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电气风电: 公司关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3
电气财务基本情况 - 电气财务成立于1995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现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132248198F [1]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亿元,法定代表人冯淳林,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 - 股东构成: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4.625%,上海电气香港有限公司持股8%,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其他股东合计持股12.375% [2] - 业务范围涵盖吸收成员单位存款、贷款、票据贴现、资金结算、委托贷款、同业拆借、票据承兑、买方信贷、有价证券投资及套期保值交易等 [3] - 电气财务资信情况良好,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3] 内部控制制度 - 电气财务建立"三会一层"治理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并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 [3] - 制定多项结算及资金管理制度,包括《结算业务管理办法》《成员单位账户管理操作规程》等,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4] - 建立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包括《法人客户授信管理办法》《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 [4][5] - 开发评级模型、BI数据仓分析和同业授信管理模块,通过大数据技术监测和评估信贷风险 [5] - 建立投资风险控制体系,涵盖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投资计划操作规程》等 [5] - 优化金融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场内投资业务审批全覆盖,通过数据接口直接获取交易数据,降低操作风险 [6] - 制定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等,核心业务系统和新一代票据系统运行稳定 [6] - 稽核部作为独立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检查、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6] -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有效执行,较好控制资金流转风险和信贷业务风险 [7][8] 经营管理及风险管理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电气财务资产总额755.95亿元,负债总额667.86亿元,净资产88.09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利润总额4.21亿元,净利润3.29亿元 [8] - 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资本充足率17.47%(监管要求≥10.5%),流动性比率50.83%(≥25%),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与实收资本之和45.48%(≤80%),集团外负债总额/资本净额0.00%(≤100%),票据承兑余额/资产总额2.23%(≤15%),票据承兑余额/存放同业余额7.71%(≤300%),票据承兑和转贴现总额/资本净额17.85%(≤100%),承兑汇票保证金余额/存款总额0.00%(≤10%),投资总额/资本净额63.77%(≤70%),固定资产净额/资本净额0.04%(≤20%) [8] 关联金融服务业务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在电气财务存款余额24.46亿元,占存款总额的74.70%,活期存款利率区间0.0001%-1.725% [8] - 贷款余额4.99亿元,贷款利率2.40%,占贷款总额的14.09%,未发生委托贷款业务 [8] -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其他银行存款余额8.26亿元,活期存款利率区间0.05%-1.35%,无定期存款 [8] - 在其他银行贷款余额30.42亿元,贷款利率区间未明确披露 [8] 业务影响及评估措施 - 电气财务提供的存、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优于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司可自主决定办理业务,未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8] - 公司每半年审阅电气财务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评估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出具风险持续评估报告并与定期报告一并披露 [9][10] - 电气财务经营业绩良好,风险控制制度能够保障业务安全,风险管理无重大缺陷,业务风险可控 [10]
中国黄金: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黄金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9:21
集团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集团财务公司由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20亿元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0% [1] - 集团财务公司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是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内唯一拥有金融牌照的机构 [1] - 法定代表人王赫 注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9号一层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211H211000001 [1] 集团财务公司治理结构 - 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运作 [2]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和风险控制委员会 高级管理层下设信贷审查委员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 [3] - 设置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管岗位 前中后台部门权责明晰 包括结算业务部、信贷业务部、投资业务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等 [3] 集团财务公司业务范围 - 经营范围包括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办理成员单位贷款、票据贴现、资金结算与收付、委托贷款、债券承销等本外币业务 [2] - 从事同业拆借、办理成员单位票据承兑、从事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投资等业务 [2] 风险控制体系 - 风险管理部组织内部控制实施 