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技术

搜索文档
A股千亿龙头创始人辞任!公司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5-26 21:28
隆基绿能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创始人李振国已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公司董 事长钟宝申将兼任总经理一职,并接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股票代码:601012 | 股票简称:隆基绿能 公告编号:临 2025-045 号 | | --- | --- | | 债券代码:113053 | 债券简称:隆 22 转债 | 以下文章来源于e公司 ,作者证券时报 刘灿邦 e公司 .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 上市公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 需求出发,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截至5月26日收盘,隆基绿能报14.99元/股,最新市值为1136亿元。 隆基绿能方面人士透露, 此次管理层分工明确后,钟宝申负责的战略落地与李振国主导的技术研发 将形成"双轮驱动",前者保障经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后者专注突破技术瓶颈,为长期增长提供动 能。 光伏行业还处于深度调整期,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多数厂商在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经历了持续亏损。 ...
突发!A股千亿龙头创始人辞任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20:22
人事变动 -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由董事长钟宝申兼任总经理并接任法定代表人 [1][6] - 李振国未来将专注于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及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 [6][11] - 此次调整旨在优化管理层分工,钟宝申负责战略落地与经营效率,李振国主导技术研发,形成"双轮驱动" [4][6] 董事会调整 - 公司新一届董事会提名李振国之女李姝璇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出生于1993年,具备金融与品牌管理背景 [8][9] - 新董事会引入印建安(战略管理专家)和周喆(财务审计背景)等新成员,以完善治理体系 [8][9] - 原非独立董事王志纲及独立董事徐珊退出董事会,职工董事白忠学留任但身份变更 [10] 技术战略与产能规划 - 公司押注BC电池技术,与行业主流TOPCon技术路径不同,目标年底BC组件成本接近TOPCon,并追求更高毛利 [11][12] - BC产品在集中式市场预期溢价15%,分布式市场溢价更高,现有15GW BC二代产能,6月底扩至35GW,年底达50GW [12] - BC技术采用贱金属替代银浆可降低金属化成本每瓦0.02元 [12] 行业与经营现状 - 光伏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2024年公司硅片和组件价格同比降61%和39%,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7亿元,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损失4.86亿元,全年亏损 [14]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4.36亿元,同比减亏,行业价格仍低于生产成本 [14] - 预计2025-2026年行业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2024年需求或持平略增,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15] 公司市值与股权结构 - 截至5月26日收盘价14.99元/股,市值1136亿元 [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李振国、李喜燕夫妇,直接持股合计19.1% [7]
隆基绿能(601012):产业链降价致使盈利承压 BC组件出货明显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23 18:27
