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族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投资策略:关税问题尘埃落定,港股续向好
国都香港· 2025-05-15 10:50
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中,台湾加权指数涨幅2.12%,内地上证指数涨0.86%、深证成指涨0.64%,香港恒生指数涨2.30%、国企指数涨2.47%、红筹指数涨1.31%、恒生科技指数涨2.13%[2] - 恒指高开208点或0.9%,收升532点,国指升2.5%,科指扬2.1%,大市全日成交2228.41亿元[3] 宏观&行业动态 - 全球78%企业家有意让家族成员接班,超半(52%)未作规划,亚洲企业家计划滞后[6] - 印度企业家让家族成员接班意欲最高(79%),香港仅44%,内地及台湾为56%与61%[6] - 中美互降关税,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为10%,美国对华货品整体关税由145%降至30%[8] 上市公司要闻 - 百度计划在欧洲瑞士和土耳其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萝卜快跑」[10] - 微创机器人折让13.79%配股筹3.9亿,控股股东出售股份后持股由48.08%降至43.98%[11] - 宁德时代招股指导价或为每股263元,发售1.18亿股H股,集资最多310.06亿元[12]
每日投资策略:关税问题尘埃落定,港股续向好-20250515
国都香港· 2025-05-15 10:18
报告核心观点 - 关税问题尘埃落定,港股续向好 [2]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42051.06,幅度-0.21;标普500指数收市5892.58,幅度0.1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市19146.81,幅度0.72;英国富时100指数收市8585.01,幅度-0.21;德国DAX指数收市23527.01,幅度-0.47;日经225指数收市38128.13,幅度-0.14;台湾加权指数收市21782.87,幅度2.12 [2] 内地股市表现 - 上证指数收市3403.95,幅度0.86;深证成指收市10354.22,幅度0.64 [2] 香港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收市23640.65,幅度2.30;国企指数收市8593.07,幅度2.47;红筹指数收市3868.93,幅度1.31;恒生科技指数收市5381.78,幅度2.13;AH股溢价指数收市133.91,幅度-0.73;恒生期货(05月)收市23554,幅度0.16;恒生期货(06月)收市23443,幅度0.13 [2] 港股当日走势及个股表现 - 恒指高开208点或0.9%,报23316点,后升幅收窄再扩大,收升532点,报23640,创近两个月高位;国指升2.5%,报8593;科指扬2.1%,报5381;大市全日成交2228.41亿元 [3] - 汇控涨1.3%,造90.8元;友邦飙5.2%,造65.3元;港交所升1.7%,造381元;建行升2.1%,造6.9元;京东首季经调整盈利升43%,股价升3.4%,造141.6元;领展走低1.3%,造40.45元,为最差蓝筹 [3] 宏观&行业动态 - 汇丰报告显示全球78%企业家有意让家族成员接班,但逾半(52%)未规划;亚洲企业家计划滞后,约三分之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的受访者未计划卸任后延续企业 [6] - 印度企业家让家族成员接班意欲最高(79%),少于一半香港受访者有此意向(44%),中国内地及台湾百分比为56%与61%;中国内地(25%)、香港(29%)及台湾(27%)企业家最有兴趣出售业务退出,全球最多受访者有意出售电子业(21%) [6] - 受访的第二及第三代企业家,中国内地近60%受访者感有责任继承家族业务,印度仅7%;亚洲多代企业家感受家族长辈支持,新加坡比率达83%,台湾达70% [7] - 中美互降关税昨午起生效,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90天内暂停24%税率并停止后续加征;美国对华货品整体关税由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关税由125%降至10% [8] 上市公司要闻 - 百度正准备首次在欧洲测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萝卜快跑”,已与瑞士PostAuto磋商,计划未来几个月在瑞士成立本地实体,今年底前开始测试,还计划在土耳其推出 [10] - 微创机器人拟配售2513.65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股本约2.44%,每股配售价15.5元,折让13.79%,集资3.9亿元;控股股东建议出售3016.35万股待售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涉资4.68亿元;配售及出售完成后,控股股东持股由48.08%降至43.98% [11] - 宁德时代招股指导价可能为每股263元,发售1.18亿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7.5%,其余为国际发售,集资最多310.06亿元,预期5月20日挂牌 [12]
中国鞋王,曾叫板美国,如今惨遭孙子逼宫?
