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竹代塑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宜宾:从造纸到烘焙,打造“以竹代塑”产业高地
竹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省宜宾市作为全国竹资源富集区之一,已聚集51家"以竹代塑"企业,年竹浆纸(塑)生产能力达91万吨 [1] - 宜宾市拥有334万亩竹林,2022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达428亿元,持续保持全省第1位 [1] - 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合理采伐,每亩竹林竹材产量从2015年0.8吨增长至2023年超过1吨 [2] 产能与产品结构 - 宜宾市竹浆板产能43万吨、纸制品37万吨、竹浆模塑产能11万吨,2022年实现产值近70亿元 [2] - 产业发展聚焦两大方向:竹浆模塑制品开发以及以笋粉/笋浆为原料的烘焙、面食等新产品 [2] - 已实施竹林规模经营60万亩,建设现代竹产业基地120万亩 [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组建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成科研实验大楼并投入运营 [2] - 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等专家组建核心技术团队,重点攻关竹浆制备工艺和产品开发 [2] - 联合宜宾纸业(600793)、裕同环保等企业推进技术转化 [2]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 - 宜宾市将"以竹代塑"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党政机关优先选用 [3] - 出台《宜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以竹代塑"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文件 [3] - 开展"五进"活动推动产品在酒店餐饮、快递物流等行业应用 [3]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2022年发起"以竹代塑"倡议,2023年发布《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 [1] - 竹材具有绿色、低碳、可降解特性,是应对塑料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理想替代品 [1] - 竹林合理采伐可促进良性生长,相比木材具有速生优势 [1]
这座赣西北小城如何下“竹”功夫撑起亿元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09:41
竹资源禀赋 - 江西宜丰县毛竹林面积达87.2万亩,活立竹蓄积量约1.2亿根,居全国第三、江西省首位[1] - 公司依托竹资源优势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1] 产业集群发展 - 2024年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18.38亿元,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 - 全竹科创产业园形成以竹木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涵盖竹建材、竹家具等上千个品种[3] - 现有竹加工企业118家,包括27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 跨境贸易表现 - 仙龙日用工艺品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竹制品销往欧美日市场,鞋撑年出口量达500万只[3] - "以竹代塑"趋势推动竹板材、竹集成材等产品出口增长[3] 生态富民成效 - 双峰林场笋竹基地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亩产鲜笋1000公斤以上,年产值增加60万元[6] - 40%以上农户受益于竹产业,竹农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6] - 建成20万亩笋竹林基地,年采伐毛竹1000万根,年产竹笋13.5万吨[7] 文旅融合布局 - 发展400多间竹文化主题民宿,形成"竹海观光+竹宴体验"旅游模式[9] - "云端小水"度假区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万元[9] - 洑溪天沐汤集打造"森林+康养"综合体,吸引周边省市游客[9]
湖南双牌“以竹代塑” 加快打造生态富民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00:32
竹产业发展现状 - 湖南双牌县竹产业科技园将竹子加工成全竹家具、竹地板、竹建材等产品,产品销往日本、西班牙等海外市场 [1] - 湖南阳明竹咏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龙头企业,生产竹车厢底板和户外竹建材等产品 [1] - 湖南依托丰富竹林资源和加工基础,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协调发展,构建品类齐全、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 [1] - 双牌县投资12亿元建成竹木产业智能科技园、深加工区和4个初级加工集聚区,形成全竹产业链 [1] - 双牌县拥有竹木精深加工企业26家、初加工企业79家,开发竹产品300余种,取得专利156项 [1] 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 - 双牌县推进"智赋万企",争取信贷资金1.5亿元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 [2] - 实施"揭榜挂帅"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 [2] - 加强大数据分析、综合服务和竹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军联现代物流园等项目 [2] 产业发展目标与规划 - 2024年双牌县竹木产业预计实现综合产值60.5亿元,年创税收1900万元以上,外贸出口3000万美元以上 [2] - 双牌县锚定"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目标,推动全链条发展,统筹竹产业、科技、工艺、文化 [2]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落地,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合力 [2]
