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盟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见效的突破重点与对策
第一财经· 2025-06-11 12:29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核心突破 - 自贸区3.0版覆盖全球四分之一人口、贸易总额近7万亿元人民币,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9大领域,首次实现标准技术法规互认和中小微企业普惠机制 [1] - 数字经济领域系统性构建数字基建"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框架,推动跨境光纤网络、数据中心互联及电子支付系统互操作性,引入无纸化贸易等高标准规则 [3] - 绿色经济领域设立8个优先合作方向,重点推动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碳市场等产业政策协同,强化清洁能源供应链韧性 [3] 制度型开放创新 - 达成最高水平标准技术法规互认机制,允许企业参与对方标准制定,联合开发合格评定程序,使电子电器产品检测结果等效性获得承认,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4] - 海关程序实现智慧化升级,广西凭祥口岸实现24小时无人化智能通关,货物放行和检验检疫效率显著提升 [5] 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 传统产业巩固纺织、建材合作,数字经济领域建立电子商务培训中心等产学研项目,绿色经济领域鼓励中企投资东盟清洁能源项目 [5][6] - 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企业赴东盟打造产业集群,利用供应链互联互通规则构建区域价值链,增强抗风险能力 [6][8] 区域合作深化措施 - 建立联合应对机制共同抵御贸易单边主义,通过信息共享应对反倾销调查维护企业权益 [7] - 加速数字基建和绿色产业投资落地,扶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冲击 [7][8]
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联盟在广州成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6:4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另外,马中理事会还在引进厦门大学进入马来西亚设立分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参与马来西亚东 海岸铁路建设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汉坤介绍,马中商务理事会同中国贸促会一直以来都是合作单位,希望未来双方能继续深化合作。除 了国家层面的合作外,马中商务理事会下还设置了"马来西亚—广东投资促进总商会",专司对接马来西 亚与广东省的合作。 2016年,广东同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签订了友好省州关系,迄今已有10年时间。马来西亚作为海上丝绸之 路的节点,守护着马六甲海峡的门户,这也是海上贸易的要道。马汉坤表示,希望广东省跟马六甲的合 作能进一步加深,除了贸易之外,双方还要发展在投资、工业、新能源等各方面更深、更广的合作。 他认为,在目前国际经贸形势下,设立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联盟是非常合时宜的。世界贸易组织设立 以来,各国都在这个自由贸易体制下受益,但目前国际形势却有些"反其道而行",一些国家通过贸易作 为筹码进行抵制与制裁,给世界产业链带来更多不稳定性因素,因此联盟的设立正当其时。他希望这个 创举能得到东盟各国大力的支持,使联盟能成为区域性的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贸易以及各方面投资。 据 ...
东盟秘书长特别助理波尚琅:广东成为东盟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首选门户丨粤链东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4:13
南方财经记者庞成 广州报道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局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东盟与中国特别是广东省的经贸联 系,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不仅是时代所需,更是区域合作的战略机遇。"在6月10日举行的2025中国 (广东)—东盟贸易促进与供应链合作机制建设对接交流会上,东盟秘书长特别助理、东盟贸促会会长 波尚琅如是说。 波尚琅表示,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广东制造业体系完备, 科技创新能力强劲。东盟则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发展中地区之一,拥有6.8亿人口,2024年GDP总量已超 过3.98万亿美元,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以来,广东与东盟的经 贸合作日益密切。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广东与东盟贸易总额占中国对东盟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 "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设厂、合作园区建设、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也将广东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门户。"波尚琅说。 波尚琅表示,面对供应链全球重塑的新趋势,东盟与广东完全有条件、有责任、有能力在区域供应链合 作中走在前列。"我们认为,供应链合作不仅是商品的互通有无,更是产业、 ...
