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入确认
icon
搜索文档
梦网科技: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拟购买资产最近两年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50
审计意见 - 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对杭州碧橙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2] 关键审计事项 收入确认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81亿元和13.63亿元,收入确认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主要关注管理层可能通过不恰当的收入确认达到特定目标的风险 [3] - 审计机构实施了包括测试信息系统控制、检查销售合同、分析收入波动、核查物流和收款信息等10项审计程序来验证收入确认的准确性 [4] 存货可变现净值 - 2023年和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2.72亿元和3.74亿元,审计关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 [5] - 审计程序包括复核管理层预测准确性、比较估计售价与实际售价、检查库龄较长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评估等 [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杭州碧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杭州,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为品牌方提供电商运营综合服务 [9] - 公司业务包括品牌零售、渠道分销、品牌运营管理及品牌数字营销等,2024年末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共35家 [11] 重要会计政策 收入确认政策 - 品牌零售业务在客户确认收货后根据电商平台对账单确认收入,一件代发业务采用净额法 [51] - 渠道分销业务根据客户签收记录或代销清单确认收入 [52] - 品牌运营管理业务按月确认服务收入,品牌数字营销业务在服务完成并经客户确认后确认收入 [53][54] 存货政策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 [27] - 周转材料采用分月摊销或一次摊销法 [28] 固定资产政策 - 固定资产按成本计量,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年,办公和电子设备3-5年 [37] -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37] 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信息披露规则 [12] - 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合并报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附注 [11][12]
新致软件: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12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前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发起人共同设立,企业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6075916282 [1] - 公司于202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类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6,521.7244万股,注册地和总部地址均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杉路308号 [1] -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5G通信技术服务等,涵盖IT解决方案全产业链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编制 [1] -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日本子公司采用日元为记账本位币,合并报表时统一折算为人民币 [1][7] - 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营业周期为12个月 [1] 企业合并与投资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确认合并成本,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差额确认为商誉或当期损益 [1]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23][24] 金融工具处理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损益三类 [8]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 [9] -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准备,逾期超30日即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15][16] 收入确认政策 - IT解决方案收入在项目验收合格后确认,软件开发外包按客户验收的纳品书确认 [48][49] - 创新业务收入依据金融机构平台显示的当月服务费确认,IT产品销售在货物签收/验收后确认 [49][50] - 合同成本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确认为资产,按收入确认基础摊销 [50][51] 资产会计政策 - 固定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45年,电子设备/运输设备5年,残值率5% [29] - 无形资产按使用寿命摊销,电脑软件5-8年,软件著作权3-5年,专利权3年 [32][33] - 存货发出采用个别认定法,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17][18] 特殊事项处理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收益相关两类,资产相关补助冲减资产账面价值或分期计入损益 [52][53] - 租赁资产按租赁期开始日现值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短期租赁(≤12个月)直接费用化 [57][58] - 股份支付分为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两类,权益结算按授予日公允价值确认成本费用 [40][41]
