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饮食
icon
搜索文档
"韦神"单条视频涨粉2100万!不吃荤菜引发健康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6-08 19:48
韦东奕健康关注 - 韦东奕因数学造诣被称为"韦神",社交媒体账号开设后粉丝量突破2100万 [1] - 视频中显示其体格消瘦、牙齿缺失,引发外界对其健康状况的关注 [1] - 堂姐回应称韦东奕患牙周炎并多次接受治疗,近期将再次就医 [1] 素食营养问题 - 韦东奕从小不吃荤菜,仅依靠鸡蛋牛奶摄入蛋白质 [2] - 专家指出鸡蛋牛奶无法替代肉类蛋白质,且缺乏维生素C和必需脂肪酸 [2] - 长期素食可能导致锌铁镁等微量元素缺乏,引发免疫力下降、脱发等问题 [2] 老年人饮食研究 - 复旦大学研究显示纯素饮食老年人健康衰老可能性低,慢性病风险更高 [3] - 建议优化饮食结构,适度摄入高质量动物性食品并提升植物性食物质量 [4] 健康管理建议 - 张文宏教授强调40-50岁需通过运动增强肌肉,肌肉是抗衰老关键因素 [4] - 60岁后为生命新起点,提前锻炼可提升老年生活质量 [4]
“韦神”现身社媒健康引发关注,不吃荤菜衰老更快?
第一财经· 2025-06-08 18:09
韦东奕健康状况 - 韦东奕体格消瘦且上排牙齿缺失一半 年龄不到35岁但健康状况堪忧 [1] - 韦东奕堂姐回应称其从小不吃荤菜但保证鸡蛋牛奶等蛋白质摄入 [1][3] - 韦东奕社交媒体账号粉丝量突破2100万 引发公众对其健康关注 [1] 营养专家观点 - 营养专家指出鸡蛋牛奶无法替代肉类蛋白质 且缺乏维生素C和脂肪酸 [3] - 长期素食会导致锌铁镁等微量元素缺乏 引发免疫力下降和伤口愈合延迟 [3] - 纯素饮食老年人健康衰老可能性低 更易出现慢性病和认知功能障碍 [4] 健康建议 - 研究者建议优化饮食结构 适度摄入高质量动物性食品 [5] - 张文宏教授强调肌肉训练对抗衰老的重要性 建议40-50岁开始行动 [5][6] - 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魄的关键 60岁后可通过锻炼获得第二次生命状态 [5]
2025年中国糯米粉行业发展概述、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行业规模超1900亿元,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8 10:10
概述 - 糯米粉由糯米磨制而成,营养丰富,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1] - 按制作方法分为水磨糯米粉和熟制糯米粉,水磨糯米粉通过浸泡、磨碎、筛杂等工艺制成 [1] 市场政策 - 国家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推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装备应用 [3][4] - 《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提升全链条食品安全水平 [4] - 《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简化食品加工原料进口程序 [4] - 《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修订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提高行业门槛 [4] 产业链 - 上游包括糯米、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行业 [5] - 中游为糯米粉生产环节 [5] - 下游包括农贸市场、商超、电商等销售渠道及终端消费者,电商成为重要增长点 [5] 发展现状 - 传统节日美食(年糕、汤圆、粽子)需求稳定,现代糕点(糯米面包)拓展消费场景 [8]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972.5亿元,同比增长5.88% [8] - 速冻汤圆、预包装糯米糕点等便捷产品将成为新增长点 [8]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小生产、大市场、小规模、大群体"特征,市场高度分散 [10] - 知名品牌包括黄国、新良、百钻、雪枣等,主要分布在河南、上海、黑龙江等地 [10] 代表企业 - 黄国粮业年产水磨糯米粉超15万吨,2024年营收5.1亿元,糯米粉业务占比85.12% [12] - 蚌埠兄弟粮油年产水磨糯米粉超6万吨,拥有省级糯米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雪枣"牌产品畅销全国 [14] 发展趋势 - 健康饮食趋势推动低糖、低脂、功能性糯米粉产品需求增长 [16] -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糯米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机会 [16]