创业家· 2025-05-13 18:11
一代鞋王的崛起与陨落 - 1992年汪海在纽约当众脱鞋展示双星商标 引发轰动 被称为"第二个敢在美国公众面前脱鞋的人"[4] - 1984年违规召开中国首场企业新闻发布会 仅花费7000元就让双星品牌全国知名[25][26] - 80年代突破体制限制 在广交会违规设摊 五年实现出口5000万美元[34][35] - 2000年双星销量超越耐克 成为中国运动鞋龙头[43] 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 私有化后实行任人唯亲策略 儿子任供应公司总经理 女婿任进出口公司总经理[52][53] - 2008年因渠道改革引发内讧 西南大区负责人刘树利叛离并带走3000家经销商[58][59] - 2025年疑似遭孙子汪子栋逼宫 被限制人身自由两小时[13][14][15] 战略失误与行业地位下滑 - 盲目进军轮胎行业 忽视鞋业研发 错失奥运商机[54] - 品牌换标与渠道管理混乱导致竞争力下降[54] - 最终被安踏 李宁等品牌反超 失去市场领先地位[62] 行业治理的警示案例 - 与雷士照明 双汇等案例类似 凸显人治代替制度的弊端[66][67] - 对比李锦记通过重构治理体系实现复兴[74][75] - 华为通过IPD流程 轮值CEO等制度实现跨越式增长[77][78] 关键数据与业绩 - 1980年代五年出口突破5000万美元[35] - 2000年销量首次超越耐克[43] - 2008年内讧导致3000家经销商倒戈[59]
84岁“鞋王”被儿孙围堵逼宫?一封流传控诉信揭秘家族权斗细节
核心观点 - 双星名人集团创始人汪海被曝遭儿孙"逼宫"夺权 但公司回应称公开信真实性待核实 [2][3][7] - 双星名人股权结构显示徐英持股45.569%为实控人 汪海持股21.88%为第二大股东 [7] - 青岛双星(000599)与双星名人已无关联 但两者均面临经营压力 [3][18][19] 夺权事件 - 网传公开信指控汪军、徐英、汪子栋4月两次抢夺公章 限制84岁汪海人身自由 [4][6] - 信中称徐英因工作能力差已于4月11日被免职 但工商登记仍显示其为实控人 [7][8] - 汪子栋职务从1月"集团总监"变为4月"总监" 疑似非正常人事变动 [10][12] 公司治理 - 2022年徐英通过青岛星迈达工贸增资控股双星名人 持股比例达45.569% [7] - 汪海2008年曾公开表示儿子汪军"太懒"不适合接班 [15] - 公司官网及公众号仍以汪海为精神领袖 但实际控制权已转移 [7][8] 企业发展史 - 双星前身为1921年大元橡胶厂 汪海1983年注册品牌 1985年掌舵 [13] - 鼎盛期拥有5000家门店 2001年进军轮胎业 2006-2009年完成鞋业资产私有化 [14] - 品牌价值自称492亿元 但近年门店规模收缩 面临品牌老化问题 [18] 经营现状 - 双星名人房地产业务子公司2024年2月成为被执行人 涉款1.17万元 [18] - 青岛双星2019-2023年累计亏损17.6亿 扣非净利润连亏7年超30亿 [19] - 拟收购韩国锦湖轮胎寻求突破 但面临整合风险及偿债压力 [19] 行业对比 - 同行赛轮轮胎2023年净利超40亿 玲珑/三角轮胎持续盈利 [19] - 双星名人渠道收缩 在电商冲击下沦为区域性品牌 [18] - 青岛双星称亏损主因柬埔寨工厂建设期及市场竞争 [19]
挂牌新三板后“闪电”冲击北交所,知名客户能否为炬森精密加分?
