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性利率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三把手”:低中性利率时代“似乎远未结束”
搜狐财经· 2025-08-26 08:41
美联储官员对中性利率的评论 - 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国经济的中性利率可能与疫情前的水平相差无几 [1] - 限制利率的结构性因素尚未消失 [1]
低通胀低利率时代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思考
金融时报· 2025-08-25 09:35
美联储货币政策历史与挑战分析 - 央行年会核心主题为货币政策及其挑战 聚焦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1] - 美联储长期致力于促进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履行美国国会赋予的双重使命[1] 美国经济发展三大时期 - 第一时期(1950-1982年)从二战结束到大通胀 经济在繁荣与衰退间以6%波动幅度经历三轮扩张和三次紧缩[4] - 第二时期(1983-2009年)从大缓和走向大衰退 通胀率持续下行 1993年核心通胀率首次跌破2.5%并保持在0.9%-2.5%区间[6] - 第三时期(2010-2019年)新常态时期 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 基准利率接近有效利率下限[8] 三大历史时期的关键问题 - 第一时期问题:中央银行能否抵御诱惑坚守物价稳定目标 20世纪80年代初才遏制通胀飙升势头[4] - 第二时期问题:经济长期繁荣是否必然导致金融过度 表现为金融机构过度扩张 金融市场投机过度和债务无序增长[8] - 第三时期问题:在低利率环境下如何实现双重目标 中性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 接近零利率下限[9][10] 货币政策操作与成效 - 1995年和1998年实施两轮扩张性货币政策 分别应对经济低迷和金融动荡[7] - 2015年12月启动紧缩周期 当时失业率从10%峰值降至5% 接近自然失业率[9] - 2015年底至2018年底平均经济增长率达2.5% 高于前五年的2.2% 2018年通胀率大部分时间维持在2%左右[9] 当前政策挑战与应对 - 通胀率2019年略低于2% 持续低于目标值可能带来负面影响[2][14] - 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将中期通胀率保持在适当低水平[12] - 采用数据依赖和逐次会议讨论的决策方法 提高政策前瞻性[12]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 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美国物价水平持续低迷[14]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造成经济下行压力和投资支出疲软[13][14] - 美联储密切关注全球增长趋势 贸易政策影响及物价低迷原因[14] 货币政策框架评估 - 正在重新评估现行货币政策框架 讨论低利率政策利弊和不同时期政策工具使用[15] - 通过"美联储倾听"活动收集专家和公众意见 改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16]
跟鲍威尔唱反调 美联储明年票委仍对降息持谨慎态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8-23 07:15
货币政策立场 -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对降息保持谨慎态度 强调需维持适度紧缩政策立场以控制通胀[1] - 哈马克指出通胀已连续四年高于目标水平 必须通过政策控制[1] - 哈马克警告过早转向宽松政策可能重新点燃通胀压力[1] 市场预期与官员分歧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当前形势可能需要政策放松 市场押注9月降息概率接近90%[1] - 哈马克对中性利率的判断高于大多数美联储官员 其今年非FOMC投票委员[1] -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同样对降息表示怀疑 其今年是FOMC投票委员[1]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告别演讲”暗示9月降息 就业风险成关注焦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3 07:15
货币政策信号 - 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 市场预期概率升至86% [1] - 政策处于限制性区间 但风险平衡变化可能需要调整立场 [1] - 利率水平比一年前更接近中性利率100个基点 限制性明显缓解 [2] 就业市场状况 - 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上升 可能以裁员潮形式显现 [2] - 就业市场呈现"奇怪的平衡" 供需同时走弱 [1] - 7月非农新增就业三个月均值仅3.5万人 远低于2024年月均16.8万人水平 [1] 政策路径预期 - 货币政策没有预设路径 降息幅度和节奏留待未来讨论 [1] - 中性利率可能高于2010年代水平 因生产率/人口结构/财政政策变化 [2] - 即便有2-3次降息 政策利率仍可能维持限制性区间 [2] 市场反应与数据依赖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89% 创今年首个历史新高 [1] - 美债收益率同步走低 [1] - 未来数据至关重要 8月非农报告将影响9月决策 [2] 通胀与外部风险 - 关税政策可能使未来数月物价压力进一步上升 [2] - 实现"双重使命"的取舍更具挑战性 [2] - 9月议息会议将公布经济预测摘要 揭示全年降息幅度预期 [2]
黄金,如期大涨,一步到位还是多头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32
