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搜索文档
AI技术引擎×医疗产业创新!北电数智落地AI+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标杆案例
江南时报· 2025-04-27 23:33
人工智能正凭借强大的技术穿透力与创新驱动力,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吸引着各界目 光。然而,AI产业的前行之路并非坦途,诸多挑战横亘在前。国产算力商业化落地难、场景应用落地 难、数据价值释放难,已成为制约AI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瓶颈。基于此背景,北电数智与中日友好 医院的合作,为突破AI医疗领域的发展困局带来了全新思路,也为AI如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 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成功范例。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关于促进"互联 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医疗(002173)服 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 的应用,推动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和应用示范,建立智能医疗服务体系。这些政策为医疗AI的发展指明 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但现实中,AI产业在医疗领域的落地面临重重挑战。国产算力商业化层面,国内算力技术虽有进展, 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市场需求碎片化、商业模式不成熟,导致算力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医疗机构因 高昂成本难以借助先进算力提升服务。场景 ...
力诺药包(301188):Q1收入稳健增长,毛利率改善明显
长江证券· 2025-04-27 18: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中硼硅药玻的快速放量以及日用玻璃的企稳回升,预计2025、2026年归属净利润1.6、2.2亿元,对应PE26、19倍,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0.81亿,同比增长14.09%;归属净利润0.66亿,同比增长0.23%;折合Q4收入2.50亿,同比下降2.39%;归属净利润亏损440万,同比下降135.9% [2][4] - 2025Q1实现收入2.76亿,同比增长3.4%;归属净利润0.41亿,同比增长63.4% [2][4] 业务收入与盈利情况 - 2024年药玻玻璃实现收入4.7亿,同比增长15.02%,其中中硼硅药用玻璃瓶实现销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17.82%;耐热玻璃实现收入5.88亿,同比增长13.39% [7] - 2024年毛利率19.0%,同比提升1.6个pct,预计受原材料硼砂价格下跌影响;药用玻璃毛利率22.56%,同比下降0.63个pct;耐热玻璃15.71%,同比提升2.58个pct [7] - 2024年期间费率12.8%,同比提升1.9个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率分别提升0.3、0.6、1.1个pct;最终2024年全年实现归属净利率6.1%,同比下降0.9个pct [7] - 2024Q4收入同比下降2.4%,预计医药行业需求承压;Q4毛利率16.8%,同比小幅下降1.0个pct;Q4期间费率提升5.5pct至18.7%,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提升1.4、3.2、1.5个pct;最终实现归属净利率 -1.8%,同降6.6个pct [7] - 2025Q1收入同增3.4%,增速较2024Q4有所改善;2025Q1实现毛利率26.5%,同比提升5.7个pct,为2021年表现最好的Q1;2025Q1期间费率10.9%,提升0.5pct,其中财务费率提升0.4个pct,或主要为可转换债券利息影响;最终实现归属净利率14.7%,同比提升5.4个pct [7] 公司产品发展方向 - 公司最早从事低硼硅药用玻璃销售,后切入中硼硅领域,在管制瓶领域处领先地位;未来优势产品中硼硅管制瓶将继续扩张,产品横纵向扩张加速,中硼硅模制瓶有望放量,开始切入管制瓶上游拉管生产 [7] - 2024年4月底中硼硅模制瓶的注射剂瓶通过转A、10月输液瓶通过转A,后续随着其他客户的备案完成公司模制瓶有望进入放量周期 [7] 行业发展趋势 - 关联审批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促使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药用玻璃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性能更优的中性药用玻璃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7] - 2021年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为28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7%,占医药包装的17%;2023年药用玻璃市场规模达到350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2亿元,2023 - 2026年的CAGR为8.51% [7]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81|1386|1601|1831| |营业成本(百万元)|875|1084|1218|1383| |毛利(百万元)|205|302|383|449| |%营业收入|19%|22%|24%|24%|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7|9|11|12| |%营业收入|1%|1%|1%|1%| |销售费用(百万元)|48|57|64|71| |%营业收入|4%|4%|4%|4%| |管理费用(百万元)|39|42|48|53| |%营业收入|4%|3%|3%|3%| |研发费用(百万元)|34|44|51|57| |%营业收入|3%|3%|3%|3%| |财务费用(百万元)|17|5|5|5| |%营业收入|2%|0%|0%|0%| |加: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10|-8|-8|-8|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2|0|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1|0|0|0| |投资收益(百万元)|12|17|20|23| |营业利润(百万元)|72|169|234|285| |%营业收入|7%|12%|15%|16%|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1|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71|169|234|285| |%营业收入|7%|12%|15%|16%|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5|14|19|23| |净利润(百万元)|66|156|215|26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66|156|215|262|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0|0|0| |EPS(元)|0.29|0.67|0.93|1.1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23|