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驴迹科技盘中最低价触及0.177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8-25 16:58
股价表现 - 截至8月25日收盘价0.180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 盘中最低价0.177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85.06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成立于2013年12月 专注于景区导览和全域导览两大核心战略 业务涵盖导游软件研发及旅游配套服务 [1] - 基于智慧旅游产业云脑构建旅游生态圈 提供在线电子导览和智慧管理服务系统 [1] - 以2018年交易额计占据国内市场份额86.2% [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开发全球46,917个在线电子导览 覆盖中国297个5A级和2,734个4A级旅游景区 [1]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旅游与全域旅游政策 与腾讯合作"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 与高德合作"未来景区"项目 [2] - 与国内多家旅游局建立深度合作 改变旅游行业服务方式及数千万消费者旅行模式 [2] - 为"旅游产业+互联网"开创更广阔应用前景 [2]
贵州:数字引擎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8-24 09:56
智慧旅游服务升级 - 贵阳市旅游发展集团运营的“爽爽贵阳旅居”平台服务300余家商户,提供日租、月租、长租及套票等多元化产品,集成景区票务预订、旅行社产品及定制化小车小团服务,实现“住行游购娱”全链路数字化覆盖 [2] - “一码游贵州”3.0版上线,联动数字人“黄小西”和旅游行业大模型,实现全省A级景区线上购票全覆盖 [4] - 黄果树景区通过闸机人脸识别实现“刷脸”秒级入园,安顺旅游集团智慧旅游指挥调度中心通过1000余路监控与实时数据分析精准管理景点人流热力与摆渡车调度 [2] 技术驱动旅游场景创新 - 百花湖景区智能游船采用全自动航行、毫米级路线控制及电动驱动技术,配备360°无死角感知网络,可在50米外识别漂浮物和暗流并自动规划避障路径 [5][6] -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通过AI虚拟交互、全息投影与三维声场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试运营以来已上演超16100场演出,接待游客突破17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2万余人次 [7]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 贵州非遗数字资源库完成对蜡染、刺绣等10万余个非遗纹样的数字化采集,系统记录图案的文化语义和来源,其纹样设计应用于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45名贵州“村T”少年的民族服装 [8] - 贵阳文昌阁街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历史文化数据库,精准梳理历史脉络,实现从表层展示到深层重构的文化保护与创新利用 [11]
杭州推出新版避暑数字地图 精准响应1℃温差
杭州日报· 2025-08-22 10:27
杭州的体感温度每上升1℃,户外景区的客流量会减少近6%,相当于近两万人望"热"却步。这是来 自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的调研数据,清晰反映出高温天气为旅游市场带来的挑战。8月以来,高温与 暑期后半程的短途游客流高峰相遇,杭州文旅部门联合市气象局,于日前推出"2025杭城避暑数字地 图",依托城市大脑的数字监测与分析能力,融合实时气象数据与多维度的文旅数据,向市民游 客"数"送清凉。 1℃的温差背后,隐藏着市民游客悄然改变的行程计划与亟待回应的避暑需求。根据杭州市旅游经 济实验室的分析,1℃温差虽微乎其微,却真实地左右了游客的选择与脚步。尤其是近年来,杭州亲子 游板块,客流高峰由春秋两季逐渐转向7月、8月两个月,高温天气则成为影响游客出行决策的关键变 量。 如何破解旅游市场"双峰叠加"的问题,精准对抗1℃温差带来的影响?当下,杭州正通过数据与服 务的深度融合来破题。与传统的季节主题旅游地图不同,新版避暑地图依据近一个月的实时气象数据, 如气温、体感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数据,并结合近期搜索率较高的避暑旅游资源与热门 话题,实现从数据监测到旅游服务的转变。 在内容层面,新推出的避暑地图既重点推荐了浙西大龙湾 ...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1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34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万元,成功实现扭亏[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46,643万元,净资产104,483万元,资产负债率29%[2] - 传统景区业务面临压力,但阿里景区入境游业务增长明显,旅行社出入境业务发展稳健[2] 核心经营举措 - 智慧平台服务升级:"乐游西藏"平台实现OTA分销系统对接,整合本地商户资源,推出景区慢直播场景和智能行程规划服务[2] - 生态联动营销:与携程等OTA平台合作策划主题营销活动,通过抖音直播等方式精准转化流量[2] - 入境游业务发展:受益于政策支持,印度香客赴阿里景区路线恢复,公司通过设施升级和多语服务促成接待规模增长[3] - 产品创新:阿里景区推出"直升机救援+外骨骼装备"等高端产品,圣地国旅完善出境游产品设计[3] - 情景打造:新增网红打卡地和主题产品,深化场景体验,提升二次消费转化[4] - 