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券

搜索文档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2年第20期:发改委“376 号文”细化 PPP 新机制福建明确专项债资金回收五类情形-20250616
中诚信国际· 2025-06-16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发改委“376号文”细化PPP新机制,强化全流程监管,有望防范隐债风险,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和建设运营水平 [6][11] - 山东强调2028年底前完成隐债清零任务,福建明确五类情形可收回专项债券资金,各地方政府加强隐性债务化解和专项债管理 [6][12][13] - 本周地方政府债发行及净融资额大幅下降,城投债发行规模下降、净融资额上升,交易规模均减少,部分债券评级和利差有变化 [6][16][19][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闻点评 - 网传“376号文”出台,针对PPP新机制落地问题明确审核标准,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包括项目准入、方案审核、财政风险防控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有望防范隐债风险,提升项目质量和规范性 [6][9][10][11] - 山东提出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福建明确五类收回专项债券资金的情形,有助于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6][12][13] - 本周16家城投企业提前兑付债券本息,规模合计22.15亿元,涉及16只债券,提前兑付企业以西部地区和AA级主体为主 [6][15] - 本周没有城投债推迟或取消发行 [6]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发行情况 - 本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净融资额大幅下降,发行利率下降、利差走阔,今年新增专项债进度不足四成,地方债置换进度已完成83%,超半数省份完成全年任务 [6][16] - 本周城投债发行规模下降、净融资额上升,但净融资额连续六周为负,发行利率下降、利差收窄,发行券种以私募债、5年期为主,发行人主体级别以AA+为主,城投境外债发行5只,规模合计41.36亿元 [6][19]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交易情况 - 本周央行净回笼6717亿元,短端资金利率多数下行 [23] - 2025年6月3日,中证鹏元将浙江湖州长兴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只债券债项评级由AA+上调至AAA,展望级别维持稳定 [23][25] - 本周未发生城投信用风险事件 [25] - 本周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下降5.83%,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平均上行幅度为1.71BP;城投债交易规模减少24.03%,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平均上行幅度为0.84BP,1年期、3年期、5年期AA+城投债利差均走阔 [25] - 本周共有14家城投主体的14只债券发生15次异常交易,涉及主体行政层级、信用级别和区域有一定分布特点 [25] 城投企业重要公告一览 - 本周36家城投企业就高管、法人、董事、监事等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股权/资产划转等发布公告 [29]
近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快速发行!
证券时报· 2025-06-12 22:15
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情况 - 截至6月11日全国已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规模达19281.24亿元加上山东、云南、北京待发行规模合计接近2.03万亿元[1][3] - 江苏省以2781.42亿元发行规模居首山东(1197.16亿)、北京(1080.52亿)、云南(1044.77亿)、四川(1012.41亿)等11省份发行规模超千亿元[4][5] - 发行资金主要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或偿还到期债券本金例如山东159.18亿元用于隐性债务置换北京335.1亿元用于偿还2025年到期专项债[3] 债券期限与利率特征 - 224只已发行/待发债券中73.21%为10年期及以上长期债券其中164只期限≥10年[6] - 各期限发行利率处于历史低位30年期利率区间1.90%-2.35%20年期1.97%-2.32%10年期1.63%-2.15%[6] 政策导向与市场影响 - 财政部3年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2024年首批2万亿元额度已基本用完体现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导向[1][8] - 专家指出化债核心目标为腾挪财政空间通过置换隐性债务缓解地方偿债压力同时促进社融增长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6]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中化债"思路政策重心从单纯防风险转向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8] 未来趋势 - 联合资信预测随着2025年重点省份退出及融资平台转型各省份化债资源与投融资空间将加速分化[9]
近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快速发行!