双节消费观察:节令美食回归“实在”,消费者重视传统节日仪式感
贝壳财经· 2025-06-05 12:00
消费市场表现 - 北京市端午节期间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6% [1] - 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328.4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其中夜间客流量1253.7万人次,同比增长25.7% [6] - 重点商圈实现消费金额66.2亿元,同比增长0.8% [6] 粽子消费趋势 - 叮咚买菜粽子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良芯匠人手作枫泾大五花肉粽日销近万份 [2] - 唯品会端午节前一周粽子销量同比增长43%,五芳斋、华美、广州酒家等传统品牌销量领先 [2] - 消费者偏好从"猎奇"转向"实在","低GI"成为重要选购因素 [1][3] 健康化产品创新 - 叮咚买菜推出低GI咸蛋黄肉粽等新品,日销量近千份,原料采用燕麦米等谷物和低GI认证配料 [3] - 盒马推出低糖少油的八宝杂粮粽和菌菇粽,原材料包括青稞、黄米等粗粮和多种菌菇 [3] - 行业专家认为健康饮食潮流将推动月饼、元宵等传统节日食品向健康化、营养化发展 [4] 节令商品销售 - 艾草、菖蒲、香囊等节令商品畅销,盒马推出6款不同寓意的艾草花束 [5] - 永辉超市北京门店推出多种现蒸粽子和礼盒,并为儿童准备五彩绳 [6] - 年轻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仪式感,关注商品寓意 [5]
从浪尖到舌尖!叮咚买菜×荣成海带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9:35
行业概况 - 山东荣成被誉为"中国海带之都",年均海带产量占全国40%以上[1] - 荣成海带产业正从传统捕捞向智慧养殖转型,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1] - 海洋牧场面积超1万亩,带动上千户渔民增收[2] 生产与技术 - 采用8-12海里、水深大于30米的优质海域养殖,生长周期控制在120天内[3] - 建立数据化管理系统,海带生长记录直接关联供应链系统[3] - 开发减盐工艺使盐度降低70%,保质期延长至30天[4] - 引入动态温控算法与分段式冷链运输方案,实现"海洋到餐桌"3天时效[4] 产品创新 - 联合开发"低纳、有机、小海带"认证标签[5] - 推出"咕嘟咕嘟有机海带面",由95%海带泥和5%纯藻类制成,0添加0卡路里[7] - 有机海带面上市26天销量突破10000份,预计2025-2026年销量达30万份/年[7] 市场拓展 - 举办"叮咚海带节"专场活动,推动海带从区域性特产升级为全国性健康食材[5][6] - 通过消费洞察发现轻食代餐市场潜力,开发符合健康饮食需求的产品矩阵[7] - 平台赋能使海带产业带动当地收入翻倍,促进乡村振兴[8] 合作模式 - 叮咚买菜与荣成"海芝宝"深度合作,整合产地优势与供应链效率[5] - 共同制定生产标准,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品质把控[3][4] - 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生产消费新模式[8]
端午假期“充电”指南 告别“越休越累”
央视新闻· 2025-05-30 10:10
这个端午,你打算如何放松休息?是否有以下几个选项↓↓↓ 补觉 "特种兵"式旅行 刷剧一部接一部 宅家疯狂打游戏 聚会到三更半夜 赶紧打住!这样放肆过假期,只会越休越累。 睡个"聪明"的觉 无论你是选择出行,还是居家。假期期间,"玩得开心"很重要,"会休息"也很重要。 这个假期提前准备,让自己得到真正的休息。 什么是真正的休息? 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先停止能量输出,也就是先歇下来,然后再进行能量补充,比如去吃饭,其实也是休息。 但脑力劳动者如果照搬此法,就有问题了。 脑力耗损 本质上是"缺信息" 脑力劳动者最需要的休息,恰恰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换一种信息输入的方式。大脑皮质的工作特点是镶嵌式的,不同的脑区负责处理不同的事情,如果你 一直用同一个脑区,它就会累。 所以要想让大脑放松,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个完全不同的事情干。差异越大,休息效果越好。 平时工作太累,觉都不够睡。这个假期,我一定要睡个天昏地暗,把欠的觉全都补回来! 这句话,不知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也不知成了多少人的节假日睡眠模式。 晚上,刷着手机熬到凌晨两三点。听上去好像很自由,很有掌控感。其实,掌管睡眠节律的"生物钟",只喜欢一样 ...
