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魔幻拼凑”的千里科技:三易主业搭上汽车,港股递表豪赌智驾
经济观察网· 2025-10-18 10:51
公司资本与战略重组 - 2024年7月,吉利将其持有的力帆科技9亿股股份转让给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印奇成为公司股东 [6] - 2024年11月,印奇当选力帆科技董事长和法人,并于2025年1月将公司战略调整为"AI+车" [6] - 2025年2月,力帆科技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 [6] - 2025年3月,吉利联合星纪魅族、阶跃星辰、千里科技等成立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提升达23.5 EFLOPS,并发布智能化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浩瀚" [7] - 2025年3月,千里科技与吉利、迈驰、路特斯等共同成立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千里智驾) [7] - 2025年8月,吉利将旗下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及旷视科技旗下的迈驰智行整体并入千里智驾 [8] - 2025年9月25日,奔驰数字技术以13亿元获得千里科技3%股份 [2]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汽车行业Tier1,在全球智驾市场中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2] 公司历史沿革与技术背景 - 千里科技前身为力帆汽车,后更名为力帆科技,其汽车业务主要由吉利团队操刀 [2] - 旷视科技于2011年成立,以人脸识别起家,曾开发支付宝所用的人脸识别模块,后战略聚焦于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 [4] - 旷视科技经历多次主业战略调整,于2021年成立智驾品牌迈驰智行,但至今没有多少量产经验,在智驾算法能力方面与头部公司存在差距 [2][5] - 2020年12月,吉利通过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入主力帆股份,并于2021年将其更名为力帆科技 [6] - 在吉利的智驾版图中,星睿智算中心提供算力,阶跃星辰提供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底座,千里科技负责将垂直模型应用于软硬件生态 [8] - 千里智驾团队有近2000人,绝大部分来自极氪智驾团队和吉利研究院 [14] 公司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6.27亿元、66.98亿元、69.64亿元 [9]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毛利分别为7亿元、2.72亿元、4.8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2%、4.1%、6.9% [9]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利润分别为1.7亿、-2.63亿元、-3.29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41.49亿元,同比增长40%;毛利为2.28亿元,毛利率为5.5%,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期内亏损1.16亿元,亏损率为2.8% [10] - 自旷视科技团队进入后,公司市值从2024年的160亿元飙升至400亿元,涨幅达150% [10] - 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约为520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超30% [10] - 2025年10月16日,公司递交H股上市申请,10月17日A股股价一度下跌4.6% [3] 产品与技术规划 - 按照规划,公司将在2025年底发布L3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2026年下半年发布基于Robotaxi业务的L4级整体解决方案 [4] - 迈驰智行曾基于黑芝麻智能A1000芯片,推进过吉利银河E8的智驾方案量产,但该方案只支持高速NOA,是千里浩瀚智驾5个等级中最基础的方案 [10] - 千里浩瀚H3版本(基于J6M的智驾方案)由吉利研究院牵头,福瑞泰克是Tier1供应商,轻舟是提供算法支持的Tier2供应商 [10] - 公司定位为独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既服务吉利体系,也面向其他车企 [11] 行业竞争格局 - 智能驾驶领域格局初定,整车企业深度绑定不同供应商,进入"绑定即锁定、量产即生死"的存量博弈阶段 [2] - 行业已形成以华为、卓驭科技、地平线、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市场高度集中的格局 [11] - 主流车企为锁定供应商加大投资:2024年10月安波福以5.7亿元战略投资MAXIEYE;2024年12月长城汽车独家投资元戎启行1亿美元;2025年4月奇瑞与立讯精密联合向轻舟智航注资1亿美元;2025年9月中国一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 [12] - BBA(奔驰、宝马、奥迪)已全部与Momenta开展合作,奔驰在入股千里科技的同一天宣布与Momenta加深合作 [12] - 行业观点认为,车企对其它车企的智驾方案天然具有排他性,高阶智驾市场由华为及已绑定的供应商主导,留给新玩家的市场空间很小 [12][15] H股上市募资用途 - 公司H股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大方向:AI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强化RLM模型、迭代智能座舱系统);产业链战略整合(通过产业基金深化合作);拓展国内外销售网络,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11]
传祺向往系列的“降价术”:低配车型弱化华为标签启用Momenta智驾