核心观点 - 行业供需错配导致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承压 [1] - HPBC2 0产品一季度出货4 32GW占比达25%且订单饱满,公司规划年底HPBC2 0产能达到50GW,预计2026年出货规模进一步提升 [1] - HPBC2 0量产效率领先,规模化量产效率达到24 8%,已投产电池良率达到97%左右 [1] - 公司在手现金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周期底部下经营韧性较强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度实现收入825 82亿元,同比-36 23%;归母净利润-86 18亿,同比-180 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7 47亿,同比-180 74% [2] - Q4单季度收入239 9亿元,同比-32 23%,环比+19 57%;归母净利润-21 1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 59亿元 [2] - 2025Q1实现收入136 52亿元(同比-22 75%,环比-43 09%);归母净利润-14 3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 83亿元 [2] 业务分析 - 2024年组件及电池业务收入663 34亿元,同比减少33 13%,电池及组件出货82 32GW,毛利率6 27%,同比下滑12 11pct [3] - 硅片及硅棒业务实现收入82 07亿元,同比减少66 53%,硅片出货108 46GW(外销46 55GW),毛利率-14 31%,同比下滑30 19pct [3]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7亿元,其中Q4单季21 43亿元(以固定资产为主),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计提61 28亿元,固定资产减值计提22 99亿元 [4] - 2025Q1毛利率进一步回落至-4 18%,主因上游硅料价格上涨及组件确收价格下降 [4] 技术转型与市场策略 - 一季度电池组件出货16 93GW,其中BC组件出货4 32GW(占组件总出货25 5%),HPBC2 0量产效率达24 8%,全年目标BC出货占比超25% [5] - 国内及欧洲分销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饱满度高,BC溢价或成未来盈利关键变量 [5] - 5GW美国组件合资工厂已投产,针对美国高价市场,预计盈利能力较强 [5] 现金流与经营状况 - 一季度末存货周转天数同比缩短12天至98天,显示库存去化初现成效 [5] - 货币资金514 8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99 93亿元,资产负债率59 8%,明显低于其他头部企业 [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8 32/934 49/1055 51亿元,归母净利润-27 68/10 75/38 34亿元 [6]
ST泉为(300716) - 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08:5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716,证券简称 ST 泉为,2025 年 4 月 30 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9] - 2025 年 5 月 21 日下午 15:00 - 17:00 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褚一凡、总经理雷心跃、财务总监徐珍英、独立董事邹育飞 [1] 业务与技术 业务结构 - 2024 年光伏组件收入占比 69.07%,但未能扭转亏损 [1] 技术优势 - 高效异质结(HJT)技术领先,“虎鲸”系列 HJT 组件最高功率达 752.3W(实验室数据),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实验室效率达 26%,目标量产效率提升至 30%以上 [1] 场景应用 - 场景化应用能力突出,“虎鲸”系列适配海上光伏、高盐雾环境,“泉耀”系列覆盖陆地场景,“海上光伏养殖系统”已落地实践 [2] 市场布局 - 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达 45%,参与多国项目,计划拓展中东、非洲及亚太市场 [2] 质量控制 - 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提供 25 年产品质保和 30 年功率线性质保,良品率稳定在 99.3% [2] 发展方向 - 明确以 HJT 为核心,钙钛矿叠层为未来方向,兼顾 BC 技术储备 [2] 财务与审计 - 2024 年被财务审计机构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及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6][9] 经营与发展 资金与运营 - 存在暂时性资金压力,积极寻找对策缓解,目前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4][9] 重大项目 - 重大项目推进及合作事宜依据法律法规及时披露,钙钛矿叠层晶硅光伏电池项目按计划推进 [1][4][9] 定增方案 - 2023 年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并修订,后续进展按规定公告 [4][7] 人员任职 - 雷心跃总经理尚在任职中,部分董事、董事会秘书因个人原因离职,将积极推进相关人员聘任 [5][8][10] 违规担保 - 违规担保事项尚在处理整改中,未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5][6] 未来规划 - 围绕异质结技术路线,探索多项降本增效技术路径,深耕光伏产业,拓展其他业务增长点 [10] 销售中心 - 暂时没有关闭上海销售中心的计划 [9]
帝尔激光:年报及一季报业绩维持增长,经营稳健性凸显