减损20%以上,多保鲜4天!清远英德以竹代塑荔枝包装箱
南方农村报· 2025-06-19 09:04
行业背景 - 广东荔枝产业面临保鲜难题和传统塑料包装污染环境的制约 [2][3] - "以竹代塑"理念兴起 竹子可再生可降解的特性成为绿色发展方向 [4] 产品创新 - 广东竹笙笙科技研制出竹生物基降解生鲜蔬果包装盒和竹纤维打包袋 显著改善荔枝保鲜和运输效果 [5][6] - 原材料选用有机物竹子 含竹黄酮竹沥竹琨等天然成分 具有抑菌抗菌功效 对生鲜蔬果保鲜效果突出 [9][10] - 产品通过对原有材料进行创新 改变形态拓展应用领域 非全新材料 [8] 产品优势 - 相比传统塑料包装 竹生物基降解包装盒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并提供更优质保鲜环境 [11][12] - 竹子抑菌成分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减缓荔枝腐烂速度 包装盒良好透气性创造适宜微环境 减少水分流失 [27][28] - 使用后荔枝保鲜期有效延长 损耗率降低20%以上 保鲜时间延长4天 [1][24][29] 应用现状 - 产品已在茂名等地小规模应用 取得良好保鲜效果 解决荔枝运输保鲜难题 [34] - 公司计划将应用拓展到更多地区和产品领域 满足市场对绿色高效保鲜包装的需求 [36][37] 行业影响 - 产品为荔枝产业带来新生机 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4][30] - 推动"以竹代塑"理念实际应用 树立行业典范 促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37][38]
一朵菇 一支笔 一根竹 何以撬动浙江山区百亿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3:22
食用菌产业 - 庆元县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所在地,拥有800多年人工栽培香菇历史 [1] - 当地食用菌产业规模庞大,2024年生产量达1.39亿袋,鲜菇年产量11.77万吨,总产值近58亿元 [2] - 行业智能化程度提升,智能数字化控温大棚面积达160余亩,可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 [1][2] - 食用菌产业带动就业显著,有380余家企业/合作社,从业人员4万多人 [2] - 技术创新持续推进,获评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设立国家级"香菇科技小院",申报4个香菇新品种权 [2] 铅笔产业 - 庆元铅笔年产量占全国40%,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24家,实现工业产值24.96亿元,同比增长14.44% [3] - 龙头企业浙江鸿星文具自主研发生产设备,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3] - 浙江久灵笔刷打造高端品牌"尼奥尼",炭笔市场占有率30%,单品利润达普通铅笔百倍 [3][4] - 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85%以上出口欧美、东南亚 [4] - 入选浙江省"新星"产业集群,获评全国"眉笔制造示范区" [5] 竹木产业 - 庆元竹产业2025年入选浙江省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年产值达60亿元 [6] - 竹筷、竹砧板占国内市场份额60%以上,拥有6家全国/全球单项冠军企业 [7] - 技术创新突出,累计申请竹制品相关专利3000余项 [6] - 欣品泰竹业科技项目建成后将年产200万套竹木家具,年产值超3亿元 [6] - 计划推进"以竹代塑+"战略,拓展至建筑建材等领域 [7] 产业发展规划 - 庆元县计划推动竹木、铅笔、食用菌三大产业产值均达100亿元 [7] - 启动三大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促进企业蝶变升级 [7]
拓展国内市场、研发环保绿色新产品 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央视网· 2025-06-11 10:54
外贸企业转型国内市场 - 重庆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拓展国内市场成为新选择 [1] -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吸引30多家重庆外贸企业参加,带来新订单 [3] - 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定位提升竞争力,如绿色环保竹纤维餐具 [4] 产品创新与市场调整 - 摩托车企业为开拓国内市场推出全新造型产品,并投资品牌中心和研发中心 [3] - 竹纤维餐具企业利用自然降解优势,每年销售近4亿套至全球 [6] - 国内一次性餐具市场规模达上千亿,竹餐具因环保政策接受度提升 [8] 供应链与生产调整 - 竹餐具企业培育耐用的新竹种以适应国内饮食文化差异 [6] - 企业调整产线生产不同形状的碗,以匹配国内市场需求 [8] - 重庆忠县商务委调研100多家外贸企业,分类整理转型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8] 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家推行"以竹代塑"政策,推动竹餐具市场增长 [8] - 企业在商务部门帮助下,产品进入重庆大型商超 [8]
摩托车宣传册不够发了!竹子餐具“圈粉” 外贸优品打开国内新市场
央视新闻· 2025-06-11 09:16
外贸企业转型国内市场 - 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拓展国内市场成为新选择[1] - 重庆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吸引大量采购商,企业宣传材料供不应求[2][4] - 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公司原主攻拉美和东南亚市场,现通过年轻团队和本土化设计开拓国内市场[11][13] 摩托车行业案例 - 安第斯摩托车新造型产品获广东采购商青睐,日均接待20余家意向客户[5][7][13] - 企业投资自建品牌中心和研发中心强化国内市场布局[11] - 重庆万泰货车装饰公司现场签约100台订单[15][17] 新能源与跨界合作 - 中锂鑫元新能源公司全面开拓国内市场,对接会订单成为良好开端[19] - 必成文旅计划联动国内外摩托车爱好者开展跨境旅游合作[9] 竹纤维餐具行业转型 - 重庆瑞竹公司原年销4亿套竹餐具至海外,因关税变化转向国内市场[23][25] - 针对国内饮食文化差异,公司培育厚度增加2-3倍的新竹种[27] - 国内一次性餐具市场规模达上千亿,国家"以竹代塑"政策推动需求增长[29] 产品与产线调整 - 竹餐具企业开发12条新产线,模具单副投资数十万,计划新增16条生产线[33][35] - 国内产品线以碗类为主,与欧美自助餐盘等产品结构存在差异[33] 政府支持措施 - 重庆忠县商务委调研100余家外贸企业,分类解决认证资质和销售渠道问题[37] - 政府协助企业设计内销产品、打造品牌、争取国际展会资格[39]
