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型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两区”建设 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2 08:12
朝阳区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20年起,朝阳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战略定位,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五年来,投资领域更加开 放透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要素流动保障更加顺畅,探索出多个"全国领先、北京首创"的开放模式。 探索出多个"全国领先、北京首创" 五年来,朝阳区聚焦国际金融、数字经济、商务服务、文化影视等重点领域,深化自主开放试点工作。 (QDLP)试点资格,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和"北京朝阳国际数据跨境服务 枢纽"先后设立,初步形成数据跨境流动"一南一北"双平台服务体系,落地全国首个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和首例人工智能领域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备 案案例。在人才跨境流动方面,率先为外籍人员提供"两证联办"一窗受理服务。实施出入境"扬帆"服务计划,为企业外籍人才提供签证和停居留便利。 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区设立56个外语服务窗口,实现外国自然人、香港非自然人投资主体登记业务全程网办。成立全市首个影视服务中心,在8家 影视特色园区试点设立广电政务审批帮办窗口,下沉七大类共20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企业迁移 ...
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厦门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09
锂电池出口与储能行业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公司2024年已出口2500多台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1] - 福建省前8月锂电池出口总值达872.2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01%[1] - 福建省90%以上锂电池通过厦门港出口 厦门成为全国最大锂电池产品出口口岸之一[1][2]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632项创新举措 其中153项为全国首创[3] - 发布《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破解海运难题[1] - 制度创新使海辰储能业务拓展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1] 国际标准制定与技术话语权 - 厦门宏发电声公司牵头起草两项电气继电器试验方法标准获IEC批准成为国际标准[5] - 厦门已有24名国际标准注册专家 主导或参与制修订53项国际标准[5] - 40家企业的208项产品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对标达标[5] 国际化人才生态建设 - 厦门实施外籍人员技术技能评价认定机制和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制度改革[4] - 全市国际化人才总量超过6万人[4] - 设立全省首个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联办窗口提升外籍人才便利度[4] 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和涉外海事法庭已受理案件3300多件 标的额超460亿元人民币[5] - 案件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基本形成国际商事海事"诉、仲、调"一体化纠纷解决体系[5]
2025服贸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
北京商报· 2025-09-11 18:4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9月11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2025 年服贸会")"京帆引航 融通出海"金融助力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详细介绍了北京支持创 新发展的"创新活力之城""开放合作之城""金融要素集聚之城"三大核心优势。 作为国际交往中心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北京已与多个国家的首都及重点城市建立友城关系,相 关贸易往来在地区进出口总额中占比显著。目前,北京正深化"两区"建设,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 业数字化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制度型开放,既推动"北京制造"服务标准品牌出海,也为全球经济 增长与民生改善注入"北京力量"。 王颖强调,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 命,期待金融机构与企业携手,充分利用北京在金融、科技、人才、市场、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跨 领域协同创新,以科技赋能金融、以开放促进发展,让更多金融改革开放成果落地。 谈及金融领域,王颖指出,北京作为中央赋予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不仅是中央金融管理 ...
从交易量感受金融市场脉动
金融时报· 2025-09-11 10:05
"外汇交易中心始终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这是董忆伟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变革 亲历者最深刻的感悟。 日均成交量超10万亿元,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这样一组数据,正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直观 体现。 9月9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上海外滩15号大楼,走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 称"外汇交易中心"),实地感受我国金融市场"大动脉"的跳动。现场,显示大屏实时跳动着本外币市场 交易信息,象征着交易规模的圆圈标识有大有小,一闪一闪,昭示着当下债券交易市场的活跃。 "外汇交易中心成立于1994年。当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 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外汇交易中心应运而生。"外汇交易中心党委委员、副 总裁董忆伟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外汇交易中心的职责又拓展 到了债券市场、货币市场。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银行间市场在快速发展并不断提高市场 开放程度的同时,始终保持了运行的平稳性,为高水平开放保驾护航。"董忆伟对记者说。 据董忆伟介绍,在成立初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从交易量感受金融市场脉动
金融时报· 2025-09-11 09:21
董忆伟进一步表示,在推进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过程中,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制度型开 放。近年来,外汇交易中心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立了灵活多样的境外机构接入渠道,陆续推出"债 券通""北向通""南向通"。为满足境外机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对冲需求,先后推出了"互换通"、离岸回 购等业务,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诸多符合海外市场投资习惯的机制和安排,交易时长和服务地区范围也 不断扩展。 二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推动银行间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银行间市 场,为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银行间市场产品体系完备、交易工具种类齐全、市场流动性好, 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开放又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市场需求 和开放要求的推动下,银行间市场对标国际标准持续完善各项交易结算机制,拓展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 方向的新业务新产品,服务能力和市场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以科技实力强化安全保障。外汇交易中心的本外币交易系统经过多次升 级换代,目前已经实现了系统架构自主设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交易系统均为自主设计开发。外汇交 易中心扎实推进科技赋能、数字赋能,运用大数据 ...
