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聚集中国重汽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以中国方案链接世界商用车生态
齐鲁晚报· 2025-10-15 15:22
大会概况 - 中国重汽将于10月18日举办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题为“跨越·共联·引领——We leap We link We lead” [1] - 大会旨在集中展示技术成果,并以中国方案链接世界商用车生态 [1] 技术研发与核心场景 - 公司充分利用大集团研发平台优势,攻克商用车技术难题,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成果 [3] - 大会将精准聚焦端到端物流、基建场景、矿产开采、综合物流、舒适生活、特种作业、新能源七大核心应用场景 [3] - 在端到端物流展区,公司将展示如何实现高效与低碳的共生共荣 [3] - 在基建场景展区,产品设计基因融入高承载力、强稳定性和全工况适应性,服务于大型工程建设 [3] - 矿产开采展区通过持续技术迭代重新定义可靠性,为客户提供穿越周期的生存能力 [3] - 针对综合物流需求碎片化、场景多变性的痛点,公司通过随车吊、冷藏车等多种车型实现技术模块化与场景定制化深度融合 [3] - 舒适生活展区将舒适性、智能化与个性化融入设计逻辑,关注用户的功能需求与生活空间体验 [3] - 特种作业展区展示技术如何突破极端环境限制,为油田牵引、山地救援、极地科考、灾害应急等场景提供专属解决方案 [3] 新能源战略与行业引领 - 新能源展区是公司对全球减碳趋势的回应,构建了覆盖矿区、中短途运输、城市配送的多元新能源矩阵 [4] - 公司致力于引领商用车行业向绿色转型坚定迈进 [4] - 从单一产品到全系矩阵,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公司以跨越为姿态、共联为路径、引领为使命 [4] - 此次大会被视为在全球商用车生态中书写中国方案的重要契机 [4]
丘应桦:港府今明两年将向“BUD专项基金”注资超30亿港元 令企业能广泛获得支援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4:25
BUD专项基金总体概况 - 香港政府在今明两个财政年度向BUD专项基金注资共超过30亿港元,以确保资助计划的财政可持续性[1] - BUD专项基金自2012年成立至2025年九月共批出近12000宗申请,涉及总资助额约75亿港元,惠及约7800家企业[1] - 基金自2018年起多次优化,包括注资共77亿港元、扩阔资助地域范围、分阶段提高每家企业累计资助上限由50万港元至700万港元[1] 申请易计划优化措施 - 申请易于2023年六月推出,审批时间较一般申请大幅减少一半至30个工作天内完成,适用于资助金额10万港元或以下的申请[2] - 截至2025年九月底,申请易共批出760宗申请,平均资助额约为7.2万港元[2] - 2025年三月起优化申请易安排,每家企业由每六个月递交一项申请放宽至每三个月一项,并增加建立网上销售平台为可获资助项目[2] 基金使用趋势与需求变化 - BUD专项基金2024年的申请宗数较2019年增加超过320%[2] - 基金近九成的资助于最近六年(2019年至2024年)批出[2] 基金资助政策调整 - 2025年三月起调整基金资助比例至1(政府):3(企业),促使企业更慎重选择项目[3] - 香港自2025年3月起扩大电商易的资助地域范围至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国家[3] - 新增对绿色转型项目和成立新业务单位的专业服务费用资助,协助企业应对贸易战挑战[3] 国际合作与地域扩展 - 香港与卡塔尔的投资协定谈判已大致完成,完成后将签署协定[3] - 随着香港签署更多自贸协定或投资协定,BUD专项基金资助适用的地域范围将进一步扩阔[3]
沈阳如何实现“蓝天逆袭”?
