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

搜索文档
中银协发布报告 银行业人工电话客户满意度达99.46%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39
行业服务效率 - 2024年银行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人工电话平均接通率达94.18% 较2023年提高1.3个百分点 [1] - 人工电话客户满意度达99.46% 已连续4年高于99% [1] - 服务范围覆盖手机APP、电话、微信、短信、视频、邮件、微博等全渠道 [1] 技术应用进展 - 2024年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智能技术综合使用率提升至93% 较2023年提高1个百分点 [1] - 已有31%的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开始探索应用大模型技术 [1] - 数智技术成为推动银行业服务消费者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1]
运用系统思维做好“加减乘除”,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中国环境报· 2025-08-05 07: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核心观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通过"加减乘除"系统思维推动,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 加法:优化供给结构 - 构建多元供给体系,培育物质供给类、文化服务类和生态调节类等多类型生态产品[3] - 建立生态产品目录制度与技术标准体系,探索"认证+标识+品牌"联动机制提升市场认可度[3] - 推动生态产品供给从单一化、粗放化向多样化、精细化转变[3] 减法:降低交易成本 - 搭建"供给—评估—交易—变现"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精简审批流程[5] - 建立价值核算、信息披露与交易标准化体系,降低中间成本与信任摩擦[5] - 通过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政策组合降低企业参与门槛[5] 乘法:数字赋能 - 运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交易平台,提升交易可信度与安全性[6] - 将生态产品嵌入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场景,探索生态积分等增值路径[6][7] - 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强化生态资源数据底座支撑[6] 除法:破除制度障碍 - 建立统一管理协调机制,统筹确权、核算、转化全流程[8] - 衔接主体功能区制度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增强政策协同性[8] - 完善"谁保护谁受益"市场机制与破坏赔偿法治逻辑[8]
在太阳岛,感受“新”风——写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主论坛开幕之际
新华网· 2025-08-03 10:0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新智造新消费新生态"为主题,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东北振兴 [1] - 冰雪产业从单兵作战转向集群发展,吸引几十家企业参与制定《冰雪景观建筑技术标准》推动规范化 [2] - 马迭尔文旅集团整合冰雪大世界等核心IP,打造"冰雪+科技+文旅"全季消费场景,四季冰雪项目突破季节限制 [2] 冰雪产业创新 - 冰雪大世界利用-12℃恒温技术实现冰雕全年展示,配套开发元宇宙VR产品《冰龙寻珠·全感VR》 [2] - 马迭尔与波司登合作推出融入"尔滨"文创元素的联名款羽绒服,引发海内外"国潮"抢购热潮 [2] 智慧农业转型 - 北大荒集团通过"黑土优品"品牌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黑稻种植面积扩展至50万亩,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 [2] - "数据种地"模式使北大荒优质农产品溢价率提升20% [2] 森林食品创新 - "九珍十八品"品牌涵盖猴头菇、松茸等珍稀食材和红松籽、黑木耳等产业化产品 [3] - 衍生"森林茉茉"茶饮新业态,以蜂蜜代糖、桦树汁代水,推出紫苏拿铁等特色产品 [3] - 何所有农业科技"玉米说"品牌通过电商矩阵半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带动5000余户农户增收 [3] 数智农业推进 - 数智技术推动农业从资源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城归"群体以无人机植保、电商直播等形式促进三产融合 [4] - 嘉桦集团白桦树汁品牌将生态美学融入产品创新,"二十四节气礼盒"结合东北民俗插画,海外推广以"东方植物智慧"为切入点 [4] 区域发展平台 - 太阳岛年会定位"新质生产力实践地",搭建产业交流协作平台推动东北振兴 [5] - 哈尔滨以冰雪、科技、文化为核心创造新发展范式,打造东北振兴实践样本 [5]
中国互联网协会黄澄清:数智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广州日报· 2025-07-26 20:41
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与数智化发展 -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强调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1] - 数智技术被定义为数字化与智能化有机融合的新形态,是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数智化发展政策建议 - 建议以政策引领数智化发展,完善人工智能、6G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 [1] - 政策需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抢占技术制高点 [1] - 战略布局应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深度契合,把握政策红利 [1] 数智化技术创新路径 - 核心技术是数智化发展的关键,需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2] - 需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领域,同时完善技术伦理框架以防范风险 [2] - 技术创新需与国家战略、社会伦理、法治文明同步发展 [2] 数智化赋能实体经济 - 数智化赋能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 [2] - 行业应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化产业链并提升竞争力 [2] - 数智融合可完善生产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业链韧性,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 [2]