长江证券· 2025-05-14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年报及一季报营收和业绩维持较快增长,受益于在手订单验收推进,虽行业扩产趋势放缓,但公司积极布局新技术,核心产品竞争优势强劲,25 年 BC 新技术订单有望保持韧性 [1][9] - 24 年公司盈利能力因产品验收结构及减值计提等因素承压,不过期间费用率改善明显 [9] - 公司持续推进激光新技术产品开发,在多种工艺有激光技术覆盖,大客户未验收订单有望支撑 25 年经营,泛半导体领域设备或成订单增量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 2024 年实现营收 20.14 亿元,同比+25.20%;归母净利润 5.28 亿,同比+14.40%;扣非归母净利润 4.92 亿,同比+14.03% [3] - 2025Q1 实现营收 5.61 亿元,同比+24.55%;归母净利润 1.63 亿,同比+20.76%;扣非归母净利润 1.58 亿,同比+23.80% [3] 事件评论 - 行业产能过剩,扩产趋势放缓,但公司布局 BC 等新技术及 LIF 等激光增益技术,2024 年 LIF 设备量产,BC 激光刻蚀设备获 12.29 亿订单,预计 2030 年 BC 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 60%,2025 年 BC 有 50 - 60GW 扩产需求 [9] - 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46.93%,同比-1.45pct,期间费用率同比-4.23pct,合计计提 1.07 亿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整体净利率同比-2.47pct;25Q1 毛利率 47.90%,同比降 0.75pct,净利率 29.07%,同比降 0.91pct [9] - 公司在多种工艺有激光技术覆盖,TCP 激光设备与 6 - 7 家客户合作获批量订单,单 GW 价值量 800 多万;HBC 有 2 - 3 道激光方案对接,部分设备交付;组件研发新激光焊接工艺,已交付量产样机;在研 TBC、HBC 等项目;有大额待验收订单,TGV 激光微孔设备覆盖晶圆级和面板级封装技术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014|2520|2942|336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28|706|820|954| |每股收益(元)|1.93|2.58|3.00|3.49| |市盈率|32.97|22.60|19.45|16.73| |市净率|5.02|3.82|3.26|2.80| |总资产收益率|8.0%|9.6%|10.1%|10.3%| |净资产收益率|15.2%|16.9%|16.8%|16.7%| |净利率|26.2%|28.0%|27.9%|28.4%| |资产负债率|47.7%|43.3%|39.9%|38.7%| |总资产周转率|0.30|0.34|0.36|0.36|[12]
帝尔激光(300776):年报及一季报业绩维持增长,经营稳健性凸显
长江证券· 2025-05-14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年报及一季报营收和业绩维持较快增长,受益于在手订单验收推进,经营稳健性凸显;行业扩产趋势放缓,公司积极布局新技术,核心产品保持竞争优势;24年公司盈利能力受产品验收结构及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有所承压;公司持续推进激光新技术产品开发,大客户未验收订单有望支撑25年经营[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0.14亿元,同比+25.20%;归母净利润5.28亿,同比+14.40%;扣非归母净利润4.92亿,同比+14.03%。2025Q1实现营收5.61亿元,同比+24.55%;归母净利润1.63亿,同比+20.76%;扣非归母净利润1.58亿,同比+23.80%[6] 事件评论 - 公司营收和业绩增长受益于在手订单验收推进,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扩产放缓,但公司布局新技术使核心产品保持优势,2024年LIF设备量产、BC激光刻蚀设备获12.29亿订单,2025年BC新技术订单有望保持韧性,预计2030年BC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60%,2025年BC有50 - 60GW扩产需求[12] - 24年公司盈利能力承压,销售毛利率为46.93%,同比-1.45pct;期间费用率改善,同比-4.23pct;整体净利率同比-2.47pct。25Q1毛利率为47.90%,同比下降0.75pct;净利率为29.07%,同比下降0.91pct[12] - 公司持续推进激光新技术产品开发,在TOPCon、IBC、HJT、钙钛矿等工艺有激光技术覆盖,如TCP设备获批量订单、HBC有方案对接交付、组件研发新焊接工艺、在研TBC等项目;大客户未验收订单(客户A 8.08亿、某客户12.29亿)有望支撑25年经营,TGV激光微孔设备实现全面覆盖,泛半导体领域设备或成订单增量[12] - 维持“买入”评级,2025 - 2026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亿、8.20亿,对应PE分别为23x、19x[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5.20亿、29.42亿、33.63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6亿、8.20亿、9.54亿等[17] - 资产负债表预测显示各年度资产、负债、权益等项目变化情况[17] - 现金流量表预测显示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及现金净流量情况[17] - 基本指标预测显示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变化[17]