-268|109|138| |取得投资收益收回现金(百万元)|11|17|20|23|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4|0|0|0| |资本性支出(百万元)|-209|1|1|1| |其他(百万元)|134|-25|0|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8|-7|21|24| |债券融资(百万元)|23|0|0|0| |股权融资(百万元)|0|-3|0|0| |银行贷款增加(减少)(百万元)|15|0|0|0| |筹资成本(百万元)|-24|-5|-5|-5| |其他(百万元)|-73|-1|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0|-9|-5|-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5|-284|125|157| |货币资金(百万元)|490|207|332|489|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296|296|296|296| |应收账款(百万元)|208|266|307|351| |存货(百万元)|273|323|356|398| |预付账款(百万元)|17|21|23|26|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95|110|123|138|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379|1221|1437|1698|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53|53|53|53| |投资性房地产(百万元)|0|0|0|0|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667|667|667|667| |无形资产(百万元)|70|70|70|70| |商誉(百万元)|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百万元)|0|0|0|0|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87|212|212|212| |资产总计(百万元)|2356|2224|2439|2701| |短期贷款(百万元)|15|15|15|15| |应付款项(百万元)|183|0|0|0| |预收账款(百万元)|0|0|0|0| |应付职工薪酬(百万元)|16|0|0|0| |应交税费(百万元)|7|0|0|0|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16|40|40|40|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337|55|55|55|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 |应付债券(百万元)|394|394|394|394| |递延所得税负债(百万元)|16|15|15|15|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54|53|53|53| |负债合计(百万元)|802|517|517|51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554|1707|1922|2184|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 |股东权益(百万元)|1554|1707|1922|2184| |负债及股东权益(百万元)|2356|2224|2439|2701| |每股收益(元)|0.29|0.67|0.93|1.13|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53|-1.15|0.47|0.59| |市盈率|51.79|26.36|19.09|15.69| |市净率|2.25|2.41|2.14|1.88| |EV/EBITDA|18.36|24.78|17.55|13.93| |总资产收益率|2.8%|7.0%|8.8%|9.7%| |净资产收益率|4.3%|9.1%|11.2%|12.0%| |净利率|6.1%|11.2%|13.4%|14.3%| |资产负债率|34.0%|23.3%|21.2%|19.2%| |总资产周转率|0.48|0.61|0.69|0.71| [13]
精麻深耕叠加全球破局 苑东生物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0:49
行业背景 - "十四五"以来医药产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协同提升转变 [1] - 2024年医药制造业整体低位运行 1-12月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 利润同比下降1 1% 降幅有所收窄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 5亿元 同比增长20 82% 净利润2 38亿元 同比增长5 15%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13 47%和22 87% [2] - 制剂板块收入10 77亿元 同比增长22 25% 原料药板块收入1 21亿元 同比增长28 65% CMO/CDMO业务收入6520 16万元 同比增长111 59% [2] 产品管线 - 高端仿制药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提交18个制剂产品注册申请 获批13个 其中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和磷酸芦可替尼片为国内首仿 [3] - 麻醉镇痛领域已上市产品16个 在研20余个 2024年完成6个产品申报生产 2个获批生产 [3] - 2020-2024年新产品获批数量分别为6/5/6/10/12个 预计2025年仍将超过10个 [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2 9亿元 同比增长16 88% 占营收比重21 31% 其中新药研发投入8268 14万元 占比近30% [4] - 连续四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0% 在成都、眉山和上海设立6个药物研究院 覆盖全产业价值链 [4][5] 国际化进展 - 原料药国际化成果显著 盐酸尼卡地平获FDA批准 阿瑞匹坦获欧盟CEP批准 马罗匹坦完成欧洲24国注册 [7] - 制剂国际化实现突破 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首次美国发货 亚甲兰注射液和纳洛酮鼻喷等品种将贡献预授权费 [7] 数智化战略 - 国际化产业基地二期工程建成多个车间 完成智能化改造 获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二级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 [8] - 2025年将加快由仿到创转型 以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8]
丰原药业(000153) - 000153丰原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5
2025-04-25 15:18