会计江湖|车圈恒大论背后的供应链融资:是核心竞争力还是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6-14 20:18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观点 - 提到汽车产业存在类似恒大的企业,暗示车企债务规模大或存在财务造假风险[2] - 强调商业需要利润和造血能力,反对过度资本化和市值炒作[3] - 质疑部分车企大幅降价行为,认为降价10万难以保证产品质量[3] 恒大集团案例 - 2021年总资产2.11万亿元,负债2.58万亿元,年度亏损6866亿元[2] - 2024年被证监会认定2019-2020年报虚假记载和债券欺诈发行,罚款41.75亿元[2] 汽车行业现状 - 2024年新能源车降价幅度达9.2%[2] - 行业利润率4.3%,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6%的水平[2] 比亚迪财务分析 - 2024年末总资产7834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4倍[4] - 负债总额从2020年1366亿增至2024年5847亿,资产负债率从67.96%升至74.64%[4] - 带息债务2036亿元占负债34.82%,应付账款等无息负债达4303亿元[5] - 通过迪链占用供应商资金账期超过180天,2025年宣布缩短至60天[6] 供应链融资影响 - 按3%利率计算,占用供应商资金节省约120亿元成本[6] - 2024年利润总额497亿元中部分来自供应链融资收益[6] - 行业普遍通过占用供应商资金获取营运资金[5] 零公里二手车问题 - 可能存在渠道将滞销新车以二手车形式处理的情况[6] - 收入确认真实性存疑,审计报告将相关事项列为关键审计点[7] - 可能影响价格体系、销量和消费者信任[7] 行业竞争与责任 - 降价竞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行业生态健康[8] - 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8] - 强调会计合规和真实利润支撑市场表现的重要性[8]
利通电子: 603629:利通电子2024年度审计报告(更正版)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41
审计报告核心观点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及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 - 审计基础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保持独立性并获取充分适当证据 [2] - 关键审计事项聚焦收入确认和长期资产减值,涉及管理层重大判断领域 [3][4] 关键审计事项 收入确认 - 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精密金属冲压结构件、电子元器件销售及算力业务,审计程序包括检查销售合同、实施分析程序、函证及截止测试等 [3] - 针对内销和出口收入分别验证支持性文件如合同、报关单、签收单等 [4] - 收入确认方法需评估是否恰当,尤其关注跨期确认风险 [3] 长期资产减值 - 2024年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合计账面价值达291.7亿元,占资产总额49.17%,减值测试涉及管理层重大假设 [4] - 审计程序涵盖评估减值迹象、专家工作复核、数据一致性验证及假设合理性分析 [5] - 特别关注资产组现金流预测、折现率等关键参数的适当性 [4] 财务报表结构 - 合并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篇幅占比82.9%(第16-108页) [1][9] - 母公司报表单独列示,与合并报表采用相同会计准则 [1] - 重要会计政策披露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金融工具分类及租赁会计处理等 [9][10] 行业与业务特征 - 公司属金属制品行业,主营液晶电视精密金属结构件、电子元器件及算力产品销售,境外子公司覆盖新加坡、墨西哥、越南等地 [9] - 收入确认时点区分寄售制、一般销售(内销/外销)及算力服务,外销以提单取得为标志 [10][45] - 研发投入按项目工时分配,资本化需满足技术可行性、意图及资源保障等五项条件 [36][37] 会计政策重点 - 租赁资产按使用权模型计量,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采用简化处理 [52][53] - 政府补助区分资产相关与收益相关,后者直接冲减成本或计入损益 [49][50]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分类,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覆盖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 [21][26] 财务数据亮点 - 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达150.77亿元,显示大规模经营性租赁投入 [4]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按账龄组合计提,算力业务适用逾期账龄特殊标准 [26][27]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20年、机器设备6-10年、电子设备3-5年 [34]
浙海德曼: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关于浙海德曼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27
销售模式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15.31%,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销售模式从上市时的"直销为主、经销为辅"转变为经销占比提升[1] - 前五大经销客户销售金额占比显著,外销客户A、B、C合计销售9,341.18万元,占外销总收入98.54%[15][17] - 经销模式转变原因包括:经销商在客户需求挖掘和售后服务有优势、批量采购价格优惠、境外客户通过经销商采购更便利[6] 收入确认政策 - 外销收入以报关单/提单确认,内销根据产品类型分别采用签收或验收确认[13] - 2024年签收确认的内销收入11,945.50万元,占比17.90%,其中普及型数控车床签收收入8,471.17万元[19] - 第四季度收入占比显著,2.21亿元环比增长29.83%,主要因大额订单验收周期长导致收入集中确认[13][19] 产销存匹配 - 高端型数控车床产量3,571台同比增100.73%,销量2,153台同比增22.19%,期末库存453台[20] - 发出商品余额8,414.11万元较期初增23.83%,计提跌价准备371.65万元主要针对子公司相关零部件[20][22] - 2025年一季度库存4.48亿元较2024年末增12%,高端机型订单覆盖率42.68%[23][24] 保证金情况 - 期末受限货币资金2,019.97万元,其中承兑汇票保证金1,889.35万元,保函保证金130.62万元[27] - 应付票据余额3,839.76万元与保证金比例匹配,农业银行保证金比例20%,浙商银行30%[27][28] - 2024年支付票据及押金保证金5,752.19万元同比增195.75%,主要用于资产池和开立票据[28]
