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
搜索文档
翻看前三季度经济报 “数”读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工业投资驱动效应显现
央视网· 2025-10-22 10:18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我国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投资结构优化、质效稳步提升。 2025年以来,我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工业投资驱动效应凸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 "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补短板投资较快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 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0%,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20.0%,比2024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2025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显效发力,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保持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信息 服务业投资增长33.1%。 ...
“十四五”期间 闵行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开放与发展双向赋能 基础更厚实 优势更巩固 后劲更充沛
解放日报· 2025-10-22 09:40
宏观经济与产业基础 - 地区生产总值达411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0.6% [1][2] - 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8%左右 [1] -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73.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6% [2] 主导产业发展 - 聚力打造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2] - 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形成完整生态链 [2] - “航天闵行”品牌持续打响,构建“火箭—卫星—终端—服务”全产业链 [2] - 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南部策源、北部研发、东部制造”三位一体布局 [2] 创新生态与成果转化 -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全力推进,建成一批科创载体 [3][4] - 荣获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10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3] -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市级及以上企业1665家 [3] - 上海交大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达17.19亿元,华东师大转化金额达4.76亿元,增长115倍 [3] 未来产业布局 - 前瞻布局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产业 [2] - 加快推进聚变能源、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等引领性项目 [2] - 集聚低空经济领军企业,启动建设上海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和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 [2] 开放平台与金融服务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累计落户企业近2.8万家,其中总部型企业达275家 [3] - 连续三年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示范区,打造“百亿基金、千亿矩阵”的母子基金集群 [4]
上海这个区厉害了!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GDP破4000亿!
国际金融报· 2025-10-21 23:34
宏观经济表现 - 闵行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11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0.6% [4] - "十四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总量均位居上海市第二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8%左右,保持上海市首位 [1] 产业结构升级 -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73.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6%,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 [4] - 聚力打造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4] - 前瞻布局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产业,加快推进聚变能源、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等引领性项目 [4]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累计拥有3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十四五"以来共荣获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10项(人)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7] -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65家,数量全市领先 [7] - 上海交大2024年转化金额达17.19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其培育的"阳光"科创企业市场总估值超1200亿元 [7]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部分)累计落户企业近2.8万家,总部型企业达275家,2024年实现税收10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2倍 [5] -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园晋级为国家级园区,汇聚人力资源企业、法律服务机构分别达289家、178家 [5] - 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汇聚120个国家(地区)8.5万款商品,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进口业务销售额占全市40%以上 [5] 长三角一体化与对外开放 - 与苏州、合肥等10余个长三角城市建立战略合作,积极打造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 [6] - "中欧班列—上海号"从闵行始发,覆盖中欧、中俄、中亚线路,累计开行300余列,货值超百亿元 [6] - 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出海入华"服务90项,服务企业超3500家 [6]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 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体系,建成华谊万创·新所、龙湖淡水河畔等一批科创载体 [8] - 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落地,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孵化器等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加快建设 [8] - 连续三年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示范区,打造"百亿基金、千亿矩阵"的母子基金集群 [8]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工业投资驱动效应凸显
搜狐财经· 2025-10-21 22:54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今年以来,我国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投 资结构优化、质效稳步提升。一起翻开中国经济秋季报。 今年以来,我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工业投资驱动效应凸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其 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补短板投资 较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互联 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0%,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20.0%, 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显效发力,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 要动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保持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 业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3.1%。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令文芳 ...