公司经营与发展战略 - 2025年主要工作为精益化管理降本增效、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加强合作谋求新增长 [1][3] - 加大中药经典名方立项开发,丰富中药产品管线,聚焦核心高毛利品种增量 [1] 营收结构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成药营收占比分别约为30%、10%、1% [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 [2]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不足2%,主要市场业务在东南亚地区 [3] 核心产品与市场份额 - 2024年度核心产品保持一定市场份额,将努力开拓市场提升份额 [2] - 集采政策下通过降本增效、优化工艺稳定核心产品竞争力 [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度研发费用约6300万元,研发投入以高端仿制药为主 [3] - 截至2024年末,共有20个药品(23个规格)获批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4] 子公司与项目情况 - 无为药厂腹膜透析液产品2024年取得生产许可并上市销售,2025年将扩大市场份额 [2] - 丰原大药房将通过精益化管理等多举措提升盈利能力 [3] 其他事项 - 2022年度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3] - 2024年参与十三省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包括绒促性素等,中选产品价格与销量相互补充 [4] - 拟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兼顾可持续发展 [4] - 重视环保和节能减排,推进环保锅炉改造、直供电等项目 [4]
逆势增长!赛默飞Q1财报表现抢眼
仪器信息网· 2025-04-25 14:11
赛默飞2025年Q1业绩表现 - 2025年Q1总收入103.6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3.4亿美元略有增长,有机收入增长1% [3] - GAAP稀释每股收益增长15%至3.98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小幅增长至5.15美元 [3] - 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生命科学解决方案22.6%、分析仪器16.6%、专业诊断11.1%、实验室产品和生物制药服务54.4% [8]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3.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主要由病毒载体和生物制药服务拉动 [4][8] - 分析仪器部门收入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 [5][8] - 实验室产品和生物制药服务部门收入56.4亿美元,同比下降1.5%,但核心CDMO业务表现良好 [6][8] - 专业诊断部门收入11.48亿美元,同比增长0.39亿美元 [7][8] 创新产品与战略布局 - 推出Olink® Reveal蛋白质组学试剂盒,用于识别与炎症及免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 [9] - 推出Thermo Scientific™ Vulcan™自动化实验室系统,融合机器人、AI与电子显微镜技术 [9] - 推出新一代冷冻离心机产品Thermo Scientific™ Cryofuge™,采用天然环保制冷剂技术 [9] - 以41亿美元收购Solventum的纯化与过滤业务,强化生物制药供应链布局 [10] - 回购20亿美元公司股票,股息上调10% [10] 战略合作与研发进展 - 与Chan Zuckerberg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iological Imaging达成技术联盟协议,共同开发细胞观察新技术 [10] - 启动CorEvitas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青少年斑秃临床注册项目,评估疗法安全性与疗效 [10] - 公司CEO表示通过PPI业务系统实现运营卓越,助力客户取得成功 [10]
国内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市举行;“千帆星座”完成五批次发射;七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07:58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道指涨1.23%,标普500指数涨2.03%,纳指涨2.74% [1] - 科技股普涨,特斯拉、亚马逊、微软涨超3%,谷歌、Meta涨逾2%,苹果涨近2% [1] - 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劲,美光科技、博通涨逾6%,英特尔、AMD涨超4%,英伟达涨逾3% [1] - 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68%,小马智行涨近40%,蔚来、富途控股涨逾6% [1] - 国际油价走强,美油主力合约收涨0.80%报62.7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0.59%报66.51美元/桶 [1] - 国际金价大幅反弹,现货黄金涨1.83%报3347.9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2.04%报3361.30美元/盎司 [1] -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47%,法国CAC40指数涨0.27%,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05% [1]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办,包括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等竞技赛和搬运、智能抓取等应用赛 [2] - 无锡市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标三年时间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增至200家 [2] - 具身智能将AI融入机器人实体,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 [2] - 预计未来五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有望在2026年突破万亿规模 [2] - 相关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固高科技、东土科技等 [2]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支持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 [3] - 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等组成联合体 [3] - 人工智能可缩短药物上市时间约40%至8年,提高成功率 [3] - AI制药发展势头强劲,进入临床试验的人工智能发现的药物分子数量快速增长 [3] - 相关概念股包括仟源医药、成都先导、华森制药等 [3] 卫星互联网产业 - 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千帆星座"已完成五个批次组网卫星发射,进入常态化发射组网阶段 [4] - 2022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为314亿元,预计2025年达447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1% [4] - 6G加速融合卫星通信推动空天地一体化布局,IMT-2030推进组加快6G研发 [4] - 商业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轨互联网布局进程,带动终端生态进入黄金期 [4] - 相关概念股包括天银机电、上海瀚讯、硕贝德等 [4][5] 支付宝商家助力计划 - 支付宝推出"商家百亿助力计划",包括免费升级商家收银设备和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补贴 [5] - 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基于"碰一下"的超300种细分行业场景解决方案 [5] - "碰一下"已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接入5000+品牌及千万商家,用户数量破亿 [6] - 形成涵盖软件开发、硬件制造、手机厂商、服务商、品牌商家的完整生态链条 [6] - 相关概念股包括拉卡拉、复旦微电、四方精创等 [6] 公司风险提示 - 未名医药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被暂停生产、销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净利润-1400.37万元 [7] - ST天喻2024年度财务报表可能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 江盐集团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285.55万股,占总股本2% [7] - 惠伦晶体及实控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8]