景交联动:成功运营景区直通车和直达专线,推出组合优惠满足多样化需求[4] - 品牌推广:参与政府推介活动,整合社交媒体资源进行矩阵式传播[5] - 安全防控:完善智能化安全防控体系,开展应急演练,确保旅游高峰期平稳运营[6][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认为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10] - 审议通过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1] - 拟取消监事会,原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2][21] - 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和制度,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4][37] 募集资金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3,227.04万元,其中6,284.65万元用于募投项目建设,26,942.39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5]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32,307.79万元,均存储于募集资金专户[25] - 2018年至2025年6月期间,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均为保本型[31] - 2025年股东大会同意继续使用不超过3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31] - 2019年终止原定募投项目,2021年变更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32] - 2023年和2024年两次延长募投项目实施期限[33][34]
世纪恒通:目前公司在智慧旅游领域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20:43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在智慧旅游领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暂未形成具体运营项目或实质性业务投入 [1] - 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及自身业务规划审慎关注业务机会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智慧旅游作为新兴领域,市场培育和商业模式仍需时间验证 [1] - 该领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1]
岭南控股(000524) - 2025年8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8 18:48
主营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一家集商旅出行(旅行社)、住宿(酒店)及其他旅游产业链相关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集团 [1] - 商旅出行业务核心企业为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已完成全国6大运营中心战略布局 [1][2] - 住宿业务核心企业为岭南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规模连续两年位居"中国饭店集团60强"第14位 [3] - 产业链延伸至餐饮、景区、会服、旅运、科技等多元业务,管理5A级白云山景区及4A级贵州布依古寨景区 [4][5][6]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联合中免集团等设立市内免税品公司,公司持股19.5%(投资877.5万元),已完成工商登记 [7][8] - 控股股东岭南国际收购都市酒店70%股权,委托岭南酒店管理3年,承诺3年内优先注入上市公司 [8][9] - 明确资产注入时间表:若3年内未收购,控股股东将在2年内向第三方转让股权 [9] 品牌体系与运营数据 - 酒店板块拥有12个核心品牌,覆盖高端(花园酒店)、中端(岭南东方)、经济型(都市118)全品类 [3][4] - 自有产权酒店包括3家标志性五星级酒店:广州花园酒店(白金五星)、东方宾馆及中国大酒店 [4] - 旅行社业务构建"全国买全国卖"生态,覆盖多口岸出发、多签证中心的网络化布局 [2] 创新业务发展 - 科技业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专注智慧旅游系统研发,获"专精特新"资质 [6] - 会服业务拥有5个自主IP展会,包括广东旅游产业博览会、粤菜师傅乡村行等 [5] - 旅运业务拥有专业车队及航空票务代理资质,覆盖120家航空公司销售授权 [6]
我省举办智慧旅游推进交流活动
新华日报· 2025-08-07 07:10
行业活动与政策动态 - 江苏省文旅厅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5年江苏省智慧旅游图谱研究报告》[1] - 活动推出"全域覆盖+场景深耕"双轨模式 旨在为全省智慧旅游建设提供可复制方案[2] 智慧旅游产业规模与结构 - 江苏省拥有221家智慧旅游企业 产业覆盖信息设施、平台服务、产品供给、应用服务四大领域[1] 创新案例与技术应用 - 18个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案例入选省级优秀 包括南京博物院VR大空间沉浸展等项目[2] - 蚂蚁集团、抖音集团、科大讯飞、同程旅行4家头部企业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行路演交流[2] - 无锡拈花湾景区、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苏州拙政园景区分享行业创新发展经验[2] 行业交流与主题研讨 - 活动开展3场专题对话 聚焦科技创新文旅体验、智慧旅游管理数据利用、科技赋能人文资源活化三大主题[2]
