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

搜索文档
“十四五”减碳改写能源转型逻辑,下一个五年怎样全面转型?|“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6-30 12:00
能源转型与政策变化 - 中国"十四五"期间能源转型核心逻辑是深度嵌入二氧化碳减排,重塑产业链结构,体现应对气候变化与抢抓产业变革机遇的双重需求 [1] - "十四五"规划设定单位GDP能耗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的目标,前四年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1.6%,煤炭消费占比下降3.7个百分点 [3][4] - 政策转向从能耗双控(能源消费强度/总量)向碳排放双控(碳排放强度/总量)全面转型,突出非化石能源豁免权,2022年后进入全国落地阶段 [5][6] 新能源发展现状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24年达19.7%(同比+1.8ppt),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40%,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 [7] - 风电光伏装机2024年7月达12.06亿千瓦,超煤电规模并提前6年实现2030年目标,预计2025年新增2.8亿千瓦装机 [7][8] - 新能源消纳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关键,需统筹外送与就近消纳、电网与调节能力建设,推动市场化交易机制 [9][10] 系统安全与技术挑战 - 新能源波动性导致电网需预留火电/储能调节资源,推高系统成本,需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如电力市场化和虚拟电厂等新业态 [8][9] -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高热无风、极寒冰冻)影响风光出力预测,需将气候适应性纳入电力规划体系,调整传统确定性优化方法 [12][13] - 煤电短期仍是重要调峰补充,但建议转向电网侧储能配置以提高效率,类比高铁建设的社会效益逻辑 [11][12] "十五五"发展展望 - 2030年碳达峰目标要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5%,但每提升1%的难度随基数扩大而增加,需突破电网冗余度限制 [11][12]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电力需求攀升,暴露供给缺口,需平衡新兴需求与减排目标 [11] - "碳冲锋"风险可控,因"两高"项目受严格管控,清洁能源扩大趋势不可逆 [14][15]
行业周报: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ADA,重点关注AMYR与ActRII靶点-20250629
开源证券· 2025-06-29 14: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ADA大会上多个潜力在研管线展示减重适应症最新临床数据,减脂增肌、口服药物、超长效药物有望成未来减肥药布局新方向,AMYR与ActRII靶向药物展现优异临床数据,有望成下一代布局核心靶点 [6] - 6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6%,跑输沪深300指数0.35pct,医院子板块涨幅最大 [12] 相关目录总结 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 ADA,重点关注AMYR与ActRII靶点 - 特殊靶点组合疗法协同机制提升疗效,减脂增肌实现高质量减重 [7] - AMYR靶向药物疗效优异、安全性优于GLP - 1,随着技术成熟有望成下一代减肥药物核心靶点,如礼来eloralintide、罗氏Petrelintide单靶药物及诺和诺德复方制剂CagriSema与双靶多肽药物Amycretin - NN9487减重效果大幅提升 [7][16] - ActRII靶向药物“减脂增肌 + 代谢修复”有望成减重新标准,礼来ActRII靶向药物Bimagrumab单药减重均来自脂肪且瘦体重增加,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协同降体重,安全性可控 [7][28] - 口服药物关注度持续提升,预期成减重降糖领域下一个风口,有望打开新的增量市场,如闻泰医药/箕星药业VCT220、恒瑞医药HRS9531片等公布临床数据 [8][31] - 超长效药物是差异化竞争路线,安进双靶点长效制剂Maridebart cafraglutide长周期给药间隔保持良好临床疗效 [8][33] - 单靶/多靶GLP - 1是减重降糖基石药物,持续追求疗效与安全性提升,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恒瑞医药HRS9531、华东医药HDM1005等披露最新临床数据 [35] 6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6%,医院子板块涨幅最大 - 板块行情: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6%,跑输沪深300指数0.35pct,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呈下行趋势 [37] - 子板块行情:本周全部板块上涨,医院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92%,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小,上涨0.47% [41] 推荐标的 - 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 [9] - 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 [9] - 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等 [9] - 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 [9] - 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等 [9] -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 [9]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 [9] - 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9]
