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东芯股份:公司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0 22:09
股东股权变动 - 股东进行询价转让系基于自身资金需求实施[1] - 股权转让行为严格遵循相关监管规定[1] 公司信心与战略 - 大股东及管理团队对公司长期发展和行业前景保持坚定信心[1] - 公司核心战略推进有序[1] - 公司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1] - 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1]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营收1041.86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41%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04
报告期内,宁德时代财务费用为-70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29亿元,同比改善142.41%。这一变化主要 得益于外币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收益及利息净收入增加。现金流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高达806.6亿元,同比增长19.60%。受H股IPO募集资金影响,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由去年同期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42.8亿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宁德时代总资产达89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1%。其中,存货规模同比增长 34.05%至802.1亿元,公司称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所致。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判断,宁德时代正全 力推进全球产能建设,期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3600亿元,为高强度研发投入和大规模产 能扩张提供坚实资金支持。 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宁德时代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布局。公司发布的全球首创NP3.0技术 为智能驾驶提供关键安全支持,钠离子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并开启规模化应用,减少对锂资源的依赖。 此外,宁德时代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整合电池技术与数智化供应链优势,推广车电分离模式;与 中石化共建全国换电生态网络,首座骐骥重卡换电站已投入运营。 20 ...
一条绿线,引发OPPO的中年危机
凤凰网财经· 2025-10-20 22:01
公司当前处境与挑战 - 2025年是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年份,同时处于向高端品牌转型的关键阶段[1] - 公司曾是手机行业头部玩家,但目前市场排名已落后于华为、小米、vivo[2] - 在三十周年旗舰Find X9系列发布的关键窗口期,遭遇了产品信任危机[2] 产品信任危机:“屏幕绿线”事件 -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用户反映OPPO和一加手机屏幕出现无法消除的绿色竖线[3] - 问题机型覆盖高端Find X系列、中端Reno系列以及一加品牌,显示出普遍性[3][6][9] - 问题出现存在时间规律,多发生在手机使用接近四年时[3] - 官方政策为激活未满四年可免费换屏,但执行中存在障碍:要求提供发票、手机盒子和保修卡,否则需支付199元检测费或399元换屏费[12][13][15] - 有用户反映,售后人员称即使换屏,半年后问题大概率重现[19] - 官方将原因归咎于产品常年使用及环境因素导致硬件性能损耗[22] 市场份额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国内出货量为990万台,同比增长0.4%,但市场份额降至14.5%,排名从前期第三跌至第五[22][23] - 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分别为15.7%、15.5%、14.5%[23] - 全球市场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以2350万台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市场份额7.7%[26] - 到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已跌出全球前五,归入“其他”类别[24] 高端化进程与竞争态势 - 高端市场存在感不足,Find X8系列口碑良好但销量未突破,与苹果(第三季度出货1080万台,份额15.8%)、华为(第三季度出货1040万台,份额15.2%)差距明显[25][27] - 竞争对手在高端市场表现强劲:华为依托麒麟芯片回归与卫星通信技术,小米凭借折叠屏与影像升级,荣耀借助MagicOS生态与精准定价[27] - 公司产品线出现内耗:Reno系列与一加产品价格重叠,K系列低价策略削弱品牌溢价,A系列在低端市场受红米、iQOO挤压[27] 核心技术挑战 - 缺乏核心技术护城河是公司掉队的主要原因[27] - 曾经领先的VOOC闪充技术因百瓦快充普及失去差异化优势[28] - 投入数百亿的芯片自研计划“马里亚纳”因技术积累不足而终止,造成资源浪费[28] - 在折叠屏新赛道起步较晚,铰链与系统优化落后于三星与华为[28] - 影像方面虽频繁联名相机厂商,但因算法与底层技术投入不足,未能超越头部旗舰[28]
绿岛风亮相第138届广交会 通风解决方案获青睐
中证网· 2025-10-20 19:56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第138届广交会一期成为展会焦点,吸引全球各地客商洽谈 [1] - 展会期间与欧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区域潜在客户围绕产品性能及市场合作进行高效沟通 [1] - 产品体验区的新风系统、除湿机、风幕机等明星产品凭借工艺和空气改善效果收获现场认可 [1] - 公司专业技术团队现场提供一对一深度咨询服务,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通风难题输出初步解决方案 [1] 公司技术与研发实力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00项专利 [2] - 公司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6% [2] - 公司与多所顶尖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2] - 公司拥有10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基地及CNAS国家级实验室,可执行超100项严苛测试标准 [2] - 公司凭借2000多款产品型号能为住宅、商业、工业等各类场景提供定制化一站式通风解决方案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表示广交会既是品牌实力的集中亮相,更是市场信心的有力验证 [2] - 未来公司将持续秉持让室内空气变得更好的使命,以创新驱动发展 [2] - 公司计划凭借优质产品与完善服务携手全球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份额 [2]
