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沉浸式体验
icon
搜索文档
AI再现金明池上赛龙舟 现代游客呐喊与千年前欢呼声隔空和鸣共振
央视网· 2025-06-01 13:39
文旅场景创新 - 河南开封通过AI技术复原北宋《金明池争标图》,再现宋代龙舟竞渡盛况,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1][2][6] - 清明上河园水域场景复现画中临水殿和龙舟赛事,游客从"观光"升级为"共情",实现古今情感共振[11] - 景区每日节目量达150场(节假日200+场),游客停留时间从4小时延长至8小时,非门票收入占比超50%[20] 消费拉动效应 - 端午假期预计游客量达150万人次,沉浸式体验带动餐饮、住宿等周边消费增长[21] - 宋代"四雅"非遗项目(焚香、点茶等)被复原展示,如《陈氏香谱》记载的龙涎香制作工艺吸引游客参与[23][26][28] 文化IP商业化 - 《金明池争标图》IP衍生出水上歌舞、仙女御凤等表演项目,还原宋代端午习俗(水秋千、水傀儡等)[14][18] - 宋代制香技艺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复原,结合影视IP元素(如龙涎香)增强体验吸引力[29]
京东MALL北京南三环店盛大开业,一站式潮购地标引领科技生活新风尚
搜狐财经· 2025-05-31 15:13
京东MALL北京南三环店开业概况 - 京东MALL北京南三环店是北京首家且全国面积最大的门店,占地78000平方米,位于丰台区南中轴"首都商务新区商圈" [1] - 门店融合百年中轴线文化与现代科技生活,采用"沉浸式体验+全品类覆盖+场景化服务"模式,转型为南城家电家居3C数码一站式文化潮购地标 [1] 供应链与业态布局 - 依托京东集团供应链整合能力,汇聚全球顶尖家电家居品牌及全品类产品矩阵,商品种类超20万种 [3] - 创新打造超30个沉浸式1:1实景智能体验馆,高度还原真实居家场景,精准匹配家庭个性化需求 [3] - 7层购物空间涵盖家电、家居家装、3C数码、休闲娱乐、运动户外、书店等多元业态,为近十年来北京南城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3] 特色体验区与品牌合作 - 电竞数码体验区引入苹果、华为、荣耀等一线品牌,并首次引入雷蛇(Razer)线下门店,提供定制高性能主机服务 [4] - 美食烘焙体验区配备最新网红电器,支持烘焙DIY及专业咖啡师互动体验 [4] - 冰洗护理中心集合卡萨帝、海尔、西门子等品牌,提供免费"衣物护理实验室"服务,小天鹅展厅融合京绣非遗与未来家居场景设计 [6] 文化及亲子业态拓展 - 首次启动外部招商,引入国图书店打造集阅读、艺术、社交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空间 [7] - 与乐立方合作建设大型儿童乐园,提供寓教于乐的亲子场景 [7]
哪吒等文化IP“破壁”VR困局,以5D+VR文化剧场重构商业想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8:50
VR行业现状与挑战 - VR设备长期面临"专业用户看不上,普通用户不愿买"的困境,陷入用户与内容互为制约的恶性循环 [1] - 用户体验差表现为画面模糊、设备笨重、眩晕感强,国内VR月活用户仅30万量级(截至2024年) [1][2] - 技术短板包括算力不足导致实时渲染效果差,内容缺失与断点问题突出 [2] 商业模式与市场特征 - 国内VR/AR企业主要依赖B端和G端客户,抗风险能力较弱 [3] - 90后/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推动体验式消费需求增长,强调"能共情、可沉浸、有互动"的内容 [1][3] - 传统VR内容由IT团队开发,侧重功能而非艺术性 [3] 内容创新与突围路径 - 行业提出"VR出路在内容"理念,通过文化IP打造"可穿越的文化剧场",如《哪吒5D VR》项目融合5D全息与VR大空间交互技术 [1][3][4] - 文化剧场模式优势:降低获客成本(IP自带流量)、提升复购率(剧情迭代+积分社交体系) [4] - 应用场景拓展案例:酒店宴会厅改造为"宴会+文旅"混合空间,实现资源复用与客流导入 [5] 市场规模与商业实践 - 中国沉浸式产业规模预计2026年达2500亿元,"文旅+科技"为增长引擎 [5] - 石代科技计划全国开设200-300家门店,采用550平方米轻改造模式(低成本装修+毫米级定位技术)实现规模化 [5] - 5D VR技术通过超级IP联动(如哪吒、阿凡达)创造沉浸式文旅新亮点 [4][5]
西湖区升级全域文旅版图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41
文旅活动推广 - 西湖区以"北纬30°派对 解锁西湖B面"为主题举办2025年文旅系列推广活动,通过艺术、科技、市集、演艺等多元形式展现创新活力与文化魅力 [1] - 活动发布现象级文旅新业态、十大线路及年度重大文旅活动,以全新消费场景升级全域文旅版图 [1] - 从全年时间维度挖掘四季特色,针对亲子、青年、养宠群体打造涵盖艺术疗愈、传统文化、户外运动等主题的旅游线路 [1]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同步发布"5·19惠民政策",包含景区优惠、文旅和体育产业政策、文旅权益卡等举措,支持文旅企业并提供游客门票优惠 [1] - 西湖区持续以政策创新释放产业动能,以惠民举措传递城市温度,以多元产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1] 年轻化营销与消费升级 - 创新推出"高校文旅星推官"计划,吸引高校学子通过新媒体创作、活动策划为文旅注入青春活力 [2] - 组建"文旅宣推官"队伍,涵盖科技、文化领域及主持人、运动员等多职业青年代表 [2] - 深化"文旅+百业"跨界联动,以7大领域30个新消费培育监测点推动文旅与新消费深度共振 [2] 业绩与业态创新 - 今年"五一"假期接待336万游客,酒店入住率同比上升11.45% [2] - 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新消费驱动、融合创新四大现象级文旅新业态全面爆发 [2] - 以"两镇六街区"为抓手打造文旅新消费场景,融合市井烟火与数字科技、文创IP [2]