证券时报· 2025-06-12 22:14
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情况 - 截至6月11日全国已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规模达19281.24亿元加上山东、云南、北京待发行规模合计接近2.03万亿元[1][3] - 江苏省以2781.42亿元发行规模居首山东、北京、云南、四川、湖北五地发行规模均超1000亿元[4][5] - 天津发行规模超900亿元贵州、重庆超800亿元河南超700亿元辽宁、湖南等12地超600亿元[5] 债券期限与利率特征 - 224只已发行或待发债券中73.21%为10年期及以上长期债券[6] - 30年期利率区间1.90%-2.35%20年期1.97%-2.32%15年期1.81%-2.29%10年期1.63%-2.15%[6] 政策导向与资金用途 - 财政部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额度用于置换隐性债务2024年2万亿元额度已基本用完[8] - 山东省159.18亿元、云南省527亿元、北京市335.1亿元债券均明确用于置换存量债务或偿还到期本金[3] - 政策思路转向"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通过债务置换腾挪财政空间支持投资消费和科技创新[6][8] 未来化债趋势 - 2025年将启动"退重点省份"机制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加速各省份化债资源可能分化[9] - 联合资信认为大规模再融资债券发行已缓释地方偿债风险为扩大内需提供空间[8]
专项债首次支持偿还拖欠企业账款,湖南率先落地2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29
政策背景与核心举措 - 国务院明确2025年4.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消化拖欠企业账款[1][3] - 湖南省2025年新增专项债务1465亿元中200亿元(占比14%)专项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1][4] - 专项债用于解决拖欠账款为2025年两会期间首次提出 往年无此操作[1][3] - 政策落地流程:财政部→省级财政厅→地方财政局→符合条件的企业(需纳入前期摸排名单)[1][2] 政策实施细节 - 2024年12月已开展全国范围拖欠账款摸排 以已签署合同为基准进行统计[2] - 资金分配采取省级转贷市县模式 如湖南200亿元均由省级转贷市县使用[4] - 专家预计全国专项债用于拖欠账款比例:胡恒松预估15%-20% 温来成预估10%以上[4] - 按最低10%估算 4.4万亿元专项债中至少4400亿元将用于解决拖欠账款[5] 经济影响与行业现状 -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26.06万亿元 同比增长8.6%[3] - 中小企业面临应收账款规模增长、账期拉长、"连环欠"等突出问题[3] - 专项债资金回流企业可促进再投资和生产扩张 激活经济内生动力[5] - 截至统计时点 地方政府已发行新增专项债16541亿元 其中15%(2509亿元)为未披露项目的特殊专项债[5] 政策创新与制度保障 - 专项债用途突破传统限制 从政府投资项目扩展至解决财政问题(隐性债务/商品房库存/拖欠账款)[7] - 实行专项债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 未列入负面清单项目均可申请资金[7] - 允许通过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等方式确保专项债本息偿还 省级政府承担兜底责任[6][7] - 明确禁止专项债用于经常性支出(工资/养老金/运行经费/债务利息等)[7]
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超千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12 00:4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 - 截至6月11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1083.48亿元涉及442个项目24只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占比达7.75% [1] - 专项债券作为地方政府收购闲置土地的重要财政工具在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土地风险化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 [1] 政策支持与发行机制优化 - 财政部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项目 [2] -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发债要求及资金使用主体完善专项债券申报审核流程以更好支持土地储备工作 [2] - 湖南省发行2025年第一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规模达94.15亿元占全省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资金的41.5%涉及80个项目覆盖126个地块 [2] 地方发行进展与行业影响 - 甘肃省兰州新区上报首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初审专项债券规模为27.54亿元期限5年用于收回收购闲置用地及新增土地储备 [3] - 北京广东四川湖南等地率先重启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后续其余省份将陆续推进土地依赖程度高的省份或将发行更高规模 [3] -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政策有助于加速房地产市场库存去化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土地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3]
收购存量商品房取得新突破,专项债发行19.2亿元!
36氪· 2025-06-11 16:40
政策突破与资金支持 - 2025年5月浙江、四川率先发行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债券总金额接近20亿元,为后续加速推进提供参考样本[1] - 央行2023年设立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2024年推出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2] - 2024年10月财政部优化专项债券使用方向,支持通过收购存量房筹集保障性住房[3] - 2025年5月央行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降至1.5%[3] 资金来源比较 - 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最长30年,利率约2.95%(建行江西案例)[4] -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期限最长5年(可展期4次),利率从1.75%降至1.5%[4][6]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率1.3%-2.13%,期限10-30年,成本最低且期限最长[4][9] 地方实施案例 - 广州黄埔使用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1.76亿元收购存量房作安置房[7] - 长沙邮储银行发放1亿元30年期贷款收购436套存量房作保障房[7] - 长春累计收购14个项目6837套房屋,已投入运营2908套[7] - 浙江发行17.5亿元专项债收购9个项目,占该省新增专项债3.2%[10] 收购模式特点 - 收购主体以地方国企为主(占比超85%),混合所有制和民企项目占少数[10] - 定价多采用备案价折扣方式,如湖州项目收购价约为备案价90%[11] - 房源主要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部分项目采用"先租后售"模式[11] 市场影响展望 - 专项债为去库存提供低成本长期资金,直接改善市场供求关系[12] - 浙江、四川案例为其他省市提供定价和运营模式参考[12] - 预计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将加速推进类似项目[12]
地方密集调整预算 财政部催促加快发债
快讯· 2025-06-10 21:48
金十数据6月10日讯,随着不少省份收到财政部下达的全年举债额度,各地依法调整预算,增加今年举 债额度扩大支出。而财政部也要求各地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从而稳投资稳经济。 梳理发现,截至6月10日,至少有广东、浙江、四川、甘肃、福建、河北、湖南、陕西、山西、广西、 宁夏、天津、重庆等十多个省份已经调整当地预算,其中一大主要事项是因为收到财政部下达的2025年 当地新增债务限额,从而使得各地增加了举债额度,增加相应收入,扩大支出,这也为各地稳增长、调 结构提供更多支撑。 (一财) 地方密集调整预算 财政部催促加快发债 ...
