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
icon
搜索文档
逆水寒打造“零门槛”非遗体验场景,开启文化传承轻量化时代
第一财经· 2025-04-28 15:59
非遗文化数字化创新 - 公司通过国风手游《逆水寒》将戏曲、皮影傩面、闽南文化等非遗元素深度融入游戏内容,实现"可交互、可体验、可传承"的数字新生[2] - 新版本"国风民俗季"设计戏曲关卡"蝶梦三折",由曹禺剧本奖得主参与创作,玩家以第一视角参与《梁祝》故事互动[3] - 游戏中打造东方古典审美的场景【枫林小驻】,结合戏曲主题时装奖励增强文化沉浸感[3] 技术实现与用户体验 - 采用类影视级精细化资源,瓦砾、青苔等细节呈现IMAX级清晰度,配合写实光影技术提升场景真实感[6] - 通过碎片化、趣味化设计实现"无感化传播",例如主线剧情中玩家可化身皮影戏角色体验闽南语特色内容[7][8] 商业化策略与玩家福利 - 坚持"不肝不氪"模式,商城以免费及6元低价时装为主流,确保零付费玩家可体验完整内容[11] - 4月版本推出3款免费时装、10款免费坐骑(含戏曲主题),并发放半价券及代金券[11][16][27] - 首充重置活动加赠50%限定货币,通过小额付费策略巩固MMO市场地位[25][27] 版本内容更新 - 新增副本奖励包括时装【缘许长亭】【繁彩灿英】等,通过听戏、挑战等玩法获取[20][21] - 推出龙虾坐骑、技能皮肤【牵丝灼心】等超50款外观道具,丰富游戏收藏元素[23]
潍坊非遗食品首航新西兰:农业开放新高地新跨步
搜狐财经· 2025-04-28 13:04
潍坊农业对外开放成果 - 黄元御(潍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芝麻丸等食药同源食品首次出口新西兰,标志着潍坊农业对外开放领域新增成果 [1] - 潍坊国家农综区促成多项农产品首次出口,包括密州酒业清香型白酒出口韩国、阳春啤酒出口古巴、惠发鸡肉出口尼日利亚等,并在全国首次实施葡萄糖出口"批次检验"业务 [3] - 潍坊涉农产品出口额从2019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4.6亿元,年均增速达12.1% [5] 非遗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 - 潍坊通过"非遗+产业"模式,将传统养生文化与国际贸易对接,如安丘绢花年出口创汇超8000万元,远销欧美20余国 [3] - 圣川食品的牛蒡茶、华涛食品的粉皮粉条等"手造"产品凭借非遗技艺成功打入日韩、欧美市场 [3] - 非遗食品出口案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出海"的典范 [3] 制度创新与通关便利化 - 潍坊国家农综区优化实施45条支持政策,设立种质资源进口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推行"即报即放"等创新举措 [4] - 进出口业务办理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2小时,企业成本降低30% [4] - 实现中日农食产品检验检测第三方结果互认,推出促进农食产品扩大出口新十条措施 [4] 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 - 潍坊举办中国—拉美农业部长论坛、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等高规格活动扩大国际"朋友圈" [5] - 引进荷兰温室技术、以色列滴灌系统等国际先进农业科技,推动本土创新成果如西瓜基因组研究、鸡屠宰ISO国际标准"走出去" [5] - 已与14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往来,40多家农业企业在境外建设产业园区 [5]
大模型赋能非遗武术传承:让千年技艺“活”在当下
环球网· 2025-04-28 10:59
行业动态 - 百度联合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推出"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以AI技术激活非遗武术的生命力 [1] - 传统武术拳种仅存129种,面临地域限制、师资匮乏和标准化缺失等挑战 [2] - AI技术通过3D动作建模和动态纠错技术,将非遗武术转化为可量化、可交互的数字资源 [3] 技术创新 - "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采用AI动态纠错技术,可捕捉用户动作轨迹并实时反馈评分和改进建议 [3] - AI技术解析发力原理,提供科学化训练指导,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立体教学"模式 [3] - 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数字化传承平台,将分散的拳种流派数字化保存 [4] 文化传承 - AI技术降低非遗武术学习门槛,使其从"小众秘技"变为"大众共享",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4] - 