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工商界呼吁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京举行
金融时报· 2025-05-28 09:39
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 - 全球工商界和商学会需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1] - 产业链供应链是世界经济的血脉,需保持畅通以保障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1]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主题为"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国际化程度为历届之最,外方代表近400人,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 [1]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 - 倡议包括构建数智化协同体系维护供应链安全、共享数智技术红利营造创新生态、发挥数智优势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 [2] - 加强数智技术应用赋能绿色转型、推动AI健康发展增进人类福祉、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 关税引发的以邻为壑政策干扰国际正常贸易秩序,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加剧全球波动 [3] - 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股指大幅下跌、美元指数显著下挫,美元可信度遭受质疑 [3] - 美国商界反对关税战,强调中美贸易紧密度及供应链韧性需求 [3]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韧性 - 全球供应链参与程度每提高1%,全球人均收入将提高1%以上 [4] - 中国德国商会倡导中欧商贸伙伴关系,澳大利亚70%企业将中国视为优先投资目的地 [4] - 中信集团计划创新合作模式,联合开拓第三方市场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4] 数智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 数智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AI、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等领域创新重塑全球生产力 [5] - 数字化转型需以人为本,中小微企业应聚焦人的创造力而非技术本身 [6] - 生成式AI与智能自动化工具应服务于人的价值以推动共同繁荣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深圳商报· 2025-05-28 04:03
数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化,极大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文化贸易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 - 数智技术提升文化元素的提取、处理与生成效率,使文化产品具备"天生全球化"特质 [1] - AI辅助创作能力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极大改变文化产品的创作方式 [1] 文化贸易的四种形态 - 文化产品跨境销售,如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约40% [2] - 吸引境外消费者来华体验文化服务 [2] - 文化生产者赴境外商业运营 [2] - 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跨境模式 [2] 文化产品的全球化案例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达三分之一,印证优质文化产品"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市场潜力 [1] AI时代面临的挑战 - 高品质中华文化语料缺乏,大模型语料以互联网内容为主,相较优秀中华文化典籍显粗糙 [1]
数智赋能共绘文化贸易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5-27 22:57
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 - 论坛由中宣部主办,汇聚政府、学界、产业界人士,探讨数字时代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1] - 设置主旨演讲、专题发言、政策圆桌会等环节,聚焦政策支持、产业实践、文化品牌出海等议题 [1] 数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革,为文化贸易创造广阔空间 [3] - AI技术重构创意设计范式,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助力传统文化行业焕发新生 [5] 文化贸易创新实践 - 文化贸易核心在于创新,涵盖内容、方式、业态等多维度 [3] - 中国企业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华强方特、三七互娱、泡泡玛特等成为文化出海代表 [3] - 泡泡玛特以"潮流+数字"全球化运营,IP为核心驱动力,连接全球消费者情感 [3] - 三七互娱在200多国发行120款游戏,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文化全球传播 [4][5] - 网络文学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之一,进入全球共创IP新阶段 [5] - 自贡彩灯借助数智技术焕发生机,实现千年灯会的国际化传播 [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政策圆桌会讨论多方合力保障文化贸易,中宣部、商务部等多部门介绍最新支持举措 [6] - 深圳分享大湾区数字文化贸易先行先试经验 [6] - 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入选 [8]
