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一财经· 2025-10-28 20:38
货币政策执行与效果 - 2024年11月以来实施一揽子较大力度的货币政策措施,2025年5月进一步降准降息并推出新措施 [3]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8.4% [3] - 2025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4%,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3] 金融业运行与监管 - 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1.52% [4]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8.4%,2025年10月突破3900点创10年来新高 [5] - 2025年8月以来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约2.3万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约7000亿元的水平 [5] - 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处罚责任主体或机构超8000家次,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处罚1978人(家)次 [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 [6]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 [6]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 [6]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6] 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 -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成功定向增发52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7]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8] - 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3万亿美元,较2024年11月末增加728亿美元 [8]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 [9] - 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新增贷款2.2万亿元 [9]
国务院最新报告!潘功胜: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证券时报· 2025-10-28 20:33
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8] - 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 持续释放政策效能 并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2][8]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8] - 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流动性保持充裕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 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4] - 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8] 金融市场稳定与风险管理 -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在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中 相关部门打好政策"组合拳" 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 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 [3][4]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9] - 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 并继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9] 金融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6]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6] - 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 [8] - 深入推进多双边货币金融合作 建立中欧央行行长会晤机制 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中心试运行 [6]
潘功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搜狐财经· 2025-10-28 20:27
钛媒体App 10月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于26日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 融环境。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综合运用多种 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 相匹配。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深化明示贷款综合融资 成本工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 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网站) ...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券商中国· 2025-10-28 19:54
货币政策执行与成效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5月推出新的一揽子措施,包括进一步降准、降息和加大结构性政策支持力度 [4][5]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8.4% [5] - 2025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4%,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5] 金融业运行与监管 - 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过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36%,不良贷款率为1.52% [6]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8.4%,2025年10月突破3900点创10年来新高 [6] - 2025年8月以来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约2.3万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日均约7000亿元的水平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7]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 [7]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8] 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 -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成功定向增发52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9]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9] - 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3万亿美元,较2024年11月末增加728亿美元 [9]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 [10][11] - 指导商业银行通过"白名单"机制新增房地产贷款2.2万亿元 [11] - 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强化金融风险处置资源保障 [11] 下一步工作重点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12]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13]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14] - 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5]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国基金报· 2025-10-28 19:49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2024年9月后出台一揽子较大力度货币政策措施,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5月进一步降准降息并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 [4]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8.4% [4] - 2025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4%,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4] 金融业运行和监管 - 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1.52% [5] - 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6%,证券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295%,期货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226% [5]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8.4%,2025年10月突破3900点创10年新高 [5] - 2025年8月以来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约2.3万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日均约7000亿元水平 [5] - 2024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处罚责任主体1978人(家)次,金融监管总局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127家次 [6] - 中国证监会处罚责任主体1423人(家)次,国家外汇局查处外汇违法违规案件959起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98家企业IPO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7]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 [7] - 2025年9月末科技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1.8%,绿色金融贷款增长22.9%,普惠金融贷款增长11.2% [7] - 养老金融贷款增长58.2%,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增长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7]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7] 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 -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成功定向增发52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8]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9] - 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3万亿美元,较2024年11月末增加728亿美元 [9]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3月末下降71%,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下降62% [10] - 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机制新增贷款2.2万亿元 [10]
国务院报告: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9:24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 行行长潘功胜作了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保持在合理区 间。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1.52%, 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6%,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分别为295%、226%,均显著 高于监管标准,损失抵御能力总体充足。 潘功胜介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 两年总和。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建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 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统计制度和工作机制。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 分担工具,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举措,开展科技企业并购 贷款试点,推进科技保险发展攻坚破局,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
中国央行: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19:06
货币政策基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并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1] 流动性与信贷管理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融资成本与汇率 -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深化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这些重磅发声别错过|金融街年会聚焦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31
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 - 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2] -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2] 资本市场与对外开放 - 中国证监会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并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以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 -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2] 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呼吁在拥抱科技创新时须心存敬畏,理性评估人工智能对生产率的实际提升作用,并审慎管理加密资产、稳定币及非银金融机构与银行体系间的关联风险 [3] -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指出亟需构建全口径监管体系,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及业务实施一致性、穿透式监管,并完善抵押品估值与动态保证金机制 [3] 国际合作与发展 - 欧洲稳定机制总裁表示欧洲与中国共享对开放包容、多边共赢世界的信念,未来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将共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3]
央行释放重磅信号:明年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政策 有望助楼市企稳
凤凰网· 2025-10-28 17:23
潘功胜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央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2026年 初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强调"做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工作"等方面。 "这些举措对于改善市场流动性和居民购房能力均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修复预期。"中指 院分析师告诉记者。 在本次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潘功胜行长宣布了一项备受关注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涉及房地产相关领域,潘功胜的 发言被认为传递出多项政策信号,将为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 个人信用修复有助于释放购房需求 他透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 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的程序后,由人民银行会 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据了解,我国征信系统会对企业和个人的金融违约行为进行记录,并供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时进行查询和 风险评估。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在征信系统中,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5年。 "在过去几年,由于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部分个人发生债务逾期,尽管事后 ...
金融街论坛|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谈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新华网· 2025-10-28 08:58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 同比增长6.6%,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潘功胜介绍的一组金融数据,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 政策状态。 潘功胜表示,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 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箱。 "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 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潘功胜说。 谈及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 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吴雨、吉宁 当前形势下,如何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推进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在27日举行 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