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跑B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前九个月交付近40万辆 创始人多次增持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6:19
管理层增持股份 - 公司股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及股东傅利泉近期合计购买324.35万股公司H股,平均价格为每股63.19港元,增持金额约为2.05亿港元 [2] - 管理层承诺未来10年内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并自2024年8月起多次增持,期间合计增持金额约8.5亿港元 [3] - 管理层增持行为被视为对公司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旨在增强市场信心 [2]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9月交付量达6.67万辆,同比增长超97%,创下造车新势力单月交付纪录,且实现连续9个月环比增长 [4]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累计交付39.6万辆,同比增幅达129%,年度目标完成率达79.1%,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榜首 [4] - 公司第100万辆整车已于9月25日正式下线,市场认可度形成规模效应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产品线覆盖A至D四大系列,涵盖轿车、SUV、MPV等车型及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形式,聚焦10万元至25万元主流家用车市场 [4] - 公司发布旗舰D平台与首款车型D19,标志着其技术体系与产品布局迈入新阶段,已构建完善的多元化产品矩阵 [4] - D系列车型的推出有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公司预计A和D系列车型月销量合计可能达到3万辆,四个系列齐备后将具备冲击年销百万目标的体系能力 [5]
零跑汽车创始人14个月三度增持,前9个月交付近40万辆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20:04
公司管理层增持股份 - 零跑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及股东傅利泉近期购买324.35万股公司H股,平均价格约63.19港元,增持金额约2.05亿港元 [1] - 自2024年8月以来,朱江明及傅利泉在14个月内进行第三轮增持,累计增持金额合计约8.5亿港元 [2] - 2023年10月,朱江明及傅利泉等一致行动人承诺未来10年内不减持其持有的零跑汽车股份 [2] - 2025年8月,长安汽车19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 [1] - 2024年至今,吉利汽车、小鹏汽车和广汽集团等多家上市车企创始人、大股东及高管亦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 [1] 公司经营业绩与交付量 - 零跑汽车2025年9月交付量达6.67万辆,同比增长超97%,创造车新势力单月交付纪录,并连续9个月实现环比增长 [3] - 2025年前9个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39.6万辆,同比增长129%,年度目标完成率达79.1% [3] - 公司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榜首,高于小鹏汽车的31.3万辆和理想汽车的29.7万辆 [3] - 2025年9月,零跑汽车第100万台整车正式下线 [3] 产品布局与技术发展 - 零跑汽车产品线覆盖A至D四大系列,涵盖轿车、SUV、MPV等车型及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形式,聚焦10万元至25万元主流家用车市场 [3] - 2025年10月,公司发布旗舰D平台与首款车型D19,标志着其技术体系与产品布局进入新阶段 [3] - D系列车型的推出有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售价更高的D19被认为可改善毛利率 [3] - 公司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当A、B、C、D四个系列车型齐备后,零跑汽车将具备冲击年销百万目标的能力 [4][5] - 公司预计A系列和D系列车型合计月销量可能达到3万辆 [4] 行业趋势与市场信心 - 行业处于激烈变革期,多家上市车企管理层增持股份旨在向市场传递信心 [1] - 管理层用自有资金增持直接体现其对公司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尤其是在公司业绩或股价承压时期 [1] - 增持往往伴随着企业在经营或技术上的积极进展,例如零跑汽车交付量稳健并发布新技术平台 [1]
造车十年 零跑汽车想要撕掉“廉价”标签
经济观察报· 2025-10-22 11:25
公司产品战略升级 - 公司推出定位最高的D系列首款旗舰车型D19,是一款全尺寸六座SUV,车身长度超5.2米,宽度近2米,轴距超3.1米 [2] - D19售价将达到30万元级别,相较于C系列15万至20万元的售价有显著提升,公司旨在实现“豪华普惠”,即“30万元的价格,百万级的享受” [2] - 公司早期以售价10万元以下的T03小型车立足,产品线逐步拓展至C系列和B系列,但价格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内,此前被行业视为“廉价”品牌 [2] - 按照规划,D系列将包括SUV、MPV、轿车等多款产品,共同覆盖30万元级市场 [5] 公司销量与财务表现 - 公司近几个月月销量超过5万辆,其中9月突破6万辆,排名新势力车企第一,今年1-9月累计销量达39.55万辆 [2] - 行业观点认为定价低是公司销量不断走高的重要原因 [2] - 公司从2025年上半年开始实现净利润转正,毛利率达到14.1%,但相较同行如赛力斯等企业超过20%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3] - 推出更高端产品是提升利润表现的重要一步 [3] 公司技术研发实力 - 公司强调“全域自研”的研发体系,对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进行自研,包括电子电气架构、三电技术、底盘、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 [3] - D平台65%的整车成本实现了自研自造,通过研发集成实现高度成本节约 [3] - D19搭载核心技术包括纯电里程超500公里的增程混动、千伏高压体系、高通SA8797芯片中央域控、1280TOPS算力的VLA辅助驾驶及端侧大模型座舱、5万Nm/度的超高刚性车身,在30万元市场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准 [4] - 十年的造车积累、自成一派的研发体系和技术是公司做高端产品的基础 [5] 公司合作与品牌建设 - 公司获得Stellantis集团入股,双方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并与一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行业解读为国际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对其技术的认可 [5] - 为营造高端品牌形象,公司在D19首秀会上首次邀约明星代言,知名艺人费翔作为D系列代言人出席,旨在传递技术沉淀与持续迭代的“常青”形象,而非营销噱头 [5] 市场竞争环境 - 30万元是国内豪华车市场的重要价位线,在六座SUV细分市场中,D19的直接竞品包括理想L系列、问界M7、乐道L90、小鹏G9等 [5] - 公司当前处于销量攀升、经营业绩好转的向上势能阶段,站稳30万元级市场对公司实现越级向上意义重大 [6]
撕开高端市场的缝隙,零跑能否不靠“豪车滤镜”赢信任?