浙海德曼: 浙海德曼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16
销售模式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15.31%,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销售模式从上市时的"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发生较大变化 [2] - 前五大经销客户销售金额占比30.72%,其中外销客户A、B、C及内销客户A销售高端机型,毛利率达40.96%-46.31%,显著高于直销平均毛利率23.90% [3][7] - 经销模式占比提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科德数控(55.35%)、海天精工(83.10%)、纽威数控(76.51%)趋势一致 [7] 收入确认政策 - 外销收入以报关单/提单确认,内销分两类:普及型数控车床以签收单确认(占比12.70%),高端型以验收单确认(占比0.10%) [15][18]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2.21亿元,环比增长29.83%,主要因内销客户E的34台高端机床集中验收(合同签订于2023年3月) [20][22] - 收入确认政策与海天精工等同行基本一致,高端机型验收周期通常3-6个月 [8][16] 存货与产销情况 - 高端型数控车床产量3,571台(同比+100.73%),销量2,153台(同比+22.19%),期末库存453台,期后转销率81.14% [26][27] - 发出商品余额8,414.11万元(同比+23.83%),计提跌价准备371.65万元主要针对子公司金雨跃的零部件(跌价率24.25%) [25][29] - 2025年一季度末库存4.48亿元,高端机型订单覆盖率42.68%,无订单库存主要为标准机型备货 [31][32] 资金与票据 - 期末受限货币资金2,019.97万元(期初25.38万元),其中承兑汇票保证金1,889.35万元对应应付票据3,839.76万元,保证金比例20%-30% [35][36] - 2024年支付票据保证金5,752.19万元(同比+196%),主要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及工程款 [36][37] - 应付票据余额波动大(2023年末/2024Q1末/2025Q1末均为0),因公司优先使用应收票据背书支付 [38][40]
超30家差错更正!总额法改净额法立竿见影,数十家上市公司营收“瘦身”
证券时报· 2025-06-05 16:03
收入确认方法调整概况 - 2025年以来超过30家上市公司将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更正后收入合计调减过百亿元 [2] - *ST沪科调整农产品贸易业务收入核算方式后,2024年1-9月营收锐减九成以上 [2] - 特锐德因充电运营业务电费收入确认规则调整,调减2023年度营业收入19亿元 [2] 主要调整业务领域 - 贸易业务:万向钱潮贸易业务调整导致2024年1-9月营收和成本同步调减14.62亿元 [3] - 充电服务:奥特迅、北巴传媒等企业因实际仅扮演"服务中介"角色而调整收入确认方式 [3] - 技术服务:琏升科技因代理人身份对2022-2023年财务报表采用净额法追溯调整 [3] 典型公司调整案例 - 超讯通信:2024年1-9月总营收和营业成本均调减5.88亿元 [4] - 铁龙物流:2020-2022年分别调减营收7.68亿元、5.15亿元、2.58亿元 [4] - 润泽科技:2024年1-9月营收和成本同步调减29.53亿元 [4] 监管与合规问题 - 2020年以来63家被处罚上市公司存在总额法和净额法不当使用情况 [9] - *ST海越因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半年报虚增营收30亿元 [8] - ST舜天通过总额法和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营收过百亿元被罚1000万元 [8] 会计实务执行难点 - 控制权转移时点及迹象判断是实务中最易引发争议的核心问题 [11] - 多主体合作的供应链场景中控制权转移时间难以准确界定 [10] - 业务细节复杂导致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标准难以清晰界定 [11] 解决方案与建议 - 加强新收入准则专业培训,发布典型案例帮助判断 [14] - 投资者应关注现金流而非营收,警惕利润与现金流背离现象 [15] - 远离频繁更换主业和关联交易复杂的企业 [15] 行业影响 - 营收规模是市销率等核心估值指标的重要参数,误用可能导致市场定价机制失真 [9] - 部分企业试图通过虚增营收规避"营收低于1亿元"的退市指标 [9] - 需推动上市公司收入确认回归业务本质,遏制财务造假 [16]
总额法改净额法立竿见影数十家上市公司营收“瘦身”
证券时报· 2025-06-05 01:40
收入确认方法调整概况 - 2025年以来A股超过30家上市公司将收入核算方式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更正后收入合计调减超百亿元[1] - *ST沪科调整农产品贸易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导致2024年1-9月营收锐减90%以上,特锐德因充电业务电费收入规则重认定调减2023年营收19亿元[1] - 监管重点核查领域包括ST舜天、ST华闻等公司因错误适用总额法受罚[1] 业务领域调整案例 - 贸易业务:万向钱潮部分贸易业务改为净额法后,2024年1-9月营收与成本同步调减14.62亿元[1];大港股份因大宗化工贸易控制权瞬时性争议调整核算方法[2] - 充电服务:奥特迅、北巴传媒等因实际为服务中介角色变更收入确认方式[2] - 技术服务:琏升科技因代理人身份追溯调整2022-2023年报表,皇氏集团因未承担主要责任改用净额法[2] - 其他领域:电商平台、广告代理、委托加工等存在误用现象,政府补助因与营收无直接关联较少涉及调整[2] 监管政策与违规案例 - 2020年财政部细化控制权转移等判断指标,2025年四部门新规强化收入确认合规性[3] - *ST海越因错误使用总额法虚增2022年半年报营收30亿元被罚,ST舜天2009-2021年虚增营收超百亿元被罚1000万元[4] - 2020年以来63家受罚上市公司存在总额法/净额法不当使用问题[4] 会计实务执行难点 - 控制权转移时点判断困难:多主体供应链场景中风险转移程度难以量化,如货物在途期间控制权界定模糊[5] - 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身份判定争议:短暂取得法定所有权但未实现实质控制权的业务易引发核算偏差[5] - 行业差异影响:不同企业对风险类别理解不同导致选择标准执行不一致[5] 解决方案与投资者建议 - 专业培训与案例指导:监管部门需加强新收入准则培训,发布行业典型案例[7] - 业务实质披露:企业应主动披露业务模式变动对财务数据的影响[7] - 投资者分析重点:穿透财务数据关注现金流、警惕主业频繁更换及复杂关联交易企业[8]