审计稽核部负责监督 各部门制定风险控制制度及操作流程 [3][4] - 风险管控覆盖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 [4] - 信贷业务严格执行调查、风险审查、贷审委审议、有权人审批的多层审批流程 [4] -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遵循监管要求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严格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5][6] 经营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集团财务公司资产总额276.9亿元 负债总额253.42亿元 所有者权益23.48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0.79亿元 所有监管指标均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要求 [7] - 业务运营合法合规 无重大操作风险发生 管理制度健全 风险管理有效 [5][7] 关联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银行存款余额65.32亿元 其中存放集团财务公司62.41亿元 存放商业银行2.91亿元 [7] - 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存款利率为0.2%/年-1.15%/年 贷款余额为零 [7] - 存款安全性和流动性良好 交易定价公允合理 符合监管收费标准 [8] 总体风险评估 - 集团财务公司具有合法有效的《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 建立完整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8] - 未发现违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情形 风险控制体系无重大缺陷 [8] - 集团财务公司运营合规 资金充裕 内控健全 资产质量良好 资本充足率较高 [8]
中国中免: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9:21
中旅财务基本情况 - 中旅财务成立于2012年7月10日 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深南路4011号香港中旅大厦19楼A-D 法定代表人金鸿雁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153H244030001 营业执照注册号914403000504698000 [1] - 中旅财务注册资本20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吸收成员单位存款 办理成员单位贷款 票据贴现 资金结算与收付 委托贷款 债券承销 非融资性保函 财务顾问 信用鉴证 咨询代理 同业拆借 票据承兑 成员单位产品买方信贷 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投资 [1] 内部控制体系 - 中旅财务建立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治理结构 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 管理层下设信用审查委员会 信息科技委员会 金融业务投资决策委员会 形成分工合理 责任明确 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 [2][3] - 中旅财务制定全面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合规风险管理办法》《案防工作管理规定》 建立风控合规部和稽核审计部 对业务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稽核 [3][4] - 中旅财务通过《资本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明确资本管理职责 资本充足率计算 资本充足管控机制 建立资本应急补充机制和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 [13] 业务风险管理 - 资金业务方面 中旅财务制定《资金管理办法》 计划财务部按月编制资金计划 在确保足额缴存存款准备金和客户支付需求基础上按稳健原则安排资金 [5] - 信贷业务采用客户信用评级+综合授信额度体系 信用评级有效期一年 授信额度有效期不超过三年 低风险业务可差异化审批 建立前中后台分离机制 对贷款余额前五名客户每季度提交贷后管理检查报告 [6][7][8] - 投资业务建立金融业务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批机制 采用交易对手白名单管理 白名单每年至少更新一次 R0-R2级投资业务在白名单内不设投资限额 R3及以上需专项审批 2025年上半年无R3及以上证券投资业务 [11][12] - 信息系统使用九恒星智能资金平台 包括网上结算 信贷业务 资金预算 同业拆借 头寸管理等模块 部署嘉为蓝鲸WeOps一体化运维平台 完成数电发票系统 外汇业务管理系统升级 [17] 经营与监管指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旅财务资产总额221.44亿元 所有者权益26.65亿元 吸收成员单位存款192.2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7亿元 利润总额0.44亿元 净利润0.32亿元 [20] - 监管指标全面合规 资本充足率21.83%不低于10.50% 流动性比例符合不低于25%要求 贷款余额占存款与实收资本之和比例47.80%不高于80% 投资总额占资本净额比例5.32%不高于70% [21][22][23] 关联业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及控股子公司在中旅财务存款余额94.19亿元 贷款余额0 非融资性保函业务余额3.21亿元 存款安全性和流动性良好 未发生现金头寸不足延迟付款情况 [24]
江苏新能: 江苏新能关于与江苏省国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关联存贷款业务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2
国信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14日 注册资本200,000万元人民币 为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 - 股权结构为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3.33% 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6.67% [1] - 经营范围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服务 注册地址为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88号24楼 [1] 内部控制体系架构 - 建立两级治理架构:风险管理决策层(党委会/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与风险管理执行层(经营层/职能部门) [2] - 设置三道风险防线:业务部门(一线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部(二线监控协调)、稽核审计部(三线独立监督) [2] - 实行审贷分离制度 根据贷款规模/种类/期限/担保条件设定审批权限 设立信贷审查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 [2] 业务风险控制措施 - 商业汇票业务需核实票据合法性及对应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 [3] - 存款业务严格核对开户信息 禁止吸收非成员单位存款 存款期限需与贷款期限结构匹配 [4] - 同业拆借业务需经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批准 拆入资金仅用于弥补头寸 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 [4] 运营与结算管理 - 遵循"谁的钱进谁的账"原则 对结算凭证审查指令有效性 明确委托贷款业务中各方权责关系 [5] - 建立表外业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 全面监控单个及总体业务风险变动情况 [5] - 严格执行国家会计准则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5] 经营与监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总资产231.51亿元 所有者权益270.78亿元 吸收成员单位存款196.65亿元 [6] - 所有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 坚持稳健经营原则 未发现重大风险缺陷 [6] - 管理制度健全 业务按规范流程开展 整体风险可控 [6]
