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生动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实践”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42
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 - 中国为柬埔寨官员举办红树林养护与生态系统能力建设研修班,进行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 [1] - 柬埔寨作为意向成员国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双方合作进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 [2] - 中柬双方已在政策、技术、人才与制度等方面签署多项谅解备忘录,建立全链条协作模式 [2] 生态修复项目与成效 - 福建东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累计完成红树林种植3096亩 [1] - 项目成林后预计每年可减少2167.2吨碳排放 [1] - 通过蓝碳交易机制,复种的红树林有望带来年均约105.1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收益 [1] 合作模式与影响 - 中柬红树林合作有效缓解了柬埔寨长期面临的红树林退化、科研基础薄弱、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 [2] - 合作模式为区域性生态治理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 - 合作范例向世界展示了跨国生态协作的可能性与实效性,贡献了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方案 [3]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人民日报· 2025-10-20 12:25
安吉农商银行余村绿色支行定制"双碳"智慧楼宇改造方案,支持建设屋顶光伏站点。图为该行工作人员 介绍屋顶光伏情况。 刘万海摄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湖州安吉支行工作人员在茶园走访,向茶叶种植户(中)介绍金融产品。 王 鑫摄 在绿色金融支持下,安吉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为安吉城区景色。 殷兴华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盛赞的湖州一带的茶叶便生长于此。看右手边的茶山上种的,就是安吉白茶, 成就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佳话。"浙江安吉西苕溪旅游航线上,导游小金热情地向游客介绍。 在溪龙乡黄杜村茶农盛时卫看来,把茶园管护好,不仅是环境变好了,最大的好处是茶叶品质更高 了。"去年我们家最大的变化,就是茶园用了有机肥。"盛时卫说。 从过去便宜廉价的无机肥,到绿色环保的有机肥,老盛舍得投入,带来的不仅是茶叶品质提升、价格上 涨,还让土壤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过多、过频使用化学肥料,会让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土壤养分失衡,特别是钾肥与铵态 氮类肥的使用,会破坏土壤 ...
李强总理:部署拓展绿色贸易!
新华网· 2025-10-20 10:28
物流行业 - 物流行业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1] - 行业需持续推动降本提质增效 加快建设供需适配 内外联通 安全高效 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1] - 行业将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 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和规则标准协调衔接 [1] - 将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 优化布局和完善功能 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1] - 将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 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 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 [1] - 将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 [1] 绿色贸易 -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 [2] - 将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 加强与产业 科技 财税 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 [2] - 将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 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2] - 将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 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 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 [2] 农业与粮食生产 -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2] - 将强化底线思维 加强部门协作 抓好秋收秋种 统筹做好种子 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 [2] - 将充分发挥政策性收储托底作用 支持市场化主体加大收购力度 切实保障农民收益 [2] - 将用好农业救灾资金 做好保险理赔 努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 [2] 生态环境监测 - 将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 [2] - 将完善监测标准和规范 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 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
【百姓身边的“十四五”】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0:25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中央作出 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十四五"期间 氧化碳排放强度 上一 / 三二十二 74 ts 买 卜 定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 超过90% 2024年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 浓度下降至 29.3微克/立方米 比2020年下降16.3% 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87.2% 比2020年上升2.4% AA I yu.4% 首次超过90%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 进一步提升 "口袋公园" 1.8万+ 城市绿道 2.5万公里 "十四五"期间 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 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污染防治攻坚战 >> 取得新成效 HS STREAT 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 4100万户 十四五"期间 淘汰高排放车辆 近2000万辆 18% 20% 10%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长三角地区 汾渭平原 碧水保卫战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 ...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16
2023年6月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窟野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在陕西榆林汇入黄河。漫步在窟野河边,波光粼粼的 水面上,赤麻鸭或追逐觅食,或悠然休憩,与晴空碧水相映成趣。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 个'沙'字。"2023年6月,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总书记强 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找到了流域治理的方向。"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农牧 和水利局局长张勇说。 栽种适宜的宿根植物和水生植物,对裸露的坡面、沙地进行绿化补植……经过治理,窟野河年平均输沙 量大大减少。"生态好了,许多之前看不到的候鸟、鱼类都出现了。"呼和说。 窟野河的新面貌,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一个缩影。上下游、干支流、左右 岸;治沙、治水、治山……神州大地,一场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为理念的系统治理实 践,不断绘就我国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 坚持系统观念,做好顶层设计, ...