云南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作风建设与整改措施 - 云南省各地各单位对标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的问题和差距 深入查摆问题并将党员干部个人查摆整改与组织查摆整改紧密结合 [1] - 云南省国资委党委通过"领导小组统筹抓总 工作专班专责推进 各级党组织联动实施"协同机制推进学查改 以作风建设激发国资国企高质量改革发展动力活力 [1] - 云投集团党委聚焦突出问题制定9项重点任务 细化40条整改举措确保学查改取得实效 [1] 问题整治与成果转化 - 曲靖市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对照问题清单全面查摆 综合运用纪检监察 巡视巡察 审计监督等途径 参考典型案例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成效 [2] - 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通过定责任 定措施 定期限方式开展问题集中整治 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 [2] - 楚雄州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对标查找问题 全州县市和州级部门确定473个集中整治项目 104个县市和部门完成台账备案 [2] 任务落实与进度管理 - 昆明海关抓细四方面14项重点任务落实 动态掌握各隶属海关和各党支部的学习研讨 问题查摆进度 从严推进任务落实 [2]
全国政协召开“健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
快讯· 2025-06-27 10:15
健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主题为"健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1] - 会议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军扩主持 [1] - 民建中央有关部门同志作为集体提案代表发言 [1] - 提案者代表、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协商交流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作为提案承办单位参与讨论 [1]
宋雪涛:对当前政策的判断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6 09:46
政策核心逻辑 - 政策围绕平衡短期目标(稳增长、稳预期)和长期目标(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展开,短期目标紧迫性上升但长期目标仍重要 [2] - 当前实现短期目标压力较小: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减弱,国内消费亮眼(5月社零同比+6.4%创2024年新高),出口韧性(5月出口同比+4.8%),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延续一季度5.4% [2] 消费政策转向 - 以旧换新政策节奏转向"平稳有序",国补资金1380亿待下达但加码可能性低,4月25日-5月31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日均购买量较年初增长61.2%-95.7% [4] - 整治套补骗补成为重点,商务部规范"零公里二手车"乱象,山东审计厅开展补贴资金专项调查 [7] - 地方额外补贴力度或下降,江苏扩围32类家电补贴(15%-20%),福建推动装修材料纳入补贴 [8] 消费长效机制建设 - 政策重心转向供给侧,需改革地方考核机制(消费税下划、增加消费端税收占比)和收入分配(1-5月社保就业财政支出同比+9.2%) [10][11] - 金融支持政策强调供给需求协同,六部门发文要求加大消费供给侧金融资源投入 [12] 房地产政策调整 - 5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4.6%,政策侧重供给侧改革:推进"好房子"建设(层高≥3米等新规)、盘活存量土地(专项债收储规模1699.4亿,仅20亿用于存量房) [14][15] 改革与科技支持 - 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解绑,财政资源与人口挂钩改革提速 [18]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规模)重点支持科技领域(数字经济/AI/低空经济),科创板拟设科创成长层并放宽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19][21] - 科创债政策升级,将推出ETF及股债结合产品 [21]
六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有新意:金融支持消费转向长效机制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23:06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五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1] - 政策强调夯实宏观经济金融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积极培育消费需求 [1] - 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1] 政策创新与突破 - 政策突破传统金融模式主要服务于投资领域的局限,将金融支持拓展至更多消费场景,体现全方位扩大内需意图 [2] - 通过金融机制进行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形势和就业复苏,带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根本上提振消费 [2] - 政策注重从收入分配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两方面发力,而非仅依赖金融手段支持居民加杠杆 [3]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鼓励金融机构研发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稳健增值 [3] - 加快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扩大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3] - 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加大创新药支持力度,支持发展老年旅游保险 [3] 长效机制构建 - 金融支持消费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期培育,注重普惠性、可持续性和风险可控性 [5] - 建议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夯实长牛慢牛基础,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5] - 深化个人养老金等保障机制改革,缓解居民养老后顾之忧,增加中长期投资资金 [5] 政策实施挑战 - 政策需突破传统货币传导机制局限,构建能有效影响消费目标的传导路径 [4] - 针对小额消费品,贷款手续繁琐可能削弱消费者使用金融工具的积极性,需在机制设计与传导渠道上开拓创新 [4]
医药行业周专题:减重需求正盛,多方向酝酿破局
