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头顶AI与量子计算光环的IBM(IBM.US)未能交出亮眼业绩 市场从“科技狂热”回归理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08:10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总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170亿美元,优于华尔街预期的166亿美元 [5] - 软件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10%至73.9亿美元,低于预期的74.9亿美元 [2] - 咨询业务销售额仅增长3%至53.1亿美元 [2] - 基础设施业务部门销售额增长14%至41.4亿美元,远超预期的36.6亿美元 [5]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0美元,高于预期的2.62美元 [5] 业务部门表现 - 软件业务占公司年销售额逾40%,咨询服务占比仅次于软件业务 [3] - 与AI相关的整体业务预订额已超过75亿美元,其中80%来自咨询业务部门 [3] - Red Hat软件业务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16% [8] - 新一代大型主机z17带动基础设施业务增长,是公司历史上最强劲的大型主机产品首发 [5][6] 技术布局与战略 - 公司AI开发者平台watsonx提供完整AI工具链,支持多种AI大模型开发与部署 [9] - 量子计算业务订单突破10亿美元,计划2025年启动Quantum System Two [10] - 公司强调企业数据本地化存储趋势,大型机因支持本地化AI推理重新受关注 [6][7] - 公司目标在本年代末进入"量子实用"时代,已与多家大型企业签署量子计算合作协议 [10] 市场反应与预期 - 公司股价盘后一度暴跌超6%,年初至今涨幅仍超30%跑赢标普500指数 [1][3] - 公司维持全年至少5%的销售额增长预期,自由现金流预计超135亿美元 [6] - 市场关注公司如何利用AI与量子计算推动软件与咨询业务增长 [8] - 投资者担忧软件业务增长可持续性,尽管整体销售额表现坚挺 [7]
国盾量子: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24 00:14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目 录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3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议程…………5 议案1、《关于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暨关联交易的议案》……………………6 议案2、《关于修订 <对外投资管理制度> 的议案》………………………………15 -2-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保证 大会的顺利进行,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及《科大 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为认真做好召开股东大会的各项工作, 特制定本须知: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国盾量子 股票代码:688027 -1- 一、本次大会期间,全体参会人员应以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大会 的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为原则,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二、为保证本次大会的严肃性和正常秩序,除出席会议的股东及股东 ...
这个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
半导体芯闻· 2025-07-23 17:59
瑞士半导体国家芯片生产研究中心计划 - 核心观点:瑞士顶尖大学支持建设国家芯片生产和研究中心(Chip FabLab),旨在开发高端利基应用芯片并防止产业落后[1][2] - 选址苏黎世创新园区,聚焦机器人、自动驾驶、卫星通信及量子计算领域芯片[1] - 采用芬兰VTT Micronova和比利时Imec的FabLab模式,需快速推进以避免产业流失[2] 国际竞争与投资对比 - 意大利投资20亿欧元(18.7亿瑞士法郎)建设意法半导体生产基地,总项目耗资50亿欧元[3] - 美国德州仪器斥资600亿美元(480亿瑞士法郎)提升本土工厂产能[3] - 瑞士项目初始投资需1亿瑞士法郎(1.25亿美元),全方位服务需3亿瑞士法郎[5] 设施规划与运营 - 建设4000平方米洁净室,计划五年内投入运营[5] - 参考芬兰Micronova模式:含洁净室、研究实验室及企业共享空间,新建1亿欧元量子技术洁净室[5][7] - 芬兰案例显示私营企业预计在新设施投资5亿欧元[7] 产学研合作与融资进展 - 联盟成员包括Swissmem、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MPA及日立能源等企业[9] - 融资协议尚未最终敲定,联邦和州政府支持待确认[9][10] - 苏黎世州经济发展局高度关注提案,但未透露细节[10] 经济价值与技术潜力 - 共享设施模式可降低洁净室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11] - digitalswitzerland认为该实验室将推动量子计算、6G通信及边缘AI等前沿技术[12] - 项目协调方计划年底公布详细规划[12]
清华夫妻融资数亿元,瞄准万亿级量子计算赛道,拿下三个第一,业务做到全球
创业邦· 2025-07-22 18:38
