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

搜索文档
苏州固锝回复深交所问询:毛利率、同业竞争等问题解析
新浪财经· 2025-09-01 21:36
核心观点 - 公司针对深交所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进行回复 涵盖毛利率变动 客户供应商依赖 同业竞争等关键业务方面[1] 毛利率波动及应对策略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但综合毛利率下降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下滑 综合毛利率10.88% 同比下降1.30%[2] - 半导体业务2022-2024年受行业下行周期和市场竞争影响收入与毛利率下降 2025年1-6月因销量增加和降本增效毛利率回升至14.93%[2] - 光伏银浆业务2022-2024年收入增长但毛利率因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下降 2025年1-6月因经营策略调整收入与毛利率下降[2] - 集成电路封测产品自2023年起毛利率持续为负 主因下游消费电子需求减少 价格承压及竞争加剧 通过产品技术升级和制造降本策略负毛利率有所修复[2] - 公司针对半导体业务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 强化成本管控并优化投资管理 光伏银浆业务增加研发投入并布局海外市场[2]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 与太阳能电池片行业集中度相关 符合行业惯例 与主要客户合作时间长关系稳定 不存在重大依赖[3] - 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主要采购光伏银粉 符合行业特点和惯例 合作关系稳定 不存在重大依赖[3] 销售模式与经销业务 - 公司以直销模式为主 半导体业务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 因经销海外客户占比高导致售价和毛利率较高[4] - 光伏银浆业务直销毛利率低于经销 因经销产品主要为HJT低温银浆且毛利率较高 但经销收入占比极低[4] - 主要经销商变动较小 与公司董监高无关联关系 经销业务商业实质明确 符合行业惯例 通过多种核查程序确保真实性[4]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 - 公司按单项计提坏账比例的测算依据合理 综合考虑客户经营情况和化债协议[5] - 各期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坏账计提政策和比例合理 账龄分布可比[5] 预付款项与存货情况 - 预付款项主要为预付货款 2024年末余额大幅减少 因结算方式调整和采购量减少[6] - 光伏银浆产品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具有合理性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6] 固定资产与期间费用 - 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减值计提充分 符合行业惯例[7] - 研发费用因团队建设和物料投入增加而上升 财务费用2023年和2024年基本持平 受利息费用 收入和汇兑损益等因素影响[7] - 销售费用中业务推广费2024年下滑 因光伏银浆业务销售代理费减少[7] 同业竞争与财务性投资 - 公司与苏州硅能 苏州晶讯不存在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 已披露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和措施 相关承诺完整措施可行 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不会新增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在财务性投资金额合计149.2596百万元 占最近一期末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4.88% 不属于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9]
顺发恒业: 《会计政策》
证券之星· 2025-08-21 22:06
核心会计政策框架 - 公司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持续经营为前提,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3][5][6] -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计量属性一般采用历史成本 [7][8] - 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9][10] 资产计量与减值处理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5]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为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 [1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类别计提跌价准备 [17] - 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35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4.85%-2.71% [20] - 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按预期实现方式摊销,无法可靠确定的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22] 收入确认政策 - 房地产销售在房产完工验收合格并达到合同约定交付条件时确认收入 [32] - 电力销售在电力供应至国网电力公司时,按双方确认的上网电量和批准的上网电价确认收入 [32] - 物业管理服务在提供且经济利益能够流入时确认收入 [32] 特殊项目处理 - 外币业务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 [14] - 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予以资本化,其他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23] - 政府补助在能够满足所附条件且能够收到时确认,与资产相关的按公允价值计量 [27] - 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短期租赁(不超过12个月)采用简化处理 [30][34] 合并与报表编制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母公司控制的全部子公司 [3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3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24]
佳禾智能: 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23
