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
搜索文档
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 双节京沪穗蓉杭等城市热度或超去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3:59
行业核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 创下新高 [1]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 预计热门城市旅游热度将突破去年高位 [5] - 出境游方面预计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5]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优质丰富 - 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 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总数达到1.65万家 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2]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省级以上总数超过1400家 [2] - 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总数达到1597个 [2]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融合态与特色化 - 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 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2] - 旅游列车适应银发群体需求 今年1到8月全国累计开行1551列 同比增长26% 运送旅客93万人 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3] - 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 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 同比增长49.9% [3]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科技赋能 -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 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3]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 泰山黄山等景区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 [3] 行业发展问题与监管方向 - 部分地方存在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 部分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充分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出现闲置低效现象 [5] - 相关部门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强摸排整改 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 [5] - 下一步将聚焦游客需求变化 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5]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旅游为民 旅游乐民 文旅部门这样发力!
新华社· 2025-09-29 21:51
行业核心理念 - 文旅行业坚持旅游为民、旅游乐民的理念,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供给 [1] 产品融合态发展 - 积极推动“旅游+”模式,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 [4]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工业生产线和工业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 [4] - 行业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4] 产品科技感提升 - 行业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许多景区推出AI机器人导览员 [7] - 泰山、黄山等景区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以提升体验 [7] 产品特色化供给 - 行业丰富研学产品供给,使研学旅游成为“行走的课堂” [11] - 旅游列车因节奏舒缓、串联性强,适应了银发群体需求 [11] - 促进邮轮、游艇、游船等业态发展,今年前8个月上海共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 [11]
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双节京沪穗蓉杭等城市热度或超去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17
行业核心数据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创下新高 [2]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预计热门城市旅游热度将突破去年高位 [5] - 出境游方面,预计前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增加 [5]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 - 优质产品供给丰富,全国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3]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3] - 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 [3] 产业融合与新兴业态 - “融合态”产品成为亮点,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培育新增长点 [3]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工业生产线和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 [3] - 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产品“科技感”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适老化案例、42个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4]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和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等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4] 个性化与特色化产品 - “特色化”产品不断涌现,针对亲子游需求丰富研学产品供给 [4] - 旅游列车适应银发群体需求,今年1-8月全国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4] - 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4]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部分地区存在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部分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充分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5] - 行业主管部门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强摸排整改,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 [5] - 下一步将聚焦游客需求变化,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文旅部:一些地方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将督促整改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20:20
行业供给规模与质量提升 - 全国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1] - "十四五"时期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1]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 [1] - 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30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持续优化提升 [1] 产业融合与新兴业态发展 - 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2] - 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文化、旅游、运动、装备融合发展 [2] - 工业生产线和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嵌入旅游线路 [2] - 邮轮业态发展迅速,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建设 -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智慧景区、度假区、街区建设 [2] - 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2]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和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提升游客体验 [2] 产品特色化与细分市场需求 - 针对亲子游需求丰富研学产品供给,使研学旅游成为"行走的课堂" [3] - 旅游列车较好适应银发群体需求,今年1至8月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其中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3] - 引导经营主体推出定制化、特色化旅游产品,适应不同游客群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
六部门印发方案,事关机械行业稳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16:38
政策方案概述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方案目标为2025至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1] - 行业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1] 扩大有效需求措施 - 加快推进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低的老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1] - 推进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1] - 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作用,推动补贴机具"优机优补""有进有出"[1] - 组织开展"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机器人+"应用行动,加快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1] 培育新需求方向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1] -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教育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1]
六部门: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
新浪财经· 2025-09-29 15:20
政策核心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培育新需求等措施推动行业稳定增长 [1] 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 培育壮大新需求,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 [1] -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教育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 [1] 智慧物流建设 - 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加快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型设施建设 [1] - 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推广无人车、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智能物流装备 [1] 智慧农业推广 - 鼓励开展无人农业作业试验,培育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智慧农业场景 [1] - 推广应用智能化动力及耕种管收作业装备、设施园艺装备等智能农机装备 [1] 智能医疗装备应用 - 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装备融合应用 [1] - 打造医学影像辅助判读、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场景,推动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和康养装备应用 [1] 绿色产业发展 - 围绕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1] - 带动绿色降碳技术装备发展 [1]
双节将至出游升温,各地有哪些创新玩法?
