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IPO终止:去年营业收入下滑6.61% 债券承销业务曾被暂停半年
搜狐财经· 2025-07-02 15:46
IPO进程 - 公司2022年6月提交上市申请 2023年3月2日被深交所受理 2025年6月28日因保荐人撤回申请而终止审核 [1][2] - 原计划募集资金4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和扩大业务规模 [10]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证券经纪 投资咨询 财务顾问 承销保荐 自营 基金销售 资管 融资融券等综合业务 [3] - 依托"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经纪 资管 投行 自营 研究等多业务架构 [3] - 2021-2024年上半年债券承销收入占比从17.34%降至14.09% [7]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亿元 26.37亿元 30.61亿元 2024年上半年12.4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1亿元 5.10亿元 6.17亿元 2024年上半年2.83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28.59亿元同比下滑6.61% 营业支出下降13.17% [5][6] - 总资产从2021年382.43亿元增长至2024年6月的551.95亿元 [4][5] 新三板业务 - 2018-2021及2023-2024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项目行业排名第一 2022年排名第二 [3] - 2021-2024年6月持续督导数量行业第一 做市数量排名第三 [3] 监管处罚 - 2024年10月因债券承销未勤勉尽责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6个月 [7] - 该处罚预计对2024-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8]
Figma(FIG.US)“瞄准美股高位”申请上市 或成今年最大IPO之一
智通财经· 2025-07-02 15:01
上市计划 - Figma提交上市申请 可能是今年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1] - 计划最早于本月上市 具体条款将在后续文件中公布 [1] - 发行由摩根士丹利 高盛 Allen&Co 和摩根大通牵头 股票代码为FIG [2] 财务表现 - 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 净利润4490万美元 营收2 28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233%和46% [1] - 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财年 营收增长但净亏损达7 32亿美元 主要因运营费用大幅增加 [1] 用户与业务 - 拥有1300万月活跃用户 开发应用程序设计和协作软件 [1] - 首席执行官表示将通过并购拓展平台 首要目标是满足设计师需求而非效率 [2] 股东与估值 - 最大股东包括Index Ventures Greylock Partners Kleiner Perkins和红杉资本等 [2] - 去年估值达125亿美元 获Coatue Management等机构投资 [2] - 2022年曾同意以200亿美元被Adobe收购 后因监管审查取消交易 [1] 市场环境 - 公司选择夏季推进IPO而非等到9月 因当前美股处于历史高位 可获可观回报 [1] - 首席执行官通过超级投票权股份保持控制权 未承诺股价上涨 [2]
Figma正式递交IPO申请,计划通过收购“大展宏图”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2:09
上市计划与财务表现 - 公司正式申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FIG" 此次IPO被视为近年来最受期待的IPO之一[1]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 从1.562亿美元增至2.282亿美元 净利润从1350万美元增至4490万美元[1] - 2023年底因Adobe收购终止获得10亿美元终止费 上市表现将成为衡量美国IPO市场复苏的关键指标[1] 客户基础与股东结构 - 月活跃用户超1300万 其中非设计师占比达三分之二 85%月活用户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但53%收入来自海外市场[2] - 企业客户达45万家 年收入超10万美元的客户1031家 同比增长47% 客户包括Netflix Stripe等知名企业[2] - Index Ventures为最大外部股东(17%) Greylock(16%) Kleiner Perkins(14%) 红杉资本(8.7%) CEO Dylan Field持有51.1%投票权[2] 增长战略与投资动向 - 公司计划采取激进扩张策略 包括收购和投资 现金储备达15.4亿美元[3] - 2024年完成多笔收购:1400万美元收购未具名科技公司资产 3550万美元收购内容管理系统软件公司 整合Modyfi和Payload[3] - 涉足数字货币领域:投资5500万美元Bitwise比特币ETF(现价值6950万美元) 配置3000万美元比特币和USD Coin稳定币[3]
【立方早知道】美联储释放降息新信号/车企上半年销量密集出炉/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拟IPO企业过会
搜狐财经· 2025-07-02 08:57