港股概念追踪 | 七部门发文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AI制药展现较大潜力(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07:22
政策规划 - 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1] - 方案重点布局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四大专项行动,包含14项重点工作任务[1] - 方案针对医药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安全、流通追溯、CXO等核心领域,列出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关键要素清单[1] 行业影响 - 政策标志着医药产业进入以数据驱动、智能赋能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深刻重塑行业格局[2] - AI等技术可破解研发痛点、重构生产流程、优化流通体系,数智化改造成为未来主攻方向[2] - 全产业链数字化将提高产业整体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为中医药现代化带来机遇[2] AI制药市场 - 2023年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13.8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29.94亿美元,2021-2026年CAGR 30.47%[3] - 2022年中国AI制药对外合作管线市场规模15.5亿元,自研管线11.6亿元,预计2035年分别达1353亿和686.3亿[3] - 2023年全球制药研发支出超3000亿美元,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占比25%约800亿美元[3] - 多数头部AI制药企业可将药物发现效率提升50%以上[3] 企业表现 - 药明康德2024年营收392.41亿元(剔除新冠项目同比+5.2%),经调整净利润105.83亿元,净利率27.0%创历史新高[4] - 康龙化成2024年营收122.76亿元(+6.39%),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12.01%)[4] - 医渡科技依托"AI医疗大脑"YiduCore,覆盖公共健康、临床研究、医疗管理、新药研发等领域[4]
AI制药产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两家公司已有前瞻布局
选股宝· 2025-04-24 22:36
行业 - 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 - 2030年)》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开展应用试点,鼓励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1] - 人工智能可缩短药物上市时间,提高成功率,未来人工智能与药物研发深度融合阶段,药物上市时间平均缩短约40%至8年,药物研发总成本平均降低约75%至6亿美元 [1] - AI制药发展势头强劲,大型药企加速布局AI + 新药研发,随着利好政策驱动及AI技术进化,AI制药产业望加速爆发 [1] 公司 - 仟源医药与亿药科技于24年5月设立合资公司仟源亿药,聚焦基于AI制药技术下两条管线(抗衰老及肥胖领域)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亿药科技有灵素系统可提高筛选效率 [2] - 华森制药与高校专家合资成立的成都奥睿药业基于AI药物发现技术平台,致力于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研发,孵化有相关创新药研发项目 [2]
宝利化再获发明专利,为制药行业注入创新活力
贝壳财经· 2025-04-23 10:29
公司研发成果 - 宝利化制药成功获得"一种熊去氧胆酸制备纯化装置、方法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 [1] - 该专利技术优化了制备纯化装置与方法,显著提升熊去氧胆酸的纯度和质量稳定性 [4] - 此前公司在维生素B6注射液研发领域已成功获得专利,此次是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4] 专利技术意义 - 高纯度熊去氧胆酸样品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探索新治疗用途提供关键支持 [4] - 专利技术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加速科研进程和推动新型药物研发 [4] - 为患者提供更可靠、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和保障 [4] 产品应用领域 - 熊去氧胆酸广泛应用于胆囊胆固醇结石治疗,可促使结石溶解并缓解病痛 [3] - 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可改善胆汁淤积状况,保护肝脏功能并延缓疾病发展 [3][4] - 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能减轻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4]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与数字研发驱动,在专利研发方面成果丰硕 [4] - 秉持"融合全球数药科技,守护人类生命健康"的使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4] - 深耕制药创新领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
中欧基金葛兰:看好创新药、消费医疗、医疗设备等板块投资机遇
快讯· 2025-04-22 10:16
基金经理观点 - 中欧基金葛兰看好创新药、消费医疗、医疗设备等板块的投资机遇 [1] - 葛兰管理的基金中欧医疗创新A近一年收益率超20% [1] 创新药领域 - 全球合作持续推进及关键临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 [1] - 中国企业在多抗、多肽等领域的竞争力已逐步获得全球认可 [1] - 国内企业与海外公司的项目合作已成为海外公司管线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海外企业在收购国内品种后正持续推进多种适应症的全球临床试验 [1] - 国内企业将在多个国际会议期间披露多项重要临床数据 [1] AI制药技术 - AI制药技术在靶点发现中的应用值得持续关注 [1] - AI技术对研发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