非遗武术大模型让传统文化从博物馆"走出来",实现"活在当下、惠及全民"的效果 [4] - AI技术的应用场景可延伸至更广阔的文化领域,形成可复制的数字化传承体系 [7] 未来展望 - 非遗武术与AI技术的跨界融合是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实现技术层面的活化和创新 [8] - 未来更多领域拥抱AI技术,将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开辟新路径 [8] - 中华文明的薪火将在科技的光芒中愈发明亮,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将越走越宽 [8]
打造“世界旅游重要目的地” 松潘千年古城在京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04-28 08:40
原标题:打造"世界旅游重要目的地" 松潘千年古城在京亮相 站在松潘古城墙上,东望岷山雪宝顶白雪皑皑,西瞰岷江河水激流奔腾,松州古城内汉式青瓦房 屋、藏式彩绘建筑等相互映衬,仿若身临其境感受松潘这座千年高原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推介会现 场,舞蹈《浣净》、川西藏族山歌演唱、藏羌回服饰表演更是演绎了松潘各民族在岁月长河中共同谱写 的深厚情谊。 近年来,松潘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扩大"+旅游"融合发展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文旅品牌建 设,通过高频率、多形式的"非遗展演"及文创产品展示等活动,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积极构建文化旅游互动共进、共生互融的大格局,正全力打造"世界旅游重要目的地"和"国际生态文化 旅游胜地",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这座千年高原古城,领略其独特魅力。 "此次文旅推介会北京站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擦亮了'聚美松潘'文旅品牌,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松 潘。"松潘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北京站活动后,松潘县将依托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景区流量,打 造非遗IP,深化"文化+创意"融合路径,通过培育本土文化品牌、优化旅游服务体系,全方位推动松潘 旅游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记者 陈文丽) 近日,"大 ...
一剪一刻皆是创新空间(新国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8 08:40
太原剪纸艺术 - 太原剪纸拥有超过2000年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史记·晋世家》记载的"剪桐封弟"典故,202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 - 代表性传承人王银凤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6] - 太原剪纸风格独特,整体有北方剪纸的宏大气势,局部又细致生动,兼具南方剪纸精巧的韵味 [7] 创新与产品开发 - 王银凤能捏住厚度0.015毫米的"手撕钢"剪刻出太原双塔,也能将剪纸应用于丝绸、陶瓷、婚礼贴纸等多种场景 [6] - 开发了画框摆台、卷轴产品、礼品册、剪纸台灯、扇子、文创书签等多种形式的产品 [11] - 根据《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热门IP进行再创作,相关文创产品被迅速抢购一空 [11] - 采用三层套色点染工艺创作《清明上河图》,历时3年完成第7版作品,使平面剪纸呈现立体效果 [12] 市场拓展与传承 - 与山西省内中小学、太原市小店区文化馆等多家单位合作,推动剪纸进校园,已持续十多年 [14] - 带领十几名徒弟进入课堂,接力推动剪纸进校园 [14] - 正在筹备为国内外多家单位提供全会场的剪纸装饰,并尝试与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16] - 女儿郭意鑫在上海体育大学学习期间也不忘传承剪纸文化,与外国留学生合作完成剪纸实践课 [15]
仨理工科女生易拉罐巧做“凤冠”变废为宝
中国青年报· 2025-04-28 07:48