“文创天府·蓉耀未来”,成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场景供需发布会将于明日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23:16
成都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处于高质量发展重要阶段 强化融合创新 打造新业态新场景 让游客常来常新 [1] - 5月22日将举行"文创天府·蓉耀未来"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场景供需发布会 聚焦创新场景 提供新技术新产品"试验场"与"首秀台" [1] - 发布会将释放76条场景供需机会清单 为行业探索创新路径提供观察样本 [1] 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 - 数字技术驱动的"文化+科技"融合浪潮正重塑内容生产与消费体验 催生文化旅游产业新玩法 [1] - 数字文创在体育 会展等领域激发强大势能 推动传统场景智慧升级与体验重构 [1] - 创新场景引领的产业之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1] 沉浸式体验场景发展趋势 - 沉浸式体验成为行业标配 文化IP 空间设计 科技应用构成"三板斧" [8] - 数字文创赋能场景 通过戏剧光影 AR/VR等技术打造虚实融合交互空间 引导游客"入戏" [8] - 成都"夜游锦江"案例 日间静态装置艺术打卡 夜间声光电组合呈现"锦江故事卷轴" [8] 数字技术在场景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 新场景吸引游客关键在于"讲故事" 数字技术是实现文化转换的关键角色 [10] - "寻境敦煌"案例 运用VR建模 三维动态重构等技术高精度重现莫高窟艺术 [11] - 生成式AI应用升级 如AI导游定制讲解 AI行程规划 正成为提升体验的"标配" [13] 数字文创的跨界延伸效应 - 演唱会等文化活动形成"场景引力" 2024年大型演出跨城观演率超60% 带动综合消费2000亿元 [14] - 会展业运用VR/AR 人工智能等技术 将文化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叙事性空间" [16] - 体育产业中数字文创催化效应显著 如贵州"村BA"通过短视频放大原生态文化影响力 [16] 场景营销与情感价值创造 - 日照景区"撒蛤蜊"互动案例 通过短视频传播实现地域"出圈" 展示人情味互动价值 [18] - 数字文创需以科技"巧劲"服务人文"温度" 创造触动人心的情感价值与社群连接 [18] - 首批文化旅游产业链场景清单将发布 涵盖数字文博 智慧文旅 智慧体育等多个前沿领域 [18]
线上引流、首创消费、设施提升——业态升级游客尽兴 百年梨园更聚人气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34
梨园经济发展模式 - 依托万亩古梨树资源发展梨园经济,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1] - 消费需求多样化推动梨园消费市场发展,形成新消费模式图谱 [1] - 从传统农家乐升级为夜场演绎、草坪婚礼等多元化业态 [5][9][16] 创新引流策略 - 邀请本土相声演员王海拍摄预告视频,利用名人IP为什景庄园引流 [3][5] - 线上营销成为主流策略,通过甘肃演艺集团演员自带流量造势 [7] - 打卡式消费趋势下,线上攻略成为吸引游客重要手段 [7] 首创消费模式 - 什景庄园推出"梨园草坪婚礼"服务,可容纳40桌宴席并允许燃放烟花 [9][11] - 望山下梨花园首创178元/人自助消费模式,节省人力成本提升消费品质 [14] - 趣野星辰梨园以露营风走红,提供60个帐篷和自扎帐篷区(30元/人) [18] 沉浸式体验升级 - 露营区转型为沉浸式剧场,提供篝火民谣、露天电影等夜间活动 [21] - 打造梨花长廊、梨木装饰墙等特色打卡点,增设观景平台和儿童游乐区 [21] - 消费者从观光转向深度参与,追求调动五感的沉浸式田园体验 [22][24] 业态创新特点 - 传统梨园经济向"引流-消费-留客"全链条转型 [22] - 精准把握露营热、婚庆市场等消费趋势实现业态创新 [16][9] - 将古梨树生态资源与现代文旅需求深度融合 [24]
研判2025!中国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文旅+”模式驱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与IP运营助力二次消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36