钛媒体APP· 2025-10-18 14:4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推出D19全尺寸SUV,售价25-30万元,但明确其D系列并非豪华车,而是坚持不做品牌溢价、只做配置升级的路线 [2] - 公司采用“以多少成本定多少价格”的定价逻辑,不追求D系列获得更高毛利,旨在以“高端配置、非豪华价格”试探市场 [2] - 公司商业模式依赖规模而非高毛利,类比优衣库,通过大众化产品和规模效应实现盈利 [5] 技术研发与成本控制 - 公司坚持“全域自研”战略,通过掌握核心架构和匹配能力,与顶级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以优化成本 [3] - 公司与采埃孚联合开发电驱和发电机一体化系统,实现几十公斤减重并节省数千元成本 [3] - 在增程车型D19上采用“大电池小油箱”方案,通过排气管集成到门槛梁等物理层面创新,并结合CTC技术布置80多度电 [4] 智能驾驶发展路径 - 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采取“快速跟随”策略,而非争做领头羊,以降低因技术路线频繁变更导致的资源消耗 [4] - 公司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于D系列上实现高阶智驾的赶超,目标进入第一梯队 [5] - 公司明确否认使用外部乾崑智驾,将基于自身几年的沉淀和积累推出自研高阶智驾方案 [5] 渠道建设与销售策略 - 针对D系列旗舰产品,渠道策略强调精准布局,聚焦于目标客户密集、购买力强的核心城市如北上广深 [6] - 渠道建设遵循“效率优先”原则,将资源集中投放于高潜力市场,避免在低潜力市场盲目铺设高成本渠道 [7] - 渠道目标在于高效触达广泛潜在客户并实现高转化率,支撑其依靠规模的盈利模型 [5] 未来规划与产能布局 - 公司产品规划显示,明年将推出D系列的2-3款产品以及A系列的2款产品,2026年将是产品大年 [7] - 工厂产能目前按规划推进,能够保障未来销量目标 [7] - 海外市场策略理性克制,全尺寸D19不会优先在海外投产,而是聚焦于更适合欧洲市场的车型如B10进行本地化生产 [7]
零跑朱江明:零跑将一直坚持以成本定价,明年还会有2-3台D系列车型丨新智驾对话
雷峰网· 2025-10-17 21:4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品牌定位坚持“好而不贵”的理念,即便推出高端D系列产品也并非追求豪华品牌定位或高毛利,而是提供高配置产品 [4][5][18] - 公司盈利模式不依赖高毛利,而是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分摊和利润提升,预计下半年盈利将进一步改善 [3][24] - 公司计划提前达成全年50万辆销量目标,并对四季度订单情况表示乐观 [1][6] 产品与技术规划 - 全新D平台首款车型D19定位为旗舰产品,搭载双矢量电机三电机系统等顶配技术,但公司强调其并非豪华车 [2][5][15] - 2026年将是公司产品大年,计划推出D系列2-3款旗舰产品以及A系列2款新车 [4][7] - 公司坚持全域自研策略,在电驱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上拥有自研能力,不良率可统计到个位数,并通过技术创新控制成本 [10][16][36]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公司采用“紧跟随”策略发展智能驾驶,预计明年D系列将搭载行业第一梯队的高阶智驾系统,以缩小与头部玩家的差距 [38] - 在供应链管理上,公司通过与采埃孚、博世等顶级供应商战略合作,并结合自研技术实现高效率与成本控制 [10][32][36] - 公司明确将使用自研高阶智驾系统,否认了与华为就乾崑智驾合作的市场传闻 [39] 市场营销与渠道 - 公司首次聘请费翔作为品牌代言人,旨在提升D系列传播效率,并与品牌低调务实的形象相契合 [13][14][35] - 针对D系列车型,渠道策略将更聚焦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注重门店质量以匹配高端化品牌形象 [28] - 公司选择在浦东美术馆举办D系列发布会,强调通过艺术化方式呈现技术厚度与产品质感,而非追求宏大场面 [35] 产能与海外拓展 - 公司产能准备严格按销量规划推进,目前进展顺利,可保障未来销量目标 [37] - 海外市场方面,B10车型将在欧洲进行本地化生产,而D19作为全尺寸车型暂以国内生产出口形式满足海外需求 [37] 未来展望与竞争策略 - 公司认为纯电是未来最大市场方向,增程式车型需配备大电池以提升纯电续航体验,满足用户便利性需求 [27] - 公司对未来盈利能力充满信心,预计随着销量规模扩大,费用增长速度将低于毛利增长 [24] - 公司内部已制定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及销量目标,将在达成50万辆目标后正式公布下一阶段目标 [25][26]
独家丨零跑A系列新车或明年一季度量产,针对中欧市场同步开发
雷峰网· 2025-10-17 20:05
海外业务进展 - 2024年1-9月海外市场累计交付新车超过3.7万台 [1][3] - 公司已在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的30多个国家建立近700家销售服务网点 [3] - 欧洲市场网络密集,拥有超过640家终端网点 [3] - 公司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成立零跑国际,股权占比为49%:51%,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3] 未来产品规划 -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面向中国与欧洲市场的A系列全新车型,比B系列车型尺寸更小 [2][3] - 2026年将推出两款A系列新车,且位于西班牙的欧洲工厂将建成 [3] 国内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公司在中国市场交付新车66,657辆,同比增长超过97% [4] - 公司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突破6万台的新势力品牌 [4] - 2024年前9个月累计交付量已接近40万台,预计将提前实现全年50万台的销量目标 [4]
