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

搜索文档
前美联储副主席:市场高估了广场协议的作用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13:46
4月29日,前美联储副主席、债券巨头Pimco全球经济顾问理查德·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在英国 《金融时报》发表题为《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的真正教训(The real lessons from the Plaza and Louvre accords)》的专栏文章,对1985年广场协议和1987年卢浮宫协议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纠正"了长期以来 人们对这两项协议成功因素的普遍认知。 Clarida表示,大家普遍认为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之所以成功,主要是靠各国联合出 手干预外汇市场,这才让当时过分强势的美元贬值,也缩小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 但他认为,这其实是个"神话",或者说,是个流传甚广的误解。 Clarida强调,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当时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 从事后看,这两个协议确实达到了目标:到1987年,美元确实有序贬值了;到1989年,美国贸易逆差占 GDP的比重也减少了三分之二。 文章指出,而正是因为这个结果,很多人,甚至一些专业人士都觉得,是各国央行联手在外汇市场上买 卖美元(也就是所谓的"干预"),才促成了美元贬值和贸易平衡。 Cl ...
特朗普想逼着中国,签下一份不平等协议,日本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搜狐财经· 2025-04-29 13:26
最近,没等到中国的求饶,特朗普很不甘心,在中美拿着关税大棒互砸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还是美国更疼一些。 特朗普拿中国没办法 那么,他究竟想要从中国这里获得什么呢?日前,有美记者提出了一种可能。 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美国资深记者诺顿强调,特朗普心里其实很清楚,美国在与中国的交锋中不占优势,但他坚持高调行事,其实是想逼着中国签订一份不 平等协议,类似当年美日之间的"广场协议"。 尤其之前,特朗普被曝拟定了一份"海湖协议",打算让整个西方集体臣服于美国,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秩序,削弱美元,削减贸易逆差,重振美国的工业 化,解决自身庞大的债务问题。 这样一来,中国就成了最大的阻碍,因为中国制造已经在全球占据了庞大的市场,特朗普想要让美国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全球地位,首先就得搅乱当前的 贸易形势,联合他国抵制中国的产品。 其实这十几年来,美国就是这样做的,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甚至是奥巴马,都在进出口方面针对中国施加各种禁令,并且要求盟友跟进。 这也是为什么,各方会联想到曾经的日本,当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同样位居世界第二,而美国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以汇率收支不平衡为由,逼迫日本跟美英 法德签下了"广场协议",强行要求日元每年都要 ...
债市启明|“对等关税”对美元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几何?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8 08:20
美元指数短期逻辑 -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美元指数不涨反跌,日元和瑞郎作为避险货币表现亮眼 [1][2] - 加征关税落地前谈判窗口期存在不确定性,预计美元指数短期维持高波动 [1][2] - 中期交易逻辑取决于美国与欧日等非美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差异及基本面表现,贸易逆差收窄或顺差无法单独支撑美元走强 [1][2][5] 美元长期逻辑矛盾点 - 加征关税可能引发贸易国货币贬值,与弱美元政策目标矛盾 [1][5] - 弱美元政策需同盟配合人为操纵,与维持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存在冲突 [1][5] - 关税背景下美国通胀反复可能限制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美元指数难以大幅走弱 [1][5] 特里芬难题与美元困境 -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需保持币值稳定(要求经常账户顺差),但全球经贸扩张又需美国通过逆差输出美元,形成结构性矛盾 [3] - 当前美国美元债务高企,长期可能削弱市场对美元的信心,与经济实力匹配要求产生冲突 [3] 广场协议历史启示 - 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联合多国干预外汇市场推动美元贬值,但贸易逆差仅阶段性收敛后再度走阔 [4] - 当前美国面临类似"双赤字"格局,但再工业化进程缓慢且难以说服欧盟协助达成新干预协议 [4]
静待满园花开
半夏投资· 2024-12-05 23:54
行业周期与投资哲学 - 强周期行业与园艺存在共通性 周期性行业如航运钢铁 房地产 证券等在底部表现惨淡 但周期复苏后可能实现暴利 类似花园三宝(月季 绣球 铁线莲)冬季枯萎春季繁盛的现象 [6][8] - 证券行业当前处于周期底部 与前几年明星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名利双收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9] - 行业出清需要三大要素 低利润 减少信贷扩张 产能关停 类比植物春化需要的低温 控水和修剪 地方政府过度保护可能延缓出清进程 [13][14] 证券行业现状与展望 - 证券基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尚未解决 研究分佣细分领域集中度最低且持续下降 分析师团队规模膨胀显示行业仍需出清 [15] - 参考日本经验 即便在减量市场中完成出清后仍可重现繁荣 如日本经历失去30年后房价股指创新高 但过程可能痛苦 [15][48] - 货币宽松与财政发力不同步导致市场炒作概念股 妖股活跃而蓝筹股低迷 类似花园多雨少阳环境滋生蘑菇而非开花 [17] 宏观经济比较研究 - 中国当前经济阶段更接近日本80年代初而非90年代 城镇化率66%相当于日本六七十年代水平 人均GDP仅为美国1/4 [28][36] - 居民杠杆率低于日本90年代水平 与日本80年代初居民杠杆停滞期相似 当时日本经历4-5年房价股市回调但被历史忽略 [28][30] - 汇率表现矛盾点 若参照日本90年代则应预期人民币升值而非贬值 因日元1990-2012年间对美元升值100% [32][33] 国际环境与政策类比 - 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复制里根时代政策转向 新任财长贝森特主张财政紧缩 或推动类似广场协议的汇率协调 鼓励人民币升值和内需刺激 [37][45][47] - 当前中国资产价格处于低谷 若达成类广场协议反而有助于走出通缩 与日本86年签署时资产泡沫已形成的情况截然不同 [47] - 美国80年代政策调整后实现财政贸易赤字改善 利率下行美元贬值 股市震荡走高 但美元贬值削弱海外投资者收益 [41][43][44] 地产周期与行业转型 - 全球地产泡沫案例显示多数3-4年企稳5-6年回升 中国调整已超三年且新开工下降70% 叠加城镇化需求与利率下行 具备企稳条件 [52] - 证券行业从业者需做好转型准备 参考李子柒跨界成功案例 但行业出清后仍存长期机会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