政治事件与市场反应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联储理事库克辞职并指控其可能触犯刑法 库克强硬回应拒绝屈服于胁迫 [1] -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通胀风险压倒劳动力市场担忧 关税政策加剧利率制定委员会内部分歧 [1] - 北约32国国防部长会议确认支持乌克兰 优先事项为实现持久和平 [1] 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 黄金昨日探底3311后大涨40美元至3351 日线形成看涨吞没形态 主因特朗普政治事件刺激 [2] - 技术面显示黄金在3308-3315联合支撑区域企稳 包括趋势线支撑及黄金分割0.618位置 [2] - 中期维持看跌观点 认为反弹是为更大下跌做准备 终极目标下看3000-2950区间 [5] 短期交易策略 - 日内关注3358-60及3370-75压力位 若突破则可能测试3400 支撑位于3330及3320区域 [7][9] - 操作建议以高空为主(3358-60及3375区域) 多单辅助(3330或3320区域介入) [9] - 亚洲盘时段多现下探回升特征 欧美盘则冲高下跌居多 需关注亚盘运行情况 [9] 其他品种观点 - 现货白银中期看空 短期关注38.1及38.7压力位 建议反弹后做空 [9] - 沪金银及融通金维持高位空单持有 低多单作为辅助策略 参考国际金银走势 [11]
深度专题 | 美联储的“政治危机”与美债风险的“重估”(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21 00:04
美联储政治压力与货币政策框架 - 美联储已成为特朗普改造深层政府权力游戏的风暴中心 政治危机背后核心问题是美联储能否操纵利率及美债利率曲线陡峭化的根源 [3] - 特朗普引导降息预期有三张王牌:提名米兰代理Kugler理事职位 年内提名鸽派影子主席 若鲍威尔不留任理事将再提名新理事 市场对短期降息预期偏乐观但中长期需回归基本面 [4][22] - 截止8月9日市场预期前三名影子主席候选人为:美联储理事沃勒(26.6%)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赛特(13.7%) 前美联储理事沃什(7.9%) 候选人整体偏鸽派且都是特朗普的影子 [3][16] 利率决策框架与中性利率 - 美联储能制定但不能操纵政策利率 利率是内生的 期限越长与宏观因素相关性越高 市场预期政策利率路径常系统性偏离美联储指引 [5][47] - 中性利率是货币政策锚点 决定降息终点 2008年以来美国中性利率从0%升至1-1.5% 意味着降息终点或在300-350bp [5] - 2025年7月泰勒规则显示联邦基金利率应设在3.8-6.3%区间(实际值4.3%) 当前政策利率不具备限制性 未来降息空间取决于通胀缺口与失业缺口变化 [5][70] 期限溢价与长端利率定价 - 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 1年期和2年期美债利率分别下降85bps和24bps 但5年和10年利率分别上涨37bps和81bps 期限溢价正贡献超过风险中性利率负贡献 [87][89] - 期限溢价与财政赤字率正相关 敏感系数从金融危机前的0.36升至2022年后的0.59 财政赤字率每升1个百分点期限溢价上升约59bps [87] - 10年期美债利率拆解显示 期限溢价大幅上行130bps 中性利率贡献由正转负 导致长端利率中枢不降反升 [87] 财政政策与债务可持续性 - 美国联邦政府赤字率和杠杆率进入类战时状态 2024年债务杠杆率达120% 与1946年二战高点(121.2%)相当 利息支出占GDP规模创历史新高 [125][127] - 基本财政赤字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 10年期美债利率或下降12-35bps 政府去杠杆可降低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 [7][116] - 2008年以来财政扩张具有顺周期性 2021年经济过热期赤字率不降反升 财政整顿可接力美联储完成去通胀最后一公里 [119][131] 政策组合转向 - 应转向紧财政+宽货币政策组合 美联储降息空间不取决于理事会换届 而取决于美国政府是否落实财政整顿 [7][114] - 财政主导范式回归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 政府杠杆率每增1个百分点10年期美债利率上行2-6bps [116][118] - r-g关系趋紧 2024年r-g为-1.1%(2015-2019年均值-1.8%) 若r上行g下行趋势延续 将要求基本收支大幅盈余才能实现去杠杆目标 [141]
深度专题 | 美联储的“政治危机”与美债风险的“重估”(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0 00:05
美联储政治危机与特朗普影响 - 特朗普正通过提名"影子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引导市场降息预期 前三位候选人分别为美联储理事沃勒(26.6%)、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赛特(13.7%)和前美联储理事沃什(7.9%)[3] - 特朗普可能通过三张"王牌"影响货币政策:提名新理事接替提前辞职的Kugler、年内提名鸽派主席候选人、若鲍威尔不留任理事则再提名新理事[4]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偏乐观 因所有候选人立场均偏鸽派 但鲍威尔被解雇或提前辞职属于尾部风险事件[3][4][22] 美联储决策框架与利率操纵边界 - 美联储能制定但不能操纵政策利率 利率具有内生性 长期利率与宏观因素相关性高于短端利率[5] - 美国中性利率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0%左右升至1-1.5% 意味着降息终点或在300-350基点[5] - 基于泰勒规则 2025年7月联邦基金利率合理区间应为3.8-6.3% 当前4.3%的实际利率不具备限制性[5] - 期限溢价成为长端利率上升主因 2023年5月至2025年6月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81基点 其中期限溢价贡献130基点[87][88]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 - 财政扩张是中性利率上升主导因素 政府杠杆率每增1个百分点可能推升10年期美债利率2-6基点[50][116] - 基本财政赤字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 10年期美债利率或下降12-35基点[7] - 美国联邦政府杠杆率达120% 接近1946年二战后的121.2%高位 利息支出占GDP比例创历史新高[125][126] - r-g(利率与GDP增速差)已缩至-1.1% 若趋势逆转将要求基本财政大幅盈余才能实现去杠杆[141] 市场反应与政策预期 - 市场对美联储主席提名反应显著:贝森特提名概率上升期间出现宽松交易(美股涨、2年期利率降、美元跌、黄金涨)[22][25] - 特朗普解雇鲍威尔传闻曾引发"股债汇三杀":标普500指数一小时跌0.3% 美元指数一小时跌0.5%[29][30][36] - 若美联储过快降息可能抬升经济过热风险 消费、就业、通胀和投资或同步上行[42][43]
盾博dbg:鲍威尔的告别演讲,在两难困境中寻找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19 09:48
鲍威尔政策立场与历史背景 - 2022年杰克逊霍尔研讨会承诺坚决抗击通胀 展现美联储对抗通胀的坚定决心 [1] - 去年为就业市场辩护并承诺降低利率 试图平衡通胀与就业 [1] - 当前任期结束前陷入两难选择 经济数据相互交织导致"数据依赖"策略困境 [3] 美联储内部与外部预期分歧 - 美联储同事对"高通胀"与"高失业率"风险各执一词 部分认为高通胀侵蚀购买力 部分担忧高失业率引发社会问题 [3] - 投资者和特朗普政府强烈预期9月会议降息 投资者希望降低融资成本刺激股市 政府希望刺激经济增长提升政绩 [3] 经济指标表现与政策目标冲突 - 制造业PMI持续下滑 企业订单减少 生产活动放缓表明实体经济压力 [4] - 就业市场保持强劲 失业率维持低位 工资增长稳定 消费市场活跃 [4] - 物价上涨迹象仍存 通胀压力未完全消除 [4] - 美联储需在"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双重目标间平衡 紧缩政策可能抑制增长 宽松政策可能推升通胀 [4] 政策沟通挑战与历史参照 - 前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指出9月降息需讨论信号传递 区分"降息一次再观望"或"一系列降息开始" 不同信号可能引发市场信心波动或恐慌情绪 [5] - 鲍威尔任期经历疫情催生激进政策创新 通胀引发创纪录加息 特朗普攻击增加政策不确定性 [6] - 2022年演讲效仿沃尔克以就业和增长为代价遏制通胀 当前挑战是效仿格林斯潘寻找政策平衡点 [7] - 目标将政策利率从4.25%-4.5%降至3%中性区间 需确信通胀回归2%目标 但当前通胀压力与不确定性使实现困难 [7]
美联储的“政治危机”与美债风险的“重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6 21:49
美联储政治危机与换届预期 - 特朗普可能通过提名"影子美联储主席"引导降息预期,当前热门候选人包括沃勒(26.6%)、哈赛特(13.7%)和沃什(7.9%)[2] - 特朗普有三张"王牌"影响降息预期:提名新理事、年底前提名鸽派主席、若鲍威尔不留任再提名新理事[3] - 美联储主席换届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但鲍威尔被解雇或提前辞职属于尾部风险[3] 利率政策框架与边界 - 美联储能制定但不能操纵政策利率,长期利率更依赖宏观因素而非短端利率[3] - 美国中性利率已从0%升至1-1.5%,意味着降息终点可能在300-350基点[4] - 当前联邦基金利率4.3%处于3.8-6.3%的泰勒规则区间,显示政策利率不具备限制性[4] 美债利率与财政政策 - 10年期美债利率对财政赤字敏感,赤字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可能导致利率上升12-35基点[5] - 美国政府财政已进入"类战时状态",赤字率和杠杆率堪比战时水平[5] - 财政整顿可通过降低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来拓展美联储降息空间[5] 市场反应与政策影响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市场定价常过于鹰派,加息周期中则过于鸽派[4] - 长端美债利率已对降息预期"脱敏",30年期利率从4%回升至5%[4] - 政府杠杆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能导致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2-6基点[5]
贝森特否认催美联储连续降息,反遭专家怒怼!
金十数据· 2025-08-14 23:12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为自己涉美联储利率决策的言论辩解称,他并非呼吁美联储进行 一系列降息,只是指出模型显示"中性利率"应比当前低约1.5个百分点。 "我认为,若认可中性利率的存在,就有进行一系列降息的空间,"贝森特说,"但我没呼吁这么做,也 从未呼吁过。我只是说,模型显示的中性利率大约低150个基点。" 美联储上月将基准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美联储官员对长期中性利率的中位数预估为3%。 数月来,鲍威尔及其多位同僚一直认为,需要更多时间评估特朗普总统加征关税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影 响。 贝森特直接施压美联储降息引发质疑 特朗普自第二任期以来频繁批评鲍威尔维持利率不变。贝森特接任财长后曾表示,他只会评论美联储过 去的行动,而非未来政策,但后来还是对他认为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制定者会采取的行动发表了看法。本 周,他多次提及经济模型,并暗示美联储9月会议可能降息50个基点。 "财政部长其实不应就中性利率发表意见,"研究公司MacroPolicy Perspectives创始人、前美联储经济学 家朱莉娅·科罗纳多(Julia Coronado)说,"本届政府最高经济官员公开说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