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搜索文档
潘功胜:继续发挥世界经济主引擎作用;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每周金融评论(2025.10.13-2025.10.19)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0 18:48
热点聚焦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全球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拖累,全球增长动能趋弱 [7] - 发达经济体财政可持续性及其溢出效应引发担忧,金融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严峻挑战 [7] - 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7] 重大政策 - 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9] - 修订内容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从任职、履职、离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9] - 健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规定董事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 [9] - 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责任、决策要求 [9] - 做好与其他规则的衔接,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以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职责等规定 [9] 重大事件 - 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于2025年10月18日上午举行视频通话,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 [11] - 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的重要共识 [11] 重要数字 - 我国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第三季度增长4.8% [12]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 [12] - 我国10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 [13] -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为19个月来首次突破1% [13] - 金饰品价格同比上涨42.1%,反映居民对非必需品的消费信心逐步修复 [13] 财政部政策动向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点项目2026年一季度建设资金需求 [8]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 [8] - 此次安排结存限额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8]
财政部将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今日小幅回调
搜狐财经· 2025-10-20 11:19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10:52,该ETF下跌0.18%,最新报价为106.93元 [1]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该ETF近1周累计上涨1.68% [1] - 该ETF盘中换手率为9.07%,成交额为15.66亿元 [1] - 截至10月17日,该ETF近1周日均成交额为41.67亿元 [1] - 该ETF最新规模达到172.91亿元 [3] 政策与市场动态 - 财政部办公厅于10月20日发布通知,决定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旨在支持国债做市,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1] -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李大伟于10月17日表示,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工作重点包括抓紧履行程序尽快下达限额、重点支持重大战略项目、以及支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1] 市场情绪与指数跟踪 - 国金证券监测显示,本周固收市场的49个高频指标中,利好与利空指标各占一半,整体信号偏向利好,利率同步指标表现以利好为主 [2] - 30年国债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该指数样本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债券 [3]
《财政洞悉》系列第十篇:如何理解两项增量财政政策的影响?
光大证券· 2025-10-18 17:26
两项增量财政政策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主要用于补充地方财力、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及支持经济大省项目建设[3][4] - 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按60%上限计算,一般债额度4800亿元,专项债额度26400亿元,合计3.12万亿元[6] - 5000亿元结存限额预计以地方专项债形式推出,因已计入往年赤字,不直接扩大财政赤字[4] - 5000亿元债券供给释放速度可能较快,参考2022年经验或在年底前发行完毕,但本次用于化债占比不低,节奏可能稍缓并在年内平滑供给[5] 政策影响与市场意义 - 增加5000亿元政府债发行有利于提振社融表现,释放积极信号,因8月份开始社融增速见顶回落[5] - 政府债务扩张可能配合央行流动性对冲工具,如降准或增加逆回购,以稳定债券市场信心[5] - 提前下达的地方债限额主要用于接续次年1月份供给空窗期,实现地方债供给和项目资金需求的接续,不影响年内社融和流动性[6] - 政策性金融工具作为主要增量,规模5000亿元,可撬动投资1.5万亿元-2.0万亿元,审批和发行进度较快[7] - 2025年1-9月财政存款增加1.37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多增约6500亿元,叠加5000亿元结存限额中用于投资的部分(假设占比0-20%),潜在可用于投资的财政资金在6500亿元-7500亿元之间[7] - 财政增量政策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助于缓和基建投资下滑势头,并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尤其在二十届四中全会前后国内市场有望回归平稳运行[2][8]