2025年瓶装果蔬茶饮料品牌推荐:新茶饮品牌争相布局,健康化趋势引领行业新风口
头豹研究院· 2025-05-28 1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瓶装果蔬茶市场因健康饮食理念普及而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且年复合增长率超25%,未来五年将保持15%-20%稳健增长,市场竞争多元,企业可从技术创新、消费场景拓展和原料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把握机遇[4][6] 各部分总结 市场背景 - 摘要:2024年瓶装果蔬茶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受益于年轻群体对“清洁标签”产品追捧和都市人群对便捷健康饮品需求,市场有季节波动特征[4] - 瓶装果蔬茶饮料定义:以不低于30%新鲜果蔬汁为主要原料搭配茶汤基底制成,需符合非热加工、严控添加剂、糖度控制等标准,产品形态多元[5] - 市场演变:经历市场培育期(2015 - 2018年)、快速成长期(2019 - 2022年)、品质升级期(2023年至今),未来五年将保持15%-20%稳健增长[6] 市场现状 - 市场规模:2024年市场规模达218亿元,占即饮茶市场18.7%,便利店渠道销售额占42%,电商渠道年增速210%,华东份额领跑,5 - 8元中端价格带产品占65%市场份额[7][8] - 市场供需:供给端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国际巨头、传统饮料企业、新锐品牌各有策略,但高端产品受国际物流成本影响,部分头部品牌布局国内种植基地;需求端消费者注重成分透明化、功能细分、口味创新,新品复购率高于传统饮料[9][10] 市场竞争 - 市场评估维度: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包括产品力(果蔬汁真实含量、营养保留率、工艺创新性)、市场表现(线上线下渠道覆盖率、季度环比增长率、用户复购率)、品牌美誉度(社交媒体声量监测、消费者盲测评分)[11][13][14] - 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国际巨头、传统饮料企业、新锐品牌各展所长,竞争激烈[15] - 十大品牌推荐:包括农夫山泉、元气森林、伊藤园、喜茶、康师傅、统一、三得利、今麦郎、东鹏、茶小开,各品牌有独特优势和产品特点[16][17][18][19][20][21][22][23][24][25]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方向:聚焦细胞破壁、膜分离、微胶囊包埋技术,预计2026年生物发酵技术催生新一代功能型果蔬茶产品[27] - 消费场景拓展:场景化营销成品牌突围关键,如医疗、餐饮、健身场景,未来针对细分场景产品创新将成竞争焦点[28] - 原料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对可持续原料需求渐涨,农夫山泉、茶小开、元气森林等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满足环保需求[29][30]
西红柿炒鸡蛋当“减脂餐”?小心事与愿违!
央视新闻· 2025-05-28 00:31
西红柿炒鸡蛋,这道经典的家常菜酸甜可口、制作简便,深受大家喜爱,还有人把这道菜作为减脂餐。关于"番茄炒蛋减脂"的话 题在社交平台的讨论量居高不下,不少人认为它热量低、营养高。然而,事实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01.为什么西红柿炒鸡蛋是隐藏的热量大户? 西红柿炒鸡蛋的热量有多高?按某做菜App上的热门做法,可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中各类食物的热量数据计算出 总热量。 | 用科 | | | --- | --- | | 西红柿 | 2个 | | 鸡蛋 | 2个 | | 箱 | 3克 | | 蒜 | 3瓣 | | 炒鸡蛋的油 | 15克 | | 炒番茄的油 | 15克 | | 糖 | 15克 | △做菜App上番茄炒蛋的用料 这道菜的热量主要来自4种食材:西红柿、鸡蛋、烹调油和糖。 西红柿:每100g西红柿的热量是15kcal,若按2个约300g计算,热量仅45kcal; 鸡蛋:每100g热量是139kcal,两个鸡蛋大概120g,热量是167kcal; 烹调油:通常需用2次,第一次是烹调鸡蛋,第二次是炒菜。按上述食谱总用油量约为30g,那么油的热量是270kcal; 糖:1克糖的热量是4kcal,这里用了1 ...