连续5年互为首位 看我国与东盟如何实现“双向奔赴”创新高
环球网· 2025-06-09 14:33
海关总署今天(9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延续增长态势。 北部湾毗邻东南亚,是面向东盟、联通全球的门户咽喉。而我国与东盟已连续五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钦州港是北部湾的重要港口,总台记者在现场感受 北部湾口岸外贸进出口情况。 转自:央视 我国与东盟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也不断增强,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快速增长。 在广西钦州港的自动化码头,岸边有靠泊的远洋货轮正在吊装集装箱,大型远洋船舶正在缓缓进出港。据了解,这里的远洋船舶货物品类主要有机械设备、 电子产品、电器、百货等。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艘发往东南亚的国际集装箱班轮,正在装卸的货物一部分来自我国中西部地区,包括电子元件、咖啡、钢化玻 璃、纸板等货物。这些货物有的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从重庆、陕西等地铁路运输到这里,还有的是通过江河联运方式从贵州、四川运抵到这里,再有的则 是走公路运输,这些货物在钦州港集结装船,再发往海外。 钦州、北海、防城港三港口组成北部湾港 北部湾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港口,是由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个港口组合而成。2020年钦州-北海-防城港三位一 ...
山东制造与东盟资源禀赋、市场潜力深度融合
大众日报· 2025-06-08 09:22
山东制造与东盟合作升级 - 山东外贸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从传统加工贸易升级为技术、标准及产业生态共建[2] - 典型案例包括鹤洋木业在马来西亚的环保刨花板产业、泰国玲珑轮胎1720万条年产能基地、海尔智家泰国600万台空调工业园[2] - 合作模式涵盖原材料采购(如泰国橡胶)、本地化生产(海尔印尼冰箱)、产业链整合(临沂木业与马来西亚森林资源)[3][4][5] 企业本地化战略与产能数据 - 泰国玲珑轮胎依托当地橡胶资源建立首个海外基地,年产能超1720万条,成为集团全球化支点[3] - 海尔智家泰国工业园覆盖全系列空调产品,年产量超600万台,印尼勿加泗工厂年产能突破200万台并带动万人就业[4] - 鹤洋木业马来西亚产业园年利润贡献占公司总收益25%,采购成本比当地企业低30%,产量高1倍以上[5] 产业链生态构建 - 鹤洋木业与马来西亚企业合作输出管理体系和环保板材技术,计划共建更大产业园区吸引中小企业进驻[5][6] - 临沂市政府组织52家木业企业赴马参展,促成资源与技术对接[5] - 山东中欧班列东南亚集结中心落地老挝,玲珑轮胎通过班列一周直达当地,提升物流效率[7] 双边经贸互补性 -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近7万亿元,东盟为山东最大贸易伙伴[7] - 山东在机电、汽车等领域具优势,东盟在农产品、橡胶等资源有禀赋,形成明显互补[7] - 专家建议推广原产地证互认、完善跨境电商配套体系以深化合作[7]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如何改变你的钱袋子? 7万亿市场爆发,机会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52
自贸区3 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与东盟成功宣布全面完成自贸区3 0版谈判 标志着双方合作深化 [1][3] - 自贸区3 0版包含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经济技术合作等9个新增章节 合作领域空前拓展 [5] - 中国与东盟已连续多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贸易总额接近7万亿人民币 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 9% [5] 历史合作与产业影响 - 2002年启动自贸区框架 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 推动商品流通便利化 [1] - 摩托车行业受益于零关税政策 产业链整合加速 [1] - 2015年自贸区升级为2 0版本 多领域合作加强 [3]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合作 - 数字经济合作涵盖跨境电商 数字支付 数据流动等领域 推动市场融合 [5] - 绿色经济合作聚焦环保技术与可再生能源 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5] 东南亚市场潜力 - 东南亚市场覆盖超20亿人口 年轻人口和中产阶级崛起成为重要驱动力 [7] - 中国技术产品如华为5G 高铁技术 C919大飞机在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 [7] - 越南长城汽车经销商案例显示中东南亚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7] 未来合作展望 - 自贸区3 0版实施将促进贸易 投资和人员往来更加顺畅 [7] - 东南亚7亿人口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亮点 合作空间不断扩大 [7] - 个人创业者与大型企业均可在东南亚市场找到发展机会 [8]
东盟四国设立600亿美元私募基金 经济融合速度突破历史
搜狐财经· 2025-06-04 22:56
东盟四国设立私募平台正逢其时 为什么东盟四国现在设立私募基金,其设立的背景又是什么? 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蜜月期。 继5月份东盟公开表示有序推进《东盟经济共同体2026-2030战略规划》,力争在2030年前将东盟打造成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以外,紧接着在2025年东盟商务论 坛结束以后,一项颇具突破性的计划浮出水面——由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与印尼组成的筹委会正积极推动设立一个名为"东盟私募市场协会"的平台,目 标是在年底前完成组织架构,并吸引至多6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区域内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领域。 这项计划不仅具有金融意义,更是东盟经济一体化道路上的一次实质性跨越。 2024年12月,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公开表示,过去10年,东盟地区平均经济增速为4%至5%。如今,东盟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得益于 政治稳定和对多边合作的承诺,东盟已成为亚太地区稳定的区域合作平台。 对于东盟地区而言,从过去的第五大经济体,迈向第四大经济体,这种一步之遥的跨越,是经济总量、全球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的体现和质的跃 升,更是当前最佳窗口期。 二是希望东盟游资从"碎片化"形成一股合力。由于东盟 ...
