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

搜索文档
130亿,险资巨头联手出资了
FOFWEEKLY· 2025-05-14 17:31
本期导读: 尽管近两年,险资出资节奏有所放缓,但年初以来,依然有近20家险资出手。 作者丨FOFWEEKLY 险资大手笔出手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这两年,市场感知险资等金融机构出资越来越困难,数据层面来看,险资出资持续维持低位。 据已披露的数据统计,2024年,险资出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明显下降,且大额出资下降。 而在险资活跃度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两家险资以130亿元的大手笔出资,打破了近两年,险资在一 级市场的沉寂态势。 130亿,险资大手笔出资了。 近日,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 130.01 亿元,由人 保资本、中意资产、中诚资本三方共同出资设立。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基金于2025 年 5 月 9 日完 成工商注册,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诚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委派代表是孙兆仑。业务范围涵 盖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等核心领域。 从股权结构来看,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缴出资 100 亿元,以76.9172% 的比例成为最 大出资方;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紧随其后,认缴30亿元,占比 23.0751%;而执行事务合伙 人中诚资本出资100万元,占比 0.007 ...
初尧资本董事长张依玲: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搜狐财经· 2025-05-13 19:59
初尧资本董事长张依玲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坚持"创投赋能产业、创新引领发展"的使命,深耕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领域15年,累计参 与管理多只创投基金规模超100亿元,上述基金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逾30家、上市公司10余家,撬动社会资本和贡献产值数百亿元,创 造就业岗位上万个。近年来张依玲创立初尧资本,深度参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投 资,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航空发动机、卫星载荷、半导体、光电系统、高端传感器等领域数十项关键技术在川产业化;秉持"与 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理念,参与打造"长河落日园"、"杏有灵溪"等网红现象级乡村振兴项目,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以创投之力助推乡村 振兴、共同富裕。 2025年3月12日0时38分,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 成功。该批次宽带互联网商业卫星有效载荷天线是由初尧资本成立之初投资的首个项目企业成都华芯天微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批 量生产制造,配套载荷系统与卫星总体。 成都华芯天微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微波、毫米波频段的芯片、相控阵TR组件、天线 ...
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投中网· 2025-05-12 14:42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 作者丨 高雅 编辑丨 冯迪凡 来源丨 第一财经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作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战略投资平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正 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给出答案。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 620 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 争取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 / 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 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 周期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 径,并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 ...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11 13:13
2025.05. 11 本文字数:246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高雅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作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战略投资平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正 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给出答案。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 首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争 取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 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 周期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 径,并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核心痛点的企业,它们能在不 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现在正是抓住这一窗口,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 ...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11 10:44
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首 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争取长 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公 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周期 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并 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核心痛点的企业,它们能在不同 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现在正是抓住这一窗口,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时机。 在风险中寻找科技投资机遇 第一财经: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港投如何在当前全球市场动荡中布局?如何在三大重点 赛道中平衡风险与机会? 陈家齐:投资本身 ...
深圳再放金融“大招”!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
深圳商报· 2025-05-09 21:54
深圳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提出"十五五"期间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资本市场目标,聚焦创新资本形成机制、标杆企业培育、行业机构建设、市场生态优化和风险防控体系五大方向 [1] - 方案首次以产业金融为主线布局具体举措,旨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 [1] 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重点培育耐心资本,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政策支持 [2] - 推动国资/政府基金成为长期资本,引导社会资本设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支持CVC和多元退出机制试点 [2] - 截至2024年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达1.41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12.3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2] 科技企业融资支持 - 建立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上市"绿色通道"和并购重组工具 [3] - 强化债券创新品种运用,促进资本向科创领域集聚 [3]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深圳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A股424家),总市值8.61万亿元,科创板/创业板占比50%居全国首位 [4] - 严控上市入口,打击违规代持等行为,实施"一企一策"培育机制 [4] - 22家市值超500亿上市公司中,比亚迪等5家头部企业2024年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5][6] 行业机构建设 - 支持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2024年深圳23家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全国第一 [7] - 私募基金管理人3107家居全国前三,27家百亿级股权创投机构数量全国第一 [7] - 2024年深圳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超7000亿元,其中IPO融资217.84亿元 [7]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推动深港交易所互联互通,落地5项对港合作措施,深化"跨境理财通"机制 [8] - 深圳5家券商入选理财通2.0首批试点,236家A股公司参与沪深港通居全国第二 [8]
