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算力

搜索文档
计算机行业周报:“星算”计划开启太空算力时代新篇章,OpenAI发布云端AI编程智能体
华鑫证券· 2025-05-20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算力租赁价格平稳,“星算”计划开启太空算力时代新篇章,太空或成未来算力部署新选择 [5][6] - OpenAI发布云端AI编程智能体Codex,有望重塑软件开发底层逻辑 [6][8] - 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即将完成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40亿美元,构建起企业级AI搜索生态壁垒 [9][10] - 腾讯一季度财报显示AI已产生实质性贡献,中长期建议关注多家相关公司 [11][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力动态 - 数据跟踪:本周算力租赁价格平稳,不同显卡配置在各平台价格有别且环比上周无变化 [22][24] - 产业动态:5月14日12颗太空计算卫星升空组成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星算”计划开启太空算力时代,太空部署可节约能源成本且发射成本下降,未来或与地面形成“天地协同” [23][24][25] AI应用动态 - 流量跟踪:2025.5.10 - 2025.5.16期间,ChatGPT访问量居首,Kimi访问量环比增速第一为9.94%;Character.AI平均停留时长居首,Gemini平均停留时长环比增速第一为0.90% [28][30] - 产业动态:5月17日OpenAI发布云端AI编程智能体Codex,由新模型codex - 1加持,能高效完成多项编程任务,将重塑软件开发逻辑,支持实时协作与异步任务委托 [29][31][32] AI融资动向 - 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即将完成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40亿美元,此轮由Accel领投,过去一年已进行五轮融资,其核心产品有特色,还推出系列服务并进行战略布局 [9][10][37] 行情复盘 - 本周AI算力指数/AI应用指数/万得全A/中证红利日涨幅最大值分别为1.80%/1.70%/1.30%/0.70%,日跌幅最大值分别为 - 3.48%/-2.44%/-1.14%/-0.41%;AI算力指数内部南兴股份涨幅最大,佳力图跌幅最大;AI应用指数内部路畅科技涨幅最大,奥飞数据跌幅最大 [42] 投资建议 - 腾讯2025年一季度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4%,资本开支猛增布局AI业务,三大核心业务收入与利润齐增,AI提升广告点击率 [51] - 中长期建议关注嘉和美康、科大讯飞、寒武纪等多家公司 [13][52]
计算机行业周报:“星算”计划开启太空算力时代新篇章,OpenAI发布云端AI编程智能体-20250520
华鑫证券· 2025-05-20 16: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算力租赁价格平稳,“星算”计划开启太空算力时代新篇章,太空或成未来算力部署新选择 [5][6] - Kimi平均访问量环比+9.94%,OpenAI发布云端AI编程智能体Codex,或重塑软件开发底层逻辑 [6][8] - 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即将完成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40亿美元,构建起企业级AI搜索生态壁垒 [9][10] - 腾讯一季度财报显示AI已产生实质性贡献,中长期建议关注多家相关公司 [11][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力动态 - 数据跟踪:本周算力租赁价格平稳,不同显卡配置在各平台价格有别且环比上周无变化 [22][24] - 产业动态:5月14日12颗太空计算卫星升空组成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星算”计划开启太空算力时代新篇章,太空部署可节约能源成本且发射成本下降,未来或与地面形成“天地协同” [23][24][25] AI应用动态 - 流量跟踪:2025.5.10 - 2025.5.16期间,ChatGPT访问量最高,Kimi访问量环比增速第一;Character.AI平均停留时长最长,Gemini平均停留时长环比增速第一 [28][30] - 产业动态:5月17日OpenAI发布云端AI编程智能体Codex,能高效完成多项编程任务,将向部分用户开放,有望成为工程师高效产出代码新范式 [29][31][32] AI融资动向 - 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即将完成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40亿美元,是过去一年内第五轮融资,其核心产品有特色,还推出系列服务并进行战略布局 [37][38] 行情复盘 - 本周AI算力指数/AI应用指数/万得全A/中证红利日涨幅最大值分别为1.80%/1.70%/1.30%/0.70%,日跌幅最大值分别为 - 3.48%/-2.44%/-1.14%/-0.41%;AI算力指数内部南兴股份涨幅最大、佳力图跌幅最大;AI应用指数内部路畅科技涨幅最大、奥飞数据跌幅最大 [42] 投资建议 - 腾讯2025年一季度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4%,资本开支猛增布局AI业务,三大核心业务收入与利润齐增,AI提升广告点击率 [51] - 中长期建议关注嘉和美康、科大讯飞、寒武纪等多家公司 [13][52]
算力和AI上天!三体计算星座“天数天算”,太空算力有啥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09:39
发射事件与项目背景 - 5月14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12星,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进入组网阶段,这也是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4][6] - 本次发射同时是国星宇航"星算"计划与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两大计划的首发星座[4] - "三体计算星座"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打造,规划千星规模,总算力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4] - "星算"计划由国星宇航牵头,拟构建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的天基算力网络[6] 技术突破与架构 - 计算卫星被定义为继通信/导航/遥感后的第四种卫星,将成为前三种卫星的基础设施[7] - 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智能网联平台,每颗均搭载星载智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实现整轨互联与太空在轨计算[11][15] - 之江实验室研发的星载智能计算机使单星算力从T级跃升至P级,提升10-100倍,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13] - 星间激光通信速率达100Gbps,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13] - 卫星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可处理L0-L4级卫星数据并执行异轨激光接入等试验[16] 应用场景与价值 - 解决传统"天感地算"模式的数据回传瓶颈(如太阳观测卫星每日仅传回500G数据中的20G)[8][10] - 数据处理时效从天/小时级提升至分/秒级,实现"天数天算"和"地数天算"[10] - 能源成本优势:采用100%太阳能供电,运营成本随年限递减[10] - 支持全球林火秒级监测、低空飞行器实时定位、应急防灾等低延时场景[17] - 赋能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实时处理,支撑数字孪生、低空导航、机器人训练等应用[18] - 为深空探测提供实时计算支持,如本次搭载的X射线偏振探测器可对伽马暴进行在轨分类[18] 行业意义 - 开创"算力上天+AI上星"的新范式,推动空天产业变革[11][18] - 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拓展太空应用边界,未来将向公众开放卫星服务[18] - 全球趋势:欧美也在推进天基数据中心计划,中国率先实现整轨组网[8][4]
太空算力时代的核心运营商