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基础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beyerdynamic 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5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 确认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1] - 审计工作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 审计证据充分适当 会计师事务所独立于公司并履行职业道德责任 [1] - 管理层负责财务报表编制及内部控制设计执行 治理层负责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1] 合并资产负债表关键数据 - 2025年5月31日总资产达325,838,702.28元 较2024年末298,157,864.62元增长9.3% 较2023年末268,679,827.46元增长21.3% [3][4] - 流动资产显著增长:2025年5月末282,339,281.17元 较2024年末255,640,782.87元增长10.4% 其中存货从2023年末126,849,991.33元增至2025年5月末192,741,717.82元 增幅51.9% [3] - 货币资金2025年5月末27,861,850.29元 较2024年末51,574,182.52元下降46% 但较2023年末34,588,840.86元仍保持稳定 [3] - 应收账款2025年5月末45,828,530.21元 较2024年末40,386,094.05元增长13.5% 但低于2023年末47,106,366.34元 [3] - 非流动资产2025年5月末43,499,421.11元 较2024年末42,517,081.75元微增2.3% 但低于2023年末49,122,481.41元 [3]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变动 - 总负债2025年5月末264,323,892.61元 较2024年末254,301,915.24元增长3.9% 较2023年末249,302,127.77元增长6% [3][4] - 流动负债为主要构成部分 2025年5月末262,474,153.39元 占比99.3% 其中其他应付款达159,419,607.40元 [3] - 所有者权益大幅改善:2025年5月末61,514,809.67元 较2024年末43,855,949.38元增长40.3% 较2023年末19,377,699.69元增长217.5% [4] - 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末-28,411,474.91元转为2025年5月末正数11,356,381.28元 显示盈利能力强劲恢复 [4] 合并利润表现金流表现 - 2025年1-5月营业总收入261,144,671.22元 已达2024年度676,570,733.28元的38.6% [5] - 2024年度净利润64,087,539.15元 较2023年度净亏损35,582,667.87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5年1-5月继续盈利12,688,055.03元 [5][6] - 营业成本控制有效:2025年1-5月113,526,379.88元 占收入比例43.5% 低于2023年度52.9%的比例 [5]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899,601.58元 较2023年度42,814,302.28元基本持平 但2025年1-5月为-21,715,878.34元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 2024年度-8,508,345.25元 2025年1-5月-4,548,583.54元 [7] 母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 母公司2025年5月末总资产334,069,186.83元 高于合并报表 主要因应收账款93,932,074.85元及存货163,486,371.68元规模较大 [4] - 母公司2025年1-5月净利润20,962,008.33元 高于合并报表 显示母公司盈利贡献度提升 [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25年5月末79,915,808.26元 较2024年末48,665,994.23元增长64.2% [4] 公司基本情况与会计政策 - beyerdynamic GmbH&Co KG于1960年1月25日在德国设立 由BEYER DYNAMIC Verwaltungs-GmbH和七位自然人共同控制 Beyer家族为实际控制人 持有93.63%合伙人份额 [12]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但德国母公司使用欧元 美国子公司使用美元 中国子公司使用人民币 印度子公司使用卢比作为功能性货币 [12] - 合并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 [12][14]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 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16][18]
陆家嘴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7-31 06:3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65.98亿元 同比增长33.91% 主要因房地产销售、物业服务、酒店服务及金融业务收入全面上升[1][3] - 归母净利润8.15亿元 同比下降7.87% 第二季度单季度净利润降幅扩大至30.1%[1] - 扣非净利润8.28亿元 同比下降6.67%[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50.8% 同比下降15.94个百分点 主要因房地产结转项目成本差异导致营业成本大幅上升66.51%[1][3] - 净利率17.76% 同比下降15.81个百分点[1] - 每股收益0.16元 同比下降11.96%[1] 成本费用控制 - 三费总额10.7亿元 占营收比16.22% 同比下降20.07%[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06% 主要因房产销售佣金随收入结转增加[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99.05亿元 同比增长31.75% 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加[1][3]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94元 同比大幅增长96.98% 主要受益于住宅销售回款增加[1][3] - 应收账款5.85亿元 同比下降9.65%[1] 资本结构与负债 - 有息负债706.37亿元 同比增长2.13%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1.57%[1][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8.7% 货币资金覆盖流动负债比例20.2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209.83% 因金融板块业务扩张导致投资额增加[3] 子公司业务动态 - 爱建证券扩大债券投资与两融业务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38.34%[2][3] - 陆家嘴信托调整金融资产配置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少69.05% 同时增加发放贷款和债权投资[2] - 张江希尔顿酒店转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规模增长81.25%[2] 资产质量与效率 - 存货/营收比率达416.91%[5] - 每股净资产4.95元 同比增长0.59%[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为4.17%[5] 历史业绩对比 - 公司近10年ROIC中位数7.45% 2024年ROIC为2.64%[4] - 2024年净利率12.25% 显示产品附加值较高[4]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15.85亿元 每股收益0.31元[5]