富煌钢构: 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2023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23:21
审计报告核心观点 - 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年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认为其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2] - 关键审计事项聚焦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减值,因收入占业绩指标比重高且涉及管理层重大判断[3][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4%至2.22亿元,其中高速摄像仪及视觉测量系统业务占比提升至94.85%[3] 财务报表关键数据 资产负债表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174%至3.15亿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增加2.01亿元[49]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长73.7%至7378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6.83%升至7.14%[5][6][49] - 应收票据中商业承兑汇票减少79.3%,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占比提升[49] 利润表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亿元和2.22亿元,核心产品贡献率从86.62%提升至94.85%[3] - 研发费用按项目明细列示,包含人工、材料、折旧等八大类支出[27][28] 现金流量表 - 未直接披露具体数据,但审计确认现金流量表符合会计准则要求[1][2] 行业与业务特征 - 公司属于其他通用仪器制造业,主营高速图像采集与分析设备的研发销售[11] - 收入确认严格区分产品销售(时点确认)和技术服务(验收确认)两种模式[37][38] -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优惠及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49] 审计重点事项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合同检查、毛利率分析、客户走访等8项具体措施[3][4] - 应收账款减值测试采用组合评估与单项评估结合,2024年坏账准备新增计提236.6万元[6][49] - 合同资产主要来自质保金,2024年末账面价值717万元,减值准备48.2万元[5][6] 会计政策要点 - 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划分标准明确,资本化需满足技术可行性等5项条件[29] - 金融工具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等三类,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16][22] - 政府补助区分与资产/收益相关,采用净额法核算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补助[42]
泛微网络: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5-19 22:22
关于授权运营业务模式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3.62亿元,其中技术服务收入14.38亿元占比60.91%,自有及第三方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占比39.09% [1] - 授权运营模式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022-2024年分别为94.48%、93.23%、93.36%,直营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5.52%、6.77%、6.64% [1] - 授权运营中心主要负责客户需求调研、实施方案确定、客户培训等增值服务,公司直接与最终客户签订合同并进行结算 [1] - 公司作为主要责任人承担产品质量与服务责任,拥有软件产品知识产权和完全定价权 [4] - 收入确认方法:e-office系列产品在收到全部合同款项后确认收入,e-cology系列产品在取得客户验收材料时确认 [5][6] 关于客户与供应商 - 2024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485.3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90%,客户分散且单个客户收入占比低 [2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359.4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3.59%,其中关联方亘岩网络采购额5,862.29万元 [23] - 亘岩网络为公司控股股东下属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签章服务,与公司协同办公软件具有业务互补性 [27][31] - 2024年与亘岩网络关联交易包括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5,862.29万元,以及房租水电等资金往来214.65万元 [26][30] 关于现金资产管理 - 2024年销售费用16.13亿元,其中支付给授权运营中心项目实施费13.47亿元较2023年减少2.85% [8] - 营业成本1.60亿元中技术服务成本8,178.44万元较2023年增加24.54%,主要因外包服务增加 [8] - 项目实施费计入销售费用的依据是其业务实质为销售渠道补充,与直营销售机构费用性质相同 [9] - 前十大授权运营中心2024年分成金额合计37,540.66万元,最高单家8,788.43万元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