忍"态度,从严监管的决心明显 [8]
广道数字涉嫌财务造假或将退市,先行赔付启动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新京报· 2025-06-14 14:03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1]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7164.61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85.87%、99.39%、98.14%、88.11% [1] - 同期虚增营业成本分别为6465万元、8542万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3863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4.53%、91.17%、98.41%、83.30%、99.13%、92.26%、83.81% [1] 信息披露违法 - 公司披露的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存在虚假记载 [2]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金文明明知和放任公司实施财务造假,协调第三方借款,审批同意其控制的两家关联公司配合资金流转 [2] 监管处罚 - 深圳监管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3] - 对金文明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作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罚款1000万元) [3] - 对赵璐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宋凯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 [3] - 对刘海军、陈友志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对邹璧鸿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 [3] - 对李威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安秀梅、杨彬、WANG,YANG(王洋)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3] - 对陈曦、周绍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3] - 对金文明、赵璐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行业监管趋势 - 2024年证监会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案均处罚金额1577万元,同比增长12% [4] - 对7起案件按照法定最高限处以罚款,同比增长75% [4] - 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同比增长9.5% [4] 退市风险 - 公司可能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0.5.1条规定的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 [5] - 公司已于2025年5月6日因2024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北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 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后,将根据决定内容判断是否进入股票强制退市程序 [6] 投资者保护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已发布《声明》,用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因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遭受的投资损失 [7] - 先行赔付在实践中已有万福生科、海联讯、欣泰电气、紫晶存储四单落地案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