A股IPO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新受理拟上市企业达177家,其中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比超八成,创年内新高 [1] - 受理量激增主因:IPO阶段性收紧政策放开及2024年低质企业撤材料后审核效率提升 [1] 美联储政策预期 - 鲍威尔暗示2025年可能降息,7月降息概率升至25%,高盛预测9月启动降息并全年累计降息75个基点 [3] 能源与商品价格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8元,加满50升油箱成本增加9元 [8] 新能源汽车销量 - 比亚迪6月新能源车销量38.25万辆(同比+12%),上半年累计销量214.6万辆(同比+33%)[8] - 长城汽车6月新能源车销量3.64万辆,小米汽车6月交付量超2.5万辆 [8] 创新药政策支持 - 两部门推出《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医保数据可用于创新药研发并加强三医协同 [10] 光伏玻璃行业 - 头部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30%,亚玛顿确认行业产能出清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2] 公司资本运作 - 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过会企业,拟募资24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 [14] - 长春高新启动H股上市筹备,上纬新材因控制权变更停牌 [18] - 锦龙股份22.72亿元转让东莞证券20%股权予东莞国资 [20][21] 重大投资与并购 - 仙鹤股份拟投110亿元建设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分两期各建40万吨竹浆产能 [25] - 永茂泰计划投资4.5亿元在墨西哥建汽车零部件基地 [27] 高管变动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辞职 [23] - 亚普股份董事长姜林因工作调动离职 [24] 业绩预告 - 孩子王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50%-100%)[28][29] 监管动态 - *ST元成及实控人因年报财务虚假披露被证监会立案 [16] - 金力泰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金泰 [27]
IPO受理现小高峰 未盈利企业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7-02 03:10
IPO受理情况 - 6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新受理150家拟IPO企业,创年内单月新高,北交所为受理主力军[1] - 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合计受理177家IPO申请,同比大幅增长(去年同期29家),其中6月受理数占比超85%(150家)[2] - 6月30日单日新增41家受理,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受理32家、5家、4家,上交所5家均为科创板项目[2] - 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冲刺科创板,若成功将成为年内科创板最大IPO[2] 受理激增原因 - 财务报告有效期规则驱动(6个月有效期倒逼企业6月底前集中申报)[3] - 注册制下制度包容性提升,符合板块定位的优质标的加速申报[1][3] - 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受理324家、246家,当前水平属常态化[4] 行业分布特征 - 制造业企业主导,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化学原料、通用设备制造业[4] - 半导体行业未盈利企业活跃,6月4家未盈利企业获受理(大普微、视涯科技、兆芯集成、上海超硅),均采用科创板/创业板特殊上市标准[5] - 大普微2024年营收9.62亿元,净亏损收窄至1.91亿元(2022年亏损5.34亿元)[5] - 兆芯集成拥有1434项授权专利,选择科创板第四套上市标准(市值≥30亿元且营收≥3亿元)[5] 北交所动态 - 上半年北交所受理115家,其中97家集中在6月,部分企业从沪深转板而来(如中健康桥、康美特科技)[7] - 拟上市企业覆盖高端装备制造、TMT、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智能网联汽车、氢能、AI等产业链突出[7] - "深改19条"提升市场功能,新三板挂牌一年后转北交所模式受青睐[7] 市场趋势 - IPO撤单数显著下降,上半年主动撤回66单,远低于去年同期,监管趋严倒逼企业质量提升[4] - 资本市场资源加速向"硬科技"集聚,14家未盈利企业排队中(多数瞄准科创板)[6][7] - 2025年IPO数量预计稳中有升,半导体、新能源等卡脖子赛道企业将占重要地位[8]
欧洲上半年IPO复苏乏力,投行寄希望于秋季
快讯· 2025-07-02 01:47
欧洲IPO市场现状 - 欧洲IPO市场经历十多年来上半年最慢时期 募集资金约55 2亿美元 较上年下降60%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动荡 导致IPO市场冻结数周 [1] - 部分公司已恢复股票发行 但仍有公司推迟或取消首次公开募股 [1] 市场预期 - 交易员期待今年晚些时候几笔大型交易能够重燃欧洲IPO市场 [1]
开源证券三年IPO征程终止 数次收到监管处罚
搜狐财经· 2025-07-02 00:03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滑近五成,投行业务人员减少近13%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丁丹 在今年3月31日第四次出现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而审核中止后,开源证券未像前三次那样在重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后恢复审核, 而是撤回了IPO申请。 据深交所官网显示,开源证券于6月28日撤回IPO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主板上市的审核。开源证券为期约三年的IPO征程就此告一段落。 截图来源:深交所官网 根据开源证券最新一版(2024年12月27日披露)招股书,该公司拟通过IPO募集资金40亿元,用于优化升级传统经纪业务;全面提升投资银行业务实力; 加强对公司证券自营业务的支持;继续提升研究业务竞争实力;加大对资产管理业务的投入;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的投入,提升数字服务能力。 根据开源证券近期披露的2024年年报,该公司当年增利不增收,与投行业务相关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近五成。作为一家意在打造"一流北交所特色券商"的 机构,开源证券2024年被终止11个北交所IPO项目。对于2024年净利润的增长,年报中表示主要是营业支出减少,进而指出主要是职工薪酬费用减少。此 外,开源证券近年来数次受到监管重罚,如债券承销业 ...