贝壳财经· 2025-05-09 23:40
上市进程 - 炬森精密于2024年12月31日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 2025年4月25日在新三板挂牌 同日签订北交所上市辅导协议 [2] - 公司于4月29日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 5月6日获广东证监局受理 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1][2] - 公司需满足连续挂牌满12个月且进入创新层后方可申报北交所上市 存在未能达标导致上市失败的风险 [2] 公司背景 - 炬森精密成立于2006年 主营精密五金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应用于家居领域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3亿元 8.05亿元 7.78亿元 2024年同比下滑3.36%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90.62万元 4187.26万元 6207.81万元 2024年同比增长48.25% [7]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戚志直接持股55.77% 通过炬琨合伙 炬茂合伙间接控制6.23% 合计控制62%股份 [4] - 戚志与戚荣 戚婵妹等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9.77% [4] - 存在控股股东不当控制风险 可能影响公司战略规划 生产经营等重大决策 [5][6] 客户结构 - 国内客户包括欧派家居 索菲亚 好莱客 九牧卫浴等知名家居企业 [8] - 国外客户包括AMERICAN WOODMARK Masterbrand Cabinets LLC等北美企业 [8] - 2024年多家主要客户业绩下滑 欧派家居收入利润双降 索菲亚营收下滑10.04% 好莱客营收下滑15.69% [8] 业务风险 - 2022-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36.62% 32.03% 43.13% 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 受汇率波动影响 [9] - 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境外销售 客户可能减少订单或要求承担额外关税 [9] - 境内经销收入占比从17.36%增至19.66% 经销商管理难度增大 存在品牌受损风险 [10] 财务风险 - 2022-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11亿元 1.21亿元 1.01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重34%-38% [10] - 存在应收账款信用风险 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业绩 [10] - 与股东存在对赌协议 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申报 否则触发股份回购条款 [6]
84岁大佬疑自曝遭儿子儿媳逼宫,深埋80后记忆中的品牌塌房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06 18:33
国产百年老牌鞋企双星名人集团陷入家族内斗漩涡。其创始人不仅领导双星鞋业辉煌一时,更是许多 80后关于国产球鞋记忆的创造者。 双星名人集团的前身是 1921年成立的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在创始人汪海的带领下,双星曾以"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的广告语风靡全国,连 续15年销量居首,成为中国制鞋行业的龙头。 尤其是双星绿标黑色的足球鞋,更是成为 80后一代人对于那个全民热爱足球时代的集体回忆坐标。 凤凰网财经致电双星名人集团官网对外联系电话,无人接听。 此后,凤凰网财经联系双星员工及经销商,普遍得到谨慎回应。一位双星员工表示: "不清楚"。另一位双星经销商则告诉凤凰网财经:"不方便说,就是目前网络流传的信息,公司目前正常经营。反正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与进货相关, 只和下面业务员有来往,具体谁管理公司和咱们也没什么关系。" ( 汪海 ) 近日,一份由 84岁 创始人汪海发布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信中,汪海详细指控其子汪军、儿媳徐英及孙子汪子栋企图抢夺公司公章,并限 制其人身自由长达两小时。他还提到,儿媳徐英与儿子汪军曾带人闯入其办公室,毁坏监控设备、殴打工作人员并阻挠会议。汪海声称已向公安机 关报案,并宣布即日起暂停 ...
福建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爱拼会赢”班移动课堂走进杭州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1:43
