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

搜索文档
首航新能(301658) - 301658首航新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11:34
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27.11 亿元,同比下降 27.58%,归母净利润 2.58 亿,同比下降 24%,综合毛利率 35.73%,较去年提升 4.22 个百分点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6.54 亿元,环比下降 1.55%,归母净利润约 5248 万元,环比增长 27% [2] 行业展望 - 全球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下,光伏及储能行业将快速增长,欧洲市场需求 2025 年逐步回暖但增速放缓,非洲、中东和亚洲等地新兴市场有望维持增长 [3] 业务结构 - 2024 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约 80%,境内收入约占 20%,境外主要销售国为意大利和波兰 [4] 产品毛利率 - 2024 年并网逆变器毛利率约 31%,同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储能逆变器毛利率约 45%,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储能电池毛利率约 38%,同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 [4] 业务预期 - 2025 年公司整体收入预计稳中有升,将巩固优势业务,拓展光伏逆变器地面电站、工商业及集中式储能和新兴市场业务 [4] 市场策略 - 欧洲市场专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体验,不单纯参与价格竞争 [4] - 新兴市场以户用场景为主,推出高性价比离并网逆变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5] 储能业务 - 储能市场增长受需求、政策和经济性推动,公司储能业务在欧洲有竞争优势,系统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组建营销团队完善服务体系 [5] 经营策略 - 2025 年确保业务发展前提下,优化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提升运营效率 [5] 发展规划 - 市场方面深化全球化战略,巩固优势市场,拓展德法、日韩等市场,完善本地化服务体系 [5] - 产品方面保持高研发投入,技术迭代和创新,打造全场景光储系统解决方案,成本优化,探索新兴技术应用 [5] - 长期围绕“电力电子 + 应用”、“光储 + 场景”探索新增长点 [6]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发布《上海电力供应环境 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的通知
快讯· 2025-05-22 09:34
政策背景 - 上海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 [1] -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1] - 目标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 公司行动 - 上海电力发布2024年度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 [1] - 报告由公司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写 [1]
2025年中国BIPV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代表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政策驱动BIPV快速发展,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1:29
行业概述 - 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通过建筑物(屋顶和墙面)与光伏发电集成,满足建筑物自身用电需求 [4] - 按应用场景可分为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和光伏遮阳板 [4] - 按材料可分为晶硅型和薄膜型,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建材型和构件型 [4] 发展历程 - 1991年德国推出"光电幕墙",随后欧美国家建成大量BIPV系统工程 [5] - 2004年中国在深圳和北京建成首批BIPV项目,后续推出基于BIPV设计的建材产品 [5] - 2021年前国内BIPV项目多为示范性,BAPV是分布式光伏主流 [1][18] 政策支持 - 国家出台《"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文件,将BIPV提升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高度 [1][18] - "整县推进"政策激活市场,2022-2024年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屋顶光伏和BIPV应用 [8][9] - 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BIPV列为鼓励类产业 [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光伏零部件(组件、逆变器、支架)和建筑材料,中游为系统集成商,下游为工业/住宅/公共建筑 [11]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从2017年76GW增至2024年588GW,年复合增长率33.95% [13] - 系统集成商包括隆基绿能、森特股份、晶科能源等光伏企业,以及江河集团、东南网架等建筑企业 [20][21] 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BIPV新增安装量11140MW,累计安装量28129MW [1][18] - 2022年屋顶市场空间917.26亿元,预计2027年达3667.73亿元 [15] - 2022年幕墙市场空间65.69亿元,预计2027年达4573.42亿元 [15] 重点企业 - 江河集团2024年建筑装饰收入212.66亿元(+6.86%),幕墙及光伏建筑订单172.05亿元(+0.17%) [22] - 森特股份2024年BIPV收入14.14亿元(+68.82%),新签约项目112个(+62.23%),金额23.35亿元(+51.75%) [24] 发展趋势 - 政策将持续细化标准,推动强制性光伏建筑应用比例提升,加强跨部门协作 [26] - 钙钛矿电池、建材光伏一体化技术将降低成本,AI和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系统效率 [27] - 创新模式如"光伏+储能+微电网"、能源合同管理(EMC)将提升经济性 [28]
融发核电(002366) - 002366融发核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8:46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56.78万元,同比增长35.14% [2] - 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477.1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8.38% [2] 公司发展规划 - 主营业务聚焦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结合自身资源与区域布局,推动产品在特种装备、能源、石化、海工、机械等领域多元化发展 [3] 行业发展前景 - 未来10年,以烟台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地区将建成6个核电项目基地,规划装机4000万千瓦,涉及四种主流核电技术,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建设局面 [3] - 核电设备部分总投资预计超过5000亿元 [3] 公司业绩对比 -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装备机械制造及高端材料业务,近两年业绩处于上升趋势,稳中有增 [3]