全押BC,隆基欲翻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7:01
公司业绩与经营策略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25.83亿元,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为上市以来最严重亏损 [1][3] - 一季度亏损同比收窄,采取"控量保利"策略,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 [1][3] - 营业成本764.40亿元,同比减少27.54%,管理费用34.30亿元,同比减少49.15亿元 [4] - 在职员工人数37853人,较2023年减少近一半,货币资金531.57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09.48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不足60%,严控经营风险并加大研发投入 [4] 行业环境与挑战 - 2024年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分别下滑约39%、50%、30%、30% [3] - A股110家光伏公司合计营收1.38万亿元(同比-17.96%),合计净亏损3.63亿元(同比-100.25%) [3] - 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导致PERC产能淘汰,公司HPBC 1.0产品因研产销脱节造成存货跌价损失 [1] BC技术布局与进展 - 2025年6月BC产能目标35GW,年底增至50GW,2024年BC组件出货占比25.52% [5][7] - HPBC 2.0量产效率24.8%,良率97%,预计年底成本接近TOPCon,降本空间0.02元/W [5][7] - 研发投入50亿元(占营收6%),拥有BC专利400余项,总专利3342项 [6] - BC技术成熟度达80%,预计2026年效果显著,未来3-5年电池效率提升至28.5%,组件效率超26% [6][7] BC技术行业合作与前景 - 联合爱旭股份发布《BC技术发展白皮书》,预计未来一年BC成本与TOPCon平齐或更低 [6][8] - 协鑫、正泰新能、通威等主流厂商陆续展示BC产品,行业朋友圈扩大 [7] - BC当前制造成本与TOPCon差异5分/W,未来可通过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和工艺进步降本 [8]
工业硅:盘面弱势状态延续,多晶硅:基本面仍处弱势格局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07 1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工业硅盘面弱势状态延续,多晶硅基本面仍处弱势格局;隆基绿能与ENGIE、中国电建合作,标志高效BC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与商业价值兑现阶段,推动中东非地区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1][2][4] 各部分内容总结 基本面跟踪 - 工业硅Si2506收盘价8325元/吨,较T - 1跌215元/吨,成交量269472手,持仓量179536手;多晶硅PS2506收盘价36410元/吨,较T - 1跌835元/吨,成交量80443手,持仓量53823手[2] - 工业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 45元/吨,买近月抛连一跨期成本51.5元/吨;多晶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1250元/吨[2] - 工业硅不同现货升贴水在 + 870至 + 1120元/吨,多晶硅现货升贴水 + 5590元/吨[2] - 华东地区通氧Si5530价格9300元/吨,云南地区Si4210价格10800元/吨,多晶硅 - N型复投料40500元/吨[2] - 硅厂利润方面,新疆新标553为 - 3542元/吨,云南新标553为 - 6548元/吨;多晶硅企业利润 - 2.7元/千克[2] - 工业硅社会库存60.3万吨,企业库存26.1万吨,行业库存86.4万吨,期货仓单库存34.5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26.1万吨[2] - 工业硅原料成本方面,新疆硅矿石440元/吨,云南410元/吨,新疆洗精煤1500元/吨等;多晶硅相关产品如三氯氢硅3425元/吨等[2] - 有机硅DMC价格11550元/吨,企业利润 - 888元/吨;铝合金ADC12价格20400元/吨,再生铝企业利润550元/吨[2] 宏观及行业新闻 隆基绿能与ENGIE、中国电建在法国巴黎签订战略合作,提供超1GW高效升级版Hi - MO 9组件,产品功率670W,转换效率24.8%,推动中东非地区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4] 趋势强度 工业硅趋势强度 - 1,多晶硅趋势强度 - 1,表明均看空[4]
