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新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新意”浓浓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16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自2018年以来持续上升 [1] 新业态发展表现 - 全国网上零售额上半年达74295亿元 同比增长8.5% 网络购物成为新消费业态代表 [1] - 快递业务量上半年累计完成956.4亿件 同比增长19.3% 7月9日已突破1000亿件 较2024年提前35天 [2] 就业与产业联动效应 - 人形机器人 新材料 智能硬件领域二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分别增长398.1% 72.1% 50.3% [2] - 第七批新职业发布包含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体现新技术驱动 新消费孕育 新业态催化三大特点 [2] 政策导向与发展方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支柱产业 [3] - 需优化监管制度体系与营商环境 构建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三新"经济产业落地生根 [3]
权威数读|一周“靓”数
新华社· 2025-08-02 17:46
旅游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 同比增长20.6% [1][2] 电影行业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超过63亿元 [1][3] - 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连续七天单日票房破亿 以超11亿元暂居暑期档票房榜第一名 [3] "三新"经济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1][7]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 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7] 以旧换新政策 - 今年以旧换新已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 [4]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 [5] - 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完成全年3000亿元下达计划 [5] 文化及相关产业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 同比增长7.4% [10] - 增速快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 [10] 就业数据 - 上半年各地通过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累计吸纳带动208万名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 同比增长32% [14] - 发放劳务报酬223亿元 同比增长34% [14] 建设项目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6]
“三新”经济动能澎湃 成为激活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8-01 14:56
核心观点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 近年来增加值数据逐年上升 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 [1][2][3] - "三新"经济占比逐年增加说明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进程加快 需求释放速度加快 供需匹配程度提升 [4][5] 三新经济构成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包括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 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 以及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分化升级融合衍生的新产业 [1] - 新业态是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 从现有产业领域衍生叠加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 表现为互联网依托的经营活动 商业流程服务模式创新 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2]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重组内外要素形成高效独特商业运行模式 表现为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 硬件融入服务 提供一站式消费娱乐休闲服务 [2] 发展意义 - 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增长点 新业态成熟完善为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 新模式对新产业新业态具有重要牵引带动作用 [5]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场景和选择 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5] - 成为各类新技术迭代升级的试验场和平台载体 对丰富技术应用场景 促进技术研发与实际需要匹配具有积极意义 [5] 发展重点 - 政府重点做好规则规制确定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行业监管 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6] - 关键在三个维度集中发力:制定清晰行业标准为产品服务质量提供遵循依据 坚持不懈总结应用场景为优化业态模式提供参照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 [6] - 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容 瞄准未来技术推动加快产业化 [6]
中国“三新”经济迅猛发展展现蓬勃活力 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新向优”
央视网· 2025-08-01 13:50
“三新”经济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达到242908亿元 比上年增长6.7%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01% 占比逐年提高 [1][3] - 经济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 在复杂外部环境下顶住压力稳中有进 [9] 产业创新与技术发展 -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7] - 241家中试平台被纳入重点培育库 推动产业创新 [7] - 多家公司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 旨在构建完善技术链条并减少对外国技术依赖 [5] - 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促进新业态形成 [5] 重点发展领域与未来产业 - 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持续加强 培育并开源大模型并在电子、原材料等行业应用 [7] - 政策预计将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生物制药、人工智能及养老健康等领域 [9] - 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7] - 将与其他国家在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加强合作 [9] 就业与职业催生 - “三新”经济催生大量新就业岗位 带动效应显著 [3] - 中国发布第七批新职业与新工种 包括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3] - 人工智能、无人机及新消费领域的就业带动效应显著 [3]
增长、上升、突破……多维数据勾勒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8-01 11:42
三新经济发展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占GDP比重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 第三产业三新经济增速最快 同比增长7.7% [1]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 2024年1至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328.2万个 同比上升99.2% [3] - 同期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587.8万辆 充电设施与汽车销量同步快速增长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横钦高速郁江特大桥合龙 标志全线土建完工 转入路面铺设阶段 [4] - 横钦高速全长166公里 连接南宁横州与钦州市 系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网主通道 建成后将成为广西东部出海快速路 [6] 外资经济活跃度 - 浙江义乌外资经营主体突破1万户 总量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7] - 投资覆盖全球160余国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占比超80% 涉及贸易餐饮等14个行业 [7] 全球经贸环境 - 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5 环比下降37.8% 仍处高位 [11] - 欧盟印度美国位列经贸摩擦指数前三 美国措施涉及金额连续11个月居首 [11] 科技前沿突破 - 中国科学家通过奋斗者号潜水器在万米海沟发现生命绿洲 观测到最深规模最大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 [8][10]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18.01%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1 09:47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潘洁)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数据,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 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 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比为3.9%;第二产 业增加值为10045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比为4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2964亿元,比上年增长 7.7%,占比为54.7%。 [ 责编:金昱希 ]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三新"经济增加值衡量的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三新"经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 ...