深圳决定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后,“施工图”来了|新产业金融观察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1:38
深圳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 - 深圳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并发布配套《行动方案》,提出二十条措施从创新资本形成机制、标杆企业培育、行业机构建设、生态体系构筑和风险防控五方面推进 [1] - 目标到2026年底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资本市场,"十五五"期间形成五个"一流"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2] 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推动国资和政府基金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南山区、福田区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容亏100% [3] - 完善债券融资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立讯精密和深投控各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3] - 推动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与创业基金,支持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已落地51亿元大湾区科创专项基金及百亿级保险基金 [4]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深圳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境内424家/境外160家),总市值8.61万亿元 [6] - 强化上市入口监管,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超2300亿元、回购注销超百亿元,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评价体系 [6] - 支持并购重组,2025年一季度并购标的库收录425家企业(含43家IPO撤否企业及382家科创企业) [7]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已入板301家企业,其中80.73%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含17.6%小巨人企业) [8] - 深化深港金融合作,"跨境理财通"2.0在深新增2.7万投资者,跨境收付420亿元(较1.0增长6倍),占大湾区近50% [9] - "前海30条"落地率超90%,推出14项全国首创实践,跨境贸易投资试点规模达900亿元 [9]
刚刚,利好来了!深圳,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09 19:15
深圳打造全球产业金融高地行动方案 - 深圳市发布《行动方案》从创新资本形成、标杆企业培育、行业机构建设、生态体系构筑等方面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1] - 目标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优质创新资本集聚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1] 培育耐心资本与科创金融生态 - 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引导社会资本设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2] -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1599家,管理基金7487只规模1.41万亿元,2024年新增基金数量全国首位 [2] - 优化科创企业债权股权协同机制,支持"高新""战新"企业债券融资,推动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 [2] - 阳光保险出资45亿元在深成立并购基金,银行保险机构加速汇聚为科创提供资金支持 [3]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并购重组 - 深圳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A股424家),市值8.61万亿元,占A股总家数7.84% [4] - 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超2300亿元,回购注销金额超百亿元创历史新高 [4] - 2024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1999亿元(全国第二),同比增长9.54%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超17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3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0家 [5] - 2025年一季度深圳上市公司披露并购交易184笔金额406.87亿元,标的库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九成 [5] 金融机构发展与资本市场建设 - 深圳证券公司23家(全国第二),公募基金32家、期货14家、私募3107家均居前三 [6] - 管理规模超百亿私募股权创投机构27家居全国第一 [6] - 2024年深圳企业通过境内外市场直接融资超7000亿元,其中IPO融资217.84亿元 [6] - 支持深交所深化多层次市场建设,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 [6]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推动深港交易所互联互通,配合5项对港合作措施落地 [7] - 深圳5家券商入选"跨境理财通"2.0首批试点数量全国第一 [7] - 参与沪港通、深港通的深市A股公司236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7]
刚刚,利好来了!深圳,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09 19:03
深圳市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核心要点 培育耐心资本与科创金融生态 - 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社会资本设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3] -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达1599家,管理规模1.41万亿元,2024年新增基金数量全国首位 [3] - 优化科创企业债权股权协同机制,支持"高新""战新"企业发债,科技型企业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 [3] - 险资加速布局深圳,阳光保险出资45亿元成立并购基金,银行AIC基金密集设立 [4]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并购重组 - 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A股424家),总市值8.61万亿元,占A股7.84% [6] - 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超2300亿元,回购注销金额超百亿元创历史新高 [6] - 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1999亿元(全国第二),战略新兴企业超17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30家 [7] - 2024年Q1深圳上市公司披露并购交易184笔,金额406.87亿元,标的库中科技创新企业占比近90% [7] 资本市场机构建设与开放 - 深圳证券公司23家(全国第二),公募基金32家,百亿级私募股权机构27家(全国第一) [9] - 2024年深圳企业直接融资超7000亿元,其中IPO融资217.84亿元,债券融资超6500亿元 [10] - 推动深港交易所互联互通,236家深圳公司参与沪港通/深港通(全国第二),5家券商入选"跨境理财通"2.0首批试点 [10]
耐心资本“投早投小”,邮储银行东莞分行赋能科技企业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8:32
邮储银行东莞市分行的金融支持策略 - 采用"投早投小"的耐心资本策略,通过"看未来"信贷模型精准赋能科技企业[2][3] - 为佰特照明提供纯信用、无抵押的科创贷,支持随借随还循环使用且利率优惠[2][3] - 根据企业增资扩产需求提升授信额度,支持其建设数字智造总部[4] 佰特照明的业务发展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半导体照明及发光二极管产品[3] - 拥有38项国家专利,是全国唯一实现"无胶式全结构防水"的景观灯具品牌[3] - 正在建设智慧照明数智制造中心与高端研发基地[4] 半导体行业项目案例 - 某广东半导体企业启动80亿元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规划年产能120万片碳化硅外延晶片[6] - 邮储银行通过"看未来"评价模式定制综合授信方案,满足60亿元资金需求[6] - 该企业扩产后2025年总产能将达80万片,成为中国6/8英寸外延片产能最大企业之一[7] 邮储银行的专项服务模式 - 结合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等要素对科技企业精准画像[6] - 动态调整授信额度以匹配企业扩产需求[4][7] - 服务覆盖日常经营采购与设备融资需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