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

搜索文档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7月第1周):暑运带动线下活动恢复-20250707
平安证券· 2025-07-07 16:53
工业 - 五大钢材品种产量和表观需求环比提升0.5%和1.4%,钢铁建材和板材产量环比提升0.9%和0.3%,表观需求环比提升1.4%和0.2%[5][6] - 浮法玻璃开工率环比提升0.9%,库存环比回落0.2%;石油沥青开工率环比提升0.6%;聚酯开工率环比提升[10][12][14]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部分化工品开工率、聚酯织造业、汽车轮胎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边际调整[2] 地产 - 截至7月4日,30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回落;截至6月23日,近四周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环比-0.28%[2] 内需 - 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增长15%;截至6月27日,近四周主要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0.9%[2] - 截至6月29日,近四周邮政快递揽收量同比增长16.0%;本周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2.7%,增速较上周提升5.0个百分点[2] - 本周百度迁徙指数同比增长18.2%,增速较上周提升1.6个百分点;国内执行航班同比增长2.9%,增速较上周提升1.3个百分点[2] 外需 - 截至6月29日,近四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0.7%,较上周回落1.1个百分点;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1%,较上周回落1.2个百分点[2] -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回落1.9%,宁波、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继续调整[2]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2]
建信期货国债日报-20250704
建信期货· 2025-07-04 1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债市短端品种或更具确定性,基本面和政策面方面,抢出口边际放缓但仍有韧性支撑经济,关税谈判进展虽慢但无进一步冲突升级,预计7月政治局会议基调或延续4月、加码力度有限,政策预期刺激不大,债市供给方面,7月供给压力明显抬升,但存在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可能,或支撑资金面平稳宽松,短端的2年和5年品种可能相对表现更优 [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 当日行情:资金持续宽松支撑短端表现,基本面和政策面无明显边际变化,长端品种陷入震荡 [8] - 利率现券:银行间各主要期限利率现券收益率多数下行,变动幅度较窄,10年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报1.6395%下行0.05bp [9] - 资金市场:跨季后资金进一步宽松,公开市场净回笼,今日有5093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开展572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回笼4521亿元,银行间短端资金利率全面回落,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宽松 [10] 行业要闻 - 中欧举行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中方愿推动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积极成果;商务部回应美总统拟带企业团访华报道,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商务部回应美越贸易协议,反对美单边霸凌做法 [13] - 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看好科技发展和消费增长;财政部提出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调整三季度发债节奏,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下半年财政资金将更充足 [14] - “自审自发”试点有序推进,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料加快,多地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试点地区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较快,资金使用效益提升 [15] 数据概览 - 国债期货行情: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及走势等数据 [16][17][20] - 货币市场:展示SHIBOR期限结构变动、走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变动,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变动等数据 [24][29][33] - 衍生品市场:展示Shibor3M利率互换定盘曲线(均值)、FR007利率互换定盘曲线(均值)等数据 [34][35]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科技与消费成增长引擎
环球网· 2025-07-03 10:11
中国经济回稳与外资机构预期上调 - 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展现韧性 多家外资机构上调增长预期 [1][4] - 6月制造业PMI为49 7%环比上升0 2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环比上升0 2个百分点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7%环比上升0 3个百分点 [1]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调整 - 摩根大通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 7个百分点 高盛预计上半年GDP增速达5 2% 并将2025年全年预测上调0 6个百分点 [4] - 德意志银行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0 2个百分点至4 7% 摩根士丹利也上调今明两年增速预期 [4] 科技与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 - 中国企业在AI 电动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受到国际投资者关注 [4] - 机器人产业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10 2% 头部数字经济企业营收和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 [4] - 新消费如兴趣消费 文旅消费表现亮眼 [4] 下半年宏观政策展望 - 高盛认为财政政策是主要抓手 货币政策需提供适宜流动性环境 [5] - 瑞银预计下半年或有50~100个基点的降准 野村建议加快财政支出执行 完善社保体系以提振消费 [5] - 国家发改委表示存量政策落地和储备政策出台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
★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期 提高A股目标点位预测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持续升温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升温 - 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在上海开幕 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人参加 [1] - 高盛在上海举办亚太科技互联网论坛 瑞银亚洲投资论坛香港主论坛下周开幕 全球投资者报名超3500人 [1] - 外资机构密集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提高主要中国股指目标点位预测 [1]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测 - 摩根大通上调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因政策加码使消费贡献率上升 [1] - 摩根士丹利上调2025年和2026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预计推出5000亿至1万亿元财政计划支持基建 [2] - 野村上调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使零售数据强于预期 [2] - 高盛上调2025年和2026年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 [2]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票市场 - 瑞银认为外资回流将是未来几个季度主线交易逻辑 港股IPO募资总额达90亿美元 同比增长320% [3] -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分别上调至84点和4600点 潜在上涨空间11%和17% [3] - 摩根士丹利上调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 [3] 中国股票市场表现及展望 - 2023年MSCI中国指数EPS增长达16% 超市场预期的14% 互联网和医疗卫生行业增长强劲 [4] - 2024年MSCI中国指数EPS增长一致预期为8% 主要互联网龙头企业一季度业绩出色 [4] - 摩根大通预计MSCI中国指数年内基准及乐观情境预测点位分别为80点和89点 沪深300指数为4150点和4420点 [4]
从不相信到集体上调中国经济增速,外资机构看多中国科技和消费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7-02 21:16
