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讨论结婚、生娃、买房这些话题的时候,大家的眼神里都带着一种无力感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31
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2023年中国新生人口902万 较2022年956万减少54万 七年内较2016年1786万下降近50% [3] - 202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79万 较上年增加21万 与出生人口形成422万缺口 [1][3] - 青年失业率数据显示16至24岁群体失业率达21.3% 劳动力市场吸纳能力不足 [8] 教育行业影响 - 学前教育出现招生困难 幼儿园从摇号录取转为主动招揽生源 [6] - 办学资源从扩张转向收缩 中小学及高等院校面临生源短缺挑战 [3] - 未来十年教育需求持续萎缩 学校运营压力加剧 [3][9] 婚育与房地产市场 - 2023年结婚登记683万对 较2013年1346万对下降50% [4] - 学区房需求结构性萎缩 婚房刚需属性减弱 [4][9] - 房地产开发商需调整以学区逻辑为核心的营销策略 [4] 消费产业链冲击 - 婴儿相关产业包括家电 奶粉 玩具直接受人口下滑冲击 [6] - 韩国2023年总和生育率0.72预示东亚地区普遍趋势 中国基数更大震荡更剧烈 [6] - 消费场景持续转变 儿童娱乐设施运营压力增大 宠物经济替代效应显现 [8]
千万难民成欧洲红利!欧洲央行行长说漏嘴,揭露俄乌战争残酷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8-26 00:09
欧洲劳动力市场变化 - 外国出生工人比例大幅增加帮助欧洲降低通胀率且未大幅放缓经济增长速度[1] - 欧洲央行行长表示若无外国工人德国GDP将比2019年低6% 西班牙经济复苏将受影响[1] - 乌克兰廉价劳动力有效帮助欧洲抵御疫情后经济疲软[1] 乌克兰难民规模与分布 - 俄乌冲突爆发后数百万乌克兰人逃往中西欧国家[4] - 德国接纳约200万乌克兰人 政府每年需支付上百亿欧元补贴[6] - 总计约1000万乌克兰人进入欧洲 另1000万人留在俄控区[15] 劳动力特征分析 - 乌克兰难民中20-40岁年轻人占比高 能接受较低薪资[8] - 多数具有大学学历 教育水平良好且学习能力强[10] - 文化相似度高(基督教背景) 易于融入欧洲社会[10] 经济影响机制 - 乌克兰劳动力从事工厂、物流、家政等本地人不愿从事的工作[12] - 劳动力成本低廉且不享受公民福利待遇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12] - 有效缓解西欧国家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12] 人口结构变化 - 乌克兰损失超过170万军人 兵源不足导致强制征兵[15] - 20-40岁核心生产群体大量流失(战损/出逃)[15] - 人口结构系统性破坏 国家恢复需数十年时间[15] 地缘经济关系 - 欧洲通过乌克兰劳动力红利部分抵消被美国薅羊毛的损失[17] - 乌克兰工人从事底层工作却无法获得职业晋升或公民待遇[17] - 战争导致的人口迁移形成欧洲对乌克兰的隐性剥削链条[17][19]
宏观专题分析报告:人口灰犀牛:现状、影响和应对
国金证券· 2025-08-25 13:57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 - 2024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0.2%,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2] - 发达经济体老龄化严重,日本、德国、法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29.8%、23.2%、22.2%[15]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1960年代5.32人降至2024年2.25人,逼近2.1人的世代更替水平[16] 中国人口挑战 - 中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接近日本1997年水平,但人均GDP仅为日本当时三分之一[3] - 中国总和生育率2023年降至1.0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韩国[3] - 预计2032年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8%[3][25] 人口转折点影响 - 中国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峰(74.5%),2021年总人口达峰(14.13亿),已跨过两个人口转折点[54] - 日本1995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后至2024年减少17%,潜在增长率降至0.61%[36] - 日本1993-2024年间69%季度出现负产出缺口,反映总需求不足[4][68] 经济影响机制 - 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中国国民总储蓄率与65岁以上人口占比呈负相关[62][67] - 日本1994-2005年服务消费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老龄化推升服务需求[4] - 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1990年69.4%升至2024年236.7%,与老龄化正相关[47][52] 通胀影响变化 - 老龄化通胀效应因全球劳动力供给增加被掩盖,但2023年后美欧日通胀持续高于2%目标[75][78] - 中国老龄化对通胀短期抑制,长期可能推动上行[5][80] 应对策略 - 日本2000-2024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1.3%,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规避本土劳动力约束[81][82] - 中国2023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27.6万台占全球51%,医疗机器人安装量同比增36%[88][94] - 中国当前劳动参与率较日本低6-8个百分点,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缓解劳动力收缩[95][97]