经济网· 2025-09-28 15:21
假期旅游市场总体预测 - 中秋国庆八天长假出游人数和旅游消费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2] - 家庭游成为主流,游客倾向于自主设计行程和体验项目 [2] -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超过3.3亿元消费补贴以激发市场活力 [2] 新兴旅游目的地与模式 - 国内省际交界城市国庆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其中昭通预订量同比飙升95%,赣州订单量同比增长70% [3] - “成渝德眉资”五城首次实现消费资源深度联动,共同构建“文旅消费圈” [3] - “票根经济”兴起,通过赛事、演出、电影等票根串联多业态消费,例如北京凭特定赛事票根可享200余家商户优惠 [4] 旅游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 - 具备“场景+文化+体验”的复合型产品受欢迎,沉浸式特色体验搜索热度大幅上升 [6]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10月1日至3日网络预约人数达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83% [6] - 陕西推出文旅主题活动2500多场,发布秋季旅游线路102条和文旅惠民措施109项 [6] - 多地推出秋日季节性活动,如江浙地区酒店热度同比上涨超20% [7] 科技赋能智慧旅游 - 景区引入科技设备,如潭柘寺使用机器狗运输和互动,百花山引入智能登山外骨骼机器人 [8] - AI工具成为私人出行管家,某平台AI功能可自动生成拼假方案和个性化出游攻略 [8] - 上海敦煌当代美术馆的“AI问客”智能讲解器可为游客生成个性化观展报告 [8]
票根当钱花、机器狗陪游!国庆中秋,解锁这些新玩法
搜狐财经· 2025-09-28 00:19
旅游行业消费趋势 - 国内出游意愿同比增长30% 出境游意愿增长超40% [1] - 旅游预订节奏较去年提前约35天 受拼假策略带动 [1] - 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融合化、科技化新趋势 [12] 票根经济模式 - 北京石景山区凭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票根可享受200余家商户优惠 [2] - 福州晋安区凭当日电影票根享受消费满减、免费停车等优惠 [4] - 湖北推出省级票根服务小程序 可兑换酒店优惠、文创礼品 [4] - 上海将票根经济写入《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4] 科技赋能旅游体验 - 北京潭柘寺使用机器狗运输物资并与游客互动 [5] - 百花山景区引入智能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助游客登顶 [5] - 长春神鹿峰旅游度假区举办机器人派对 展示扭秧歌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7] - 上海敦煌当代美术馆部署AI智能讲解器 可生成个性化观展报告 [7] 智慧旅游服务 - 飞猪AI新增拼假功能 可自动生成多套拼假方案 [8] - 马蜂窝AI行程规划提供避峰策略和备选方案 [8] 区域联动与主题活动 - 山东东营垦利区推出国庆稻田观光活动 含小火车游览和农事体验 [9] - 北京推出八大微度假主题场景和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9] - 成渝德眉资五城实现消费资源深度联动 形成互补矩阵 [11] 政策支持与消费刺激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12] -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将发放超过33亿元消费补贴 [12]
早读|江苏38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
搜狐财经· 2025-09-18 07:24
欢迎点击转发早安图,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底部"互动"模块发布您的晨间物语和拍摄的美图,明天登上早安图的或许就是您哦! 0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9月17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 堂亲切接见纪念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感谢和问候,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出色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立新功。(新华 社) 02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相关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04 点击速看!中国质量(南京)大会的"高光时刻"全在这里→ 9月16日至17日,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00名代表齐聚中国南京,共同出席中国质量(南京)大会,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的热点质量话题和质量管理 前沿内容,促进质量合作,加快质量变革,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汇点新闻) 05 江苏启动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月 9月16日,2025年江苏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暨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本次活动旨在以"筑牢网络安全意识,守护青 春无诈 ...
2025服贸会|打开消费新场景 科技赋能文旅新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21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转型 - 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消费场景从静态展示向沉浸交互转变 从单一观光向体验经济升级 实现价值从流量经济到品牌输出延伸[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如VR/AR/XR、元宇宙、裸眼3D等技术 依托新质生产力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3] -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成为文旅融合重要载体 是以观众为中心、文化为本体、技术为驱动的深刻变革[3] 智慧博物馆发展现状与挑战 - 初代文博智慧化存在三大痛点:文物保护利用技术手段不足 服务体验形式大于内容 应急响应率有待提升[3] - 需通过AI和大模型等创新技术深度融合 重塑智慧博物馆业务价值生态 形成保护赋能、服务增值、管理增效的业务闭环[3] - 推动智慧博物馆从数字化展示迈向数智化价值创造的2.0时代[3] 科技对文化体验的重构 - 科技打破文化传播围墙 解决文化体验单一性问题 克服空间与资源限制导致的文化细节忽视[4] - 观众体验模式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 AI互动展览显著提升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4] - 科技从提升效率的"工具"演变为创造体验的"场景" 最终成为重塑产业生态的"基因"[4] 未来技术应用方向 - AI将扩展历史文化范围 提供多语言解说服务 通过社交媒体智能推送扩大博物馆全球影响力[4] - 开发AI导览系统可根据游客兴趣推荐个性化参观路线 增强互动体验[4] - AI技术将全面融入博物馆安防、文物保护、观众服务及社会教育等运营领域[4] 具体应用案例 - 国家自然博物馆使用数字人通过手机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2] - 通过MR技术实现玉渊潭生态景观的沉浸式游览[2] - 贵州中国天眼将天文观测转化为科普旅游IP 海南文昌火箭发射观礼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