ABC出货强劲增长、目标营收翻倍,“黑马”爱旭股份终成白马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05 21:56
行业技术趋势 - BC技术被专家视为晶硅光伏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望成为下一轮行业洗牌后的关键技术[1] - BC技术因转换效率及度电成本优势显著,被视为唯一能实现产业突破的技术路径[1] - 行业新建电池效率需达26%、组件效率23%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推动BC技术成为必选项[18] 公司战略与转型 - 爱旭从P型PERC电池全球TOP2企业转向N型BC技术研发,选择背接触电池作为终极平台型技术[7] - 公司通过无银金属化方案、设备工艺协同开发等创新,解决BC产业化高成本难题[15] - 布局全球化营销团队,采用价值定价商业模式推动ABC组件销售规模连续季度翻倍增长[1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ABC组件初始效率达23.5%,兼具美学设计与发电性能,覆盖分布式和集中式场景[10] - 双面ABC组件实现75%双面率,突破集中式市场瓶颈,国内外大电站项目接连中标[19] - 研发投入超2000人团队,布局BC叠层路线及光子倍增等前沿技术,持续挖掘效率极限[15] 市场表现与增长 - ABC组件出货量从2024年Q3的1GW跃升至2025年Q1的4.54GW,逆势增长显著[11] - 2025年Q1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入逾7亿,目标2025-2027年营收增长50%/80%/100%[13] - 与创维光伏合作共建产能,分布式市场BC产品预计迎来爆发式增长[21] 行业竞争格局 - 光伏行业历次洗牌均以技术突破为驱动,BC技术或重塑龙头企业格局[1][22] - 爱旭通过产业链生态共建(如珠海10GW基地)推动BC技术主流化,复制TOPCon成功路径[20] - 政策136号文淘汰低效产品,分布式市场对高效率组件需求加速ABC组件渗透[18][19]
“吹哨人”李振国两年前传递寒意 隆基绿能穿越“史上最强”周期风暴
中国经营报· 2025-05-02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在光伏行业困境中亏损,但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举措有望在2025年好转并重回增长轨道 [1][2][12] 行业现状 - 2023年四季度至今光伏行业遭遇“史上最强内卷”冲击,亏损规模远超此前三次行业周期波动 [1] - 2024年仅30家光伏上市企业合计亏损超500亿元,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滑,减产、关厂、裁员消息不断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多数光伏龙头企业普遍亏损超10亿元,国内市场政策影响价格波动,国外贸易壁垒增加企业出海不确定性 [12][13] 隆基业绩情况 - 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隆基分别亏损86.17亿元和14.36亿元,2024年出现增量不增收、近十年来首度亏损局面 [1][3] - 2024年公司硅片出货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82.32GW,仍位居全球硅片和组件第一梯队 [4] 隆基应对策略 技术创新 - 2023年9月宣布未来5 - 6年BC技术将成晶硅电池主流,全力发展该技术,产品从HPBC1.0迭代至HPBC2.0并推出多种组件新品 [1][7] - 截至目前HPBC系列组件订单累计出货30GW(2024年出货17GW),储备订单超40GW,市场覆盖30余国家和地区,预计2025年组件出货量80 - 90GW,BC组件占比超25% [8] - 预计2025年底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约50GW,未来一年电池量产成本有望与TOPCon平齐甚至更低 [8] 组织变革 - 2024年开展组织变革,提出精兵简政、降本增效,包括减少层级、中后台压向一线、采用项目制、开展必赢项目等 [5] - 2024年营业成本764.40亿元,同比下降27.54%,管理费用34.30亿元,同比下降30.22% [5] 财务策略 - 重视保持现金稳定、财务稳健,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59.83%,有息负债率19.49%,货币资金531.57亿元 [6] - 提早放慢投资节奏,考虑投资生态化转型,在美国为客户赋能,与同行共同投资扩大BC产能 [6] 隆基市场表现与展望 - 2024年组件业务渠道下沉与价值推广成效显著,中国、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美国合资工厂满产满销,新兴市场销量增长 [14] - 2025年市场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需求或持平或微增,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部分地区输美产品及本土市场规模 [14] - 公司管理层认为2025年情况会好转,有望第三季度扭亏,下半年形成良好局面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