开启能源变革新篇章 奇瑞商用车亮相宁德时代换电生态发布大会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5-21 06:49
核心观点 - 奇瑞商用车旗下联合重卡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出骐骥换电解决方案,推动重卡电动化转型,实现标准化、经济性、全场景覆盖[3][4][9] - 电麒麟换电牵引车搭载宁德时代第四代电池系统,续航≥405公里,综合成本低至1元/公里,比燃油车月省2万元[10][12][14] - 联合重卡自2014年布局新能源,2024年推出麒麟家族系列,2025年将投放首创交流超充和大电量小增程技术的全新平台重卡[7][12] 行业动态 - 商用车行业正经历燃油向新能源的深刻变革,换电重卡成为重要方向[4] - 宁德时代联合十余家车企推出30多款底换车型,不同品牌车型可在骐骥换电站兼容换电[4] - 行业加速推进"油电同价",电麒麟以国三置换补贴价实现价格突破[12] 技术突破 - 75标准化换电块支持自由选配,车电分离降低研发和购车成本[4] - 电麒麟换电牵引车放电深度95%+,可用电量513KWh,最大输出685马力,动力提升25%[12] - 采用轻量化设计,整车比同类轻300kg,电耗低至1.2度/公里[12] 市场布局 - 联合重卡立足平台优势,推动换电重卡从短倒场景向全场景覆盖[9] - 电麒麟面向干线物流场景开发,满足长途运输需求[10] - 公司整合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生态布局落地[15] 客户反馈 - 大客户实测电麒麟综合成本约1元/公里,月省2万元,认可其成本优势和售后服务[14]
浙江华业(301616) - 301616浙江华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08:54
订单与经营情况 - 公司 2025 年一季度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同比及上季度环比均增长,目前在手订单充足、经营稳定 [1] - 2024 年度经营业绩同比增长,下游塑料机械行业景气度复苏,叠加政策支持,需求快速增长 [12] 产品相关 产品寿命与更换周期 - 螺杆机筒使用寿命一般在 1 至 5 年,哥林柱使命寿命一般在 10 年左右;中小型注塑机使用寿命一般在 5 至 7 年,大型注塑机使用寿命一般在 10 至 12 年,核心零部件更换和需求周期与设备寿命周期不完全一致,但有定期定量需求 [1][2] 产品成本占比 - 螺杆、机筒、哥林柱这类零部件通常占塑料成型装备成本的 8%-12% [3] 竞争对手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国 Nordson Xaloy、德国 Reiloy Metall GmbH 等国内外制造商,部分塑料机械厂商自建生产设施,但自制比例不大 [4] 境内外客户差异 - 国外客户主要用全硬螺杆、合金机筒产品,国内客户主要用传统电镀螺杆和氮化机筒;境外客户毛利率总体更高 [5][6] 产品结构与价格 - 2024 年华东和华南地区毛利率差异因产品结构不同,华东中大机型多,华南中小机型及配套件多 [9] - 2024 年螺杆机筒单价下降因产品结构变化,中小规格销售数量同比上涨 [13] 产品趋势 - 注塑机行业装备发展趋势是大中型机二板化、小机全电化,产品结构向螺杆全硬化和合金化、机筒双金属化发展;大型机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大型机用螺杆机筒销售数量呈增长趋势 [14] 产品需求关系 - 螺杆机筒和哥林柱需求不存在简单比例关系 [13] 产品生产设备与精度 - 螺杆主要生产设备包括车床、数控车床等;塑料机械用螺杆精度等级通常在 1 丝至 2 丝(0.01mm - 0.02mm),对应丝杠类产品精度等级在 C5 级(对应 JIS 标准),公司暂未涉及丝杠螺杆业务 [14][15] 市场展望 - 塑机行业呈稳步发展态势,市场容量扩大,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增加,市场集中度较高,在新兴领域带动下,市场需求总体将保持上涨态势 [7] - 塑料成型装备核心零部件螺杆机筒领域,大中型产品、全硬螺杆、双合金机筒、二板机哥林柱需求将增长 [8] 原材料采购 - 主要原材料包含多种特殊合金钢及粉末冶金钢,向国内知名钢铁生产商直接采购,因产品非标定制,采购规格多、批量小,无法做套期保值锁定价格,未来视情况决定是否引入 [11] 客户情况 - 2024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38.7%,预计未来仍将有一定水平提升,公司也会持续开发新客户优化结构 [14]
时隔半年再获融资!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代表企业「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synbio新材料· 2025-05-20 08:27
融资动态 - 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投资 熙桥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资金将用于加速生物基材料商业化及三代碳源生物制造平台建设 [1] - 2024年10月公司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由国投创合领投、如皋科创投跟投 资金用于加强生物制造产品量产及商业化推广 [1] 公司背景 - 肆芃科技成立于2022年 专注于材料合成生物学领域 创始团队拥有20余年行业经验 完成多项"卡脖子"技术突破并实现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开发 [1] - 公司为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代表企业 具备多个生物制造产品产业化放大成功经历 [1] 技术平台 - 智能生物制造平台打破海外技术垄断 完成多个生物基多元醇/酸量产验证 产品发酵浓度和成本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高性能材料应用开发平台具备优异的多场景应用能力 产品已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 [2] 碳源技术突破 - 2024年4月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 推进以甲醇为原料的生物基材料单体产业化 [2] - 布局三代碳源利用技术(甲醇/二氧化碳) 突破粮食碳源依赖 显著降低生物制造成本 [2] 投资方观点 - 上海国投孚腾资本看好公司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能力 认为其非粮生物智造管线契合"双碳"理念 [4] - 公司管理团队强调生物制造将突破地理资源约束 通过菌株迭代和工艺优化建立市场优势 [4] 投资机构背景 - 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成立于2022年 注册资本1亿元 管理规模约300亿人民币 投资超100亿人民币 股东包括临港集团、上汽集团等产业龙头 [5] - 熙桥资本为医疗健康/硬科技领域精品投行 提供股权融资、并购等财务顾问服务 [6] 行业动态 - 生物基材料为万亿级市场 技术突破将推动行业弯道超车 [9] - 合成生物学在重组蛋白、新皮革材料等领域取得商业化进展 [9]
中国华能携三家控股上市公司晒成绩单:累计分红超千亿,累计融资约45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03:30