东方证券· 2025-06-25 15: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减重领域快速发展,有长效制剂、口服制剂、多靶点分子或多靶点联用等重要方向,建议关注甘李药业、博瑞医药等在相关领域布局的公司 [4] - 减重市场增长,GLP - 1RAs催生新“药王”,开发趋势从单纯追求降幅到追求质量,MNC争相布局,存在BD机会 [9] 各目录总结 一、减重市场狂飙,GLP - 1RAs催生新“药王” - 25Q1全球主要GLP - 1RAs药物销售额达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减重领域增速远超降糖领域 [15] - 25Q1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达83.8亿美元成新“药王”,替尔泊肽销售额达61.5亿美元,同比增速远超司美格鲁肽,2025全年销售额有望登顶 [19] 二、开发趋势:从单纯追求降幅到追求质量 2.1超长效:双周/月制剂时代来临,减重不输替尔泊肽 - ASC30皮下注射剂型半衰期最长,MariTide和GZR18进度最快,分别为月制剂和双周制剂且处于临床III期 [23] - MariTide治疗52周后减重比例达17.24%(安慰剂校正后)接近替尔泊肽,GZR18和ZT002减重效果接近Retatrutide [27] 2.2口服制剂:成药性已验证,看好礼来架构小分子 - 口服制剂开发围绕多肽和小分子,口服多肽近10款、小分子近20款处于临床阶段,司美格鲁肽片即将上市,Orforglipron进度最快处于III期 [30] 2.2.1多肽:司美格鲁肽片已NDA,多靶点提升减重效果 - 司美格鲁肽片(25mg)减重曲线与注射剂型基本一致,已递交NDA,有望明年获批成首个口服减重药物 [34] - 多靶点口服多肽VK2735 Oral和Amycretin片早期减重数据优,但胃肠道反应高于司美格鲁肽片 [34] 2.2.2小分子:Orforglipron年底NDA,礼来架构或更优 - 多数GLP - 1R单靶点口服小分子基于礼来和辉瑞架构,辉瑞架构部分药物因肝脏毒性终止开发,后续需关注在研药物肝脏毒性 [42] - Orforglipron针对肥胖伴糖尿病患者III期临床试验取得阳性结果,计划年底递交体重管理适应症NDA [45] - 礼来架构分子减重效果或更优,ASC30早期减重效果优异,全球首创四靶点口服小分子NA - 931数据优异 [46] 2.3多靶点分子/联用:增效提质靶点组合和新靶点潜力已现 2.3.1多靶点:GLP - 1R/GIPR或更优,关注GLP - 1R/AMYR及三靶点 - 多靶点分子中GLP - 1R/GIPR和GLP - 1R/GIPR/GCGR为主流,仅替尔泊肽获批,玛仕度肽有望成首个获批的GLP - 1R/GCGR分子,三靶点分子中Retatrutide进度最快 [49] - GLP - 1R/GIPR分子整体优于GLP - 1R/GCGR分子,BGM0504和HRS9531有BIC潜力,GLP - 1R/AMYR分子Amycretin减重效果优,三靶点分子UBT251早期减重数据优异 [53] 2.3.2联用:AMYR协同GLP - 1RAs,减脂不减肌新靶点前景广阔 - AMYR能与GLP - 1RAs协同提升减重效果,靶向AMYR激动剂临床II期有4个,MET - 233、GUBamy和Eloralintide减重效果较出色但数据早期 [56] - ACVR2和MSTN等新兴靶点在减脂不减肌方面有潜力,国内外部分公司有相关布局且开展联用GLP - 1RAs药物的临床试验 [61] 三、MNC争相布局,BD机会涌现 - 近年来减重领域重磅交易频发,MNC完善多靶点分子和口服小分子方向布局 [65] - Eli Lilly和Novo Nordisk布局全面,各公司在新靶点和超长效制剂布局少,国内企业在该领域优势显著,或存在较大BD机会 [67] 四、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建议关注在长效制剂、口服制剂、多靶点分子或多靶点联用等领域布局的公司,如甘李药业、博瑞医药、恒瑞医药等 [70]
业务聚焦丨强化监督促进基层治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5 08:34
基层纪检监察监督效能提升 - 核心观点:广西北流市纪委监委通过精准化、协同化、长效化措施优化基层监督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1] 精准化监督措施 - 实施清单管理:制定《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规范指南》,涵盖7类32个事项及58个廉政风险点,重点监督资源分配、工程建设等群众关切领域[2] - 深化靶向监督:采用"点题监督"模式,通过信访分析、大数据比对锁定具体问题领域[2] - 科技赋能:推广"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村级"三务"全要素线上公开,实时比对民生资金、工程项目等关键数据[2] 协同化监督机制 - 内部联动:建立"室组地"联动机制,整合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及镇级纪委资源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3] - 外部贯通:联合巡察、财政、审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跟进核查审计发现的村级财务问题[3] - 群众参与:完善实名举报反馈机制,村级纪检委员每月收集民意,创建民生监督网络平台收集群众诉求[3] 长效化制度建设 - 案件治理: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制度,开展警示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4] - 制度固化:完善村级"三务"公开细则、村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等制度体系[4] - 基层能力建设:加强镇级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业务指导[5]
GLP-1药物未来方向标:减脂增肌、口服剂型、超长效制剂赛道掘金
平安证券· 2025-06-24 14: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GLP - 1RA在降糖和减重领域表现强劲,随着适应症拓展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减脂增肌赛道、超长效制剂以及口服制剂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值得重点关注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rt1. GLP - 1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 GLP - 1作用机制涉及对胰岛细胞、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调节,目前主要获批降糖和减重适应症,其靶器官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和肝脏等,适应症不断拓展 [13] - GLP - 1药物处于2型糖尿病二联推荐位次,2023年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中GLP - 1市场份额占比43%,处方量逐年上升 [20] - 全球肥胖患者人数众多,预计2030年将从2020年的8.13亿人增加到12.46亿人,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 [23] - 减重药物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症患者重要,我国已获批5款治疗原发性肥胖药物,其中4款为GLP - 1药物,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减重表现优异 [28] - 全球已批准上市9款GLP - 1类药物,大多为注射剂型,仅一款口服剂型,2024年主流药物是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 [29] - 2024年GLP - 1全球市场规模约5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中国市场规模约66亿元,替尔泊肽预计后续放量 [37] - 司美格鲁肽有望冲击2025年药王,辉瑞预测2030年GLP - 1药物美国潜在市场规模达900亿美元,涵盖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 [40] Part2. 