(活力中国调研行)数智技术拓宽青海农牧特产销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9:56
数智技术赋能青海农牧特产销售 -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运用数字技术整合全省优质农林牧产品资源,上线"西部优选"数字交易平台,带动2600余家涉农企业搭上电商快车[4] - 交易中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搭建数字化平台,与江苏盐城的华东农产品交易中心联动,推动高原农特产品"触网"东进[4] - 交易中心已与全国14个省(市)建立稳定供销联系,并开拓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4][6] 电商平台运营成效 - "西部优选"平台自2021年7月运营以来,上线牦牛肉、藏羊肉、青稞藜麦等特色农产品两万余件,累计交易额突破13亿元人民币[6] - 2023年以来,红黑枸杞、青稞挂面等产品已出口到中东、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6] - 交易中心逐步整合构建大宗物流体系,与多家快递企业合作降低入驻企业物流成本[4] 直播电商带动效应 - 专职主播通过直播推介青海特色农副产品如燕麦片、酸奶块、牦牛肉干等,有效推广当地产品[1][3] - 交易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免费电商平台运营、农产品市场推介等服务[4] - 电商销售数据显示屏实时监控平台访客情况、交易数据及市场动态[4][6]
数智技术赋能我国服务外包提质转型
新华社· 2025-07-23 20:21
7月23日至25日,以"数智赋能 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在湖北武汉举行。23日开幕当天举行了国际服务外包 发展论坛,与会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智技术不断创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前景 广阔。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服务外包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化,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2219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其中,信息技术研发服务、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业务执行额分别为3891亿元、3446亿元,同比增 长17.3%、19.1%。 "当前,服务外包产业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基石,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方向,广泛深入国民经济各环节,支撑并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 业态、新模式发展,对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房爱卿在开幕式致辞中说。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是服务外包领域唯一的全国性专业展会。本届服博会邀请美国、欧洲、日本等服务外包传统离岸市场以及"一带 一路"沿线特别是东盟、中东地区等新兴离 ...
电气化铁路装上“数智引擎”
科技日报· 2025-07-21 08:40
电气化铁路发展概况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超12万公里,电气化率达75.8% [1] - 中国铁路现代化始于1975年宝成铁路电气化工程,目前通过数智技术实现智能建造与多维呈现 [1] - 高铁"四电"系统(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是动力源和神经中枢,技术标准为关键支撑 [1] 简统化技术创新 - 简统化接触网系统使腕臂零部件数量减少39%、螺纹副减少57%、紧固力矩种类减少50%,集成度显著提升 [2] - 中铁电气化局研发接触网隧道自动定位测量仪,实现激光测距与数据自动化处理,达国际先进水平 [2][3] - 该设备在川青铁路应用后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安装精准度 [5] 极端环境适应能力 - 拉林铁路采用高原适应设备与智能远程控制,实现3650米海拔无人值守牵引变电所远程操控 [6] - 贵南高铁、格库铁路、兰新高铁等项目形成覆盖全地形、全气候的电气化铁路建设能力 [6] - 公司正开展更高速牵引供电系统研究,推进智能装备与数字化技术应用 [6] 智慧运维体系 - 智慧运维大数据平台降低牵引供电运维成本20%、故障率20%,延长设备大修期及零部件寿命20% [7] - 4C视觉智能分析系统可识别1300余种接触网缺陷,隐患检出量提升10倍、分析效率提升20倍 [8] - 牵引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整合6个子系统数据,实现机器视觉巡检与无人化管理 [9]
用好数智技术强化城市安全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8
