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

搜索文档
促进民营经济,北京今年安排59条具体措施
新京报· 2025-04-29 10:38
近日,《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发布。 《工作要点》还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 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国家级中试平台 《工作要点》提出,推荐优质民营创新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 企业公平开放等措施;将组织重点产业集群企业与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对接合作,布局一批新型 研发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建设1—2家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 台、10家市级中试平台,支持民营领军企业牵头建设标杆应用场景。 《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拓展新空间。将 研究制定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汇集津冀技术需求不少于300项,提供北京科技成 果不少于400项。 绿色发展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势,据悉,北京将支持民营企业建设智算中心,对采购自主可控GPU芯 片开展智能算力服务的企业,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还将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创新平 台建设 ...
武汉首提“根企业” 推出重磅政策支持民营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45
武汉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 - 武汉市发布《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20条新举措,从人才、金融、创新、市场等多维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 - 首次提出"根企业"理念,将其作为提高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核心抓手 [1] "根企业"定义与特质 - "根企业"需具备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长期成长性三大核心特质 [3] - 这类企业需在技术、资本、人才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具备全球视野,能整合国际资源带动本地产业链升级 [3] - "根企业"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手和创新动能的核心力量 [3] 武汉聚焦"根企业"的背景 -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企占比793% [4] - 武汉需推动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同时抢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新赛道,"根企业"可成为转型关键 [6] - "根企业"能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反哺本地产业 [6] "根企业"培育五大抓手 人才支持 - 解决人才落户、就医、教育等2275个具体问题打造安心环境 [9] - 举办"楚才聚汉全球校友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吸引顶尖人才,提供博士3年免租、毕业生15天免费住宿等支持 [9] 创新引导 - 推动民企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建立102个未来产业项目库 [10] - 70%的科技研发和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投向民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向中小民企开放并纳入考核 [10] 金融保障 - 政府允许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项目亏损率最高达100%,引导基金在天使基金中出资比例提至50% [12] 培育体系 - 实施"种苗工程"兑付15亿元专项支持,分幼苗陪跑、青苗合伙、壮苗出穗三阶段培育 [13] - 目标10年内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根企业"对标科创板登陆资本市场 [13] 环境优化 - 推行"免申即享""联审快享"政务服务,试点沙盒监管为新业态留创新空间 [14] - 培养懂产业、科技、金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企业服务 [14]
辽宁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辽宁日报· 2025-04-29 08:54
周波强调,要强化对企服务,聚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有针对性地丰富金融市场的工具、产品 和服务,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要着力加强民营企业培育, 持续组织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认定工作。围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 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和引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力。 4月28日,辽宁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 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补齐短板,为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决胜贡献民营经 济力量。省政协主席周波主持会议并讲话。 周波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发展民 营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民营经济法治保障,全面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大力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努力开 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周波要求,要狠抓政策落地,持续加强民营企业政策供给。围绕企业急难 ...
武汉民企100强入围门槛10年升6倍
长江日报· 2025-04-29 08:46
武汉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 02万亿元 占GDP比重48 4% [1] - 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21 46亿元 同比增长3 32% 较2015年提升近6倍 [1] - 民营制造业50强入围门槛15 2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7 97% 为2018年门槛的3倍 [1] 招商引资策略 - 推动楚商回乡与"双优引荐"结合 打造"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品牌 [1] - 深化与沪杭蓉等城市汉籍企业家对接 加速异地武汉商会布局 [1] - 建立动态更新的楚商名录库 多维度收集省外楚商信息 [1] 企业服务举措 - 通过"金桥联盟"和科技创新委员会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2] - 举办创新项目路演 供需对接赶集会等活动 [2] - "联企创投汇·周三会"加强银企互动 提升民企融资便利性 [2] - 持续发布民营企业100强 制造业50强榜单激励行业龙头 [2] 营商环境优化 - 深化"解难题 稳增长 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 [2] - 定期举办亲清政商恳谈会 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2] - 强化与公检法司部门协作 [2] 社会功能拓展 - 开展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 挖掘高校毕业生岗位 [2] - 深化援藏援疆工作 对口帮扶恩施 五峰等地区 [2] - 引导民营企业家在共同富裕中发挥作用 [2]
透视四川民营经济一季度“成绩单” 投资回暖主体扩容,5.6%的增速“很难得”
四川日报· 2025-04-29 08:24
四川民营经济一季度表现 - 一季度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达8425 6亿元 同比增长5 6% 高于全省GDP增速0 1个百分点 [1] - 民营经济保持自去年一季度以来高于全省GDP增速的趋势 [1] 民间投资复苏 - 一季度四川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 6% 高于2024年全省增速4 9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增速3 2个百分点 [2][6] - 扭转了近年来持续负增长和低于全国增速的态势 反映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恢复的叠加效应 [6] - 全国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为0 4% 四川增速优势明显 通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投资对冲房地产压力 [6]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四川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项目投资等政策举措 使民营企业更积极参与投资活动 [6] - 2月全省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中 1149个民间投资项目占比近四成 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6] - 3月出台《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管理办法》 推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6] 新兴产业崛起 - 一季度四川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5% 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分别增长20 9%、23 3%、25 4% [7] - 民营企业是新兴产业重要力量 如仁新机器人在手订单超2 5亿元 上半年收入有望追平去年全年 [7] -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需加快培育"创新突围"能力 [7] 民营经营主体增长 - 截至一季度末 四川有民营经营主体898 18万户 较2024年末增加4 88万户 市场占比达97 1% [5][8] - 一季度全省新登记民营企业8 36万户 同比增长23 96% [5][9] - 政策助力如简化注册流程、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 带动创新创业信心恢复 [9] 融资环境改善 - 截至一季度末 全省有贷款余额的民营经营主体达190 9万户 同比增长10 74%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 53万亿元 同比增长4 88% [5][1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959 67亿元 同比多增199 08亿元 [11] - 金融机构推出基于知识产权、创新积分、应收账款等的信贷产品超60款 [11]