行业概述 - 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整合旅游、商业、休闲、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形成文化吸引核、休闲聚集区、旅游地产社区三大核心板块 [2] - 按资源类型可分为文化遗产型、主题公园型、乡村旅游型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1999年为萌芽阶段,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主,文化体验多为浅层展示 [4] - 2000-2009年为初步探索阶段,主题公园和文化景区涌现,形成早期文化旅游综合体雏形 [4] - 2010-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涌现,文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5] - 2020年至今为转型升级阶段,向高品质、多元化、科技化方向转型,沉浸式文旅项目成为现象级案例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资源开发与获取、规划设计与建设、文化资源与IP开发 [8] - 中游为文化旅游综合体运营服务环节 [8] - 下游为游客和消费者 [8] 市场规模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6.11% [12] - 呈现"文旅+科技""文旅+商业""文旅+体育"等跨界融合趋势 [12] - 标杆项目日均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5%,年轻客群占比超60%,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8天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侨城年均IP采购投入超10亿元,旗下主题公园二次消费占比达50% [14] - 融创通过"冰雪世界+商业综合体"模式,年客流量超800万人次 [14] - 云南旅游2024年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 [16] - 中青旅2024年营业收入为99.57亿元,同比增长3.34%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沉浸式体验与智慧化运营深度融合,智慧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45万亿元 [20] - Z世代推动剧本杀、国潮、电竞等主题项目爆发,银发群体康养旅居需求激增 [21][22] - 绿色理念与产业协同重塑生态,ESG投资成为新标尺 [23]
杭州文旅升级之路:从“西湖游玩”迈向“西湖+沉浸体验”新时代
环球网· 2025-05-15 22:10
历史文化名城背景 - 1982年杭州与西安同时入选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1] - 四十余年来两城分别形成"秦风唐潮"和"宋韵开发"的差异化文旅发展路径 [2] 西安文旅发展模式 - 以盛唐文化为核心构建"沉浸式体验+多元化业态"立体生态 [4] - 大唐不夜城通过《盛唐密盒》《李白对诗》等互动IP实现游客参与度300%提升 [5] - 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依托华清宫遗址,复原度达90%的唐代服化道增强历史真实感 [6] - 形成"历史景区+文化街区+文旅演出+主题乐园"全维度矩阵,包含兵马俑、丝路欢乐世界等20余个核心项目 [7] 杭州文旅升级路径 - 早期以西湖为核心开发雷峰塔、灵隐寺等传统景点 [8] - 当前重点挖掘南宋文化,复原南宋御街并建设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三大场馆 [10] - 推出"运河宋迹"等20条研学线路,AR技术还原"西湖十景"南宋风貌 [10] 杭州平行世界度假乐园规划 繁华宋京板块 - 建设3000座360度旋转剧场打造史诗级宋韵演出 [12] - 6000座山水实景秀演绎《白蛇传》,覆盖面积达50亩 [12] - 配套江南诗画苑等场景还原宋代生活美学 [12] 未来世界板块 - 引进直径23米8K球幕屏(分辨率达4K屏4倍) [14] - 部署浙江首条室内星际过山车及黑暗水上骑乘项目 [14] 奇幻雨林板块 - 建设大型穹顶瀑布温室,植物种类超300种 [15] - 50亩六自由度黑暗乘骑项目创造沉浸式冒险体验 [15] 行业发展趋势 - 西安模式验证"国潮文化+科技赋能"可使游客停留时间延长2-3天 [7] - 杭州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西湖观光+宋韵体验+科技游乐"的复合收入结构 [16] - 沉浸式体验推动客单价从200元提升至800元量级 [12][14]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倒计时,江苏游客将拥有更多高品质亲子游选择