锦龙股份:已收到东莞证券20%股权转让款22.7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20:49
股权转让交易 - 锦龙股份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 交易完成后仍持有东莞证券20%股份 [1] - 交易对方为东莞金控和东莞控股 分别受让12 9%和7 1%股份 总交易价款为22 72亿元 已全部支付并完成过户手续 [1] - 按照市场法评估 东莞证券全部权益评估值为113 9亿元 增值率为24 98% 本次交易为底价成交 [1] - 东莞市国资委通过本次交易将间接控制东莞证券的股权比例从55 4%增加至75 4% [1] 东莞证券经营状况 - 东莞证券近三年分类评价均为A类A级 目前处于IPO审核阶段 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2] - 2022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 99亿元、21 5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7 91亿元、6 35亿元 [2] - 2024年实现营收27 53亿元(同比增长27 73%) 净利润9 23亿元(同比增长45 4%) [2] 锦龙股份资产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证券业务 收入主要来自证券经纪和证券投资业务 [2] - 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股权是公司的核心资产 [2] - 2024年6月曾筹划转让中山证券67 78%股权 但于5月终止该重大资产重组 [2]
IPO月报丨6月151家获受理,是去年上半年的4.72倍!港交所IPO递表数创近几年月度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20:34
A股IPO市场概况 - 6月A股市场有9家公司首发上会且全部过会,与4月持平,8只新股上市环比增加 [1] - 上半年A股新股上市数51只同比增长15.91%,首发募资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 [1][6] - 6月新股上市首日全部收涨,6只涨幅超1倍,广信科技涨幅达5倍 [4] 过会企业分析 - 6月过会的9家企业拟募资总额56.54亿元,道生天合募资6.94亿元居主板前列 [3] - 道生天合2024年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微增,但应收账款等占资产总额近40% [4] - 中信建投和国泰君安上半年保荐数量最多各4家,保荐机构集中度较高 [5] IPO终止与受理情况 - 6月10家公司终止IPO申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最高达3家 [7][8] - 终止企业中长城搅拌和金智教育2022年受理后长期无进展 [9] - 6月新受理151家公司创纪录,北交所占97家,惠科股份拟募85亿元居首 [12] 港股市场动态 - 6月74家公司递表港交所创多年新高,含9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公告赴港 [13] - 港股6月15只新股上市创年内新高,首日破发率33.33%较5月30%上升 [14] - 药捷安康-B首日涨幅78.71%表现最佳,三花智控等知名企业完成上市 [14]
上半年A股IPO受理加速,6月迎受理高峰
环球网· 2025-07-01 16:22
6月是IPO受理"爆发月",单月受理150家,占上半年总量85%。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41家,北交所单日32家受 理量创2025年以来新高。摩尔线程同日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约80亿元,为科创板年内最大IPO。 板块分布上,北交所是受理主力,上半年达115家;沪市主板9家、深市主板11家、科创板21家、创业板21家。超八成企业 集中在6月申报,上交所受理25家、深交所28家、北交所97家,环比增超4倍。投行人士称,6月为传统申报高峰,因财报有 效期6个月,赶在6月30日前申报可避免补充财报拖慢上市进程,且政策驱动下市场升温。不过,今年6月受理量仍低于2022 年(324家)、2023年(246家)。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步伐加快,呈逐月递增态势。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177家企业A股IPO 获受理,同比增约4.5倍,较去年同期多145家。 行业方面,制造业申报量领先,专用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占比较高,体现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支持。 当前IPO市场进入新政策周期,科创板与创业板受科技创新企业青睐。科创板包容性增强,新受理企业多来自半导体,上 半年上交所受理30单,科创板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