华西证券· 2025-05-15 12: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体计算星座”计划构建超2800颗计算卫星的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实现“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普天科技有望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3] - 公司控股股东中电科54所牵头负责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公司自身在地面网络、卫星通信领域拥有核心优势和深度布局,有望承担主要卫星运营商的关键角色 [3] - 公司在卫星终端、地面站等相关领域也有相关产品和布局,在军品订单恢复的背景下,公司PCB板需求爆发,公司在业绩、估值上均有望上一台阶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体计划启动,打造2800颗算力卫星的天基算力网 - “三体计算星座”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打造,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2025年预计完成超50颗星的布局,未来将构建由2800颗计算卫星组成的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4] - 首发入轨的12颗计算卫星搭载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能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还搭载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可对L0 - 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试验任务 [5] - 之江实验室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焦智能计算,其主任王坚院士在云计算领域有重要贡献 [6][7] 换道太空,助力实现“天数天算” - 智算需求爆发式增长,“天感地算”模式受地面站资源、带宽等因素限制,地面算力系统出现明显瓶颈,建设太空计算中心可突破地面算力瓶颈,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解决行业难点痛点 [8] - “星算”计划将构建未来算力网络,实现“天数天算”“地数天算”,满足太空即时计算需求,助力我国率先建成太空计算基础设施,突破人工智能领域边界 [8][9] - 算力卫星具有能源转换效率高、散热成本低、全球无缝覆盖、数据传输效率高、实时在轨计算等优势 [9] 全球掀起“太空算力”热潮,各国竞相布局轨道数据中心 - 欧洲、美国都在执行将数据中心搬到天上的计划,如微软发布“云上太空”服务,亚马逊部署AWS物联网云解决方案,欧盟推出ASCEND计划,预计到2050年发射1300个数据中心模块进入1400公里高的轨道,总计实现1000兆瓦容量,投资回报有望达数十亿欧元 [10] - 美国创业公司Lumen Orbit已开始太空算力计划,第一颗卫星于2025年2月发射升空,计划部署约300颗卫星建造太空数据中心,太空数据中心10年内运行成本仅820万美元,远低于地面数据中心的1.67亿美元 [11] 普天科技:有望承担主要卫星运营商的关键角色 - 普天科技背靠电科集团,控股股东中电网通是卫星通信业务的“国家队”,中电科54所牵头负责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2] - 公司是中电网通旗下上市平台,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与西电ISN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研究,加快推动低轨卫星通信类产品研制,深耕基于北斗的产品研发及应用,发挥航空级智能制造优势提供PCB设计和制造等高可靠产品组件,设置独立创新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 [13] - 公司在地面网络、卫星通信领域有核心优势和深度布局,有望承担主要卫星运营商的关键角色,成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中最核心的厂商之一,在卫星终端、地面站等领域有相关产品和布局,军品订单恢复使公司PCB板需求爆发 [14] 投资建议 - 调整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增加2026 - 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5.04/74.91/83.14亿元,归母净利润2.54/3.40/4.21亿元,EPS分别0.37/0.50/0.62元,对应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PE分别为62/47/38倍,维持“买入”评级 [1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0.8%、15.2%、11.0%,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72.4%、33.6%、24.0%,毛利率分别为17.6%、18.0%、18.2% [17] - 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62.40、46.69、37.65倍 [17]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504、7491、8314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6、369、458百万元 [20] - 2025 - 2027年公司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20]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太空算力有啥用?还面临哪些考验?
央视网· 2025-05-15 06:04
发射任务与卫星技术 - 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首批12颗卫星,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1] - 卫星搭载国星宇航自研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配备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和高速路由器等载荷[2] - 每颗卫星具备星载智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实现太空计算和互联能力,组网后形成全球最强太空计算能力[2] 太空计算系统架构 - 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稳定组网和分布式算力调度,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4] - 系统将完成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4] - 相比传统应用型卫星,算力卫星单星计算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卫星间互联互通[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2023年在轨卫星约7000颗,未来3-5年预计增长至8万颗,增幅达10倍以上[5] - 当前太空算力严重不足,导致数据回传效率低、无效数据多、时效性差等问题[7][8] - 计算卫星作为第四类卫星出现,解决遥感卫星孤立运行、仅能地面通信的痛点[8] 应用场景与价值 - 为近地轨道航天器、月球火星探测提供关键算力支持[9] - 将对地观测数据响应时间从月/周/天级缩短至秒级,实现林火秒级监测和低空飞行器实时定位[11] - 支持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实时处理,赋能数字孪生、低空导航、机器人训练等场景[11] - 作为太空智能中枢处理深空探测数据,优化任务规划[11] 产业发展前景 - 催生卫星制造、星载AI芯片、星间通信、在轨计算平台等新兴领域[12] - 构建覆盖全球的分布式算力网络,支撑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应用[12] - 预计2035年太空经济规模达1.8万亿美元[12] 技术挑战 - 太空极端环境对计算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高要求[14] - 星间通信需突破高带宽和低延迟技术瓶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