环保创意与传统工艺融合 - 安徽工业大学3名大一女生耗时4周用20个废弃易拉罐制作珠翠凤冠,融合传统美学与环保理念,在校园和网络引发关注[1] - 创作源自学校"创造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开发"课程作业,要求利用废品再造新物,同时团队对传统工艺有共同热爱[1] - 课程通过"每日一设想、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1] 材料与工艺创新 - 使用易拉罐金属质感模仿传统金属饰品效果,蓝色翠羽部分通过裁剪、喷漆模仿点翠工艺,凤凰纹样需绘制、裁剪、喷涂金漆并镶嵌立体鳞片[2] - 创新采用快递包装泡沫小球仿制珍珠配饰,借鉴景泰蓝掐丝珐琅技法用金属细丝装饰翠羽边缘以增强层次感[2] - 凤冠形制参照明代样式,融入艺术家王依雅《繁空录》设计元素,并通过历史文献雕琢细节[3] 制作挑战与非遗传承思考 - 制作过程中面临胶水控制不当导致漆色脱落、挑牌承重问题等挑战,最终通过铁丝加固解决[3] - 团队认为传承非遗需融入现代理念而非简单复刻,用易拉罐制作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形式[4] - 尽管简化工艺,团队仍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复杂性和非遗传承人的匠心[4] 传统美学内涵与传播价值 - 凤冠采用红、金等象征吉祥的鲜艳色彩,龙凤云纹承载美好寓意,线条设计展现独特艺术韵味[4][5] - 短视频平台千万级粉丝量显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热潮,团队认为数字媒介能助力非遗在当代找到新传承人[5] - 作品超越课堂作业意义,承载环保理念与传统工艺现代转化的双重价值[5]
文化中国行丨300℃到800℃里烙出一张中国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7 15:13
烙画艺术概述 - 烙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 使用特制烙笔在竹木 丝绢等材料上创作 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1] -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 南阳烙画起源于西汉 鼎盛于明清 主要工序包括构图 选材 起烙样 烘烫 题款 装裱等 [5] 创作技法与特点 - 核心技法包括平烘 撕毛 点皴等 借鉴中国画元素但独创勾 皴 点 烘技艺 [5][9] - 需精准控制烙笔三要素:温度(300-800℃) 力度 速度 三者动态变化影响作品效果 [9][11] - 丝绢宣纸等材料容错率低 精细部位需低温操作(如人物面部线条) 创作时需高度专注 [11][13] 代表性作品与创新 - 近期创作45米丝绢烙画长卷《古城正月》 包含600多个人物 采用雨点皴等独特技法 [1][3] - 题材从传统山水花鸟扩展到动画IP 表现形式从平面转向立体 融入光影等现代元素 [15][17] - 产品形态覆盖屏风壁画至茶具摆件 探索艺术与实用性的融合创新 [19] 传承与发展举措 - 政府通过补贴补助鼓励年轻人入行 与高校合作开设烙画专业培养人才 [21] - 举办作品展 技艺培训班等活动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公众认知度 [19][21] -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 目标使烙画成为可触及 可体验的文化符号 [21]
这款百万人下单的网红热敷贴,连代言人都是假的
央视网· 2025-04-27 12:00
电商热销产品"苗古金贴"调查 - 产品宣称由非遗传承人制作,解决膝盖、颈椎问题,列"热敷贴回购榜"第一名,某平台旗舰店销售超10万件 [1] - 实际调查发现"非遗传承人"照片为AI生成,证书由机构违规炮制,形成虚假代言产业链 [2][6][7] - 产品宣传存在夸大疗效问题,如宣称"一贴治愈滑膜炎积液",但消费者反映使用后病情加重 [3] 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 - 产品由湖北好德快生物医药和山西海德药业代工生产,为备案的二类医疗器械 [10][14][15] - 代工成本低至2.5元/盒(5000盒起),但电商平台售价达59元/盒,存在高溢价 [17] - 多个电商平台热销,付款人数超百万 [5] 虚假宣传手法 - 虚构"第56代传承人"唐付政背景,包括苗医世家、国医大学深造等虚假信息 [5] - 使用AI生成人物照片(检测显示99%为AI生成),存在手指畸形等典型缺陷 [6][7][8] - 在电商页面使用"非遗"宣传,但产品包装不含相关字样以规避监管 [17] 虚假证书产业链 - "非遗传承人"证书由"北京炎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颁发,1500元即可办理 [18][22] - 该网站存在大量类似虚假"非遗传承人"信息 [18] - 唐付政的"非遗传承人"信息于2024年8月在该网站发布 [23] 产品合规性 - 产品注册信息与生产企业公示一致 [15] - 实际为贴牌产品,使用山西海德药业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号 [16] - 产品成分为无纺布、医用胶、远红外陶瓷粉等,仅适用于辅助治疗 [14][15]