经济观察网· 2025-10-18 09:50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传祺向往M8宗师于10月16日正式上市,推出两款车型:激光雷达版指导价26.99万元,尊享版指导价24.99万元 [2] - 此次上市将M8系列的购车门槛进一步降低,对比7月底上市的向往M8起售价32.99万元,价格显著下调 [2] - 公司近期产品发布动作频繁,近一个月内先后上市了向往S9乾崑、新款向往S7以及向往M8宗师 [2] 技术配置与供应商策略 - 向往M8宗师的智能驾驶系统从华为方案转变为搭载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并采用广汽自研的ADiGO智能座舱,此转变是降低价格的关键因素 [2][4] - 新车智驾系统搭载算力达254TOPS的英伟达Orin-X芯片,配备27个传感器,包括1个126线可变焦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超200米)、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3个毫米波雷达 [3] - 公司供应商选择呈现灵活多元化策略,M8宗师搭载Momenta智驾系统和广汽自研弹匣电池,而新款向往S7则搭载广汽自研智能驾驶系统与弹匣电池 [4] - Momenta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使车辆不依赖高精地图可应对99%出行场景,具备全场景自动泊车功能,其AEB系统能在120km/h高速下实现紧急制动 [3] 产品性能与舒适性 - 向往M8宗师搭载2.0T发动机与两挡DHT组成的智电插混系统,综合扭矩高达645N·m,电耗21kWh/100km,馈电油耗6.05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突破1400公里 [4] - 车辆注重舒适性提升,第一排坐垫采用可伸缩设计,可延伸至570mm;第二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靠背最大可调角度达166°;第三排坐垫加高加厚,靠背支持四挡调节,最大倾斜角135° [4] 市场竞争与公司表现 - 当前25-30万级MPV市场的辅助驾驶功能普遍缺失或非第一梯队,向往M8宗师的上市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空间 [3] - 国内MPV市场竞争加剧,今年8月和9月市场销量出现下滑,向往M8将与魏牌高山、腾势D9等产品展开竞争 [5] - 传祺在MPV市场布局早,积累深厚,其MPV家族累计销量超80万辆,其中M8车型超45万辆 [5] - 公司市场表现稳健,今年9月广汽传祺销售3.6万辆,同比增长3.8%;1-9月节能与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突破5.7万辆,同比增长7.0% [5] 品牌合作与产品序列 - 传祺向往是广汽传祺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推出的新产品系列,旨在提升品牌定位与价值,推出高品质、长续航新能源车型 [2] - 自今年3月发布以来,向往系列已推出三款插电混动车型:大五座SUV向往S7、华系MPV向往M8以及中大型SUV向往S9 [2]
融资11轮后,上海这家智驾公司要IPO了!
IPO日报· 2025-10-18 08:3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由人工智能创新驱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国内第三方方案商中排名第八 [3][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解决方案累计交付量突破330万套,用于92款车型 [4]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Magic Drive行车解决方案、Magic Parking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和Magic Safety主动安全解决方案,业务形态为软硬一体 [1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7亿元,前三年复合增速为73.9%,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89亿元,同比增长76.3% [4] - 公司报告期内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2.28亿元、-2.33亿元及-1.12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7.73亿元 [4][6]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现金持续净流出,分别为1.14亿元、1.54亿元、1.39亿元及0.73亿元 [5] 研发投入与资金状况 - 公司研发开支较高,报告期内分别为1.28亿元、1.43亿元、1.6亿元及0.84亿元 [6]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拥有现金及等价物约1.44亿元,按照当前消耗速度仅够支撑一年多运营 [6] - 公司计划将IPO募集资金用于加强研发能力、扩大产能、技术升级及提升交付能力等 [6]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L0至L2+级)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3.3%,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281亿元 [8] - 中国智能驾驶汽车销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2220万辆增长至2029年的约3860万辆 [8] - 全球智能驾驶解决方案(L0至L2+级)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00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6680亿元 [8] 核心产品与客户 - Magic Drive行车解决方案是公司收入主力,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均超过60%,目前毛利率为62.1% [12] - Magic Parking自动泊车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出现提升,Magic Safety主动安全解决方案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 [12] - 2024年公司客户数目为143家,2025年上半年客户有97家,新增定点20个,前五大客户2025年上半年收入贡献65.9% [13]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公司经历11轮融资,最新一轮为2025年6月的D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5.43亿元,相比2017年A轮阶段估值提升4.86倍 [15] - 创始人虞正华为单一最大股东,合计持股约29.65% [15] - 其他主要投资者包括D&E Partners、大陆投资(中国)、徐州产发、金浦投资等 [15]