以互惠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新华社· 2025-09-11 06:21
新华社记者 金秋的北京,盛会再开启。 "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引发 中外各界人士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以互惠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致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 易会贺信凝聚开放共赢信心和力量 作为2025年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参展规模空前。在澳大利亚的展台,全球视觉传播平台Canva 可画带来了AI视觉技术的不同应用与互动体验。"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这为我们在华发展注入信心。"该公司中国总经理王可辛表示,公司将发挥设计与AI技术优势,携 手更多合作伙伴,在视觉化内容创作和传播领域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带来的新机遇,促进生态共建与 合作共赢。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提出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 人福祉,为我们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日本爱志株式会社海外事业开发室室长彭雨说,企业始终将 中国视为关键战略市场,致力于将成熟的居家养老服务、到宅沐浴、居家适老化改造等行业 ...
昌平首次发布知识产权白皮书
北京青年报· 2025-09-11 01:56
聚焦重点园区,昌平区全方位完善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资源导入。 在未来科学城生命谷,依托昌平实验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投资+临床 +孵化+园区"四位一体创新生态圈,推动形成"研发—生产—流通—医疗"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已汇聚300 余名高层次人才,科学家创办企业达118家,产业生态持续完善,成为自贸组团发展的核心支撑。 累计落地项目1939个,新设外资企业329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19家,实际使用外资达16.8亿美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年服贸会昌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两区"建设五年来,昌平区全 力推动政策突破与先行先试,累计落地210项高含金量的试点政策,催生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首创 成果,实现了从"开放试验田"向"发展新高地"的跨越。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上,《2021—2025年昌平 区知识产权白皮书》首次发布,全面呈现了五年来昌平区在知识产权培育、运营、国际化和赋能重点产 业领域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稳步推进各领域制度型开放 昌平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主任柳强在发布会上介 绍,"两区"建设五年来,昌平区稳步推进各领域制度 ...
2025服贸会|北京昌平“两区”建设五年成绩单:外资年均增速超28% 落地项目1900余个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54
五年来,北京市昌平区紧抓"两区"建设机遇,累计落地项目1900余个,新设外资企业329家,年均增速 高达28.2%,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16.8亿美元。在9月10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昌平专 场新闻发布会上,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柳强表示,一系列"全国首个"改革创新成果在此诞生,跨境贸 易便利度与资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全国首创成果落地生根 五年来,昌平区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先后出台自贸昌平组团实施方案、重点园区三年行动计划等20余 项专项政策,累计落地210项高含金量举措,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杰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全球竞争态势的不断加剧,昌平区深 入研判辖区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痛点,构建了'精准问需、集成服务、全链保护'三位一体的知识产 权国际化服务体系。" 创新生态与全球布局 "我们紧抓'两区'建设战略机遇,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柳 强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下,昌平区催生出多个"全国首个":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开门接诊,为临床 研究转化提供"昌平样本";全 ...
北京朝阳“两区”建设五年推150项改革,新设外资企业占全市28.4%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40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15项改革举措全国推广 数量全市第一 [2][3] - 推动150余项改革政策落地 形成109个全国全市首创性突破性项目和试点 [3] - 落地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 首批中外合资保险经纪机构宝马(中国)保险经纪和安顾方胜保险经纪 [3] - 率先落地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 获批业务种类和数量全国领先 [3] - 支持英皇电影成为全国首家CEPA电影制作开放政策受益企业 [3] - 设立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和北京朝阳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枢纽 形成数据跨境流动双平台服务体系 [3] - 落地自贸区内企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度 率先为外籍人员提供"两证联办"一窗受理服务 [4] 外资与贸易表现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占全市28.4% [2]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73家 占全市70% [2] - 2024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 占全市43.7% [2] - 2024年1-7月进出口总额7239亿元 占全市39.8% [2] 金融业发展 - 金融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 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占全市65% [6] - 自贸试验区朝阳组团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 全市首家自贸专营证券和保险机构 [6] - 落地全国首单券商代客结售汇业务等12个全国全市首批试点政策 [6] - 2024年1-6月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 同比增长14.1% [5][6] - 北京CBD持牌金融机构达1200家 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3家占全市近一半 [8] 产业结构升级 - 形成以金融 商务服务 高新技术 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 - 商务服务业机构超5万家 202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 总量占全市40% [6] - 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 元宇宙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 [7] -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25.8% [7]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1-8月对区级收入增收贡献率达49.4% [7] - 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全市第一 [7] 重点园区建设 - 自贸区朝阳组团在全市21个重点园区提升行动评价中排名第一 [8] - 北京CBD加快建设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 深化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8] - 中关村朝阳园围绕细分产业领域推进建设20余个特色园区 [8]
2025服贸会|北京朝阳“两区”建设五年推150项改革,新设外资企业占全市28.4%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37
此外,朝阳区还落地自贸区内企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度,并率先为外籍人员提供"两证联办"一窗受理服务。 上半年全区金融业同比增长14.1% 随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朝阳区产业发展呈多元业态融合、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五年来,朝阳区聚焦产 业迭代升级,基本形成了以国际化为特征,以金融、商务服务、高新技术、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9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两区"建设五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北京"两区"建设主承载 区,五年来,朝阳区聚焦国际金融、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推动150余项改革政策落地,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15项举措全国推广、数量全市第一。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占全市28.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73家,占全 市七成。今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占全市43.7%,进出口总额7239亿元,占全市39.8%,多项指标居 全市首位。 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制度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作为首都国际交往重要窗口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五年来,朝阳区 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引擎。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