成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10-21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都市近期发布子基金管理机构申报指南 旨在通过总规模69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重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链开展专业投资 [1][2] 子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要求 - 管理机构需具有国家规定的基金管理资质 实缴货币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机构或核心团队管理运营投资基金累计实缴规模不低于5亿元 [3] - 管理团队需稳定且至少有3名具备3年以上投资基金管理经验的专职高级管理人员 专职员工总数不少于5人 [3] - 管理团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主要成员累计管理私募股权基金实缴规模不低于5亿元且有3个以上成功投资退出案例 或 负责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主导的未上市企业股权项目投资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有3个以上成功退出案例 或 过往主导管理的基金中至少有一支关联投资领域的基金DPI大于1 [3][4][5] - 管理机构或其关联方应参股基金 其出资比例或与管理团队合计出资比例不低于基金总额的1% [6] - 近3年未受监管机构重大处罚 无重大司法或立案调查事项 控股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无重大违法犯罪记录 [6]
凝心聚力强产业 广东茂名举办第四届茂商大会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15:57
大会通报了2024年度茂名企业100强、民营企业纳税50强、制造业企业50强、服务业企业50强、建筑业 企业50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强,并为企业代表颁发牌匾;发布了茂名市"百会帮百镇"优秀案例、青 年茂商创新创业优秀案例。大会还举办了招商项目现场签约仪式和2026年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首批赞 助商签约仪式,颁发茂名市产业推介官、省工商联助力茂名市"百千万工程""产业发展合作伙伴"聘书。 "近年来,茂名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以'二次创业'的决心接续奋斗,产业家底越来越厚实,城市 环境越来越宜居,投资沃土越来越优良,用实干业绩闯出一条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王雄飞 表示,当前,茂名正处在实现整体跃升的关键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将锚定广东省委赋予的"在市域发 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重大使命,坚持"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联动大区域",坚 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聚焦"五链共建""多链共建"链式图谱抓落实,围绕"3336"现代化产业 体系做文章,瞄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和未来产业抢赛道,依托现代化基础设施体 系打根基,推动茂名产业从"一业独大"到"百业兴旺"、从"擎天一柱 ...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经济日报· 2025-10-21 11:20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 [1] - 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扣除该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 [1] 工业投资 - 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投资增长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 [1] - 采矿业投资增长3.7%,增速较1-8月加快0.7个百分点 [1] 基础设施投资 - 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2.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 [2]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0%,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20.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 设备购置投资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3] - 设备购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6.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3]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 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 [4]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5.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4] 第一产业及相关行业投资 -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 [5] - 林业投资增长40.0%,增速较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渔业投资增长12.9%,畜牧业投资增长4.3% [5] - 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5]
继续跑好“十五五”基础坚实底气足
经济日报· 2025-10-21 08:38
经济总量与全球影响力 - 国内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远高于同期世界3.9%的年均增速 [1] - 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人均GDP从10632美元提升至13445美元 [1]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创新指数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2024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20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 [3] - 2021年至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和9.2% [3] - 2021年至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0.6% [3]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56降至2.34 [3] 改革开放与内需市场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123项缩减至106项,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 [4]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 [4]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 [4] 绿色转型与生态环境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2020年的16.0%提升至2024年的19.8% [5] - 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超过25% [5] 社会民生与文化产业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末值稳定在5.1%至5.5%之间 [5]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37.7%,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5] 安全发展与产业基础 - 粮食总产量2024年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6] - 2021年至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 [6]
国家统计局:“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八个“新”
新京报· 2025-10-20 13:09
宏观经济表现 - 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 [1] -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 [1] 科技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2] - 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首位 [2]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 产业发展与结构 - 2021年至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9.2% [2] - 2021年至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0.6% [2] - 2021年至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 [5] 消费与内需市场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 [3]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 [3]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 [3]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降至2024年的2.34 [3] 绿色经济与新能源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20年的16.0%提升到2024年的19.8% [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20年增长8倍多,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4] - 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4] 市场环境与改革开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 [3] -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 [3] - “十四五”时期自贸试验区总数达22个,形成了近200项制度创新成果 [3] 基础保障与安全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5] - 能源生产总量全球占比超五分之一,安全保供能力稳步提升 [5]
中信证券发布二十届四中全会前瞻,近期需关注三份文件
格隆汇· 2025-10-20 10:21
格隆汇10月20日|中信证券发布报告指,2025年10月20-23日将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近期共有三份文 件需要关注: 1)2025年10月23日或将发布二十届四中全会公告,预计其篇幅较短,约在6000字左右, 其内容为《"十五五"规划建议》精简版。 2)2025年10月28日左右或将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可 能是三份文件中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一个,预计全文约2万字左右,将涵盖党中央对"十五五"时期国 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目标建议,也是明年"十五五"规划正式稿的基础。 3)2025年10月28日左右或将同时 发布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说明,预计约6000字左右,其中将包括《"十五五"规划建议》出台背 后的考虑和原则,并对部分规划建议进行解释。 体制改革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四中全会在加快建设现 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扩大内需方面的部署。发展目标方面,关注四中全会是 否会制定GDP增长目标,同时绿色发展方面或有进一步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