你以为增肥,其实易瘦!国家官方饮食秘籍发布,跟着吃准没错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7 15:53
体重管理行业趋势 -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已达51.2% 若不控制2030年可能超70% [9] - 全民营养周主题聚焦"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9] - 《柳叶刀》指出全球近9亿人肥胖 发布4类减重方式和5大管理要点 [17] 官方饮食指南核心建议 - 每日蔬菜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占50%+) 水果200-350克 每周种类超10种 [6] - 全谷物每日建议50-100克 三餐中至少一餐需包含 [6] - 水产品每周300-500克 建议选择三文鱼/鳗鱼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 [8] 科学减重方法论 - 需保持能量负平衡 但强调科学饮食与美味不冲突 避免极端忌口 [9] - 每日食物种类≥12种 每周≥25种 需调整碳水类型(增加全谷物/粗粮) [11] - 梅奥诊所案例显示2周可实现减重9斤 强调饮食结构调整 [18] 营养补充剂市场现状 - 维生素/膳食纤维补充剂受减肥人群追捧 出现"胶囊一族"现象 [12] - 专家指出食物营养素吸收率更高 均衡饮食优于单一补充剂 [12] - 健康成年人不建议随意补充 特殊人群需针对性摄入 [14] 食品消费升级方向 - 深色蔬菜/海藻类(海带/紫菜)/贝类(牡蛎/蛤蜊)被列为高价值食材 [8] - 饮食结构向"蔬菜水果+全谷物+水产品"组合转型 [4] - 需避免蔬菜水果相互替代 保持独立摄入 [6]
半岛调查|啤酒粽、中药粽……从老字号到新玩法,今年的粽子有啥新花样?
搜狐财经· 2025-05-26 18:4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粽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突破110亿元 [1] - 行业增长驱动力包括传统非遗文化影响力提升及品牌在口味和营销上的创新 [1] 传统与创新产品 - 传统口味如蛋黄猪肉粽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五芳斋、三全、思念等老字号礼盒销量显著增长 [3][5] - 创新产品包括青岛啤酒的啤酒馅粽子、星巴克的星冰粽等跨界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7][9] - 低GI粽子成为健康赛道爆款,叮咚买菜的低GI咸蛋黄肉粽日销近千份 [12] 健康与功能性趋势 - 健康饮食理念推动低升糖、高纤维粽子需求,部分商家推出药膳粽,添加紫苏、西洋参等中药材 [12][14] - 专家提醒中药入膳需科学原则,避免夸大宣传,消费者需注意体质差异 [14] 地方特色与线上销售 - 地方特色粽子如肇庆鼎湖山裹蒸粽、盘锦清水粽等线上销量激增,天猫618期间上新数量同比增长40% [15][17] - 线上渠道与传统线下市场形成互补,部分品牌线上销量实现三年翻三倍 [17] 价格与竞争格局 - 老字号粽子价格亲民,常规粽子均价6-15元,礼盒价格100-400元 [17] - 电商平台价格战激烈,促销活动如买四送四、买六送二等推动销量 [17][20] - 国内粽子相关企业达5012家,浙江占比最高(11.6%),五芳斋等品牌线上销量增长显著 [21] 消费趋势 - 消费者偏好理性购物,组合装粽子成为送礼热门选择,避免浪费 [7] - 天价粽子遇冷,性价比与实用性成为消费主流,市场监管趋严压缩奢华礼盒空间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