中美谁治谁?|| 大视野
搜狐财经· 2025-10-20 18:44
中美经贸关系总体态势 - 2025年中美关系在政治和军事上未出现紧张,但经贸领域摩擦不断,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转折点[3] - 中方策略从耐心克制转向明确反制,从“跟随式对等反制”升级为“关键供应链反制”[3] - 双方经贸关系呈现“斗而不破”、“磨而不裂”的状态,在合作与摩擦中前行[5] 美国经贸策略与行动 - 美国在全球经贸领域长期处于“制人者”地位,但当前其关税安排已游离于世贸组织规则之外[4] - 美国对华采取极限施压策略,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并加强关键供应链自主建设,减少对华依赖[7] - 美国在2025年4月2日发起关税战,并在马德里会谈后20多天内出台了20项对华打压措施[5][8]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出台“穿透性规则”,对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自动追加制裁,波及全球数千家中国企业子公司[8] 中国反制措施与内容 - 中方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于12月1日实施,管制范围涵盖含中国原产稀土物项0.1%价值占比的外国产品及相关技术[11][12] - 中方自11月8日起对高性能锂电池及其生产设备、正极负极材料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11] - 中方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的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作为对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反向回应[11][12]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宣示了对半导体供应链的否决力,因半导体供应链离不开稀土[12] 关键行业影响分析 - 稀土行业受到直接影响,中国管制措施涉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技术[12] - 高性能锂电池行业面临冲击,美国电网级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中约65%从中国进口,受限将挑战美国电力系统运行[13] - 半导体行业受到波及,美国将23家中国实体(其中13家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新加入实体清单,中方随即对美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7] 企业动态与市场反应 - 英伟达因美国出口管制100%退出中国市场,其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0%[23] - 荷兰政府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实施为期一年的全球运营冻结,被指是跟随美国政策[8] - 中国主要海运企业评估显示,由于中国是全球第一造船国且海运量庞大,美方征收的港口费将超过中方征收额[12] 技术竞争与产业能力 - 中国在工业4.0前沿技术、绿色前沿技术、其他前沿技术三大类别的全球专利占比分别为49%、56%和27%[22] - 中国产业竞争力已体现在中高端产品上,技术管制压力反而倒逼中国技术进步加速[22] - 谷歌前CEO施密特指出,中国在电力与算力供给上具有优势,其开源免费的大模型策略对资金不雄厚的国家更具吸引力[22] 未来展望与博弈路径 - 中美双方计划在APEC会议前举行新一轮磋商,力求管控分歧,避免贸易战升级[15][16] - 中美经贸关系短期内难以完全脱钩,因双方均需支付难以承受的代价[21][22] - 中国发展的主脉是实现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供应链是为世界服务的,脱离世界市场将失去意义[25][26]
TCL科技:公司持续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机会
证券日报· 2025-10-20 18:40
证券日报网讯 TCL科技10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持续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 创新机会,坚持开放合作、共生共赢,并持续与全球众多知名品牌客户保持紧密合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银龙股份(603969.SH)发预增,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61亿元至2.95亿元,同比增长55%至75%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6:22
业绩概览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1亿元至2.95亿元 [1] - 净利润预计将增加9276.52万元至12649.80万元,同比增长55%至75% [1] 业务驱动因素 - 业绩强劲得益于预应力材料及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两大核心主业的领先优势 [1] - 新能源材料和专业技术领域实现关键性战略突破,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大高性能产品比重 [1] 战略与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实质性提升,推动经营业绩显著增长 [1] - 公司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1]
第138届广交会“万花筒”:一镜万象 贸通全球
新华网· 2025-10-20 15:53
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 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标志,广交会持续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外贸新动能注入强 劲动力。第138届广交会在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上均有新亮点、新体现: 現力家 展品多眸 第138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 平方米 =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 "美好生活" 为主题 t设 55个 展区、175个产品专区 前家 29 Ti 技术创新 记者:杨淑馨、肖恩楠 海报:陈雪莹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第138届广交会智慧类专区18个 现场展示智能产品 35万多件 首设 智慧医疗专区 更好展现我国医疗领域先进产品和技术 继续设 服务机器人专区 引入46家行业领先企业 52 客商多元 GASOLINE ENGINE 截至10月19日 第138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157946人 reess 2227 国家和地区 环比增长 6. 3% ...