实现半年盈利、上调全年交付目标,零跑汽车要冲刺千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8: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 [1] -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盈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1]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1%提升至14.1%,增长13个百分点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计划全年实现5亿-10亿元净利润 [3] 销量与交付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2] - 7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连续5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榜首 [2] - 上调2025年全年交付指引至58-65万辆,2026年目标100万辆 [3] - 三季度预计交付17-18万辆,8月销量将较7月显著增长 [3] 产品与研发 - 基于端到端算法的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功能已量产上车 [3] - 高通8650域控辅助驾驶方案6个月完成开发并应用于B平台车型 [3] - 计划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明年初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 [3] - B系列新车9月慕尼黑车展首发,D系列最快10月亮相并于2026年一季度上市 [4] 市场与渠道 - 海外市场已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约30个国家,建立超600家销售服务网点 [2]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 [2] - 国内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共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及461家服务门店 [5] - 下半年渠道将向三至五线城市下沉拓展 [5] 成本与运营策略 - 研发、销售及行政开支合计占营收16.9%,总计40.9亿元 [7] - 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模式带来10%成本优化 [7] - 通过轻资产模式与Stellantis合作出海,碳积分交易额最高达15亿元 [9][10] - 坚持规模优先战略,聚焦大众市场高性价比产品 [8][9]
实现半年盈利、上调全年交付目标,零跑汽车要冲刺千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8: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 [1] -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第二家盈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1] - 毛利率从1.1%提升至14.1%,增长13个百分点 [3] 销量与交付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7] - 7月销量突破5万台,连续5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榜首 [7] - 周末单日净锁单量超3,000台 [7] 产品与研发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重点投入辅助驾驶技术 [9] - 首次实现端到端算法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功能量产 [9] - 基于EEA 3.5架构的高通8650域控方案6个月完成开发并应用于B平台车型 [9] 战略目标与规划 -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上调至58-65万辆,2026年目标100万辆 [4][9] - 力争实现全年净利润5亿-10亿元 [9]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 [7] 市场与渠道 - 海外市场已进入约30个国家,建立超600家销售服务网点 [7] - 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新增88城,共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及461家服务门店 [10] - 下半年渠道将深化下沉市场布局 [11] 成本与运营效率 - 研发、销售、行政开支合计占营收16.9%,总计40.9亿元 [12] - 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带来10%成本优化 [12] - 运营费用显著低于小鹏(83.1亿元)和蔚来(单季度75.8亿元) [12] 竞争定位 - 主打8万-15万元市场,坚持高品价比策略 [3][10] - 用户画像为预算有限但偏好新势力理念的年轻群体 [12] - 通过全域自研和成本控制建立差异化优势 [3][12] 合作与出海 - 与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采用轻资产出海模式 [16] - 签署碳积分转让协议,交易额最高达15亿元 [16] - 海外销售借助Stellantis渠道,降低政策风险 [16]