中国环境报· 2025-10-15 09:54
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 2024年优良天数达318天,同比改善9.8%,创历史最好成绩 [1] - 2025年前三季度大气优良天数245天,同比增加17天,PM2.5平均浓度降至31.1微克/立方米 [1] - 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采暖期未出现重污染天气,创历史同期最佳水平 [1] 供热与能源结构调整 - 2015年至2018年累计拆除大小锅炉约4000台,并对保留锅炉进行特别排放限值改造 [4] - “十四五”期间拆除30蒸吨—40蒸吨中小型锅炉近100台,新建大型热源项目,大型热源联网率已达50% [4] - 2022年起完成21万户农村散户“煤改电”“煤改气”,截至2024年底完成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累计达1.6万蒸吨 [4][5] - 实现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民用供暖燃煤锅炉清零,新一轮改造中1625蒸吨燃煤锅炉达成改造意向 [5] 移动源污染治理 - 针对35万辆国三及以下乘用车和近7万辆国四以下柴油货车,采取强化监管与政策鼓励相结合方式 [7] - 2024年淘汰老旧柴油货车3万余辆,更新国三乘用车8.24万辆,查处尾气超标车辆457台 [7] - 在公交、出租、物流领域推广纯电、氢能车辆,引导工业企业优化运输方式以降低公路货运占比 [7][8] 产业升级与工业治理 - 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工厂数量占比可观,针对500多家加油站全部实现三次油气回收改造和在线监测 [9] - 连续三年推进挥发性有机物“一厂一策”升级,2024年建立“码上换 碳”平台推动企业升级高效工艺 [9] - 对“散乱污”企业采取“规范一批、升级一批、淘汰一批、进园区一批”的策略 [9] 科技赋能与精准治理 - 投入4100余万元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超级站,配备近40台仪器监测近200项大气指标 [10] - 搭建全域网格化监测网,包括30多个常规监测站、72个PM2.5网格站及59个VOC网格站,并建立高值溯源机制 [10] - 构建四级网格体系,全市3000多名网格员实现污染问题早发现、快处置 [10] 区域协同治理 - 牵头推进沈阳都市圈联防联控,与周边7+1城市签订协议、共享方案,将治理范围从城市拓展至都市圈 [11]
西班牙经济展现活力与韧性(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2
西班牙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西班牙经济展现出活力与韧性,一季度GDP同比增长2.8%,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1] - 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2.7%,双双超出市场预期,成为欧元区经济表现最亮眼的国家之一[1] - 西班牙2024年GDP增速达3.2%,领先欧洲主要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3.5万美元,金融分析师协会预测2025年GDP增长率预计维持在2%至3%区间[2] 旅游业复苏与表现 - 西班牙第三产业占比约七成,其中旅游业快速复苏成为拉动增长的引擎,今年前8个月接待国际游客超668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9%[2] - 8月单月接待国际旅客突破1130万人次,全年有望突破1亿人次,亚洲游客数量增长显著,尤其是中国游客增长注入动力[2] - 今年1—7月,中国游客数量4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9%,较2019年同期增长16.8%,成为增长最快的客源国之一[2] 农业与食品加工业贡献 - 农业与食品加工业为西班牙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西班牙是欧盟第四大农产品生产国,欧盟第一大、全球第三大果蔬出口国[3] - 橄榄油产量与葡萄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国之一,传统优势出口商品持续保持稳定增长[3] - 今年上半年西班牙新鲜水果和蔬菜出口总值显著提升,欧盟市场占总出口量的84%,出口量约557万吨,一季度对华农产品出口季度增长24.2%[3] 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 - 西班牙积极推进能源转型,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提升至42%[6] - 今年上半年,西班牙风能与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均突破500万千瓦,位居欧洲清洁能源发展前列,氢能试点项目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链成形[6] - 能源巨头伊维尔德罗拉公司计划未来5年投资数十亿欧元建设更多绿色电力设施,为经济增添绿色活力,为就业与投资提供支撑[6]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 - 根据"西班牙数字2026"战略,政府承诺投入200亿欧元,推动全国范围的5G网络覆盖与数据中心建设[7] - 超过70%的中小企业获得数字化转型补贴,用于提升电子商务运营能力、推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7] - 马德里的创新园区已成为金融科技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集群,西班牙初创企业融资额保持两位数增长[7] 中西双边经贸合作 - 2024年中西双边贸易额达5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今年1—8月,中西双边贸易额突破36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8] - 中国稳居西班牙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葡萄酒、橄榄油、猪肉制品等优质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广受青睐[8] -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西班牙光伏、风电项目建设,西班牙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推进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研发[9]