中国经济展望 - 多位专家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需进一步加力,包括加快财政支出、降准降息及稳定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增量政策 [1][3] - 中国经济经历关税风波后迅速回稳,展现出强大韧性,外资机构从质疑5%增速到纷纷上调预期 [1][5][6] - 6月制造业PMI为49.7%,连续两个月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快 [4] 外资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7个百分点,看好市场潜力及创新领域信心恢复 [5] - 高盛预计上半年GDP增速达5.2%,上调二季度和下半年环比增速预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或加码 [5] - 德意志银行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4.7%,预计财政政策和贸易竞争力支撑经济 [6] - 摩根士丹利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3和0.2个百分点,认为中国政策稳健增强全球投资者信心 [6] 科技与消费领域潜力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科技和消费领域,认为AI、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技术突破提升国际竞争力 [8] - 机器人产业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10.2%,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营收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9%和19.7% [10][11] - 新消费领域如兴趣消费、品质零售及文旅表现亮眼,新兴消费场景(如"苏超"足球联赛)带动周边消费增长 [11][13] 政策动向 - 财政部提前发行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三季度共计划发行11只 [3] - 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政策作为主要抓手,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支持,预计降准50~100基点释放约1万亿流动性 [14][15] - 稳楼市、稳股市及完善社保福利体系被视为提振消费的长期动能,专项债额度使用和财政支出速度需加快 [15][16][18]
毕马威: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稳健增长,创新投资有望催生更多成果
快讯· 2025-06-27 20:39
中国经济展望 -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适应力,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挑战 [1] - 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将支撑中国经济在下半年继续稳健增长 [1] - 中国加大创新投资和完善产业转型,有望催生更多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创新成果 [1]
5%左右的目标“能够实现”:夏季达沃斯论坛嘉宾看好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6-26 23:31
经济增长目标与信心 - 2025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为5%左右,受访嘉宾普遍认为这一目标是能够实现的[2]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认为中国政府设定的5%增长目标是"务实可行的",对中国经济中长期持乐观态度[2] - 万宝盛华集团高管表示其客户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认为中国能够实现年度增长目标[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稳定在30%左右[2] 经济数据与机构预测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5.4%,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向好[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2025年增速预测较去年10月上调0.1个百分点[4] - 摩根士丹利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上调0.3和0.2个百分点[4] - 高盛将2025年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4] - 专家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仍有望保持在5%以上[4] 经济增长驱动力 - 灵活的政策工具、充足的市场潜力以及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的人才资源构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5] - 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为2025年中国经济提供动力[7] - 技术创新尤其是科技突破与产业链生态协同对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至关重要[8] - "杭州六小龙"等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技术合作伙伴[8] 贸易与出口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增长6.9%[6] - 中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有利于出口稳定[6] - 进出口呈现增速逐月回升、民营企业占比提升、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等特点[6] - 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展现出潜力和新贸易关系[6] 增长质量与全球影响 - 专家期待看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包括更高资本回报率、服务业和消费占比提升[10] - 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达成将惠及世界[10] - 中国是全球非常重要的经济体,是全球最大出口国和制造业大国[10]
铜:宏观不确定性较高 中期延续谨慎态势
文华财经· 2025-06-26 20:37
关税动态 - 中美临时保持10%关税至8月10日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10%临时关税维持至7月9日 仅有英国与美国达成初步协议 [1][6] - 美国4月3日宣布对所有贸易国家征收10%关税 并对多国加征最高49%关税 中国随即对美国商品征收34%反制关税 [5] - 6月9日-10日中美伦敦会谈同意推进《日内瓦协议》关税调整 美方要求放宽稀土出口 中方要求解除芯片限制 [6] 宏观经济 - 美国5月CPI年率2.4%低于预期 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9% 但6月制造业PMI52创2月以来新高 [7] - 美联储维持利率4.25%-4.5% 预计2025年降息50基点但2026年仅降25基点 9月降息概率大于7月 [9][10] - 中国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6.4%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3.7% 5月城镇失业率5%环比降0.1个百分点 [12][13] 行业数据 - 1-5月中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降22.8% 开发投资降10.7% 但销售面积降幅收窄至2.9% [17] - 1-5月中国汽车总产量同比增11.1%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40.5% 增速较去年明显提升 [21] - 1-5月中国铜产量同比增8%创24年6月以来新高 3-5月连续刷新历史记录 [22] 铜市分析 - 美铜较伦铜升水突破1100美元/吨创历史新高 主因美国拟征铜关税引发的囤货套利需求 [26] - 全球铜库存分化:美国库存达近年高点 沪铜4月旺季下降后趋稳 伦铜库存因转移美国而下降 [24] - 国内铜市进入6月淡季需求下降 价格支撑主要来自美国关税预期 需关注政策落地时点 [28]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跨国公司坚定深耕中国市场
央视网· 2025-06-24 20:43
中国经济韧性及外资机构预期调整 - 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反映经济强大韧性 [1][2]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和0 2个百分点 [4] - 德意志银行基于货币宽松和服务业韧性 上调2025年增速预测0 2个百分点 [4] - 野村上调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测0 5个百分点 高盛上调二季度及下半年环比增速预测并调高全年增速0 6个百分点 [4]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布局 - 外资金融机构加大在华投资与展业 看好经济增长潜力 [5][7] - 外资投行上调预期的核心驱动是中国经济多维战略优势与活力 [7]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 截至2024年底 外商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123 9万家 实际使用外资达20 6万亿元人民币 [9] - 中国通过全方位战略优势持续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9]
外交部: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稳中有进 向优向新
快讯· 2025-06-20 15:53
中国经济表现与前景 - 2025年初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采取了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1] - 摩根大通 高盛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 - 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稳中有进 向优向新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1] 经济数据与消费趋势 - 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 5%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1] - 外国人来华消费火热升温 离境退税新政实施首月全国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1] - 免签来中国将成为暑期出游的热门选择 [1] 长期发展优势与政策方向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1] - 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不会变 [1] -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方向不会变 [1] - 国际社会持续看好中国 抢滩中国 深耕中国 [1] -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积聚新动能 提供新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