集度科技再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未按时公布年度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17 23:47
公司运营状况 - 集度科技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为年内第二次经营异常 此前5月曾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标记异常 [1] - 极越汽车在2024年12月资金链断裂 百度和吉利撤回原定70亿元投资 公司宣布进入创业2 0阶段 实际处于停摆状态 [3] - 公司停摆引发员工围堵CEO要求解决工资和社保问题 同时供应商面临欠款无法收回的情况 [3] 公司股权与品牌演变 - 集度汽车于2021年3月由百度与吉利控股集团联合发起设立 百度持股55% 吉利持股45% [3] - 2023年8月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吉利持股65% 百度持股35% 极越成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品牌 [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极越01于2023年10月正式上市 搭载百度阿波罗智驾系统和文心一言智能座舱 但因设计超前和定价较高导致销量未达预期 [3] - 2024年9月极越07上市 尽管起售价降低 但市场表现依旧惨淡 [3] 公司后续动态 - 2025年1月网络信息显示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已着手组建创业2 0团队 除法务部门外 售后 财务 人事等部门均有代表参会 [3] - 截至2025年1月约有500人登记愿意返聘 [3]
地平线吕鹏:物理安全+心理安全才达到城区辅助驾驶“好用”标准
贝壳财经· 2025-10-17 22:5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城区辅助驾驶尚未达到“好用”的预期,面临驾驶动作与周边环境复杂交互、物理安全及驾驶员心理安全等多重挑战 [1] - 行业竞争激烈,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成本已从早期一体机快速下探至10万-15万车型区间,给车企带来压力 [1] - 实现“好用”标准的关键在于系统“类人化”,需结合物理安全与心理安全,像“老司机”一样驾驶 [1] 市场渗透与发展趋势 - 城区辅助驾驶功能已从高价车型逐步渗透至15万-20万乃至15万以下价位车型 [1] - 2025年被视为中国汽车智驾普及元年,车企正发布智驾平权平台以快速推进高阶城区辅助驾驶渗透率 [1] - 该功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元以上车型的标配,通过规模化实现成本优势后可进一步加快普及速度 [1] 技术路径与未来展望 - 技术突破核心在于Scale Up(提升系统性能上限)和Scale Out(扩大运行区域),需依靠算法领先性实现高性能,依靠工程领先性达成泛化能力 [2] - L4级能力预计通过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达成,2028年可基于L4能力实现L3级别落地,2030年将支持全场景、全区域的L4 [2] - 未来三五年可能见证智能驾驶的飞跃发展,其关键地位相当于手机的“4G时刻”,将支撑智能空间和智能座舱的百花齐放 [2]
传祺向往M8宗师版上市,广汽童伟:可行驶480亿公里电池0自燃丨智驾前线
雷峰网· 2025-10-17 21:48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广汽传祺全新MPV车型向往M8宗师版于10月16日正式上市,推出激光雷达版和尊享版两个版本 [2][3] - 新车定位为高品质智能家享MPV,具备家庭与商务双重属性 [6][11] - 激光雷达版本售价28.99万元,尊享版售价26.99万元,结合上市权益后起售价进一步下探至24.99万元 [3][33] - 该定价策略旨在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价格区间已与部分中高端SUV相当 [33] 用户基础与市场地位 - 广汽传祺目前已拥有超过80万名MPV用户,其中M8系列累计贡献了45万辆以上的销量 [1][13] - 庞大的用户基础为公司MPV产品提供了持续的使用数据与反馈,支持产品细节不断优化 [13] - 在动辄30万元以上的MPV市场中,宗师版以20万元级定价补齐产品矩阵,降低了高品质MPV的入手门槛 [33] 产品性能与配置 -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251/1893/1823mm,轴距为3070mm,采用2+2+3的座椅布局 [6] - 动力系统采用2.0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扭矩330N·m,最大功率300kw,配备2挡DHT智电插混系统 [8] - 搭载广汽自研弹匣电池,电池容量25.5kWh,CLTC纯电续航136km,综合续航1057km,极限综合续航可达超1400km [6][10] - 支持快充功能,电量从30%提升至80%仅需14分钟,并支持6kW对外放电 [11] 智能化升级 - 新车搭载由Momenta提供的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领航与城区领航 [20] - 硬件配备英伟达Orin X芯片,算力达254 TOPS,全车集成27个高精度传感器,包括1颗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 [20] - 智能座舱采用自研ADiGO 6.0超感交互系统,实现全场景语音交互及99%的识别准确率 [25] - 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已搭载于超过160款车型,累计量产规模超40万台,具备成熟的量产验证能力 [22] 安全性能强化 - 车身采用“八纵十九横”笼式铠甲车体,高强度钢占比高达81.7% [27] - 配备360°环抱式安全气囊及全球首创的MPV后风窗气囊,有效提升乘员保护 [29] - 采用的弹匣电池已实现480亿公里0自燃的安全记录 [31] 舒适性与人性化设计 - 针对侧滑门进行改进,开门宽度达750mm,高度提升至1300mm,配备60mm全软包覆分段式拉手 [15] - 上下车踏板高度为365mm,宽度17公分,基于用户数据调整至最适合中国人上车的高度 [17] - 新增前排按摩功能及座椅吸振器,配备全球首创无风感空调,注重全舱乘坐体验 [17] - 第三排座椅支持整体前移与折叠,折叠后行李箱容积可扩展至1000升,可容纳约19个24英寸行李箱 [19]