旅游等产业快速复苏 中西经贸走深走实 西班牙经济展现活力与韧性(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0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西班牙GDP一季度同比增长2.8%,二季度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2.7%,双双超出市场预期,表现领先欧元区 [1] - 2024年西班牙GDP增速达3.2%,领先欧洲主要经济体,人均GDP约3.5万美元,预计2025年GDP增长率维持在2%至3%区间 [2] - 经济韧性得益于通胀压力缓解与欧洲央行降息政策,为市场回暖创造了条件 [2] 旅游业复苏与表现 - 2024年前8个月西班牙接待国际游客超668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3.9%,其中8月单月接待国际旅客突破1130万人次,全年有望突破1亿人次 [2] - 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快速复苏,其中中国游客数量增长显著,1-7月达4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9%,较2019年同期增长16.8% [2] - 第三产业占比约七成,是西班牙经济的重要支柱 [2] 农业与食品加工业 - 西班牙是欧盟第四大农产品生产国、欧盟第一大及全球第三大果蔬出口国,橄榄油产量与葡萄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 [3] - 2024年上半年新鲜水果和蔬菜出口量约557万吨,其中欧盟市场占84%,一季度对华农产品出口季度增长24.2% [3] - 橄榄油、葡萄酒、海产品等传统优势出口商品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 [3] 绿色能源转型 - 西班牙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提升至42%,2024年上半年风能与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均突破500万千瓦,位居欧洲前列 [4] - 借助欧盟复苏基金支持,在巴斯克地区、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启动氢能试点项目,能源巨头伊维尔德罗拉公司计划未来5年投资数十亿欧元建设绿色电力设施 [4] -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西班牙光伏、风电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融资服务 [7]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根据"西班牙数字2026"战略,政府承诺投入200亿欧元推动5G网络覆盖与数据中心建设,超过70%的中小企业获得数字化转型补贴 [5] - 在桑坦德市和巴塞罗那智慧城市示范区推广智能调度系统、智能传感器等应用,马德里的创新园区已成为金融科技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集群 [5] - 西班牙初创企业融资额保持两位数增长,政府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产学研合作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5] 中西双边经贸合作 - 2024年中西双边贸易额达5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24年1-8月双边贸易额突破36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中国稳居西班牙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 [6] - 西班牙葡萄酒、橄榄油、猪肉制品等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广受青睐,中国机电产品、新能源设备在西班牙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6] - 西班牙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链、整车设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资电池企业在西班牙设立生产基地 [7]
广东融雪剂工业盐竞争力分析报告(2025)
搜狐财经· 2025-10-15 03:31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2025年中国融雪剂及工业盐市场呈现绿色转型加速、区域竞争分化的特征,环保政策趋严及极端天气频发推动环保型、低温型融雪剂需求显著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7.8% [1] - 广东作为经济与交通枢纽对高效环保融雪剂需求旺盛,但本地产能不足,市场高度依赖北方企业供应 [1] - 寿光市馨海融雪制品有限公司凭借区位优势、技术积累与规模化生产,成为华南地区工业盐及融雪剂供应链的关键参与者 [1] 公司竞争力分析:区位与资源 - 公司位于山东潍坊中国海洋化工产业核心区,依托当地丰富盐矿资源及成熟化工产业链,原料采购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20% [2] - 潍坊港的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可实现原料输入-产品输出全链条高效运转,适合服务珠三角地区客户 [2] 公司竞争力分析:生产与技术 - 公司日产能1000吨,年产量融雪剂12万吨、氯化钙3万吨、氯化镁2万吨,规模化效应显著降低单位成本 [5] -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与多级检测体系,产品符合JT/T 973-2015标准,环保型产品氯化物残留量低于0.1%,优于国标 [5] - 产品矩阵包括环保型融雪剂(适用于机场、生态敏感区)、低温型产品(可在-40℃环境下稳定融雪)及针对桥梁、铁轨等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5] 公司竞争力分析:市场与客户 - 产品覆盖全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合作客户包括中交建、山东高速等头部企业,2024年中标长春、北京等地市政融雪项目累计金额超1.2亿元 [5] - 年出口量占比达30%,主要面向日韩、东南亚等高端市场,凭借性价比优势替代欧洲传统供应商 [5] - 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欧盟CE认证,满足国际采购标准 [7] 公司竞争力分析:可持续发展 - 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副产盐渣用于水泥助剂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 [6] - 采用五效蒸发连续结晶技术,单位能耗较行业均值低23% [6] - 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低温融雪材料联合实验室,2024年推出智能缓释型融雪剂,融雪效率提升40%,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1]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要求2025年底前淘汰高氯盐融雪剂,公司环保产品占比提升至70%,提前布局合规赛道 [10] - 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CR10预计2030年达58%),公司有望通过持续创新巩固龙头地位,成为全国融雪剂工业盐供应链核心节点 [13]
全球感知|迪拜IFZA自贸区中国首个办公室落地上海,为中企出海中东构筑生态圈