福建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杭州学习活动 活动概况 - 福建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爱拼会赢"班(WIN)第六期学习活动在杭州举行 80余位福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参与 学员企业包含4家上市公司 9家2023年省民企百强企业 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学员平均年龄36岁 [1][12] - 活动为期1年 由福建省委统战部 福建省工商联和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 旨在推动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和高质量发展 [12] 商学课程 - 陈闯教授通过案例教学解析竞争优势构建逻辑 包括价值链分析 价值曲线重塑 战略定位和价值创新 [3] - 陈凌教授以"家族传承与科技创新"为主题 提出家族企业榕树模型 通过方太和德国科德宝案例 解析代际传承中守业与创新的平衡 [5] 企业参访 - 参访阿里巴巴 了解其创业历程和AI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 包括电商和云计算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8] - 参观未来科技城"六小龙"展位 与宇树科技交流研发进展 体验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 感受硬科技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9] - 考察申昊科技 了解其传感器与AI技术在电力 轨道交通设备运维中的应用 探索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融合 [9] - 走访谢径安·传化农创中心 学习现代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融合模式 包括育种科研温室 数字种苗工厂和秸秆资源化处理 [10] 经济形势教育 - 福建省委统战部经济处何林颖处长解读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 强调提振发展信心 把握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 [6] 活动形式 - 采用经典课程 实境教学 圆桌研讨 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 聚焦代际传承 转型升级 永续发展等议题 [12] - 通过复盘分享方式回顾学习内容 包括复盘共创 代表分享和互投优秀环节 [11][12]
复杂环境之下如何因时而变,制定科学、持续的传承计划 香港郑裕彤家族传承启示|基业长青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12:54
郑氏家族传承模式演变 - 2024年9月郑志刚辞任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由职业经理人马绍祥接任,标志郑氏家族企业迈入职业经理人时代 [1] - 郑氏家族传承历经三代,模式从传婿(郑裕彤)、传子(郑家纯)到职业经理人接掌,体现动态调整特征 [1][10][13] - 家族控股架构通过海外信托(如ChengYuTungFamily Holdings)保持控制权,经营权可灵活交予家族成员或职业经理人 [9][14] 周至元传承理念与实践 - 周至元打破长子继承制,以"能者居上"原则将周大福交予女婿郑裕彤,后者用18年将金行发展为行业标杆 [3][6] - 家产分配采取平衡策略:三子分别继承沉香、古玉翡翠等非核心资产,避免家族内部矛盾 [4][6] - 强调子女教育独立性,三子均从事建筑、收藏等非家族主业领域,实现个人志趣与家族资源协同 [4][5][6] 郑裕彤传承规划三部曲 - 第一步设立周大福企业等家族控股平台,通过股权集中保障控制权,同时允许经营权灵活配置 [8][9] - 第二步早定接班人选(郑家纯),动态调整退休计划(1989年交班后因负债问题复出,2012年二次退休) [10][11] - 第三步实施"双轨并行",培养第三代郑志刚(哈佛背景、瑞银经历)与第二代共同管理,确保传承连续性 [10][11] 新世界发展经营现状 - 郑志刚任内主导200亿港元航天城项目及K11 MUSEA地标,但激进扩张导致2020财年后负债率超50%(行业平均20%-30%) [13] - 2024年两任职业经理人(马绍祥、黄少媚)接替郑志刚,专注通过专业管理改善负债,家族仍通过信托控股新世界发展 [13][14] - 核心资产周大福珠宝市值868亿港元(行业龙头),新创建集团市值285亿港元,新世界发展市值120亿港元 [14] 郑氏家族系统传承特点 - 采用"集体接班"模式:第三代成员分掌周大福珠宝(郑志雯)、新联建(郑志明)、北亚业务(郑志亮)等关键板块 [14][15] - 传承目标以所有权控制为核心,经营权开放给职业经理人,形成"家族控股+专业运营"混合架构 [14][18] - 传承周期长达数十年(郑家纯培养17年,郑志刚培养20年),预留充足调整空间应对市场变化 [11][20] 家族企业传承行业启示 - 能力导向优先:周至元传婿、郑裕彤选郑志刚均基于实际经营能力,而非单纯血缘关系 [3][11][19] - 早期规划与动态修正:郑裕彤复出22年重新执掌企业,体现传承需持续评估调整 [10][20] - 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信托架构保持控制权,经营权可适配家族成员或职业经理人 [9][14][18]
“中国卫生巾之父”去世,百亿富豪,曾慷慨捐赠超 10 亿元。二代接班,家族信托持股权益迄今仍未分割
搜狐财经· 2025-04-19 20:18