零跑现象:科技普惠撞开新势力盈利大门
每日商报· 2025-08-21 06:18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首次实现净利润转正 成为中国新势力中第二家达成半年度盈利的企业[2] - 上半年营收同比暴涨174%至242.5亿元 毛利率跃升至14.1% 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3] - 周末单日净锁单量连续突破3000台创历史新高 公司股价突破68港元 市值站上900亿港元高位[2] 技术研发 - 全域自研比例占据整车成本65% 通过LEAP3.5技术架构实现硬件成本下降30%[3] - 全球首创"中央域控+舱驾一体"融合方案 集成高通8650智驾芯片与8295座舱芯片于单一控制器[3] - CTC2.0电池累计装机超25万套 以1029项安全实验构建技术壁垒[3] 产品交付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664台 同比增长155.7% 登顶新势力销冠[3] - 7月销量首度突破5万台 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月销量榜首[3] - 零跑C10上市16个月全球交付破15万台 连续3个月稳居中型SUV销量榜首[4] 产品矩阵 - 2025年密集推出B平台两款全新车型及C平台三大焕新产品[4] - 零跑C11累计销量跨越25万台里程碑 全新C11将AR-HUD、激光雷达和800V超充推向主流市场[4] - 零跑C16连续8周稳居20万内中大型SUV销量榜第一[4] - B10交付即超万台刷新爬坡速度纪录 B01以72小时锁单超万台印证市场需求[4] 海外扩张 - 2025年1-7月以24980台出口量稳居新势力出海榜首 欧洲市场7月订单突破4000台创历史新高[7] - 马来西亚吉打州工厂首台C10试装车正式下线 欧洲生产基地计划2026年底建成投产[7] - 覆盖约30个国际市场约600家网点 其中欧洲超过550家 亚太市场近50家[7] 渠道建设 - 国内"1+N"渠道模式覆盖全国806家门店286城 单店效能同比提升超50%[7] - 服务端"三快两省"战略推动15分钟响应率达99.5%[7] - 香港第1500家零跑中心落地成为连接欧亚市场的枢纽[7]
小米小鹏零跑:新势力“增长三杰”的秘密
虎嗅APP· 2025-08-20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行业处于"达尔文式"竞争环境 新势力车企零跑 小鹏 小米通过良性增长和精准市场策略实现突出表现 并积极布局全球化战略 [2][5][23][29] 增长三杰业绩表现 - 零跑 小鹏 小米位列新势力上半年销量前五且增速最快 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最高 [5] - 零跑二季度销量环比暴涨53%至13.4万辆 毛利率稳定在13.6% 全年销量指引上调至58-65万辆 [13] - 小鹏Q2销量环比提升10% 卖车毛利率达14.3% [13][14] - 小米SU7上市4个月累计销量破10万台 7月交付量突破3万台 [13] 良性增长驱动因素 - 规模效应摊薄成本:零跑通过快速扩张稳定毛利率 小鹏和小米通过产能爬坡实现成本优化 [8][10][13] - 单车价值提升:零跑通过全域自研掌握成本定义权 小鹏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车型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 小米通过高价车型SU7 Ultra(售价超50万元 Q2销量破1万台)拉动利润 [14] 情绪价值与品牌力 - 小米YU7用户调研显示:54.5%锁单用户为iPhone用户 女性用户比例持续提升 品牌力成为仅次于外观的购车因素 [20][25] - 用户群体特征:90后占比65.4% 00后占比19.7% 家庭年收入39.7万元 首购比例达58.6% [25] - 小鹏新P7注重外观设计 零跑通过"更大空间 更高配置 更低价格"满足用户占便宜心理 [20][2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零跑与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 海外渠道突破600家门店(欧洲占550家) 启动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 计划明年欧洲销量翻倍 [26] - 小鹏在欧洲采用直营体系 在东南亚与Handal印尼汽车公司合作CKD本土化生产 [26] - 小米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 [27] 行业趋势判断 - 品牌力与情绪价值取代参数堆砌成为决定性因素 高端化与个性化需求崛起 [16][21] - 全球化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 为企业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