新华财经· 2025-10-14 22:26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4日电(葛佳明、谢贤保) 阿联酋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迪拜则因其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稳定开放的 营商环境,以及积极拥抱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布局的关键跳板。 10月13日,迪拜国际自由区管理局(IFZA)中国首个办公室在上海市静安区启用,标志着IFZA正式落地中国,为中国企业构筑起出海迪拜的生态圈。 在地缘政治形势愈加复杂、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部分中东国家因为相对中立的立场,吸引中国企业开拓国际版图。 数据显示,阿联酋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阿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18.4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 655.93亿美元、进口额362.45亿美元。 图为:IFZA中国首个办公室在上海市静安区启用活动现场 迪拜成为中企出海中东关键跳板的优势在哪里?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深厚关系源远流长。 IFZA首席执行官约亨·克内希特(Jochen Knecht)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在阿联酋运营的中国企业数已超过1.55万,2024年IFZA服务的中国企业数较2023年 增 ...
中冰联合声明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20:42
(原标题:中冰联合声明) 为此,双方一致认为地热能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意在以下领域进一步加 强绿色合作: 双方将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加强政府间、行业间合作,在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开发地热能潜力,推广 地热能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转型,创造新的绿色产业和就业岗位,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质 量。 双方将支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及实践,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绿色价值链,鼓励绿色创新和 低碳解决方案,并在上述过程中促进性别平等。双方将共同推进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双方相关主管部门、企业、组织将根据共同利益和可用资源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就现有合作领域及有 利于加快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倡议开展合作和对话,通过会议、访问及其他形式促进专业交流, 在共同关心的多边进程中加强沟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冰岛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冰岛总统哈德拉·托马斯多蒂尔于2025年10月12日至18日来华出席 全球妇女峰会。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气氛中举行会晤。 中冰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重大挑战之一,重申将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立 足各自 ...
产销量双超24000000辆!
中国能源报· 2025-10-14 18:53
行业整体产销表现 - 前三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1] 汽车出口市场 - 1-9月汽车出口495万辆,同比增长14.8%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1] 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 以旧换新等政策有效撬动汽车市场消费活力,促消费效果超出预期 [2] - 预计政策期满时补贴申请的汽车以旧换新总量将超过1200万辆 [2] - 以旧换新政策直接带动的新车销售额接近1.7万亿元 [2] 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 - 申请以旧换新补贴的消费者中60%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2] - 前9个月新能源车零售保持24.4%的高速增长 [2] - 9月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7.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冰岛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联合声明
国家能源局· 2025-10-14 15:35
地热与绿色转型合作背景 - 中冰两国元首于2025年10月举行会晤,共同认为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重大挑战 [3] - 双方重申将坚持公平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和落实《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协议 [3] 地热能合作核心领域 - 双方一致认为地热能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4] - 将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加强政府间、行业间合作,在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开发地热能潜力 [4] - 合作旨在推广地热能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转型 [4] - 合作目标包括创造新的绿色产业和就业岗位,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4] 绿色产业发展与创新 - 双方将支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及实践,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绿色价值链 [4] - 将鼓励绿色创新和低碳解决方案,并在上述过程中促进性别平等 [4] - 双方将共同推进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4] 合作实施机制 - 双方相关主管部门、企业、组织将根据共同利益和可用资源开展合作和对话 [4] - 合作将围绕现有领域及有利于加快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倡议 [4] - 将通过会议、访问及其他形式促进专业交流,在多边进程中加强沟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