顾爱华: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 更是绿色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经营报· 2025-04-29 06:15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转型成果 - 建成全国首个"一对多"分布式发电市场化项目 [1] - 打造一批"近零碳"产业园 [1] - 创建各级绿色制造体系企业超160家 [1] - 新能源及绿色产业产值近900亿元 [1] - 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1] - 已集聚ESG相关企业超400家,营收达600多亿元 [1] 民营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更是绿色革命的主力军 [2] - 民营企业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加速技术突破 [2] - 以绿色生产重塑竞争优势 [2] 政策与标准支持 - 《非上市地方国资国企ESG评价标准》正式发布 [2] -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促进会搭建ESG平台 [2] - 为企业提供经验共享的"会客厅"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加速器" [2] 未来发展方向 - 将绿色理念融入战略布局 [2] - 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2] -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深度融合 [2] - 依托智库资源为民营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政策洞察与智力支撑 [3]
稳就业稳经济新闻发布会学习理解: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8 19:45
稳内需 - 消费品以旧换新第二批补贴资金已拨付,后续还有1400亿元待分配额度[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2][8][9] 稳就业 - 以667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强化保障,提高专项贷款额度、扩大稳岗返还比例等[3][8] - 针对青年就业出台17条专项措施与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目标3000万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对困难人员实施“两优惠三补贴”政策[3] 就业公共服务 - 组织专场招聘,定向投放岗位,帮助劳动者转岗就业[4] - 开展“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创新“四位一体”培训模式[4][8] 支持民营经济 - 2023年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比例达92.3%,贡献超五成进出口规模和九成以上城镇就业岗位[5] - 央行运用结构性工具加大对民企信贷支持,发挥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完善跨境投融资政策[5] - 推广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研究建立民企增信制度[6]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9]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继续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
新华社· 2025-04-28 19:01
(文章来源:新华社) 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进一步充实服务、保障民营 经济发展相关举措,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已 经比较成熟,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同时,建议各有关方面在法律通过后积极做好宣传阐释, 充分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协调推动各项支持保障举措 落实落细,保证法律出台实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对草案三次审议稿提出了一些完善性意见建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27日下午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进行了分组审议。 2024年12月、2025年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十四次会 议两次审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 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巩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发展成果,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 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 健康成长"写入法律, ...
国新办介绍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涵盖外贸、消费及投资等五方面内容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2:21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 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稳就业稳 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我国将出台 实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五方面内容。分别涉及就业、外贸发展、促进消 费、扩大有效投资以及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具体来看,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 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举措;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 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举措; 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 薪酬分配制度等举措;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 融工具等举措;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举措 ...
稳岗扩岗措施多 企业招人有底气(财经眼·为民营经济增动力)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公司情况 - 山东华检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第三方民营机构 员工总数不足百人 2023年营业额约2000万元 [2] - 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累计招收32名高校应届毕业生 并成功将业务拓展至新疆、内蒙古等地 中标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检测服务项目 [2][4] - 公司为员工提供宿舍、免费三餐等福利 应届毕业生首年月薪约4000元 五险一金齐全 [3]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专门设立制样员岗位吸纳7名"4050"就业困难人员及残障人士 该岗位人均月收入达4500元 [4] 政策支持 - 临沂市实施应届毕业生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企业为毕业生缴纳社保首年可享受每人每月平均1000多元减免 [2] - 2024年临沂市通过技能培训、社保补贴等政策组合拳累计支持22.7万人次创业就业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 2025年一季度新增支持5.1万人次 [5] - 山东省2025年一季度向9.3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65亿元 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审即享"等便捷服务模式 [6] 服务创新 - 临沂市建立"数智就业"平台 通过智能审批、跨系统信息转录等技术解决数据采集难、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 首批实现91项业务全市通办 [5] - 创新"闪批"服务模式 将人社系统与政务平台对接实现秒审秒批 有效提升企业政策申领效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