扬子晚报网· 2025-05-08 12:42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 - 全球规模最大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7月5日开业 总投资超5.5亿美元 [1] - 开园限量纪念年卡及酒店套餐已开售 包含试运营门票 [1] - 乐园包含8大主题区 75个互动项目 特别设计全球独有的"悟空小侠"主题区和江南水乡风格的"迷你天地" [3] - 选址金山枫泾镇 距离江苏主要城市均在2小时交通圈内 高铁18分钟即可从金山北站抵达上海虹桥枢纽 [3] 长三角文旅产业升级 - 上海乐高乐园入驻标志着长三角文旅产业正从传统观光游乐向沉浸式体验升级 [3] - 2024年长三角地区主题乐园接待量已占全国四成以上 但同质化竞争严重 [5] - 乐高乐园加入有望推动行业向品质化 差异化发展 [5] 江苏游客受益 - 江苏亲子家庭出游选择更加丰富 以往只能前往上海迪士尼或环球影城 [6] - 南京市民乘坐高铁1.5小时即可抵达乐高乐园 周末亲子游有了新选择 [6] - 乐高乐园主要面向2-12岁儿童家庭 与江苏本土景区客群形成互补而非直接竞争 [8] 江苏文旅发展机遇 - 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 南京欢乐谷等本土乐园正在提升沉浸式体验 [9] - 江苏景区可与乐高乐园联动推出跨区域旅游线路 [9] - 南京红山动物园的动物保育 苏州园林的文化体验具备差异化优势 [9] - 国际品牌入驻倒逼本土乐园提升服务质量 如南京银杏湖乐园计划新增非遗体验项目强化本土文化特色 [9]
罗曼股份20250507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罗曼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收入 6.88 亿元,同比增长 12%,文旅板块从一千多万、两千万左右增长到 1.37 亿元接近翻倍,数字能源业务从一千多万增长到 1.25 亿元,同比增幅接近十倍,景观照明业务因政府回款不及时略有下降[3]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上涨 49%,达到 1.8 亿元,数字文娱板块贡献约 8000 万元,预计今年三大业务板块将均衡分布[3] 2.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 年底应收账款扣除坏账减值损失后余额约 7 亿,今年 1 - 4 月回收 2 亿,公司已规范回款并制定规则下达指标,预计年底坏账情况改善[5] 3. **政府对文旅项目重视及影响** - 各地政府从“照亮城市”转向“场景打造”,与公司数字文旅板块结合,多个城市景点客流量显著增加,提升当地消费水平,多地政府洽谈打造网红景点[6] 4. **光伏领域布局** - 响应双碳政策,将新能源与城市景观照明结合,在物流园区实施全场景空气能源方案,新中标 100 兆瓦能源项目,反映新能源需求增长[7][8] 5. **海外市场展望** - 预计 2025 年收入比 2023 年翻倍,主要客户有环球、奈飞、迪士尼等,订单体量大且增速高,业务拓展到游轮项目和定制化产品[9] 6. **重点海外客户规划** - 环球进行新拓展和二期提升改造,公司接到新订单增强游客体验;奈飞计划三年在全球打造 100 个小型线下乐园,公司沟通 IP 授权,开发 AI 运维软件,移动式场景体验项目将在英国落地[10] 7. **与霍尼韦尔协同** - 有意与霍尼韦尔协同,将景观照明和 BIPV 等传统业务带出海,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4][11] 8. **海外业务增长计划及协同效应** - 推进海外业务协作增长,2025 年开展数字文旅项目,配套国内景观照明业务,收购促进国内业务协同效应[12] 9. **成立数字科技公司目的及 AI 赋能** - 成立数字科技公司深化 AI 产品开发,成立 AI 技术研发部门,应用于景观巡视、文旅项目更新迭代,结合海外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13] 10. **沉浸式体验领域布局** - 2025 年通过项目加投资加运营模式布局,下半年与国际 IP 签约落地运营项目,用工程项目毛利反投运营,利于长期发展[14] 11. **沉浸式体验发展趋势** - 线下场景体验符合当前需求,推动城市消费水平提升,硬件未解决线上体验问题且前期投入高,先积累资金发展线下,长远看可能线上线下融合[15] 12. **霍洛维茨技术应用** - HoloTrack 和 DeepSmart 用于沉浸式体验和文旅领域,提升体验效果,在乐高工厂等项目应用较好[16][18] 13. **风险资产比例及冲回情况** - 公司整体风险比同行业高出约四倍,采用迁徙率测算方式计提减值,后续根据回款情况冲减减值损失,导致财务报表有波动性[19] 14. **项目选择策略** - 因地方政府资金压力,景观业务集中在长三角等一线城市,拓展新能源和数字文旅业务,保证回款和良性运营[20] 15. **不同城市项目毛利率及回款周期** - 一二线城市毛利率低于三四线城市,但回款情况好,三四线城市回款周期长,对资产减值计提压力大[21] 16. **国内沉浸式体验市场** - 国内市场需求不逊色于国外,但缺乏大型知名乐园,供应商有更新改造需求,筛选项目考虑回款情况[22][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奈飞计划打造的小型线下乐园每个面积约 1 万平方米,提供沉浸消费、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10] - 今年 5 月底美国奥兰多将开设环球史诗级乐园,公司接到约 3000 万美元订单打造 10 个场景体验项目[9] - 公司目前货币资金约为 4 亿元[14] - 海外公司平均回款周期为 3 - 6 个月,国内为 1 - 2 年[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