非遗打开文旅融合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4-26 06:31
行业发展趋势 - "非遗+文旅"融合形态受到市场关注 传统文化魅力与市场潜力结合成为新增长点 [1] - 全国已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10万项 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 [1] - 政策支持非遗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结合 发展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 [1] 区域发展案例 - 山东省潍坊市依托"世界风筝之都"IP 建成十笏园非遗空间、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等体验基地 推动风筝、木版年画产业壮大 [1] - 云南省普洱市创新"非遗+节庆"模式 打造"傣族泼水节+茶山探秘"等特色场景 吸引大量游客 [1] 现存问题 - 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西部非遗资源开发率较低 [2] - 产品同质化严重 难以形成持久吸引力 [2] - 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突出 非遗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2] 政策解决方案 - 建立跨省非遗文旅资源共享平台 制定资源开发负面清单和分级保护制度 [2] - 设立非遗文旅专项发展基金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资金支持 [2] - 实施"非遗新生代培养计划" 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发展 探索"非遗经纪人"制度 [2] 产业升级方向 - 建设非遗数字资产交易中心 开发AI创作平台 支持非遗IP运营及衍生品开发 [2] - 推动产业集群化 建设非遗工坊、数字实验室、电商直播基地综合体 [2] - 深入挖掘区域非遗文旅基因 探索研学、康养、节庆与非遗融合的差异化模式 [2] 企业创新策略 - 推进产品多元化 通过现代艺术跨界联名拓展产品供给 [3] - 强化品牌化运营 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影响力的非遗品牌 [3] - 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 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 [3]
第三届湘赣艺术焰火邀请赛在浏阳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4-13 08:58
赛事概况 - 第三届湘赣艺术焰火邀请赛于4月11日、12日在浏阳天空剧院举行,主题为"星火同源,湘赣共焰",通过两日焰火竞技串联"火之文明"与"花之未来"[3] - 四支参赛队伍分别来自湘赣两省,将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融入焰火表演,展现花炮文化独特魅力[3] - 开幕式采用裸眼3D技术呈现花炮始祖李畋形象,四大主产区代表共同点燃火炬塔,象征传承与创新[3] 参赛企业及作品亮点 - 江西洋沣艺术焰火有限公司以《焰之花》为主题,融合东方茉莉柔美与焰火炽烈,打造"花火共生"意境[3] - 浏阳市官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作品《春之圆舞曲》通过多层次立体烟花呈现浪漫星空、春日花朵等画面[3] - 浏阳市新年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以"烟花之旅"展现艺术多样性,最终夺得大赛冠军[4][5] - 万载县烟花鞭炮燃放有限公司以百合花为灵感,创新演绎"夜空中的百合花"[4] 技术创新与跨界融合 - 赛事引入裸眼3D、AI数字人"焰焰"等科技元素,实现跨维度互动,增强沉浸式体验[6] - 非遗技艺与数字科技融合的创新表达成为本届赛事突破点,包括火凤凰等特效应用[7] 行业影响与文化价值 - 赛事作为湘赣焰火文化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三届,集中展示两地花炮产业燃放技艺和创新成果[7] - 活动配套非遗表演、国风舞蹈等多元化节目,推动花炮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7] - 官方表示赛事助力花炮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强化了产业的文化属性与创新动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