创始人及创业历程 - 许连捷与施文博于1985年创立恒安实业,从服装代加工转型进入卫生巾领域,开创中国卫生巾市场先河[1][5] - 1985年国内卫生巾市场空白,许连捷通过上海调研确认商机,推出"安乐"品牌,初期因价格高和需求不足滞销,后通过广告策略打开上海70%-80%市场份额[5][6][7] - 1991年"安乐"卫生巾全国市场份额超40%,1998年恒安集团在香港上市[7][9] 公司发展及业务布局 - 公司旗下拥有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四枚中国驰名商标,卫生巾、纸尿裤、生活用纸三大主导产品国内市占率名列前茅[4][9] - 2009年七度空间占卫生巾品类销售额57%,成为利润率最高子品牌[9] - 2024年纸巾业务收入134.22亿元(占比59.2%),卫生巾业务56.78亿元(占比25%),纸尿裤业务12.61亿元(占比5.6%)[14][18][19] 管理变革与业绩表现 - 2001年投入1000万美元引入汤姆逊集团管理咨询,后续与博斯、IBM合作推行三次管理变革[9] - 2002年收入突破10亿元,2012年达185亿元,净利润10年增长超40亿元[9] - 2024年营收226.69亿元(同比下降4.62%),归母净利润22.99亿元(同比下降17.93%),纸巾业务亏损2.45亿元[18][19] 二代接班与股权结构 - 2021年许连捷辞任行政总裁,长子许清流接任并提出"聚焦主业、提升品牌、长期主义"战略[13] - 2022-2023年纸巾业务连续增长,2023年达137.5亿元(同比增长12%)[13] - 许连捷通过家族信托控制23.16%股权(直接持股21万股+安平控股2.69亿股),逝世后权益分配存悬念[16][17] 行业竞争与战略调整 - 卫生巾业务面临激烈市场竞争,2024年收入下滑8.1%,七度空间曾陷质量风波[19] - 纸尿裤业务中高端品牌"Q•MO"增长20.1%至5.48亿元[19] - 公司采取"价值竞争"策略,提升高端产品占比,预计2025年木浆价格趋稳将缓解成本压力[14][20]
五子女夺嫡!LVMH集团上演豪门宫斗,谁是赢家?|BUG
新浪财经· 2025-03-25 09:03
文章核心观点 - LVMH集团提议将CEO伯纳德·阿尔诺任职年龄上限提至85岁,集团面临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及传承问题,旗下品牌有文化争议,中国市场疲软 [2][3][15] 分组1:集团传承情况 - LVMH董事会提议将CEO伯纳德·阿尔诺任职年龄上限提至85岁,现年76岁的他若通过提议将未来10年继续掌舵 [2] - 阿尔诺自1989年执掌LVMH,将其打造成拥有75个奢侈品牌、市值超4000亿欧元的全球奢侈品帝国 [2] - 阿尔诺有五个子女都已进入集团任职,谁接任掌门人受关注,继承大戏暗流涌动 [2][6] - 大女儿德尔菲娜49岁,是Christian Dior首席执行官和LVMH执行委员会成员,继承竞争力强 [8] - 大儿子安托万47岁,任LVMH集团形象和传讯主管等职,其妻子是俄罗斯超模,有流量知名度 [8] - 二儿子亚历山大32岁,任酩悦轩尼诗副首席执行官和LVMH集团董事会成员,大学起学习集团业务 [10] - 三儿子弗雷德里克30岁,3月26日起任Loro Piana首席执行官和LVMH集团董事会成员 [11] - 小儿子简26岁,是Louis Vuitton手表业务营销和产品开发总监 [11] - 截止2023年底,阿尔诺家族持有LVMH集团48.6%股权和64.3%投票权,家族成员投票权平等 [11] - 3月12日LVMH高层人事变动,弗雷德里克接任Loro Piana首席执行官,加大部分子女间竞争 [11][12] 分组2:集团文化争议 - LVMH旗下品牌屡次因文化争议陷舆论漩涡,如Dior“马面裙”事件和Fendi“文化挪用”风波 [15] - 2022年Dior一款设计被指抄袭中国“马面裙”,未标注文化来源宣传为原创,引发抵制,损害品牌形象 [16] - 近日Fendi一款联名包设计用类似中国结工艺,宣传称韩国传统工艺,引发不满,相关宣传已不可见 [16] - 分析师认为文化争议原因是文化符号误读与商业化滥用、跨文化沟通机制缺失 [17] - 建议LVMH建立文化顾问委员会,推动“双向共创”模式,强化供应链透明度 [17] 分组3:集团业绩与市场情况 - 2024年LVMH营收847亿欧元,同比降2%;净利润125.5亿欧元,同比降17% [3] - 2024年经常性营业利润196亿欧元,同比减14%,营业利润率23.1%,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降 [20] - 2024年核心时尚与皮具业务收入410.6亿欧元,同比降1%;珠宝与腕表板块收入降2%至105.77亿欧元;葡萄酒与烈酒业务收入降8%至58.62亿欧元,经常性业务利润下滑36% [20] - 2024年全球奢侈品行业业绩增长放缓,核心客群规模缩减约15%,经济不确定性使消费者转向性价比替代品 [21] - 2024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同比降8%,创十年最大跌幅,中国消费者对本土设计认可度提升,本土品牌崛起分流国际奢侈品 [21] - LVMH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1%降至28%,有机收入降低11%,阿尔诺预测中国市场复苏慢 [21] - 分析师认为中国本土品牌崛起重塑市场格局,地缘政治因素增加跨国企业运营成本,部分消费者转向本土品牌 [21] - Z世代消费者偏好转向个性化、可持续性和社交属性,LVMH等传统奢侈品牌依赖“Logo崇拜”策略,竞争力减弱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