占GDP比重再增加,“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央视新闻· 2025-08-01 09:36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自2017年15.7%以来持续上升 [1][2] - 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规模,2024年占比突破18%,显示结构性优化加速 [2]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新产业:基于新兴技术产业化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包括技术应用催生的新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衍生的新产业 [1] - 新业态:依托技术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从现有产业衍生出的新环节/链条,如互联网经营活动、服务模式创新 [1] - 新商业模式:整合内外要素形成高效独特模式,包括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硬件服务化、一站式消费服务 [1] 经济影响与发展动力 - 需求释放与供需匹配加速,新产业提供经济增长点,新业态拓展市场空间,新模式牵引产业活跃度 [2]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作用,丰富消费场景与供给,成为新技术迭代的试验场和应用平台 [2] - 技术创新主体需加快产业化进程,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扩容是关键着力点 [5]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政府需制定规则维护公平竞争,加强行业监管,市场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行业壮大 [3] - 行业标准制定是可持续发展基础,需明确质量依据 [4] - 持续总结应用场景优化业态模式,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 [5]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1 06:54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1] - 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0万亿元 2017年占比为15.7% 2020年超过17% 2024年超过18% [3]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包括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产业 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 以及产业分化升级融合衍生的新产业 [2] - 新业态是依托技术创新从现有产业衍生出的新环节新链条 表现为互联网经营活动 商业流程创新 个性化服务等 [2]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企业内外要素形成的独特运行模式 包括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 硬件融入服务 一站式消费娱乐服务等 [2] "三新"经济发展意义 - 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进程加快 需求释放速度提升 供需匹配程度提高 [3] - 新产业提供更多经济增长点 新业态拓展市场空间 新模式带动产业活跃 [3]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丰富消费场景和产品服务供给 促进技术迭代升级 [3] "三新"经济发展路径 - 政府需做好规则制定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行业监管 [4] - 市场需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4] - 重点发力行业标准制定 应用场景总结 技术创新推进 [5] - 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促进新兴产业扩容 [5]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央视网· 2025-08-01 06:20
"三新"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同期GDP现价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自2017年的15.7%持续攀升 [1] - 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0万亿元,呈现逐年加速趋势 [1] "三新"经济的结构性意义 - 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进程加快,需求释放与供需匹配效率提升 [2] - 新产业创造更多经济增长点,新业态拓展市场空间,新模式带动产业活跃度 [2]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丰富了消费场景、产品服务供给和技术应用试验场 [2]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需建立清晰的行业标准以保障产品服务质量,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 - 持续优化应用场景,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实践参照 [6] -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速技术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扩容 [6] 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 - 政府需完善规则制定与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4] - 市场应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促进行业规模扩张与竞争力提升 [4]
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2024年占GDP比重达18.01%
齐鲁晚报· 2025-08-01 05:24
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数据,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 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 百分点。"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