中国文化出海从“卖产品”到“卖生态”,数智技术重塑文化贸易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21:50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贸易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数字文化贸易占比25.8%(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达3700亿元)[3] - 全球文化创意服务及产品出口2020年超2万亿美元,数字交付服务贸易占比超50%[3] - AI技术提升网剧、网文翻译效率,降低小型文化生产者出海门槛[3] 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 - 故宫完成52%馆藏文物数字化,年数字化进度达7万件[4] - 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项目因技术突破于2020年加速推进[4] - 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知识图谱构建及国际传播[5] 企业出海实践 - 三七互娱海外收入达57.22亿元(占营收1/3),覆盖200多国发行120款游戏[5] - AI动捕技术将3D模型生成时间缩短至10-20秒,提升游戏研发效率[5]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超130亿元,美洲/欧洲区域收益同比增9倍/6倍[6] - 泡泡玛特通过本地化设计(如悉尼歌剧院快闪)及国际艺术家合作强化IP影响力[7] 系统化出海模式 - 华强方特主题乐园成套出口中东,配套软硬件及设计服务[8] - 动画IP“熊出没”覆盖30多国,多语种平台订阅量破千万[7] - 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推动供应链整合、合规控制等体系化出海能力[8] 政策与区域支持 - 全国13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政策、法律及金融支持[9] - 深圳对外文化贸易营收占全国1/6,出台数据/AI/数字经济专项条例[9]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内容集成创新港项目助力企业体系化出海[8][9]
数智赋能推动文化产业“出圈”又“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1:48
数智技术赋能文化贸易发展 - 数智技术极大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全球化,提升文化元素摄取、处理和生成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1] - 数智技术为小型文化生产者提供便利出海条件,实现大平台与个性化创意者高效匹配 [1] - AI辅助网剧、网文翻译提升创作能力,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 [1] - 数字化催生文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推动文化贸易变革带来全新体验 [1] 文化贸易发展趋势与路径 - 数字化相关国际贸易成为当代文化贸易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 [2] - 文化贸易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路径包括创新提升、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2] - 中国出海企业正从商品出口向系统出口转变,需具备供应链整合、交付韧性、市场预判和合规能力 [2] 故宫数字化实践 - 故宫已完成52%馆藏文物数字化,每年以7万件速度推进 [2] - 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活化,如"文以载道"数字孪生项目 [2] - 未来将继续利用数智技术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传播 [2] 企业数智化应用案例 - 泡泡玛特建立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机器人商店购买系统和APP客户端,将数字化经验推向海外 [3] - 三七互娱将AI应用于游戏研发、推广、运营各环节,如AI动捕、文生视频,提升制作效率和品质 [3] - 华强方特打造国际领先高科技主题公园,拥有多项专利和著作权,推进智慧文旅建设 [3]
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兼华强方特动漫董事长尚琳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国民动画IP引领主题乐园“出圈”又“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50
行业趋势 - 文化贸易正迎来技术加持的新阶段 数智技术成为内容创作、全球传播与消费场景融合的重要引擎 [1]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深耕文化旅游行业二十余年 持续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 [5] - "熊出没"系列大电影总票房超85亿元 [5] - 动画作品海外发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动画电影在70多个国家影院上映 [5] - 全国建成运营40多座方特主题乐园 游客接待量全球第二 仅次于迪士尼 [5] 技术研发与应用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行数字化3D制作的企业 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升级 [5] - 自研多种软件和插件 包括新型表情绑定系统、PCG程序化建模、群集系统、捏形系统和数字化制片管理系统 [5] - 搭建内部AIGC平台 AI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概念设计、角色和场景设计、模型搭建等多个环节 [5] 国际化拓展 - 公司是全球少数具有主题公园全产业链开发和运营能力的企业 也是国内少数具备成套主题乐园出口能力的企业 [6] - 完成乌克兰、尼日利亚等国主题乐园的总体设计 将主题乐园成套出口中东 [6]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深耕文化科技产业 深化数智应用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6] - 探索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6]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开启,专家热议文化创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0:36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 论坛主题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中华文明被定义为文化生命体,强调中华民族作为其现实主体 [2]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生命体的内在需求,需从自身生命体中生长出精神独立和意志自主 [2]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超越西方国族建构,中国是"文明型国家" [3] - 中华民族不仅是民族实体,更是政治和文明实体 [3] - 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成"新的中国学"和"中华文明学" [4] 