2026年新增地方债限额将继续提前下达
中国证券报· 2025-10-18 04:19
财政政策与债务管理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以支持重点项目在2026年一季度的建设资金需求 [1][2] - 近期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 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 [1][3] - 提前下达的债务限额除用于项目建设外 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3] 财政收支整体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 同比增长0.5% 其中一季度下降1.1% 二季度增长0.6% 三季度增长2.5% [1] - 前三季度作为财政收入主体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7% 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6%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0.8% [2]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 同比增长3.1% 财政支出靠前发力 [2] 重点领域财政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 教育支出增长5.4%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 [2] -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 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 上述6项支出增幅均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2]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 - 调整主要集中在扩大消费需求和丰富商品供给两方面 调整后离岛免税商品共47大类 [3][4] - 放宽岛内居民购买条件 对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 允许其在本年内不限次购买15类“即购即提”商品 [4]
中国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22:05
政策安排与时间 - 今年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1] - 财政部每年第四季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限额 [1] - 今年财政部将尽早下达限额以支持重点项目2026年一季度建设资金需求 [1] 资金用途与规模 - 提前下达的限额用于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并支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1]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 [2] - 50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并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2] 政策目标与效果 - 提前下达债务限额的做法有利于加快新增债券发行使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并推动政府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1] - 政策旨在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1] - 资金安排旨在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2]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新华网· 2025-10-17 19:48
财政政策动向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1] - 提前下达限额旨在支持2026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1] - 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 [1] 债务资金用途 - 提前下达的债务限额除用于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1] - 中央财政近期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 [2] - 5000亿元资金部分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2] 资金分配与目标 - 5000亿元资金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以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 [2] - 资金使用旨在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支持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 - 各地正抓紧履行程序,力争5000亿元结存限额资金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 [2]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新华财经· 2025-10-17 15:35