思特威前三季度净利预增超140%
巨潮资讯· 2025-10-17 21:29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0%至169%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出货量持续上升 [4] - 产品结构优化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4] - 在车载影像、安防监控、工业视觉等细分市场布局加快,推出多款新一代高性能产品并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AI视觉与智能驾驶等新兴应用快速发展,带动CIS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4] - 公司高端像素、低功耗系列产品在多行业实现量产落地,市场地位得到巩固 [4] - 作为国内CIS龙头企业之一,受益于汽车电子、安防、消费电子等领域景气度回升,产品性能优势凸显,成长空间广阔 [4] 未来战略 -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AI视觉算法与ISP技术融合 [4] - 致力于推动高端影像芯片国产替代进程,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4]
思特威1-9月预盈6.56亿元至7.36亿元,同比预增140%至169%
巨潮资讯· 2025-10-17 20:37
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至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2.08亿元增加18.92亿元至22.92亿元,同比增长45%至54% [3] - 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56亿元至7.3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3亿元增加3.83亿元至4.63亿元,同比增长140%至169% [3]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6亿元至7.26亿元,同比增长112%至138%,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扣非净利润为6.92亿元至7.72亿元,同比增长79%至99% [3] 智能手机领域 - 基于LoficHDR®2.0技术的多款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覆盖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及前摄等多镜头场景 [4] - 基于国产Stacked BSI平台的多款产品顺利量产出货,凭借高动态范围、超低噪声、低功耗等优势获得市场认可 [4] 汽车电子领域 - 面向智能驾驶场景的新一代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产品覆盖环视、周视、前视及舱内等多维度应用场景 [4] - 公司在车载CIS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深度契合汽车智能化升级需求 [4] 智慧安防与机器视觉领域 - 高端安防产品系列在专业安防市场的份额稳步扩大 [4] - 新兴机器视觉领域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与传统优势领域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4] 盈利能力分析 - 各领域收入规模持续扩大,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净利润率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 [4] - 公司实现了营收增长与盈利质量改善的同步推进 [4]
独家丨零跑A系列新车或明年一季度量产,针对中欧市场同步开发
雷峰网· 2025-10-17 20:05
海外业务进展 - 2024年1-9月海外市场累计交付新车超过3.7万台 [1][3] - 公司已在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的30多个国家建立近700家销售服务网点 [3] - 欧洲市场网络密集,拥有超过640家终端网点 [3] - 公司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成立零跑国际,股权占比为49%:51%,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3] 未来产品规划 -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面向中国与欧洲市场的A系列全新车型,比B系列车型尺寸更小 [2][3] - 2026年将推出两款A系列新车,且位于西班牙的欧洲工厂将建成 [3] 国内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公司在中国市场交付新车66,657辆,同比增长超过97% [4] - 公司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突破6万台的新势力品牌 [4] - 2024年前9个月累计交付量已接近40万台,预计将提前实现全年50万台的销量目标 [4]
北路智控: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首个项目已在陕煤集团顺利落地,目前已在兴发集团开展多车试运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6:15
业务进展 - 近期成功中标汇能集团及新疆地区的两个系统性项目 [2] - 中标项目涵盖5G通信网络、监控系统、数据中心与服务、智能通风系统及视频AI分析系统等多个方面 [2] - 整体方案覆盖设备感知层、网络传输层、生产执行层及平台应用层四大层级 [2] 智能驾驶项目 - 公司首个智能驾驶项目已在陕煤集团顺利落地 [2] - 目前已在兴发集团开展多车试运营 [2] - 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智能驾驶产品持续迭代与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