新疆乌苏企业荣获第七届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食品网· 2025-10-20 14:09
公司荣誉与质量认可 - 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七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标志着乌苏市在该奖项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1] - 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奖是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每2年评选一次 [1] - 公司已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3] 公司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产品业务覆盖收获类、植保类、耕作类农机设备,以及在研中的新能源高端智能农机 [2] - 4MZ-3A型采棉机荣获2020年度中国农机行业产品金奖,4MZ型自走式棉花收获机荣获工信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3] - 公司计划通过多维度产品,实现农机设备多元化与行业细分布局 [4]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公司秉持“立足新疆、开拓国内、辐射中亚、拓展全球”的市场发展战略 [3] - 自2019年首台四行箱式采棉机出口以来,公司成功开拓中亚五国、埃及、巴西、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 [3] - 在国内市场,公司系列产品覆盖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山东、湖北等省份 [3] 生产研发与服务体系 - 公司拥有乌苏、乌鲁木齐、沙雅、阿拉尔以及在建中的石河子五大生产基地,并在新疆及浙江嘉兴设立研发中心 [4] - 公司在全疆棉花大县已构成网格式的农机服务体系网,拥有多个规模化农机服务4S店及售后服务网点,预期建设超过20家农机服务4S店 [4]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战略 - 公司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逐步填补了国内采棉机市场的技术空白 [3] - 公司以“智能工厂+数字大脑”为核心,打造“数智”车间,实现了“订单-计划-生产-物流-交付”全链条数字化贯通 [4] - 预计2025年全面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销售、采购、生产、财务数据全链路打通,决策响应速度提升的同时成本有效降低 [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与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企业力量 [4] - 公司将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加快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布局 [4]
老牌家电突围广交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2:08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从早期引进日本生产线转向完全实现技术自主,目前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6] - 公司坚持差异化战略,每年投入营收3.5%用于研发,并建立"区域技术数据库"以实现"研发即适配"[7] - 公司拥有4条先进生产线,零部件自制率超过75%,具备小批量快速定制能力以满足新兴市场多样化需求[8] - 公司目标在2026年将非北美市场营收占比提升至65%以上,新兴市场增速达到25%以上[13] - 公司从产品出海逐渐转向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海外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已达20家,产品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4]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参展产品均为绿色环保高效产品,其中VSN140深冷压缩机获2024年艾普兰核芯奖,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3] - 公司一款产品将压缩机转速范围拓宽到900万至5400万转,比普通压缩机转速范围拓宽36%,可在更低能耗下快速制冷[6] - 公司开发出具备"5.5厘米透明球形制冰技术"的冰球机,每小时产出2颗气泡含量低于0.5%的冰球,化冰速度仅为普通冰块的1/5[10] - 凭借技术升级,公司压缩机业务截至2025年9月实现总销量同比增长7.5%,出口同比增长4%,销量位列全球前四[6] 市场拓展与业绩表现 - 在第138届广交会首日,公司所属集团即斩获超300万美元订单,公司接待超70位"一带一路"采购商并拿下15笔订单[1][1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在东南亚、非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20%,出口"一带一路"市场增量达到20%[12] - 公司将中东非和"一带一路"市场列为未来3年核心增长极,并已通过直接上门拜访等方式成功开拓泰国等新兴市场[13][14] - 公司重点拓展房车车载冰箱、户外酒柜等非家用品类冰箱,冰球机等创新产品已获得欧洲、东南亚客商的合作意向[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