以竹代塑助绿色转型——访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连健昌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45
行业背景与政策机遇 - 全球塑料垃圾问题严峻,92亿吨塑料制品中70亿吨成为垃圾且回收率不足10%,竹材作为可降解生物质材料具有巨大替代潜力[2] - 中国推出《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推动绿色产业革命战略窗口期[2] - 行业面临"双碳"战略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机遇,企业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0年,定位为竹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收纳、餐具、家具等系列[3] - 坚持"以竹代塑、以竹代木"战略,淘汰高耗能生产方式,践行清洁生产与碳中和目标[3] - 将绿色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已获得92项"以竹代塑/木"相关专利[4]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突破传统竹材分类模式,研发无刻痕式竹展开、超薄纵向刨切等技术,实现材料密度分级标准化[4] - 开发缠绕式竹吸管、竹青皮衣架等代塑产品,竹材正交复合板等代木产品应用于家具、车箱板等领域[4] - 探索竹与钢、陶瓷等材料结合,向"以竹代钢"和精细化工领域延伸[4] 数字化转型实践 - 成立自动化团队,用数据分类替代经验分类提升材料稳定性,适应工业化大生产[7] - 建立渠道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排列组合优化原材料性能与市场需求匹配度[7] - 将AI技术深度植入研发生产全链条,实现竹材加工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7][8] 市场竞争力构建 - 通过材料创新跳出低端红海竞争,开辟竹产业新应用场景与价值高地[4] - 以"守正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推动核心竞争力→产品力→品牌力的转化路径[5] - 行业竞争逻辑从"价格战"转向"性能战",强调技术差异化优势[5] 民营经济发展建议 - 抓住全球产业链调整窗口期,加速人才结构升级与海外市场补位[8] - 以跨界思维突破行业边界,如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改造竹加工工艺[8] - 深度融入"双碳"战略,将绿色创新转化为市场优势[8]
提振消费进行时丨一根竹子的现代蝶变
广西日报· 2025-05-14 10:54
公司发展 - 融嘉工艺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 7月投产 主营竹编工艺品生产 产品包括竹灯笼 竹篱笆 竹衣架等 [1] - 2023年引入先进设备 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人力与物料成本 [1] - 2024年出口订单达1100万元 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出口占比预计超80% [2] - 二期厂房建设中 规划5条生产线 投产后年工业产值可达2.4亿元 [2] 产品与创新 - 产品线涵盖竹篮 竹灯 竹桌 竹椅 竹自行车等 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 [2] -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拓宽销售渠道 推动广西竹编技艺国际化 [2] - 采用外包机制 将部分订单分发至农户 实现家庭生产与增收 [3] 行业概况 - 柳州市拥有50余家竹产业加工企业 形成竹家居 竹装饰 竹工艺品 竹炭为主的产业集群 [2] - 行业年产值达5亿元 产品远销日本 韩国等30多个国家 [2] - 融安县竹林面积15万亩 带动7万多名群众参与种植与加工 [3] 社会效益 - 公司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员工月收入达4000-5000元 订单多时可更高 [1] - 竹产业构建"生态培育-高附加值产品"完整链条 助力乡村振兴 [3]
第二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会启幕,“竹”力绿色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7:03
中新网武夷山5月13日电 以"以竹代塑·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会13日在南平武 夷会展中心启幕,为期3天。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16个省份、9大重点产竹地区的共650家企业参展,展 览面积达40000平方米,规模空前。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竹博会在竹科技成果展示上亮点十足。现场展示的竹纤维面膜纸生物降解率达 90%,竹制集成房屋固碳能力超木材30%,推动"以竹代塑"从概念走向现实,将竹产业的技术革命成果 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在文化传承方面,依托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独特魅力,展会设置竹非遗展演区,畲族竹竿 舞、竹编技艺(武夷山)、武夷竹刻等一系列本土竹非遗展演轮番上演,千年非遗技艺与竹产业相互交 融,为展会增添浓厚文化氛围。 展会期间,还举行中国(南平)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二届"中国·海峡"武夷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颁奖仪式暨工业设计大会、中国电商主播大赛·竹产业邀请赛总决赛等系列配套活动,通过产学研用的 深度融合,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此次竹博会不仅是国内竹产业展示、交易、交流的重要平台,更聚焦"以竹代塑"推动全球绿色消费,邀 约海外商协会、竹木制品外贸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