8月25日风险管理日报:镍、不锈钢:随大盘有所回调-20250826
南华期货· 2025-08-26 09: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25日沪镍和不锈钢走势随大盘有所回调,宏观层面关注九月降息预期,基本面镍和不锈钢无明显逻辑变动,镍铁供给挺价,新能源链路盐厂强势,不锈钢接近需求旺季关注情绪走势 [4] - 印尼八月第二期基准价整体小幅下调,菲律宾周内部分矿区和九月有降雨预期,镍矿季节性库存上升底部支撑松动,纯镍库存高企,不锈钢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去库缓慢,但印尼拟修订HPM公式、缩短镍矿配额许可周期及水电站建设或带来利多 [4][6] 相关目录总结 价格区间预测 - 沪镍价格区间预测为11.8 - 12.6万元/吨,当前波动率15.17%,波动率历史百分位3.2% [2] - 不锈钢价格区间预测为1.25 - 1.31万元/吨,当前波动率9.27%,波动率历史百分位1.8% [2] 风险管理策略 沪镍 - 库存管理: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库存有减值风险时,可根据库存水平做空NI主力合约期货锁定利润,套保比例60%;卖出场外/场内看涨期权,套保比例50% [2] - 采购管理:公司未来有生产采购需求担心原料价格上涨时,可根据生产计划买入远月NI合约,盘面提前采购锁定成本;卖出场内/场外看跌期权;买入场内/场外虚值看涨期权,后两者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 [2] 不锈钢 - 库存管理: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库存有减值风险时,可根据库存水平做空SS主力合约期货锁定利润,套保比例60%;卖出场外/场内看涨期权,套保比例50% [3] - 采购管理:公司未来有生产采购需求担心原料价格上涨时,可根据生产计划买入远月SS合约,盘面提前采购锁定成本;卖出场内/场外看跌期权;买入场内/场外虚值看涨期权,后两者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 [3] 盘面数据 镍 - 沪镍主连最新值120310元/吨,环比持平;沪镍连一120310元/吨,环比涨0.59%;沪镍连二120450元/吨,环比涨0.54%;沪镍连三120780元/吨,环比涨0.54%;LME镍3M最新值14975美元/吨,环比涨0.61% [6] - 成交量119179手,环比持平;持仓量110337手,环比持平;仓单数22292吨,环比降1.15%;主力合约基差 - 1550元/吨,环比涨34.8% [6] 不锈钢 - 不锈钢主连最新值12880元/吨,环比持平;不锈钢连一12880元/吨,环比涨1.02%;不锈钢连二12940元/吨,环比涨0.90%;不锈钢连三12980元/吨,环比涨0.89% [7] - 成交量156339手,环比持平;持仓量141999手,环比持平;仓单数101687吨,环比降0.23%;主力合约基差590元/吨,环比降18.06% [7] 产业库存 - 国内镍社会库存40872吨,较上期降1019吨;LME镍库存209748吨,较上期增150吨;不锈钢社会库存933.4吨,较上期降0.2吨;镍生铁库存33111吨,较上期降304吨 [8]
金融创新扎根实体土壤
期货日报网· 2025-08-26 09:00
行业变革 - 生猪期货上市推动金融工具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和风险管理格局 [1] - 期货公司 风险管理公司和贸易商探索更多期现结合模式 将风险管理工具嵌入产业链核心环节 [1] - 实践深入和模式完善显著增强产业链抵御风险能力 [1] 基差贸易模式 - 养殖企业X公司以17100元/吨一口价签订远期合约 承诺交付2000头生猪 货值约420万元 [2] - 华西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对冲价格风险并负责基差变动盈亏 [2] - 该模式使企业专注生产管理 无需担忧资金压力与市场波动 有效破解被动随行就市困局 [2] 中小农场服务创新 - 永安期货与国猪高科完成国内首笔穿透中小家庭农场的生猪期货订单点价 [3] - 以LH2407合约为基准价向福建三明4500头规模农场采购250吨生猪 实现先卖后养 [3] - 通过监控系统保障生猪安全和物权 打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主体通道 [3] 阶梯式服务体系 - 中基商贸推出三大期现业务模式:1.0版本远期锁价订单已完成20.8万头交收 2025年在手合同达119.1万头 [4] - 2.0版本含权一口价采用定价不定量模式 通过累沽期权动态调整签约量 并推出生猪银行业务帮助高成本企业降低套保门槛 [4] - 2.5版本支持基差点价 客户支付保证金后可按区域升贴水灵活提货 实现时间与地点双重弹性 [5] - 三类模式形成覆盖基础锁价 动态对冲和灵活交割的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 [4][5]
【银行观察】优化银行风险管理 落实好并购贷款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5
政策核心调整 - 首次将参股型并购纳入支持范围 打破仅覆盖控制型并购的局限 [1] - 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从60%提至70% 最长期限从7年延至10年 [1] - 参股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设为60% 期限最长7年 [1] 监管要求升级 - 要求银行满足监管评级良好和主要审慎监管指标达标等基础条件 [2] - 设置资产规模门槛 引导资源向风控能力更强的大中型银行集中 [2] - 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不超过50% [2] - 参股型贷款余额不超过并购贷款总余额30% [2] 银行运营影响 - 为银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2] - 需制定专项管理政策并搭建信息系统 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测 [2] - 需组建涵盖并购专家、信贷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律师、会计师的复合型团队 [3] - 需构建财务与非财务多维度还款能力评估体系 包括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非财务因素 [3] 产业整合支持 - 为科技领域技术整合提供灵活资金支持 加速产业技术迭代 [1] - 精准契合当前产业链协同需求 [1] - 政策松绑有助于缓解并购方资金压力 [1]