量子计算行业概况 -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原理,拥有远超经典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计算能力,能解决经典计算机耗时极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7] - 2023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为47亿美元,预计2035年将超过8000亿美元 [8] - 量子计算在加密、金融、制药、物流、能源等关键行业具有技术突破潜力 [7] 量旋科技公司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量子计算产业化和普惠化,产品包括教育级核磁量子计算机、产业级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云平台等 [4] - 已完成数亿元B系列轮融资,资金用于研发设备采购、团队扩充及量子芯片工艺提升 [4] - 2024年营收预计数千万元,较去年翻倍增长 [26] 技术路线与产品 - 采用核磁和超导双技术路线:核磁路线稳定性高,适用于教育科研场景;超导路线突破高算力瓶颈 [15][16] - 2020年推出全球首台桌面型核磁量子计算机"双子座",已落地2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 [15][25] - 2023年发布标准化量产型超导量子芯片"量旋少微",退相干时间达10-100微秒,单比特门保真度超99.9% [21] 里程碑与行业地位 - 全球首个可编程桌面型量子计算机推出者 [4] - 中国首家向海外出口超导量子芯片的公司 [4][23] - 2024年交付中国首台出口海外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 [4][23] 研发进展与挑战 - 自建超导量子芯片加工实验室,芯片迭代周期从2个月缩短至5-7天 [21] - 当前超导量子计算机为20量子比特,正推进百比特级芯片设计 [26] - 行业需突破环境干扰和错误率问题,1万量子比特被视为实用化里程碑 [28] 市场前景与预测 - 量子计算预计3-5年内迎来产业化拐点,性价比将超越经典计算机 [4][28] - 谷歌量子芯片Willow能在5分钟内完成超级计算机需10²⁵年的计算任务 [8] - 中国自2016年起将量子计算机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8]
中国芯+量子算力双突破!自主技术迎来高光时刻:比肩国际主流
新浪财经· 2025-07-22 17:37
龙芯3C6000处理器 - 龙芯3C6000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的通用处理器,从指令系统到核心部件均不依赖国外授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1][4] - 采用龙架构指令系统,性能达到2023-2024年国际主流产品水平,涵盖从底层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4] - 获得国家《安全可靠测评公告》二级认证,适用于通信计算、人工智能计算、存储、工业控制等多场景[6] - 同步发布的龙芯2K3000/3B6000处理器面向智能终端和工控领域,支撑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8] 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 -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后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访问量达2900万次[8][9] - 应用领域从基础科研扩展至流体动力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产业,美国用户访问量居首[9][11] - 实现全球最大规模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并接入金融量子云实验平台探索高效解决方案[11] - 推出分子对接预测、药物毒性预测等三大药物研发应用,提升研发效率与精准度[11] 量子计算与AI融合突破 - 全球首次在量子计算机真机上实现十亿级参数AI大模型微调任务,采用"量子加权张量混合参数微调"方法[13] - 模型参数量减少76%的同时训练效果提升8.4%,心理咨询对话数据集训练损失降低15%,数学推理准确率从68%升至82%[13] - 单批次数据可生成数百个量子任务并行处理,效率远超经典计算机[15] 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成果 - 龙芯3C6000与本源悟空分别代表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的自主突破,形成完整技术生态[15] - 龙芯实现产业链完全自主,本源悟空量子算力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标志中国在全球计算领域的技术话语权提升[11][15]
国开启科量子取得分布式量子计算方法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17
公司专利动态 -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启科量子技术(珠海)有限公司、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取得"分布式量子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9783841B,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 [1]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2年,位于合肥市,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注册资本3731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2次,拥有专利191条,行政许可2个 [1] 启科量子技术(珠海)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1年,位于珠海市,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1次,拥有商标信息103条,专利245条,行政许可4个 [1]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市,从事零售业,注册资本3587.5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次,拥有商标116条,专利509条,行政许可7个 [2]
港股IPO盛况持续,科技类企业蜂拥而至!