同宇新材: 公司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2025年1-3月)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52
公司基本情况 -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四会市大沙镇马房开发区,法定代表人为张驰 [1][2] - 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由苏州乾润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和纪仲林共同出资设立,分别持股88%和12% [3] - 经过股权变更和股份制改制后,公司股东包括张驰、苏世国、纪仲林等七名股东,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本仍为人民币3,000万元 [3]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1284MA4UKXQJ1F [4]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专用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化学原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具体产品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苯并噁嗪树脂等,同时经营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业务 [5] 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5] - 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6] - 公司采用税前利润总额5%作为重要性水平判断标准 [6] 合并财务报表政策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 [7]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包括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享有的所有者权益份额 [9] - 对于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10] 金融工具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等三类 [21]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等 [24]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为三个阶段计量 [28][29] 存货管理政策 - 存货包括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等,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 [42] - 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3]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45] 固定资产管理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12-20年,机器设备3-10年 [47] - 在建工程转固标准包括主体工程完工、验收合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等 [49] 研发支出管理 - 研发支出归集范围包括研发人员薪酬、材料费、检测费等直接相关费用 [53] - 开发阶段支出在满足技术可行性、意图、资源支持等条件时资本化 [53] 职工薪酬政策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等 [56] - 短期薪酬在实际发生时确认,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59]
稳健医疗: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表现亮眼,医疗和消费品板块协同发力-20250507
光大证券· 2025-05-07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和19.8%,2025Q1同比增长36.5%和36.3%,业绩表现亮眼,医疗和消费品板块协同发力 [5][6][13] - 考虑公司健康生活消费品需求旺盛、渠道开拓速度快,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13]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19.8%,扣非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43.4%,EPS(基本)为1.19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24年合计派息率为54.6% [5] - 2025Q1实现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36.5%,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36.3%,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62.5% [6] 业务板块 医用耗材业务 - 2024年收入占比43.5%,同比增长1.1%,剔除收购的美国公司GRI后同比下滑6.4%,毛利率同比下降3.9PCT至36.5%,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1PCT至7.6%;2025Q1收入同比增长46.3%,剔除GRI并表影响同比增长10.5% [7] - 2024年海外渠道收入占比54.4%,同比增长37.7%;2025Q1国外收入同比增长84.1%,C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0% [7] - 2024年感染防护产品收入占比4.0%,同比下滑61.2%,其他常规产品中传统伤口护理与包扎等收入同比有不同程度增长;2025Q1手术室耗材等增速较快 [8] 健康生活消费品业务 - 2024年收入占比55.6%,同比增长17.1%,毛利率同比下降1.0PCT至55.9%,营业利润率提升0.7PCT至12.1%;2025Q1收入同比增长28.8% [9] - 2024年线上/线下门店收入占比分别为34.2%/16.6%,收入分别同比+18.9%/+9.3%,毛利率分别同比-1.1/+1.7PCT;截至2024年末,线下门店总计487家,同比净增加76家,净变化比例为+18.5% [9] - 2024年干湿棉柔巾等产品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长,部分产品毛利率有变化;2025Q1卫生巾等收入增速较快 [10] 财务指标 毛利率和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7PCT至47.3%,2024Q1 - 2025Q1单季度毛利率有不同变化;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7PCT至35.5%,2025Q1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0PCT [11] 其他财务指标 - 2024年末存货同比增加36.5%至19.6亿元,2025年3月末较年初持平,同比增加34.1%;2024年末应收账款同比增加27.6%至9.8亿元,2025年3月末较年初增加14.3%,同比增加26.5% [12]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4亿元,同比减少38.3%,2025Q1为3324万元,同比增加87.3%;2024年经营净现金流为12.7亿元,同比增加19.0%,2025Q1净流出2.3亿元,净流出幅度同比扩大40.9%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对应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9/12.14/14.31亿元,EPS分别为1.75/2.08/2.46元,PE分别为30/25/21倍 [13] 财务报表预测 - 给出2023 - 2027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的预测数据 [17][18] 主要指标预测 - 给出2023 - 2027年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的预测数据 [19][20]
宁德时代:储能下滑捅出“大窟窿”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7 22:45
文章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虽在预告范围内但不及市场预期,主要因储能增速环比下滑拖累整体出货量和毛利率,但产能利用率等指标向好,短期经营面有好转迹象,不过锂电行业拐点尚需跟踪,股价对应2025年PE不算贵但上行空间有限 [2][5][7][8] 四季度业绩表现 收入端 - 本季度营业收入1030亿,略低于市场预期1046亿,主要因出货量问题,电池单价约0.61元/Wh,环比下滑5%,与市场预期持平 [10] - 本季度电池出货量约145Gwh,低于市场预期150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约130Gwh,环比提升38.4%,超出市场预期;储能出货量约16Gwh,环比下滑近50%,与市场预期差20Gwh [11][12][13] - 储能出货下滑原因包括国内取消强制配储政策,海外出货周期错配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14] 毛利率端 - 调回质保金会计变更影响后,本季度实际毛利率26.5%,环比下滑4.6个百分点,不及市场预期27.5% [15] - 不及预期原因一是出货结构中储能出货占比环比下滑14个点,储能电池毛利率更高;二是四季度上游供应链涨价拉高采购成本 [15][16] - 会计调整对下半年毛利率有0.3个百分点负面影响,毛销差四季度环比下滑4.7个百分点,受出货结构和上游涨价因素影响 [17] 产能利用率与销售返利 产能利用率 - 公司2024年全年产能利用率76.3%,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下半年产能利用率86%,同比提升8个点,四季度预计在90%以上,虽四季度产量大于销量出现存货积压,但2025年一季度业绩确定性更强 [19][20] 销售返利 - 2024年底预计负债719亿,相比2023年底净增加203亿,2024年销售返利确认约84亿,占抵扣前收入比例约2.3%,低于2023年的4.1%,预计2025年销售返利占比可能继续下行 [21][22] 资产减值 - 三季度计提大额减值损失约47亿,四季度环比下滑到18亿,存货跌价准备约8亿,长期资产减值约10亿,单价下滑风险可控 [23] 出货量与市占率 出货量 - 四季度共出货约145Gwh,环比提升约20Gwh,低于市场预期150Gwh,储能占比明显下滑 [25] 市占率 - 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环比略有下滑,三元电池市占率稳固,四季度达70%,环比上行0.5个百分点;LFP电池市占率有所提升,四季度达37.3%,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 [26] - 储能电池短期预期可能承压,长期来看国内储能市场回归市场化竞争,AI算力有望带动出货量,公司认为3 - 5年储能市场增幅更接近25% - 30%区间 [28] 前瞻性指标 资本开支 - 自三季度开始增加资本支出,四季度达99亿元,环比增加25亿元,在建产能增加,显示短期锂电行业景气度不错,一季度动力电池有汽车国补接力 [30] 合同负债 - 四季度合同负债278亿,环比上季度增加51亿元,呈现边际好转趋势,表明公司短期经营面向好 [32] 存货 - 四季度存货环比增长46亿至598亿,但超6成库存是在途商品,会在2025年一季度转化为收入,保障一季度出货量,是经营面好转迹象 [33]
宁德时代:又双叒深蹲!这次真有那么可怕?
海豚投研· 2025-03-16 16:4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落在预告范围内但不及市场预期,主要因储能出货量下滑拖累整体出货量和毛利率;产能利用率下半年饱满,多个前瞻性指标显示短期经营向好;锂电行业拐点尚不明朗,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确定性较强,当前股价对应PE不算贵但上行空间有限 [1][4][7] 四季度业绩表现 收入端 - 本季度营收1030亿略低于预期1046亿,电池单价约0.61元/Wh环比下滑5%与预期持平,出货量约145Gwh低于预期150Gwh [9][10] - 动力电池出货约130Gwh环比提升38.4%超预期,储能出货约16Gwh环比下滑近50%远低于预期36Gwh [10][11] - 储能出货下滑原因包括国内取消强制配储政策、海外出货周期错配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2][11] 毛利率端 - 调回会计变更影响后本季度毛利率26.5%,环比下滑4.6个百分点不及预期27.5% [2][13] - 原因一是储能出货占比环比下滑14个点,其毛利率比动力电池高2.9个百分点;二是四季度上游供应链涨价拉高采购成本 [13][14] - 会计调整对下半年毛利率有0.3个百分点负面影响,毛销差四季度环比下滑4.7个百分点 [15] 产能利用率与销售返利 产能利用率 - 公司2024年全年产能利用率76.3%,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下半年为86%,同比提升8个点,四季度预计超90% [16] 