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将上市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9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推出的意义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 [1] - 胶版印刷纸是文化用纸典型代表,具有市场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图书、杂志等领域 [1] - 2024年中国胶版印刷纸产量达948万吨,表观消费量为871万吨,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 [2] 对产业链的风险管理价值 - 新工具将填补国内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空白,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 [2] -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将与纸浆期货形成协同效应,打造“纸浆—胶版印刷纸”完整风险管理链条,实现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闭环风险管理 [2] - 新工具有望成为行业“价格锚定器”,提升现货贸易定价效率,引导企业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2] 对行业国际地位及绿色转型的推动 - 新工具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纸及纸制品市场的价格影响力,推动中国标准输出和国际市场拓展 [3] - 通过交割品级选择、认证品牌准入等合约制度安排引导行业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优先考虑具备绿色认证资质的企业 [3] - 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双碳”战略贡献力量 [3] 其他相关期权产品的扩展 - 证监会同时同意上市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这些期货品种已具备市场流动性好、投资者结构成熟等特点 [4] - 期权产品的推出使企业可同步使用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更精细化的套期保值,有效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4]
【银行观察】优化银行风险管理落实好并购贷款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8-26 02:27
政策修订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是自2015年后对并购贷款业务监管框架的首次全面升级 修订以"优化服务 防控风险"为核心 [1] - 政策特点为"松紧适度 宽严相济" 既为产业整合注入金融活水 也为商业银行划定风险红线 构建"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的监管新框架 [1] - 首次将参股型并购纳入支持范围 打破此前仅覆盖控制型并购的局限 精准契合当前产业链协同需求 [1] 贷款条件调整 - 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从60%提至70% 最长期限从7年延至10年 [1] - 参股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设为60% 期限最长7年 [1] - 政策松绑有助于缓解并购方资金压力 为科技领域"短平快"的技术整合提供灵活资金支持 加速产业技术迭代 [1] 监管要求强化 - 要求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银行需满足"监管评级良好 主要审慎监管指标达标"等基础条件 并设置资产规模门槛 [2] - 强化贷款全流程闭环风控 贷前重点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及并购后企业盈利前景 贷后警惕资金挪用 虚假并购套取贷款等行为 [2] - 通过"禁止性条款"量化风险边界 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不超50% 参股型贷款余额不超并购贷款总余额30% [2] 银行业务影响 - 商业银行正面临净息差收窄 传统信贷业务增长乏力的压力 并购贷款松绑为银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2] - 政策松绑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需把握政策机遇 强化风险管控 [2] 银行管理要求 - 需制定并购贷款专项管理政策 明确业务流程 风险评估标准 权限审批机制 并搭建专门信息系统 实现并购交易进度 资金流向 企业经营数据的实时监测 [2] - 需组建涵盖并购专家 信贷分析师 行业研究员 律师 会计师的复合型专业团队 [3] - 需构建"财务+非财务"多维度还款能力评估体系 重点分析技术研发能力(专利数量 研发投入占比) 产品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 客户粘性) 行业周期趋势(政策支持力度 需求增长空间)等因素 [3]
昊华能源: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26
京能财务基本情况 - 京能财务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0%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 [1] - 经营范围包括吸收成员单位存款 办理成员单位贷款和票据贴现 资金结算与收付 委托贷款 债券承销 同业拆借及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投资等业务 [1] 内部控制体系 - 建立以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 董事会下设5个专业委员会均由董事担任 [2] - 风险管理体系涵盖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 实施风险识别 评估 监测与控制机制 按年度更新风险事件库和重大风险解决方案 [2] - 截至2025年6月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保持良好运营 [3] - 结算业务通过网银实现 遵循内控牵制原则实行岗位分离 不为成员单位垫款 [3][4] - 信贷业务实行信贷业务部审查 风险管理部审核 贷款审查委员会审议的多层审批机制 定期开展贷后检查 [4] - 投资业务严格履行内部审批流程 主要投资货币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和AAA级债券 风险管理部独立执行风险审查 [5] - 信息系统实行权限分级审批和数据异地备份 具备大额资金监测和黑名单管理功能 [5] - 每年开展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评价 建立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的后督管理体系 [5] 经营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5008.26亿元 其中货币资金145.39亿元 发放贷款及垫款4286.20亿元 股东权益715.45亿元 [6][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20亿元 净利润3.07亿元 [7] - 各项监管指标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要求 未发现风险控制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7] 关联交易情况 - 北京昊华能源公司在京能财务存款利率范围未披露 贷款业务授信总额66.80亿元 实际使用24.80亿元 [7] - 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严格按《金融服务框架协议》执行 未发现重大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