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将走向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8-24 22:42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争议 - 印度无法遵循传统东亚发展模式(农业→低端制造→高端制造→服务业)[2] - 必须优先投资人力资本、拓展高技能服务业、激励创新创业[2] - 需巩固民主根基并开创思想与创造力驱动的独特发展道路[2] 印度经济现状与挑战 - 劳动年龄女性就业比例仅五分之一(二十国集团中最低)[8] - 男性就业状况同样令人汗颜[8] - 可能因岗位创造不足而浪费人口红利[8] - 地缘政治紧张与供应链重构带来新挑战[8] - 制造业就业占比停滞数十年[4] 政府政策成效评估 - 成功实施全国商品服务税取代各邦分散税制[9] - 以空前速度建设高速公路/隧道/农村道路[9] - 通过数字堆栈实现福利直接转移支付[9] - 生产挂钩激励措施(PLI)和农业改革效果不佳[10] - 2016年废除大额纸币措施造成破坏[10] - 私人部门投资过去十年持续疲软[10] 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 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吸引低技能组装业务[12] - 中国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技能升级实现制造复杂度提升[13] - 后起国家面临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劳动力成本竞争[14] - 低技能组装不能保证利润或向高端制造领域升级[14] 作者背景与著作定位 - 提出发挥印度优势的全新发展模式[19] - 为新兴经济体提供知识驱动型发展参考[2][16] - 作者曾任印度央行行长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16]
壹快评|不要错过人口变局中的改革之机
第一财经· 2025-08-23 20:34
人口变化趋势 - 中国总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 呈现少子化 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鲜明现实 [1] - 人口减少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均衡 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显著 [3] 教育行业影响 - 人口形势变化对教育体系形成直接冲击 导致学校空置和教师过剩现象 [1] - 多地幼儿园和中小学生源不足 部分民办高校招录不满 江西省出现农村小学教师抗拒转学段任教安排 [1] - 教育系统正面临学龄人口波动变化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对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新挑战 [1] 教育改革机遇 - 适龄学生减少为国家提供提高学校建设标准 降低班额和推进小班化教学的机会 [2] - 中小学跨学段和跨区域任教成为因应新形势的改革举措之一 [2] - 富余教师资源可通过转岗培训转向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新兴领域 [2] 劳动力市场变革 - 劳动力规模缩减直接削弱传统增长模式动能 老龄化加剧带来抚养比攀升压力 [2] - 需要推进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跃迁 加大人力资本全生命周期投入 [2] - 应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 社会保障体系调整 - 深度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验 需要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3] - 要求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推进省级统筹和支付方式改革 [3] - 需要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3] 区域发展规划 - 人口变化要求优化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 [3] - 人口持续流入的核心城市群需优化功能布局提升综合承载力 [3] - 面临收缩压力的地区应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集中 人口流失乡村可探索土地整治和特色产业发展 [3]
新一波措施落地,楼市迎来转机?
搜狐财经· 2025-08-19 08:13
人口与楼市关系 - 楼市调整受短期供求失衡和中长期人口预期影响 2022年起人口连续3年负增长直接冲击市场预期 [2] - 2009-2019年房地产高速发展依赖人口红利 当前人口增速放缓导致红利减弱 [2] - 人口问题具全面性 近年各方已意识到严峻性并出台支持生育措施 [2] 生育支持政策 - 2025年起实施婴幼儿育儿补贴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2] - 2025年秋季学期起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2] - 2024年10月发布《生育友好型社会若干措施》 涵盖生育休假 补贴 个税抵扣及购房支持等 [3]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结婚对数同比增加10 9万对至353 9万对 结婚数据反弹或与制度优化相关 [3] 政策对楼市影响 - 生育支持措施将改善人口下行态势 对楼市需求形成潜在利好 [4] - 楼市供应能力充足 未来走向由需求主导 而需求核心取决于人口因素 [4] - 持续的人口支持政策有望稳定预期 或推动楼市预期改善 [4]
非洲细分市场市占率第一,乐舒适IPO故事有何看点?