趋势一:减脂增肌药物迎来新机遇 - GLP - 1 RA减重时会伴随25% - 40%的肌肉流失,停药后反弹是痛点,“循环减肥”会改变身体构造 [48] - 肌肉流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骨折和跌倒风险增加,对老年人而言意味着死亡风险增加 [51] - ActRⅡ通路抑制可抑制肌肉萎缩、阻断脂肪积累,各大药企围绕此通路布局减脂增肌药物研发 [56] - 靶向ActRII受体信号通路药物分单抗和Fc融合蛋白两类,前者安全性高用于肥胖、糖尿病等,后者安全性差用于罕见危及生命适应症 [60] - 特异性靶向TGF - β通路配体蛋白MSTN或激活素A的药物有望提升安全性,成为增肌药物开发方向 [61] - 礼来19.25亿美元收购bimagrumab,其II期临床有良好减脂增肌数据,但存在静脉给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不足 [64][66] - 来凯医药LAE102在临床前模型显示增加肌肉并减少脂肪效果,与GLP - 1受体激动剂联用可减少脂肪和肌肉流失 [70] Part3. 趋势二:GLP - 1口服药物有望引领行业新趋势 - 市售GLP - 1药物以注射剂型为主,口服制剂有无需注射、给药便捷优势,市场存在巨大空白,技术已有突破,国际药企领跑,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75] - 辉瑞预测2030年GLP - 1市场规模约900亿美元,口服GLP - 1RA预计占30%份额,目前仅诺和诺德口服GLP - 1制剂上市,销售额增长快 [78] - SNAC可局部pH缓冲与抗降解、促进药物单体化、增强跨细胞转运,其促吸收效应有局部吸收的时空限制性 [84][85][86][87] - 口服GLP - 1分口服多肽和口服小分子,小分子成研发主流,但开发壁垒高,全球范围内仅有十余款口服GLP - 1在研 [88][89] Part4. 趋势三:超长效GLP - 1药物差异化布局 - AMG133是双特异性抗体多肽偶联物,I期临床试验有良好减重效果,最大优势是每四周给药一次,2025年3月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95][96] - 国内超长效GLP - 1注射剂给药频率降低,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超长效GLP - 1注射剂前景广阔 [99] Part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减脂增肌赛道”“超长效制剂”以及“口服制剂”国内药企相关投资机遇,减脂增肌赛道关注来凯医药等,口服制剂关注恒瑞医药等,超长效制剂关注众生药业等 [5][103]
聚集效应增强 北京金融安全产业探索生态协同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16:33
金融安全产业发展现状 -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深,系统性应对金融安全问题成为关键议题,政策与市场需求正加速金融安全产业生态体系成型 [1] - 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自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吸引1087家企业入驻,包括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前沿技术在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给业务安全管理、技术安全保障、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治理带来新挑战 [1] 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 - 《数据安全法》《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陆续出台,为金融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基础,同时对企业合规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 - 数字技术创新代际周期缩短与金融行业长周期特性存在错配,金融业在技术选型科学性、自主应用水平提升、核心技术供应链安全等方面仍需努力 [2] - 企业在合规、技术、协同方面的需求增长推动产业发展提速,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管理资产规模突破493亿元,累计税收贡献超58亿元,带动超3000人就业 [2] 产业园平台支撑作用 - 产业园区作为链接政策和企业的纽带,提供"创业孵化—技术转化—企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园区通过政策解读会、专家资源对接、高端人才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融资对接、监管部门沟通渠道搭建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3] - 依托云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安全基础设施服务,通过"集成金融科技-金融风险分析监管平台"探索数据共享与使用安全 [3] 生态协作与标准建设 - 金融安全需要跨主体、跨层级、跨领域系统协作,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与奇安信等头部机构合作,形成"园区+龙头企业"协同模式 [4] - 头部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领头羊",可为园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4] - 建议针对金融安全推出关键产业要素标准,从团标起步逐步升级为国标,并推动垂直行业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4][5] 风险管理与技术应用 - 建议建立"全面风险管控—压力测试—应急处置"闭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实时风险监测平台,实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动态预警 [5] - 产业园模式在强化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方面仍有较大发挥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