销售返利 - 2024年底预计负债719亿较2023年底增加203亿,其中销售返利约84亿,占抵扣前收入比例约2.3%,低于2023年的4.1% [18] 资产减值 - 三季度计提大额减值损失47亿,四季度环比下滑到18亿,存货跌价准备占收入比例较小,下滑风险可控 [19] 出货量与市占率 出货量 - 四季度出货约145Gwh,环比提升约20Gwh但低于预期,其中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出货约130Gwh/16Gwh,储能占比下滑 [20] 市占率 - 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环比略有下滑,三元电池市占率稳固达70%环比上行0.5个百分点,LFP电池市占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37.3% [20][21] - 储能电池短期预期承压,长期国内市场回归市场化竞争,AI算力有望带动出货量,公司认为3 - 5年储能市场增幅更接近25% - 30% [21] 前瞻性指标 资本开支 - 四季度资本开支达99亿元,环比增加25亿元,在建产能增加,显示短期行业景气度不错,一季度动力电池有国补接力 [22] 合同负债 - 四季度合同负债278亿,环比增加51亿元,显示短期经营面向好 [24] 存货 - 四季度存货环比增长46亿至598亿,超6成是在途商品,会在2025年一季度转化为收入,业绩确定性增强 [25][26] 行业情况 - 锂电行业目前销量/产量在70%上下波动,行业景气度尚可,但拐点是否到来还需持续跟踪 [6] - 市场对公司2025年出货量预期为574Gwh,同比增加21%,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倍数在18 - 19倍左右 [7]
TCL科技(000100)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2025-03-03 23:01
财务状况 - 2024年10月31日、2023年、2022年资产总计分别为686.84亿元、732.42亿元、778.48亿元[14] - 2024年10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42.0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22%[17] - 2024年1 - 10月营业收入为198.21亿元,2023年为219.02亿元,2022年为167.03亿元[20] - 2024年1 - 10月净利润为21.49亿元,2023年为10.44亿元,2022年亏损25.93亿元[20][190] 资产情况 - 2024年10月31日货币资金为2.16亿元,2023年为27.28亿元,2022年为25.21亿元[14] - 2024年10月31日应收账款为60.70亿元,2023年为48.85亿元,2022年为75.05亿元[14] - 2024年10月31日存货为13.51亿元,2023年为10.90亿元,2022年为11.26亿元[14] - 2024年10月31日固定资产为336.61亿元,2023年为386.14亿元,2022年为424.23亿元[14] 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120.99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23.77亿元,负债合计为244.76亿元[17] - 2024年10月31日、2023年、2022年短期借款分别为0元、4.97亿元、1.76亿元[156] - 2024年10月31日、2023年、2022年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56.40亿元、39.87亿元、22.03亿元[162] 现金流量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10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07亿元,2023年为82.75亿元,2022年为70.30亿元[28][190]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10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 -42.00亿元,2023年为 -28.54亿元,2022年为 -52.20亿元[28]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10个月,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 -52.02亿元,2023年为 -28.39亿元,2022年为 -20.48亿元[32] 其他要点 - 审计报告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 - 公司金融工具主要风险为信用、流动性、利率及汇率风险[198] - 公司对新客户评价信用风险,并对单个客户信用风险敞口设定限额[199] - 2022 - 2024年,公司部分厂房出租给联营公司艾杰旭形成融资租赁,租赁期分别至2038年6月1日和2040年10月1日[194]
中国铝业(601600) - 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2025-02-28 20:02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资产总计125.31亿元,较2023年增长12.20%[15] - 2024年末负债合计47.73亿元,较2023年增长31.60%[18]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7.59亿元,较2023年增长2.89%[18]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44.14亿元,2023年为131.21亿元[20] - 2024年净利润为13.22亿元,2023年为13.34亿元[20] - 2024年存货为14.14亿元,较2023年增长89.62%[15] - 2024年固定资产为81.08亿元,较2023年增长31.88%[15] - 2024年长期借款为29.09亿元,较2023年增长32.96%[1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20亿元,2023年为14.63亿元[2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75亿元,2023年为 - 11.62亿元[2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5亿元,2023年为 - 3.64亿元[3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3.75万元,2023年为 - 6375.69万元[30] 关联交易 - 2024年自关联方采购商品合计98.99亿元,同比增长22.70%[175] - 2024年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合计41.34亿元,同比增长87.00%[177] - 2024年自关联方接受劳务合计6.20亿元,同比增长21.51%[179] 未来展望 - 公司拟于2025年被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吸收合并[33] - 包头铝业拟于2025年2月28日与公司签订吸收合并协议[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