驴迹科技盘中最低价触及0.18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8-05 17:08
股价表现 - 截至8月5日收盘价0.185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2% [1] - 盘中最低价触及0.180港元 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4.73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成立于2013年12月 专注于景区导览和全域导览两大核心战略 [1] - 业务涵盖导游软件研发、全域导览系统及旅游配套业务 [1] - 基于智慧旅游产业云脑构建旅游生态圈 2020年1月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1] 市场地位与覆盖范围 - 2018年交易额占国内市场份额86.2% [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开发全球46,917个在线电子导览景区 [1] - 覆盖中国297个AAAAA级和2,734个AAAA级旅游景区 [1]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携手腾讯与高德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和"未来景区"项目 [2] - 与国内多家旅游局建立深度合作 [2] - 通过智慧旅游生态平台改变行业服务方式 影响数千万消费者旅行方式 [2]
供需发力 打通文旅产业升级路
金融时报· 2025-07-15 11:13
金融支持文旅产业 -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在供给端与需求端双向发力,推动旅游设施提质升级,截至2025年4月末,张家界市金融机构文旅行业贷款余额404.57亿元,同比增长18.47% [1]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经营权质押贷""门票收费权质押"等模式,截至2025年4月末,为景区企业发放贷款154笔,余额71.38亿元,同比增长14.25%,其中交通银行湖南省内首笔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累计投放8.29亿元 [2] - 针对旅游行业轻资产特点,金融机构推出"民宿贷""张旅贷"等特色产品,为民宿集群提供5.65亿元信贷支持,其中张家界农商银行向民宿行业整体授信3000万元 [3] 新兴旅游业态发展 - 金融机构支持夜游经济、红色旅游等新兴业态,截至2025年4月末,向红色旅游发放贷款25笔、2.23亿元,向夜间经济项目投放贷款47笔、7.1亿元,慈利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文旅产业贷款19.47亿元 [4] - 张家界农商银行向七十二奇楼、南门口夜市区投放贷款4377万元,工商银行为"魅力湘西"项目提供贷款支持3700万元 [4] 旅游支付场景优化 - 金融机构提升支付便利性,实现五大国际卡品牌和24个币种刷卡消费,截至2025年4月末,POS机外卡收单业务量26.74万笔、金额7.01亿元,发放"汇钱包"4.96万个(折合248.05万美元)和"零钱包"10.11万个(金额1454.7万元) [5] - 核心景区新增145个扫码支付点位,交易笔数同比增长71%,布设5000余台智能POS机具,非现金支付率达92% [6]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 - 金融机构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截至2025年4月末,通过平台实现交易流水11.14亿元,农业银行增设"一码行"支付模块,交通银行实现旅游信息数字化管理 [6] 旅游消费金融创新 - 金融机构推出旅游消费专属信贷产品,截至2025年4月末,个人旅游消费贷款余额8.25亿元,同比增长12.56%,旅游场景信用卡消费金额达4.78亿元 [7] - 邮储银行推出"旅游分期付",慈利农商银行设计"消费+旅游"组合信贷,农业银行提供最高2万元旅游消费信用额度 [7]
碧湖深处有“新”意
人民网· 2025-07-03 17:15
智慧旅游升级 - 青海湖景区推出"梦幻西海行"小程序实现吃住行游购一键搞定 并整合青甘大环线其他景点玩法形成完整旅游方案 [2] - 智慧管控中心实时监测游客分布 车辆通行等数据 高峰期动态增加疏导人员提升入园效率 [4] - 停车场完成智能化改造 新增200个车位并配备充电桩 无障碍车位等设施 智能停车系统实时监控车辆数据 [4] 生态保护措施 - 新建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景区污水100%达标处理 推广使用生态厕所减少环境污染 [4] - 游船污水全部打包上岸处理 配备专业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 志愿者定期清理周边环境 [5] - 热气球项目限定飞行高度避免惊扰候鸟 文创IP形象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7] 旅游体验优化 - 72小时不限次门票+游玩项目打包模式提升游客体验 [2] - 人车分流设计改善带老人儿童游客的游览体验 [4] - 新增鱼雷发射试验基地纪念馆和野生动植物标本馆作为教育场所 [7] 行业发展数据 - 青海省2025年4月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 同比增长22 7% [7] - 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案例入选全国文旅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