政策动向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1] - 在工作进度上抓紧履行有关程序,尽快下达限额 [1] - 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项目 [1] 资金使用方向 - 提前下达的限额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1] - 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1] - 继续支持各地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推动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1]
四季度:政策对冲会重现吗?
国金证券· 2025-10-12 19:09
四季度财政政策展望 - 四季度历来是财政政策集中发力的高频窗口,财政支出节奏和强度通常在这一阶段明显上行[2] - 前三季度GDP增速与年度目标的缺口越大,四季度财政加码对冲的概率越高[2] - 2025年三季度GDP增速预计为4.9%,前三季度累计增速或达5.2%,高于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10] - 四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约4.6%即可实现全年目标,大规模逆周期政策出台概率下降[10] 政策工具与执行节奏 - 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三季度末设立,预计可撬动地方配套投资带来万亿左右的乘数效应[3][11] - 四季度将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财政支出提供增量资金来源[3][11] - 政策更可能以巩固经济基本盘为主,而非推出大规模增量刺激措施[11] 短期市场驱动因素 - 市场微观情绪指标已持续下行至近两年低位(低于30%分位),利空定价较为充分[4][14] - 中美贸易摩擦再生变数推动避险情绪升温,利率出现修复行情[4][14] - 事件驱动下的风险偏好波动稳定性有限,修复行情可能被打断[4][14] - 贸易摩擦及衍生的宽松预期可能拉长反弹窗口,或挑战10年期国债利率1.7%一线[18] 债市交易表现 - 9月28日至10月11日期间央行逆回购合计净回笼资金13304亿[20][21] - 资金利率中枢下移,DR001、DR007、DR014分别下行8.7bp、5.3bp、11.3bp至1.33%、1.48%、1.54%[2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6bp至1.82%,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37%,期限利差收窄至45bp[23] - 公募基金久期中位值下降0.02至2.69年,处于过去三年32%分位[27] 宏观经济指标信号 - 利率十大同步指标中7/10释放"利好"信号,较上周变化包括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和PMI新出口订单趋势值发出"利空"信号[30][31] - 具体指标显示:企业中长贷余额增速为7.9%(前值8.0%),建材综合指数为113.0(前值113.6),PMI供需平衡度趋势值为0.175%(前值0.183%)[31][33] - 全球制造业周期仍处于上行过程,日本机械订单金额同比和韩国出口总额同比指标显示持续复苏[19]
研究所晨会观点精萃-20250915
东海期货· 2025-09-15 10: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地缘冲突升级,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国内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因外部风险不确定性降低和宽松预期增强而升温,市场交易聚焦国内增量刺激政策及宽松预期,宏观向上驱动增强,后续关注中美贸易谈判和国内增量政策实施情况 [2] - 不同资产表现各异,股指短期震荡偏强可谨慎做多,国债短期震荡偏弱谨慎观望,商品板块中黑色短期震荡谨慎观望,有色短期震荡偏强谨慎做多,能化短期震荡谨慎观望,贵金属短期高位偏强震荡谨慎做多 [2] 各行业内容总结 宏观金融 - 海外市场因等待美联储利率决议,美元指数震荡,全球两大地缘冲突升级使避险情绪升温;国内8月出口低于预期但贸易顺差好于预期,外需拉动强,核心通胀回升消费改善,财政部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并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2] 股指 - 国内股市受保险、白酒、银行等板块拖累小幅下跌,但基本面和政策面使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升温,短期谨慎做多,关注中美贸易谈判和国内增量政策 [3][4] 黑色金属 - 钢材期现货价格延续弱势,成交低位,政策加码消息传闻中,现实需求偏弱且品种分化,热卷表需回升、产量增加,螺纹表需回落,卷螺价差达近3年新高,市场大概率区间震荡 [5] - 铁矿石现货小幅反弹、盘面震荡,铁水日产量回升但上涨空间有限,全球发运量和到港量回落,西芒杜事件推动价格反弹但预计发酵时间不长,港口库存小幅回升,价格区间震荡 [5] - 硅铁、硅锰期现货价格小幅下跌,锰矿现货价格坚挺,内蒙古、宁夏等地工厂生产有不同表现,硅铁利润压缩但电价有支撑,减产意愿不强,市场博弈延续 [6][7] - 纯碱主力合约区间震荡,供应压力大格局未改,四季度有新装置投产,需求周环比持稳但支撑乏力,成本端煤炭下跌有负反馈,中长期偏空,警惕短期利多 [7] - 玻璃主力合约区间震荡,供应持稳,需求旺季增量有限,基本面格局宽松,政策面情绪反复,短期区间震荡 [8] 有色新能源 - 铜因美国非农和CPI数据使降息预期抬升、美元下跌,有色板块上涨,但全球经济放缓、国内需求边际走弱,后期上涨空间谨慎 [9] - 铝价大幅上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铜价上涨、社会库存下降和LME铝仓库提货申请增加等因素影响,中期上涨空间有限,预计缓慢去库 [10] - 铝合金废铝供应偏紧、生产成本抬升,需求淡季订单增长乏力,预计短期震荡偏强但上方空间有限 [10] - 锡供应端开工率大幅下降,预计影响偏短,矿端后期趋于宽松,需求端终端需求疲软,库存增加,价格短期震荡偏强但向上空间承压 [11] - 碳酸锂供需双增,旺季需求强劲,社会库存去库,基本面转好但供给端有压力,行情震荡企稳下方空间有限 [12][13] - 工业硅产量增加,开炉数量有变化,社会库存高位维持,仓单库存不变,供需双增,短期跟随多晶硅,关注政策扰动 [13] - 多晶硅下游价格上涨、开工率上升,库存小幅累库,仓单增加,有收储及去产能消息,短期易涨难跌逢低布多 [13] 能源化工 - 原油存在OPEC后期增产预期,长期偏空,但短期现货买盘恢复、近端结构稳定,地缘风险使下方有支撑,近期震荡 [14] - 沥青跟随油价反弹,等待需求回落,上方空间有限,库存去化有限,关注跟涨原油幅度 [15] - PX主力跟随聚酯板块震荡,PXN价差下降,PX外盘价格稳定,PTA加工费被挤压,偏紧格局下震荡等待PTA装置变化 [15] - PTA下游开工恢复但终端开工有限,库存增加,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加工费低使装置检修增加,基差稳定,原油稳定时维持震荡 [15] - 乙二醇港口库存去化,裕龙装置投产,下游开工受终端订单制约,出口订单低,后期进口回归正常,预计偏弱震荡 [16] - 短纤跟随聚酯板块调整价格回落,终端订单季节性提升,开工反弹,库存有限累积,上升空间或有限,中期可逢高空 [17] - 甲醇内地供应增加、进口到港高位,下游需求走弱,库存上行,港口压力大,但港口MTO装置计划重启、进口到港下调、内地旺季需求支撑,短期震荡偏弱下行空间有限 [17] - PP装置检修产量下降,下游开工提升订单好转,原料库存上涨,但供应仍宽松,短期预计震荡偏弱,关注旺季需求 [17] - LLDPE装置重启供应增加,农膜开工提升缓慢但订单增速改善,库存绝对值低,宏观政策真空期市场情绪回落,原油下跌,预计震荡偏弱 [18] - 尿素月底装置计划重启供应压力增加,工业需求弱、农需零星、集港需求支撑有限,价格下跌或刺激补库,10月后季节性需求转弱与供应宽松矛盾加剧,中长期价格低位下行,关注宏观政策 [18][19] 农产品 - 美豆9月USDA报告利空,但市场关注病害和高温影响,美财长会晤中方代表,CBOT大豆持稳偏强 [20] - 豆菜粕国内短期供需过剩,油厂大豆到港、开机、抛储等使供应压力增大,预计9月底10月供需改善,美豆偏强或提高豆粕震荡重心,菜粕后期有上行波动基础 [20] - 油脂国内进口油料成本稳中偏强,四季度供需收缩,淡旺季切换,基差略偏强,豆油行情窄幅调整,菜油开工率低、库存下降、惜售,棕榈油产量增加出口略降库存升至高点,上涨受阻 [21] - 玉米新季上市初期报价混乱,开秤行情同比小幅增加,回落空间有限,黑龙江深加工上调收购价,旧作库存低、进口冲击小,销区价格偏强,农户或惜售,期货主力短期回调但低估值有支撑 [21] - 生猪集团场9月出栏增多,需求无明显增量,二育盈利预期不强,肥标价差收缩,9月猪价反弹预期降低,10 - 11月或超季节性承压,推动去产能 [22]
地方债周度跟踪:新增地方债发行提速,26年提前批额度下达-2025091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4 2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财政部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理论规模达3.12万亿元,2026年地方债发行或靠前使用化债额度,但无证据表明2026年化债额度将在2025年提前发行 [3] - 本期地方债发行与净融资环比大幅上升,预计下期发行和净融资明显下降 [3] - 本期新增地方债发行提速,当前累计发行进度高于2024年同期,但低于2023年同期 [3] - 2025年9月计划发行地方债规模合计7265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4401亿元 [3] - 本期发行特殊新增专项债1144亿元,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发行200亿元,偿还存量债务特殊再融资债发行62亿元 [3] - 本期10Y和30Y地方债减国债利差走阔,周度换手率环比上升,贵州、内蒙古、吉林等地区7 - 10Y地方债收益率和流动性优于全国水平 [3] - 当前地方债减国债利差挖掘性价比不高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期地方债发行量上升,加权发行期限拉长 - 本期(2025.9.8 - 2025.9.14)地方债合计发行3016.71亿元、净融资1927.79亿元,上期为933.91亿元、367.09亿元,下期(2025.9.15 - 2025.9.21)预计发行1885.19亿元、净融资309.45亿元 [3][9] - 本期地方债加权发行期限为17.84年,较上期的13.11年有所拉长 [3][12]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占全年额度的比例分别为79.4%和77.0%,考虑下期预计发行为82.0%和79.2%,2024年同期分别为72.2%/67.5%和77.1%/71.7%,2023年同期分别为84.6%/80.5%和85.6%/81.6% [3][20] - 截至2025年9月12日,25个地区披露2025年9月计划发行地方债规模合计7265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4401亿元,去年同地区同期发行分别为9432亿元和7536亿元,去年全国同期发行分别为12843亿元和10279亿元 [3][24] - 截至2025年9月12日,特殊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0986亿元(本期发行1144亿元);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已发行19534亿元(本期发行200亿元),发行进度达97.7%,其中30个地区已全部发完(本期新增湖南地区);本期贵州发行一只规模为62亿元的偿还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 [3] 本期10Y和30Y地方债减国债利差走阔,周度换手率环比上升 - 截至2025年9月12日,10年和30年地方债减国债利差分别为19.30BP和17.60BP,较2025年9月5日走阔1.90BP和2.85BP,分别处于2023年以来历史分位数的51.40%和69.40% [3][30][32] - 本期地方债周度换手率为0.78%,较上期的0.68%环比上升 [3][40] - 本期贵州、内蒙古、吉林等地区7 - 10Y地方债收益率和流动性皆优于全国水平 [3] - 以10年期地方债为观察锚,2018年以来利差调整顶部或在发行加点下限基础上上浮20 - 25BP左右,底部或在发行加点下限附近,当前地方债与国债利差顶部或在30 - 35BP上下,底部或在5 - 10BP上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