梧桐树下V· 2025-07-22 11:16
港交所"科企专线"新政核心内容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 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门槛 2025年6月单月有15家新股在香港上市 7月初出现单日5家公司同日挂牌盛况 当前在审申请约200家 [1] 适用对象与条件 - 适用对象包括特专科技公司(如AI 芯片 新能源等硬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创新药 医疗器械等) 尤其处于早期阶段或产品未商业化的企业 [3] - 核心门槛:行业属性需符合港交所定义的"特专科技"(18C章)或"生物科技"(18A章)领域 [4] - 特专科技涵盖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 新能源 半导体 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 [5] - 生物科技包括创新药研发 基因治疗 高端医疗器械等 [6] - 研发投入要求:过去三年研发开支占总成本≥15%(特专科技) 或核心产品通过临床Ⅰ期(生物科技) [6] - 商业化阶段:允许未盈利 无收入 但需证明技术可行性及市场潜力(如专利 合作意向书) [7] 自测工具与初步反馈 - 登录港交所官网"科企专线"页面下载《18A/18C资格自评表》进行自测 [8] - 若不确定资格 可填写"科企专线-查询表格"发送至港交所邮箱techenquiries@hkex.com.hk 1周内获初步反馈 [9] 保密提交申请流程 - 与港交所签订NDA(保密协议)确保提交材料仅限审核团队可见 [11] - 提交"保密版"材料包括公司简介 财务数据 法律文件等 PDF加密文件通过港交所指定系统上传 [12][13] - 审核阶段:港交所专线团队在30天内反馈意见 重点审核技术可行性和合规性 [14] - 保密期至通过上市聆讯前 聆讯通过后需公开招股书 [14] "科企专线"专属服务 - 一对一辅导:免费获得上市规则解读和募资策略建议 [16] - 快速通道特权:符合条件企业(如A股已上市公司 估值超百亿)审核周期缩短至30天(常规流程90天) [17] - 灵活股权设计:允许同股不同权(WVR)创始人可保留控制权 无需额外证明"创新性" [18] 常见坑点与应对 - 技术描述需附第三方技术认证或合作方背书 避免过于虚化 [21] - 关联交易需提前切割或披露交易价格公允性证明 [22][23] - 投资者关系需引入至少2家"资深独立投资者"(管理规模≥10亿港元)并披露投资协议关键条款 [25] 上市后持续合规要求 - 信息披露:需公开技术商业化进展 研发里程碑 重大合作 可申请豁免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细节 [27] - 市值维护:发布季度研发简报 与分析师定期沟通(每年至少2场路演) [28] - 再融资便利:18A/18C企业增发新股可走"简易程序"最快1周获批 [29] 与其他市场对比 - 港股(科企专线)无盈利要求 审核周期3-6个月(保密提交+快速通道) 估值水平中等(PE 20-30倍) 信息披露压力低 [30][31] - A股(科创板)无盈利要求但需研发投入达标 审核周期6-12个月 估值水平较高(PE 30-50倍) 信息披露压力高 [30][31] - 美股(纳斯达克)无盈利要求 审核周期4-8个月(需应对SEC问询) 估值水平高(PE 50-100倍) 信息披露压力极高 [30][31] 课程内容概览 - 课程《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解析18C上市条件 Pre-IPO融资设计及12类审核雷区应对 [33][34][35] - 主讲嘉宾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卢晴川律师 专业领域为资本市场和PE投资 拥有丰富半导体行业法律服务经验 [35]
娃哈哈争产案第二被告曝光;农夫山泉回应红色尖叫二手炒至88元;小米汽车回应摄影图涉嫌抄袭特斯拉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7-22 07:53
农夫山泉红色尖叫二手市场溢价 - 二手平台出现即将过期的"红色尖叫"饮料,标价48-88元/瓶,溢价超9倍[2] - 整箱售价达1000元,卖家称其为"绝版收藏品"[2] - 农夫山泉确认该产品含人参成分且已停产,对二手市场价格炒作表示将核实[2] 英伟达与中企合作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与小米长期合作,共同开发AI和自动驾驶软件[9] - 黄仁勋评价华为规模和技术能力"既广又深",承认其竞争地位但保持尊重[9] - 英伟达视华为为可敬竞争对手,强调中国市场进步不依赖单一企业[9] 科技企业融资动态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22]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投资,人形机器人将下半年公开销售[22] - 量旋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政府基金参与[22] - 同心医疗完成超亿美元融资,用于国际化布局[22] - 基流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专注AI算力基建[23]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哪吒汽车销售公司法人变更为方运舟[19] - 