智通财经· 2025-08-18 14:00
公司概况 - 乐舒适是专注于非洲、拉丁美洲及中亚等新兴市场的卫生用品制造商,主营婴儿纸尿裤、拉拉裤、卫生巾及湿巾等产品 [1] - 公司超九成营收来自非洲市场,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卫生巾等多个细分领域稳居市场占有率首位,有"非洲隐形个护冠军"之称 [1] - 公司旗下包括Softcare、Veesper、Maya、Cuettie和Clincleer等多个子品牌,其中核心品牌Softcare连续三年入围肯尼亚女性最喜爱的100大品牌前15名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收入分别为3.20亿美元、4.11亿美元和4.54亿美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39万美元、6468万美元和9511.1万美元 [2] -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3110.3万美元(同比增长12.45%)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3.0%提升至2024年的35.2%,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9] - 2024年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销量分别达到41.23亿片及16.34亿片,自2022年以来保持17.3%和30.6%的高速复合增长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4年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20.3%和15.6%,双双位居行业首位 [9] - 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Softcare婴儿纸尿裤平均售价9.27美分/片,低于宝洁(11.58美分/片)和金佰利(11.38美分/片) [5]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12个国家设立18个销售分支机构,覆盖超过2800家批发商、经销商和零售商 [4] - 在非洲拥有8家工厂、44条生产线,年总设计产能为婴儿纸尿裤55.784亿片、卫生巾25.686亿片 [9] 行业前景 - 非洲2024年实际GDP增速达3.2%,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4.1%,领先全球平均水平 [6] - 非洲婴儿纸尿裤和拉拉裤市场渗透率仅为20%,远低于欧洲、北美和中国市场70%-86%的水平 [7] - 非洲卫生巾渗透率约为30%,与发达地区86%-92%的渗透率相比差距明显 [7] - 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41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5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 [10] 发展战略 - 计划将IPO资金用于在加纳、科特迪瓦等10个国家建设新生产工厂或扩大现有产能 [9] - 预计购买12套生产设备以制造超薄婴儿纸尿裤及卫生巾 [9] - 目前拉丁美洲市场仅贡献2%的营收,哈萨克斯坦市场占比不足0.1%,未来将积极拓展这些新兴市场 [10]
盖茨基金会非洲代表处主任:中国科技创新可为非洲做出重大贡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9:25
非洲健康领域面临的挑战 - 美国政府削减援助资金 欧洲许多捐助国也在减少对外援助 将更多资金投入到自身的安全用途和应对难民成本[1] - 联合国对全球人道援助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幅削减 会员国普遍欠费 资金严重短缺 美国作为最大出资国也是最大欠费方之一[1] - 非洲大陆债务负担过去15年里大幅增加 2024年外债总额预计为1.17万亿美元 2028年将达到1.29万亿美元 国内财政的卫生预算变少[1] 非洲宏观经济形势 - 疫情对非洲经济冲击巨大 许多国家举债维持民生 疫情结束后背负更多债务 大多数债务来自私人债权人 利率偏高[2] - 非洲政府采用数字化公共财政管理工具 提升税收征收效率 管理现有收入 用数据分配有限预算用于高影响力干预项目[2] - 盖茨基金会采取两大战略举措 专注创新方向降低项目执行与运营成本 部署2000万美元专项基金支持非洲国家能力建设[2] 盖茨基金会的影响与战略 - 基金会25年里捐赠超过1000亿美元 挽救数千万人生命 支持全球疫苗联盟等项目 非洲麻疹死亡率自2000年以来下降90%[3] - 基金会将在未来20年内投入超过2000亿美元 2045年12月31日永久关闭 目标是加速进展解决现有问题[3] - 基金会帮助非洲政府加强分发和物流能力建设 构建分析能力应对预算削减影响[4] 非洲人口与疾病负担 - 