年内土储专项债新发破千亿元 将加速地产风险出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7:03
专项债收储土地行动进展 - 兰州新区2025年首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初审,申报规模27.54亿元,期限5年,用于收回收购闲置用地及新增土地储备[1] - 截至2025年6月10日,今年土储专项债新发规模达1083.48亿元,涉及442个项目、24只专项债,占新发行专项债资金用途的7.75%[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5] 专项债资金用途分布 - 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规模最大,达4190.63亿元,占比29.98%[2] - 土地储备专项债规模1083.48亿元,占比7.75%,在14个类别中排名第二[2] - 棚户区改造专项债规模1009.06亿元,占比7.22%,排名第三[2] 地方推进情况 - 截至5月25日,25个省市公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覆盖4071块宗地,资金规模约4443.48亿元[6] - 广东、浙江、福建、北京、湖南、四川六省市已发行用于收购收回闲置土地的专项债,广东以319.223亿元居首[6] - 浙江成功发行全国首批支持收购存量房专项债券16.53亿元,用于8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6] 项目案例分析 - 宁波象山县新一路地块项目总投资3.897亿元,专项债融资1.86亿元[7] - 舟山市普陀区鲁家峙岛地块项目总投资0.6亿元,全部由专项债融资[7] - 温州市仰双片区地块项目总投资4.0824亿元,专项债融资4.03亿元[7] 行业影响分析 - 土储专项债有助于提升地块流动性、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5] - 约七成收储土地为城投项目,专项债收储有助于城投回笼资金,化解债务压力[8] - 专项债资金用于土地一级开发比城投平台融资更透明,可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和城投债务风险[9]
2025年5月:图说地方政府债券:新增债发行进度加快、16省完成第二批置换浙江首发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的专项债
中诚信国际· 2025-06-10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地方债发行及净融资规模环比上升、同比下降,新增债发行进度加快,16省完成第二批置换额度发行 [4] - 浙江首发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的专项债,后续发行规模或增加,可缓解房地产库存压力,但面临难点且收益或承压 [3] 各部分总结 一级市场 - 5月地方债发行7794.43亿元,同比降13.74%、环比增12.43%,净融资5546.16亿元,同比降12.64%、环比增4.94%;1 - 5月累计发行4.31万亿元、同比增52.93%,累计净融资3.71万亿元、同比增1.3倍 [4] - 1 - 5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63万亿元,完成限额进度37.1%,快于去年同期但低于近三年平均;新增一般债累计发行3510.22亿元,完成全年限额进度43.9% [4][6] - 1 - 5月特殊新增专项债已发行超2423.84亿元,5月发行986.56亿元;除广东、上海外29省发行16291.12亿元特殊再融资专项债,5月发行301.68亿元,16省完成第二批置换发行 [6] - 5月地方债发行以新增专项债为主,规模4431.74亿元、占比56.86%;有22个省份发行,江苏发行规模最大达1039亿元 [6] - 5月发行的地方债以10年期为主,发行利率环比下行至1.87%,发行利差环比收窄至10.69BP,广西发行利率最高,内蒙古发行利差最大 [8] 二级市场 - 5月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为16088.04亿元,同比上升13.36%,短端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长端到期收益率整体上行 [9] 偿付情况 - 6 - 9月到期规模较大,8月为年内到期高峰,河南、浙江等地年内到期规模较高 [11] - 5月付息规模或在1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近20%,2025全年付息规模或超1.5万亿、同比增长约12% [12]
3788亿元,经济大省浙江今年新增债务限额同比涨两成
第一财经· 2025-06-09 18:05
财政部对经济大省的专项债支持政策 - 近年来财政部加大对经济大省的专项债支持力度,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高的地区倾斜 [1][3] - 2025年浙江省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达3788亿元(含宁波559亿元),较2024年增加691亿元,增长22.3%,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2.6%) [2] - 浙江省新增债务限额占全国总额(5.2万亿元)的7.3%,高于其GDP占全国比重(6.7%),但低于财政收入占比(8.4%) [3] 浙江省新增债务限额的结构与用途 - 新增债务限额中一般债务限额325亿元(含宁波16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463亿元(含宁波543亿元),专项债占比超91% [2] - 专项债主要用于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还款来源为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 [2] - 浙江省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686亿元,支持849个公益性项目建设 [5] 债务额度分配与预算调整 - 浙江省第二批新增债务额度为1658亿元(省级1384亿元,宁波274亿元),其中1101.69亿元拟转贷市县,82.15亿元预留偿还存量债务 [5] - 额度分配采用"项目+风险+财力"三因素模型,并向科技创新能力强的设区市倾斜 [6] - 省级预算调整方案将1384亿元纳入收入并相应增加支出,实现收支平衡 [5] 专项债发行机制创新 - 浙江省被纳入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省份,可自主审核项目并发行债券,无需报国家部委审批 [11] - 浙江省建立"二上二下"双向匹配机制,优先支持续发债、"千项万亿"工程等重点项目 [11] - 6月计划发行958亿元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加快 [10][11] 浙江省经济与财政基础数据 - 2025年一季度GDP2.23万亿元,增速6%,其中第二产业8249亿元,第三产业1.37万亿元 [7]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进出口总额1.29万亿元(出口9708亿元) [7] -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4亿元(省本级123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040亿元(省本级13亿元) [7] - 202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73万亿元,低于限额2.95万亿元,风险可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