数智技术驱动城市治理转型 - 互联网技术构建万物互联"一张网",推动城市治理各环节互联互通,实现线下服务向线上转移,"不见面审批""一窗式办理"等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广泛应用 [1] -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超10.8亿人,超90%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 [1] - 城市管理"随手拍"、交警APP"违法举报"等政民互动应用推动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 [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 大数据技术构建城市运行"全息图",通过"城市数字孪生体"精准洞察运行状态,福州市水系监测系统使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提高50%以上 [2] - 人工智能模型深度融入治理环节,深圳福田区70名"AI公务员"覆盖240个政务场景,公文处理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整体效率提升20% [2] 区块链技术赋能治理结构 - 区块链构建数据共享新模式,联盟链服务网络支撑跨行业可信数据交互,共识机制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并全程留痕 [3] - 区块链正推动城市治理从数据互通迈向价值互信,需搭建政务应用共性平台,打通底层框架 [4] 城市治理升级四大路径 - 设施互联:打造城市治理全景"一张图",构建数据融合、系统互联的跨界联动机制 [3] - 场景应用:聚焦交通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建设城市运行智能中枢,实现态势全面感知与协同处置 [4] - 基层治理:通过数据融合推动社区资源整合,小程序等工具实现居民在线参与停车、垃圾分类等事务处理 [4] - 精准智能:推动区块链在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应用,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 [5]
1200家企业参展第三届“链博会” 用“链”诠释中国与世界的紧密关系
证券日报· 2025-07-17 00:39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1] - 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占比逾65%,连同上下游合作伙伴实际参展企业数量达1200家 [2] - 展会期间将有超100项新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首发、首展、首秀,较上届增长10% [7] 产业链展示亮点 - 先进制造链展厅展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应用到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成型的全产业链,低空经济领域十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展示无人机全产业链 [3] - 绿色农业链按照从"田园"到"餐桌"的逻辑展示农业全产业链,健康生活链展示覆盖出生到养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3] - 以岭药业展示创新专利中药的最新循证研究、海外注册成果及60余个道地中药材基地 [4] 企业合作与创新 - 浪潮通用软件连续三年参会,希望通过数智技术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 [2] - 国华智能装备期待与工业智造、人形机器人、康复医疗等行业客户开展合作,收集全球需求进行精准产品研发 [3] - 西门子表示将发挥"链主"作用,以数字化和低碳化技术赋能中国企业升级先进制造核心能力 [4]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杭州市13家企业参展,将举办"智链全球"AI数字科技新品发布会 [5] - 湖北省21家企业参展,展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组件及整机产品 [6] - 武汉光谷华汇的双臂复合机器人应用于商业服务、新零售、应急救援等领域 [6] 产业升级推动 - 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被视为助力中国企业迈向全球制造业中高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环 [2] - 链博会促进产业集聚与协同发展,帮助各省市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与产业集群 [6] -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6]
数智时代高校治理数字化的方向与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7-15 05:44
数字化转型趋势 -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智技术快速迭代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1] - 高校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响应数字中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1] - 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需融入高校治理各环节,沿治理平台、模式、主体三个方向驱动升级 [1] 智能治理平台建设 - 国家出台《智慧校园总体框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 [2] - 高校推进"一数一源"数据治理体系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流通共享 [2] - "一网通办"在苏州大学等高校普及,提升治理能力,呈现从"智慧校园"向"数智校园"升级趋势 [2] - 建议高校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支撑,构建覆盖人事、教务、科研等部门的系统化数据治理体系 [3] - 校内社交平台建设可通过官方通知推送、学生诉求反馈等功能提升校园互动与治理效率 [3] 人机协同治理模式 - 人机协同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需探索深度应用场景与创新发展路径 [4] - 智能技术可高效处理课程排课、后勤报修等常规事务,减少人为失误 [4] - 算法可分析教学质量、科研趋势等数据为决策提供多元方案,但最终决策需结合管理人员专业判断 [4] 数智治理主体培育 - 信息化人才队伍是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 [5] - 顶层设计者需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制定科学发展战略以契合国家教育需求 [5][6] - 职能部门管理层需通过智能办公平台操作、跨部门数据协同等培训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6] 教育治理现代化路径 - 高校需平衡教育初心与创新治理模式,将数字化基因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 [6] - 数字治理可赋能治理体系建设,转化为改革势能、创新动能与发展潜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