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台积电三季度利润新高:多终端高成长 先进工艺涨价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23:20
公司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1亿美元,同比增长40.8%,环比增长10.1%,超过业绩指引[2][3] - 第三季度毛利率达59.5%,营业利润率达50.6%,净利润率为45.7%,均超过业绩指引[2][3]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7.44新台币,同比增长39.0%,环比增长13.6%[3] - 第三季度12英寸等效晶圆出货量为4,085千片,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9.9%[3] 终端市场表现 - 高性能计算业务收入占比连续两个季度达57%-60%,是公司重要业绩支撑[3] - 智能手机市场收入在备货旺季驱动下环比提升19%[10] - 汽车芯片市场进入复苏区间,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上涨18%[10] - 物联网业务收入在第三季度实现环比20%提升[10] 技术节点收入构成 - 第三季度3纳米工艺收入占比23%,5纳米工艺收入占比37%,两者合计贡献60%的收入比重[6][7] - 先进制程收入占比相比去年的52%有显著提升[6] 行业趋势与需求展望 - AI需求非常强劲,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高于45%[7] - 先进封装CoWoS产能依然紧俏,公司正努力提升2026年产能以缩小供需差距[7] - 晶圆代工行业面临结构性涨价环境,部分晶圆厂已酝酿对紧缺制程平台进行涨价[5][9][14] - 2026年台积电的2纳米代工价格预计比3纳米代工价格高20%左右[8] 产能与成本挑战 - 海外工厂产能提升对公司毛利率有稀释影响,预计2025年下半年稀释幅度约2%,全年影响约1%-2%[8] - 未来几年海外工厂对毛利率的稀释初期预计为2%-3%,后期将扩大至3%-4%[8] - 手机芯片客户与代工厂有长约保证产能,短期内产能受AI芯片挤占可能性较低[8]
思特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6.56亿元~7.3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6:39
业绩预告核心数据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6.56亿元至7.36亿元 [1] - 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将增加约3.83亿元至4.63亿元,增幅为140%至169% [1] 智能手机领域业绩驱动因素 - 与多家客户的合作持续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1] - 创新研发推出的基于Lofic HDR®2技术的多款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 [1] - 基于国产Stacked BSI平台的多款产品量产出货,带动该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1] 汽车电子领域业绩表现 - 应用于智能驾驶和舱内等新一代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1] 智慧安防与机器视觉领域进展 - 高端安防产品系列在专业安防领域的份额持续提升 [1] - 作为机器视觉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紧抓市场发展机遇,新兴机器视觉领域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1]
思特威(688213.SH)发预增,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到169%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6:31
业绩概览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5,603万元至73,603万元 [1] - 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38,279万元至46,279万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40%至169% [1] 智能手机业务 - 与多家客户的合作持续全面加深 [1] - 基于LoficHDR®2.0技术的多款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 [1] - 基于国产Stacked BSI平台的多款产品实现量产出货 [1] - 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1] 汽车电子业务 - 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新一代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1] 智慧安防与机器视觉业务 - 高端安防产品系列在专业安防领域的份额持续提升 [1] - 新兴机器视觉领域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1] 整体盈利能力 - 公司收入规模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提高 [1] - 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1]
思特威: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0%到169%
新浪财经· 2025-10-17 16:13
财务业绩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56亿元到7.36亿元 [1] - 净利润预计将比上年同期增加3.83亿元到4.63亿元,增幅达140%到169% [1] - 公司收入规模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提高,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1] 智能手机领域 - 与多家客户的合作持续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应用需求 [1] - 基于Lofic HDR 2.0技术的多款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 [1] - 基于国产Stacked BSI平台的多款产品实现量产出货 [1] - 以上因素共同带动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1] 汽车电子领域 - 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新一代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1] 智慧安防与机器视觉领域 - 高端安防产品系列在专业安防领域的份额持续提升 [1] - 作为机器视觉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紧抓市场发展机遇 [1] - 新兴机器视觉领域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1]
商务部回应批准稀土出口等国际经贸问题
新华网· 2025-10-16 21:45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法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并非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 [1] - 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出口申请均可获得批准,并将优化许可流程、缩短审核时间,考虑适用通用许可等便利化措施 [1] - 管制措施旨在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 [3] - 纳入管制的境外稀土产品仅包括出口管制清单中已列管的稀土磁材、相关零部件及稀土靶材等产品 [3] 中美经贸摩擦与中方立场 - 美方在20余天内密集出台20项对华打压措施,包括出台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延伸列入“实体清单” [1] - 美方执意于10月14日落地对华造船“301”调查港口费措施,对中方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1] - 中方对美方一系列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希望美方纠正错误做法 [2] - 中方在措施出台前已通过双边对话机制向美国等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通报,澄清政策目标,部分国家和地区表示理解并正与中方沟通协作 [2] 中方反制措施与影响评估 - 中方依法依规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作为对美方301调查限制措施的反制 [2] - 中方认为美方对华造船等行业的301调查及限制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将损害美国港口竞争力和就业,并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 [3] - 中方反制措施是被动的防御行为,旨在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对美方指控的回应 - 中方指出美方对中国稀土管制措施的解读是严重曲解和渲染夸大,故意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4] - 美方自2022年以来多次出台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滥用最低含量0%、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等域外管辖措施 [4] - 中方认为美方在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 [5]