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彰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6-04 11:18
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今天(6月3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免签名单不 断变长,彰显了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林剑说,今年一季度,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9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逾40%;前4个月,中国新设立 外商投资企业1.8万余家,同比增长12.1%,这些数字都是有力说明。今后,中方将持续优化入境政策, 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让更多外国朋友来中国体验更优质的产品供给、更多元的消费场景和更便利的 服务保障,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各国共享繁荣。 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日,中方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期间宣布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签证便利政策,发言 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 (责任编辑:张紫祎) 对此,林剑表示,近年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共建"五大家园"取得重要成果。中国 和东南亚国家人员往来频密,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是共同心愿。在同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全面 互免签证和面向湄公河国家签发"澜湄签证"基础上,为进一步便利地区人员跨境流动,中方面向东盟10 国和东盟观察员东帝汶推出"东盟签证",为符合要求的11国商务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审发5年多次、停留 期 ...
加强文化交流 绘就多彩画卷
郑州日报· 2025-06-03 08:34
郑州与中国—东盟中心合作交流 - 郑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5300年文明史、4100年建都史、3600年建城史 [2] - 郑州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 [2] - 郑州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市场、人口等比较优势,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2] - 郑州聚焦"两高四着力",加快打造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基地 [2] - 郑州希望中国—东盟中心引导东盟各国媒体感受"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独特魅力 [2] 中国—东盟中心表态 - 河南、郑州历史文化在东盟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 中国—东盟中心将深化与郑州合作,组织更多东盟国家机构与郑州开展人文交流 [3] - 双方将共同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3]
广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冷链物流与港口发展 - 马来西亚关丹港至中国北部湾港冷链精品航线完成首航 新增跨境海运物流通道促进中马优质商品流通 [1] - 广西已开通9条面向东盟的冷链精品航线 北部湾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217.39万标箱 同比增长12.06% [1] - 北部湾港作为中国—东盟海陆枢纽 已开通38条东盟集装箱航线 区位优势显著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全线铺轨完成 预计年内开通 南宁至凭祥车程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 [2] - 广西建成61条出省出海出边陆路大通道 南宁机场航线覆盖东盟 国际陆地光缆达12条 [2] - 广西计划打造"陆海空数"四位一体通道 目标成为中国—东盟最短时效、最优服务物流枢纽 [2] 贸易便利化与制度创新 - 南宁吴圩机场启用智慧航空物流平台 进口水产品机坪直提 单证录入时长从1小时压缩至10分钟 [3] - 广西自贸试验区形成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1873.3亿元 同比增长16.8% [3] - 对东盟进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RCEP规则对接成效显著 [3] 跨境教育与人才合作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东盟国家培养超1000名技能人才 如老挝留学生成为中老铁路技术骨干 [4] - 广西建设10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 与近200所东盟院校合作 一季度出入境人次达363.1万 同比增长10.1% [4] -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加速建设 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体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