学习新语|美丽中国建设,总书记念兹在兹
新华社· 2025-10-18 09:54
策划/制作:陈舒 王欢 欧东衢 向定杰 崔晓强 新华社出品 0:0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 大江南北,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时牵挂在总书记的心头。 ...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 依法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森林资源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01
法律实施与执法检查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5月至9月赴福建、内蒙古、黑龙江、湖北、新疆、河北、四川等省份对森林法实施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1] - 检查组认为各地各部门将贯彻实施森林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就 [1] - 检查组建议加快完善森林法配套法规制度体系,推进生态警务机制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以提升基层监管执法效能 [8] 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森林覆盖率超过80%,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2] - 全国造林重点区域转向生态脆弱的西北等地区,检查组建议因地制宜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 [3] - 各地综合运用互联网、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森林防火等管护能力大幅提升,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米东分局将无人机技术运用到生态巡护 [7] 林业产业发展与经济成效 - 木竹加工、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均成为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林草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000万人 [5] - 重点林业县农民收入超过60%来自林草产业,林草产业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6] - 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坚持保护优先,发挥森林景观优势丰富旅游产品,附近伊尔施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沙棘,预计年收入近400万元并带动大量用工 [5] 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 - 福建省深入贯彻森林法,出台多部地方性法规,安排43.7亿元用于国土绿化,累计完成植树造林635.6万亩、森林抚育1810万亩 [3] - 各地制定实施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及林地保护利用、国土绿化等专项规划,为科学合理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提供规划引领 [3] - 检查组建议积极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依法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不断拓宽以绿生金渠道 [6] 未来发展方向 - 检查组建议着力构建以林草资源培育利用为基础,涵盖林草产品产加销、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全产业链的现代林草产业体系 [6] - 需要培育林业绿色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林草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6] -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依法造林、护林、兴林实现生态美、机制活、产业强、林农富有机统一 [8]
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中国证券报· 2025-10-18 04:19
物流行业 - 物流行业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1] - 行业需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1] - 行业将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并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与规则标准的协调衔接 [1] - 将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并优化布局完善功能 [1] - 将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1] - 将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并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 [1] - 将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支持力度以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 [1] 绿色贸易 -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2] - 将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并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 [2] - 将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并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 [2] - 将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并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 [2] - 将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并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 [2] 农业与粮食生产 -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且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2] - 将强化底线思维并加强部门协作抓好秋收秋种 [2] - 将统筹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 [2] - 将充分发挥政策性收储托底作用并支持市场化主体加大收购力度以保障农民收益 [2] - 将用好农业救灾资金并做好保险理赔以减轻农民因灾损失 [2] 生态环境监测 - 将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 - 将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并完善监测标准和规范 [2] - 将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2]
从碳素厂到购物潮 绿色低碳激活成都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10-17 02:10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成都启动“碳索成都 绿色新程”2025年生态文明媒体采风活动 全方位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与绿色低碳发展新成效 [2] - 成都正全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截至10月14日2025年雪山可见天数已达69天 比往年同期显著提升 [2] 生态修复与土地价值转化 - 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原厂区通过高温焚烧处置工艺修复受污染土壤 总计约268亩土地达到住宅和商业开发安全标准 [2] - 修复后土地成功引入成都杉杉奥特莱斯 该项目以“奥莱+”新消费范式成为龙泉驿区文旅消费动线重要一环 [2][3] - 成都杉杉奥特莱斯实现累计接待消费者1000万人次 节假日单日峰值突破8万人次 销售额破10亿元 [3] “无废城市”建设与理念推广 - 成都探索出从单点修复到全域治理的“净土再生、价值转化”完整链条 [3] - 依托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同步推进“十百千万”细胞工程 累计建成21类1458个“无废城市细胞” [3] - 将无废理念嵌入小区、商场、工厂等最小单元 为生态价值持续变现提供绿色动能 [3]
六个“新”字看成绩|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新华社· 2025-10-16 15:56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十五五"发展奠定基础 [2][12] 污染防治攻坚战 -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2] 绿色低碳发展 -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 [4]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新进展 [6]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8] 全球环境治理 - 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担当 [10] 生态环境质量成果与展望 -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延续持续向好态势,空气质量继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12] - 展望"十五五"时期,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