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数字金融新高地
金融时报· 2025-07-08 11:18
政策引领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推动市政府制定《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出十条措施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 - 当地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配套政策,编制《邵阳数字经济产业链"一图四库一清单"》,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与邵东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推动金融资源流向打火机、小五金、箱包等特色轻工产业,支持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 [2] 贷款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邵阳市科技贷款余额达448.8亿元,较年初新增36.4亿元 [1] - 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8.1% [1] - 邵东市打火机和小五金产业贷款余额为39.2亿元,同比增长22.6% [2] - 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54.8亿元,其中线上办理再贷款5.8亿元,撬动银行机构发放科创贷款116.8亿元 [3] 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制定并发布"流水贷"团体标准,通过收支流水数据为企业信用"定制画像",实现无抵押纯信用、全流程线上操作 [4] - 全市银行机构开发"流水贷""科信贷""科技价值贷"等数字金融产品,累计为3263户企业授信30.2亿元,为1823户企业发放贷款23.5亿元 [5] - 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1.9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7亿元,缓解科创企业融资担保难题 [6] 企业支持 - 邵阳市规模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全省第1,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81家、制造业冠军企业11家,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 [3] - 全市共有425家企业入选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382家晋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6] - 截至2025年3月末,40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7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7] 供应链融资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运用数字化平台拓展"应收账款+"应用场景,推出"动产抵押+"融资模式 [7] - 累计落地应收账款融资业务215笔,融资金额23.3亿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业务696笔,业务规模居全省前列 [8] 服务创新 - 推动银行机构完善"五专"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 [9] - 全市企业累计"上云"4.2万家、"上平台"3500余家,新增智能制造企业50家、生产线121条 [9] - 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贷"520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3300万元,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10]
60天的账期承诺,尚未打消中小供应商的焦虑
新浪财经· 2025-06-17 16:05
车企付款周期调整 - 17家重点车企承诺将供应商付款周期缩短至60天,但仅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明确排除承兑汇票使用[1] - 承兑汇票成为主要替代方案,可进一步延迟现金兑付,比亚迪"迪链"系统累计开票规模已达4000亿元人民币[3] - 新规要求政府机构及大型企业须在60天内结清中小企业款项,并禁止强制接受承兑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3] 供应链现状与挑战 - 过度拉长的账期加剧供应商现金流危机,欧美韩系车企付款周期普遍超过半年[3] - 新规在复杂供应链中传导效果尚不明确,末端供应商可能无法享受60天付款周期待遇[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16个品牌退出,13个新品牌入局,已有客户因竞争溃败无法偿付货款[4] 行业风险与转型 - 头部企业通过延长账期转嫁资金压力,整车厂毛利率被压缩至个位数[4] -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均价同比提升12%,高端化转型正在发生[5] - 价格战、账期过长、供应链利润率承压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阵痛[5] 政策执行难点 - 政策仅约束直接交易主体,多层供应商难以受益[4] - 保理、票据贴现等变通方式仍可规避监管[4] - 突然收紧账期可能加剧车企资金链紧张,增加违约风险[4] 解决方案建议 - 参考德国VDA标准,对不同规模供应商实施差异化账期管理[5] - 发展供应链ABS、信用保险等工具,分散中小企业坏账风险[5] - 建议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服务战[5]
会计江湖|车圈恒大论背后的供应链融资:是核心竞争力还是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6-14 20:18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观点 - 提到汽车产业存在类似恒大的企业,暗示车企债务规模大或存在财务造假风险[2] - 强调商业需要利润和造血能力,反对过度资本化和市值炒作[3] - 质疑部分车企大幅降价行为,认为降价10万难以保证产品质量[3] 恒大集团案例 - 2021年总资产2.11万亿元,负债2.58万亿元,年度亏损6866亿元[2] - 2024年被证监会认定2019-2020年报虚假记载和债券欺诈发行,罚款41.75亿元[2] 汽车行业现状 - 2024年新能源车降价幅度达9.2%[2] - 行业利润率4.3%,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6%的水平[2] 比亚迪财务分析 - 2024年末总资产7834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4倍[4] - 负债总额从2020年1366亿增至2024年5847亿,资产负债率从67.96%升至74.64%[4] - 带息债务2036亿元占负债34.82%,应付账款等无息负债达4303亿元[5] - 通过迪链占用供应商资金账期超过180天,2025年宣布缩短至60天[6] 供应链融资影响 - 按3%利率计算,占用供应商资金节省约120亿元成本[6] - 2024年利润总额497亿元中部分来自供应链融资收益[6] - 行业普遍通过占用供应商资金获取营运资金[5] 零公里二手车问题 - 可能存在渠道将滞销新车以二手车形式处理的情况[6] - 收入确认真实性存疑,审计报告将相关事项列为关键审计点[7] - 可能影响价格体系、销量和消费者信任[7] 行业竞争与责任 - 降价竞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行业生态健康[8] - 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8] - 强调会计合规和真实利润支撑市场表现的重要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