零跑汽车注册资本增至14.07亿元,增幅约5%[19] - 文远知行与联想合作推出搭载NVIDIA DRIVE Thor芯片的HPC 3.0平台,成本降50%[24] - 2026款吉利银河E5新增两款配色,7月24日上市[24] 互联网与科技行业动态 - 优步上线微信小程序,率先在香港和日本提供服务[17] - 微软发布SharePoint安全更新应对黑客攻击[15] - Neuralink首次单日完成两台脑机接口手术[15] - 苹果为iPhone 17 Pro开发特殊变色设计,M5 iPad Pro或增前置摄像头[15] -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26] 消费与零售行业动态 - 京东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开业,采用无堂食模式[13] - 茶百道进驻新加坡市场,韩国门店已超10家[13] - LV香港近42万客户资料泄露,含购物记录等敏感信息[9] 企业人事与法律动态 - 娃哈哈争产案第二被告建浩创投唯一董事为宗馥莉[13] - 小宇宙确认COO等三名高管离职[13] - 广州轻工就良品铺子股权转让纠纷起诉宁波汉意[13] - 靓家居宣布停止经营,启动债权登记[13]
摩根大通调整量子计算团队的高管层
快讯· 2025-07-22 01:30
摩根大通已对其负责 量子计算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内部研究小组的领导层进行了全面改组。据知情人士 透露,前 IBM发明家马可·皮斯托亚最近已离职。他于2020年出任摩根大通应用研究小组负责人。根据 周一发送的一份员工备忘录,摩根大通已聘请 道富银行全球数字技术和量子计算主管罗布·奥特接替皮 斯托亚。 ...
对话量旋科技项金根:黄仁勋预测太保守,10年后将实现百万物理比特的容错量子计算机
钛媒体APP· 2025-07-21 19:01
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 - 量旋科技完成B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建信股权、梁溪科技城发展基金等政府基金及星空投资、华强资本等机构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超导量子计算机技术研发、生产扩张及科研团队扩充 [2]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40余国200多所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未来聚焦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 [2] - 公司成立至今完成五轮融资,历史投资方包括明势资本、深圳高新投等 [7] - 当前核磁量子和超导量子业务收入占比各50%,主要满足教育、科研场景需求 [7] 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专注超导和核磁量子计算路线,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机、桌面型核磁量子计算机及量子计算云平台 [6] - 2023年发布自研超导芯片"少微",具备高Qi值、长比特寿命等特点,并实现中国首枚超导芯片出口中东 [7] - 超导量子产品线包括整机"大熊座"、芯片"少微"及测控系统,销售模式含直销和经销商 [8] - 超导量子计算路线优势:比特扩展性强、产业投入规模大、可复用传统半导体产业链 [10][11] - 计划2025年推出百比特级超导量子计算机,目标实现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NISQ) [11]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麦肯锡预测: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营收超10亿美元,2035年量子科技总规模近1000亿美元,2040年达1980亿美元 [5] - 量子计算通过量子比特实现指数级算力增长,在AI算力领域潜力显著 [5] - 超导量子计算是目前发展最快、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路线,IBM等巨头重点布局 [9][10] - 行业预计2029年实现数千量子比特、0.999保真度的通用量子计算机,2035年实现百万级逻辑量子比特容错计算机 [11] 研发进展与战略规划 - 公司自研超导芯片加工周期仅5天(对比公共平台需2个月),加速技术迭代 [18] - 研发重点:提升量子比特数量与保真度,同步优化测控系统与全产业链工程能力 [11][17] - 未来聚焦三方向:技术升级(硬件及云平台)、应用场景拓展(金融/生物医药/AI)、全球化市场布局 [12] - AI对量子计算有双向促进作用:优化量子控制算法,未来量子算力反哺AI需求 [24][25] 行业技术挑战与竞争 - 量子纠错是关键技术瓶颈,谷歌实验已验证理论可行性,预计5-6年内实现实用化 [20][21] - 容错量子计算机需10年以上研发,涉及逻辑量子比特互联操作 [21] - 量子计算云平台当前仅解决"有无"问题,尚未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 [22] - 公司对标IBM等国际企业,目标实现自主可控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