蓝思科技跌2.00%,成交额10.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835.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下跌2.00%,报28.85元/股,成交10.72亿元,换手率0.74%,总市值1524.5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835.77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10.09%,卖出占比8.46%;大单买入占比26.07%,卖出占比34.08%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4.17%,近5个交易日下跌14.82%,近20日下跌2.37%,近60日上涨25.22%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7日,龙虎榜净买入1.07亿元,买入总计4.26亿元(占总成交额19.16%),卖出总计3.19亿元(占总成交额14.3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1日,2015年3月1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防护面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主要产品为手机视窗防护屏,其他产品包括平板电脑防护屏等,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能手机与电脑类82.48%,智能汽车及座舱类9.60%,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5.00%,其他业务收入1.82%,其他智能终端类1.1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折叠屏、全面屏、智能手机、智能座舱、元宇宙概念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4.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4.52亿元 [3]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78万,较上期增加15.38%;人均流通股33595股,较上期减少13.32%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14亿股,较上期减少1501.31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840.45万股,较上期减少123.5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554.20万股,较上期增加319.75万股 [3] - 兴全合润混合A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798.72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为第九大股东,持股2532.82万股,较上期增加241.54万股;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为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2087.49万股 [3]
太龙股份涨2.11%,成交额1.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94.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17.41元/股,成交额为1.01亿元,换手率为3.46%,总市值为38.0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94.77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99.23万元,大单净买入95.5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1.7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4.45%,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11.39%和15.83%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2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871.62万元,买入总额1.42亿元(占总成交额22.87%),卖出总额1.03亿元(占总成交额16.6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以半导体分销为主(占收入84.92%),商业照明业务为辅,其他业务包括照明器具(9.64%)、LED显示屏(4.26%)、光电标识(0.80%)等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1.29%,但归母净利润为1828.35万元,同比减少17.83%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67.36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964.67万元 [3] 行业分类与股东情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涉及概念板块包括无线耳机、LED、智能手机、高送转、MLED等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10万,较上期大幅增加53.57%,人均流通股为8100股,较上期减少27.39% [2]
苏州天脉涨2.07%,成交额1792.8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6.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09: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123.98元/股,总市值143.42亿元 [1] - 当日成交1792.82万元,换手率0.56%,主力资金净流入86.8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3.34%,近60日上涨17.5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7.79%,近20日下跌6.54%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导热散热材料及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热管理材料及器件收入占比98.37% [2] - 公司于2024年10月24日上市,属于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次新股、安防、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华为概念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11.20%,归母净利润9445.40万元,同比减少2.1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02万,较上期减少28.70%,人均流通股2561股,较上期增加66.0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78.08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7.30万股,较上期增加27.06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1.65万股 [3]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等多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华勤技术涨2.00%,成交额6.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63.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3: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5日盘中上涨2.00%,报94.73元/股,成交6.00亿元,换手率1.12%,总市值962.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63.10万元,特大单买入5582.24万元(占比9.30%),卖出6711.17万元(占比11.18%),大单买入1.54亿元(占比25.64%),卖出1.49亿元(占比24.8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5.23%,近5个交易日下跌10.09%,近20日上涨13.83%,近60日上涨4.00%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16日,龙虎榜净买入-1.22亿元,买入总计3.15亿元(占总成交额21.06%),卖出总计4.36亿元(占总成交额29.21%) [1]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于2005年8月29日,于2023年8月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性能计算60.32%,智能终端31.93%,AIOT及其他3.95%,其他2.56%,汽车及工业产品1.2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服务器、交换机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 [2] - 2025年1月-6月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31万,较上期增加3.71% [2] - 人均流通股13257股,较上期减少3.4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242.90万股,较上期增加159.50万股 [3]
豪威集团跌2.01%,成交额17.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097.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1: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4日盘中下跌2.01%,报135.54元/股,成交额17.16亿元,换手率1.03%,总市值1635.1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097.13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0.0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9.61%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15日,于2017年5月4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被动件、结构器件等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半导体设计销售占82.92%,半导体代理销售占16.58%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139.56亿元,同比增长15.42%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0.28亿元,同比增长48.34%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4.41万户,较上期减少6.08%,人均流通股增至8445股,增加6.5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63亿股,较上期增加943.79万股 [3] - 多只主要ETF(如华夏上证50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且持股有所增加,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有所减少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64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7.71亿元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光学、智能手机、传感器、汽车芯片、芯片概念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