非洲大陆未来几十年经历惊人人口增长 半数人口年龄在19岁以下 2020年到2050年全球新增约19亿人口中12亿在非洲诞生[5] - 非洲面临沉重疾病负担 2023年全球2.63亿疟疾病例和59.7万死亡病例中非洲占比超过90% 撒哈拉以南11个国家承担全球三分之二负担[5] - 全球每年近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 大多数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5] 非洲人力资本投资 - 非洲必须大幅投资健康和教育领域 解决营养不良问题 减少发育迟缓情况 确保儿童存活茁壮成长并获得充分认知发展[6] - 非洲联盟制定《我们想要的非洲》发展蓝图 强烈呼吁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 非洲青年将是世界的未来[6] - 非洲年轻人有望成为全球劳动市场主力军 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抓住人口红利机遇[6] 中非合作与创新 - 中国制造商在非洲大陆可以做出很大贡献 有技术经验 规模潜力与制造能力 非洲制造商了解本地市场和环境[7] - 盖茨基金会支持天康医疗卢旺达工厂生产自毁式注射器获得WHO预认证 基金会投资近500万美元 TKMD投资近1500万美元[7] - 上海达华药业左炔诺孕酮硅胶棒2017年通过WHO预认证 随后五年超过600万套产品交付到中国以外地区[8] - 这些产品避免500多万例意外怀孕和8000多例孕产妇死亡 帮助公共卫生节省2.5亿美元医疗费用[8] - 非洲可以从中国学到降低制造成本和应用成本以及引入创新 中国制造商有必要克服对非洲刻板印象理解切实需求[9]
为什么说“我国人口红利仍在延续”?(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经济网· 2025-08-03 09:11
人口红利转型 - 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两成,呈现少子化、老龄化趋势[1] - 人口红利内涵从数量转向质量,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提升推动人才红利增长[2] - 1.7亿老年网民活跃于互联网,在短视频、电商等领域创造新经济活力[3] 银发经济崛起 - 中老年文旅年消费超7000亿元,在线教育人群约3500万[3] - 银发经济被写入政策文件,陪诊、代写回忆录等新业态涌现[4] - 马拉松、健身等老年消费场景扩张,六七十岁群体消费力显著[3] 政策与产业协同 -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健全普惠型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激发养老产业发展活力[4] - 顶层设计强调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创新[4] -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人口新形势下的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5] 人口发展新动能 - 老年群体通过科技应用和消费升级持续释放经济贡献[3][4] - 统筹少子化与老龄化应对,避免发展失衡[5] - 人才红利与银发红利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目标[2][5]
生育补贴够吗?
虎嗅· 2025-07-31 13:55
育儿补贴政策内容 -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民生保障现金补贴 [1] - 针对0-3周岁婴幼儿每月补贴300元 初步安排年度预算900亿元 [3] - 补贴政策为长期执行措施 将成为固定财政支出 [3] 补贴政策目标与效果争议 - 部分人口专家认为补贴金额不足 主张提升至1000-2000元/月 [5] - 补贴可覆盖偏低收入家庭婴幼儿固定开销(如奶粉) 实质性降低育养负担 [5] - 对一二线城市家庭补贴意义有限 政策主要针对偏低收入家庭 [5] - 补贴对提升生育意愿效果存疑 难以使"不愿生育"转为"愿意生育" [5] 国际经验与历史背景 - 海外先发国家经验显示生育补贴对生育率改善效果有限 [6] - 1970年代东亚经济奇迹与低抚养比带来的人口红利密切相关 [7] - 工业化推动人均寿命提升 同时导致不可逆的老龄化趋势 [7] - 工业自动化与AI发展为应对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减少而生 [7] 中国大陆生育问题特殊性 - 流动人口规模超过3.85亿 其生育率低于城市及农村人口 [13] - 生育率下降主因并非高学历或社会心理变化 而是本土化特征 [12][13] - 现行人口政策研究对流动人口群体关注度不足 [13] - 经济发展应优先满足现存人口需求 而非将人口视为发展手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