公司财务表现 - 中国华能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达1041亿元,平均分红率超56%,累计融资约450亿元,分红规模大幅超越融资规模 [1] - 华能国际2024年末总资产达5868亿元,新能源业务2023年、2024年税前利润分别为80亿元、95亿元,利润占比突破50% [1] - 华能水电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704%,实现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518% [3] - 三家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从181亿元攀升至20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稳步上扬 [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华能国际新能源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引擎,2024年新能源利润占比突破50%,全年预计投产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 [1] - 华能水电新能源装机规模从2021年初的235万千瓦跃升至37027万千瓦 [3] - 内蒙华电在建、在运新能源项目占总装机规模的四分之一,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4个百分点 [3] - 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破1亿千瓦,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投产、在建、核准核电项目规模达74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较"十三五"末提高168个百分点 [6]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中国华能全力打造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形成"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良性滚动发展格局 [8] - 发展布局突出"三线一带":在"三北"地区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开发,在东部沿海推动海上风电和核电发展,在西南地区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在中东部建设分散式分布式连片发展带 [8][9] - 聚焦高温气冷堆、海上风电、先进光伏、超临界CO2发电等领域,加快投产CCUS等示范工程,推动自主可控电力工控系统商业化推广 [9]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电力行业迎来需求侧增长与供给侧转型的双重机遇,伴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能源需求刚性增长 [6] -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024年有望达30%,2030年预计提升至35% [6]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数据中心等能耗大户对电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6] 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 华能水电2023年收购华能四川水电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提高13个百分点 [4] - 内蒙华电正在推进收购正蓝旗和多伦两个大型风电项目,预计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收益水平 [4] - 中国华能集团过去两年多次实施增持且均落实到位,未来面对股价大幅偏离基本面将更快做出响应 [4]
2025-2031年全球与中国绝缘材料行业调查与企业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20 02:02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 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 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绝缘材料行业基本概述:近年来,绝缘材料的创新应用逐渐成为我国推行可持续能源方案的关键动力之一,国家对绝缘材料的发展也日益重视。随着 电力、电器、电子、通讯和家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绝缘材料产品的产销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中金企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绝缘材料市场规 模为654.90亿元,到2022年我国绝缘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733.6亿元,增幅达12.02%。 从绝缘材料行业发展看,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较早,绝缘材料产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全球绝缘材料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美 国、瑞士、瑞典等国家,占据了国际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发展相对较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一 ...
2025年中国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行业类型、发展环境、项目建设情况及行业趋势研判: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发展优势明显,项目接连落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0 01:20
内容概要:"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 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目前常用的渔光互补安装方式主要 分为桩基固定式和漂浮式两种。当下,光伏用地紧缺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光伏产业迅猛发展, 大量项目上马,对土地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适宜建设光伏电站的平坦、开阔且光照充足之地愈发稀 缺。另一方面,在近年来全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抓手下,土地资源需兼顾农业、生态等多方面用途,导致 用地成本不断攀升,各地光伏用地政策呈现进一步收紧趋势。渔光互补模式的出现,既为渔业转型提供 了新思路,也为解决光伏用地受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近年来,我国多地发布了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鼓 励政策,支持利用地方水域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实现渔业养殖和绿色发电融合发展。在政策鼓励 下,各企业积极参与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建设,悦达华丰378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国华投资河北 109万千瓦海塘光伏电站、潮南陇田40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灌云洋桥156.16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 项目等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接连落地。渔光互补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将逐渐成为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