数智技术与文化发展 - 数智技术迅猛发展是时代大潮,文化建设需答好数智之问 [5] - 数智化是生存发展必答题,需注重人的创造能力提升而非依赖技术 [6] - 文化和科技融合进入"奇点时刻",需构建双螺旋创新能力 [7][8] 主流媒体转型 - 主流媒体需靠传播力、影响力等支撑地位,平台建设是关键 [7] - 湖南广电平台矩阵2024年占收入和利润比重均超70% [7] - 数字化智能化是突围核心引擎,需重构"文化+科技"发展基因 [8] AI与文化产业融合 - AI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头雁"效应 [9] - 需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规范AI在文化领域应用 [9] - 应研发垂域大模型,拓展AI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场景 [10] 城市文脉与治理 - 全球超80%GDP产生于城市,城市是文明新形态策源地 [11] - 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变量,需嵌入现代生活 [11] - 城市治理是情感治理,需保护市民记忆和情感 [12]
以数智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7 09:03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观点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1] - 数智技术通过效率提升、产业重构与治理优化三个方面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 [1] 数智技术提升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 - 数智技术构建全域感知、实时反馈的数字化网络,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与优化改变传统生产要素配置模式,提高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 [2] - 人工智能具备自学、自适和自主操作能力,能应对生产环节复杂状况并提出科学环保的生产策略 [2] - 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将传统粗放式管理升级为动态优化的精准调控,提升能源转化效率与资源循环水平 [2] - 数智技术精准分析生产活动所需材料及方式,减少对高能耗能源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 数智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 数智技术嵌入传统产业,通过"解构—重组—再生"进程推动产业结构范式转换,破解重资产产业转型的沉没成本困境 [3] - 数智化基础设施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系统智能调度、循环经济体系区块链溯源等技术矩阵重构能源与资源价值创造方式 [3] - 数智技术推动以绿色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知识含量高、资源利用效率好、经济效益优异 [3] - 加大重点领域创新研发力度,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突破与先进技术转化应用,构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3] 数智技术提高环境治理精准性和透明度 - 数智技术整合"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维度技术,形成全域覆盖的立体监测体系,提升污染溯源、生态评估精度至分子级水平 [4] - 天基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气成分、水体污染等宏观数据,空基监测使用无人机填补卫星盲区,地面监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微观数据 [4] - 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构建多方参与的信任机制,实现政府监管数据、企业排放信息及公众环境诉求的安全共享 [4] - 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3D打印技术强化对环境问题的监控、治理和修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4]
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 让数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新文化的创造
深圳商报· 2025-05-27 01:17
沈壮海提出,数智技术的发展给文化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打开了新的空间,带来了更多可能,也提出 了不少风险挑战,要不断完善法规与技术体系,用主流价值驾驭"算法",坚持伦理优先,推动价值对 齐,建强安全屏障,引导数智向善。 沈壮海认为,当今时代,数智技术要很好地发挥作用,要由新生的人——具备更强创新创造自觉与能力 的人来掌握它们。我们不能陶醉于数智技术设下的文化盛宴,而忘却了作为主体的人所应担负的文化责 任;不能在机器越来越走向"深度学习"时放慢了人深度探索的脚步;而是要更加注重全民族文化和数智 素养的提升、创新创造活力的涵养,更加注重富有文化底蕴、熟谙数智技能的文化人才的培养,让数智 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服务于新文化的创造。 沈壮海说,数据是数智的"源头活水",既要注重文化建设中的数智之用,更要高质量推进文化数字化进 程。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数据优势、发展 优势。 沈壮海说,数智时代,信息技术等越来越成为支撑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座,成为演绎各类精彩文化剧目的 重要舞台。要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的研究和开发,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 设 ...
国务院国资委:要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链领军企业
快讯· 2025-05-26 20:04
实体经济与产业升级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1] -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 [1] - 加快生产、管理、营销模式变革和流程再造 [1] - 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 - 深入实施产业焕新行动 [1] - 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