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韧性
搜索文档
波兰封锁中欧班列:欧盟裂痕与中国供应链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9-23 21:19
波兰封锁中欧班列,扼住欧盟供应链咽喉。 这远非一次简单的物流梗阻,而是欧盟内部深刻战略裂痕的赤裸暴露: 安全焦虑与经济利益的激烈碰撞,最终外溢成了全球供应链的一场灾难。 当"国家安全"沦为单边主义武器,欧盟"货物自由流动"的核心原则被其成员国碾碎,全球供应链的信任基石轰然崩塌。 这场始于边境的封锁,正加速全球供应链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的重构。 中国在这场巨变中,该何去何从? 然而,波兰一道封锁令,扼住了中欧贸易的咽喉。 近日,波兰以"国家安全"为由,无限期关闭与白俄罗斯接壤的铁路口岸,导致承担中欧班列全线近90%换装任务的马拉舍维奇枢纽彻底停摆。 这座相当于80个足球场大小的物流中心瞬间沉寂,超过300班列、2万标箱货物滞留。 中国外交部罕见发声,明确指出此举危及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求波方确保畅通。 这场封锁远非简单的物流中断,而是对欧盟核心规则的悍然颠覆。 与去年10月俄罗斯基于"军民两用物品核查"的规则内博弈不同。 波兰以主权之名,单方面撕毁了欧盟"货物自由流动"的基石原则,将其"规则守门人"的角色异化为地缘博弈的"锁喉点"。 欧盟三重撕裂的系统性危机暴露 洞见产业先机,传递智库思想 中欧班 ...
【大宗周刊】黄河商品交易市场打造香辛料数智化交易平台!《全球供应链发展与稳定厦门倡议》提出六大核心方向
期货日报· 2025-09-22 07:07
黄河商品交易市场香辛料数智化交易平台上线 - 黄河商品交易市场联合乐陵调味品集团打造香辛料数智化交易平台 实现香辛料品种从挂牌、交易、结算到交收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1] - 平台采用区块链存证、电子仓单管理、资金全程监管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解决传统贸易中信任成本高、流转效率低和融资难度大等痛点 [2] - 平台试运营期间交易商开户数量突破300家 累计成交金额达5800万元 [3] 平台技术特色与战略合作 - 平台深度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数字金融技术 构建信用可溯、交易透明、交收高效、融资便捷的新型产业生态 [2] - 黄河商品交易市场与金融机构、交收仓库及原产地代表达成多项战略合作 涵盖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交收仓储网络扩展和产销协同机制构建 [2] - 平台为国家大宗商品市场现代化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功能并加强国际合作 [3] 国联股份全球链商节业绩表现 - 第十届99全球链商节平台集采订单额突破402.79亿元 同比增长19.6% [4] - 平台订单47秒破1亿元 4分3秒破5亿元 10分41秒破10亿元 [4] - 活动通过买赠狂欢、云工厂特惠和直播特惠等促销方式 提升传统企业对B2B电商和产业互联网价值的认知 [4] 国联股份战略布局与创新成果 - 公司实施平台科技数据战略 打造产业电商和供应链服务、产业数字化及产业带跨境三条增长曲线 [5] - 大会发布国际贸易数字化创新先丰实验室、丰台数智供应链产业大脑和丝路云链CNHUB产业跨境新通道平台等创新成果 [6] - 达成13个区域产业数字化共建项目、19个数字云工厂、17个数字供应链协同项目、46家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合作及54个跨境出海项目 [6] 全球供应链管理年会核心议题 - 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以"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 共同建设开放包容韧性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为主题 汇聚3000余名嘉宾 [7] - 全球供应链面临地缘政治紧张、气候灾害干扰和技术变革加速等挑战 需构建开放、包容、韧性、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 [8] - 中国供应链发展呈现国际合作深化、绿色低碳实践推进和数智化转型提速三大特征 [8] 供应链创新发展政策与实践 - 中国商务部将"供应链管理服务"列为新行业 在33个城市和246家企业开展实践探索 计划培育100家全国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 [10] - 厦门作为供应链创新示范城市 聚集超2.3万家供应链企业 年营业额突破4万亿元 设立400亿元协作基金支持产业发展 [11] - 发布《全球供应链发展与稳定厦门倡议》 提出构建开放合作格局、完善协同机制和激活数字创新引擎等六大核心方向 [11] 行业研究成果与活动规模 - 大会发布《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等4项研究成果 提供行业趋势研判与实践指引 [12] - 大会同期举办11场专题论坛和2场行业大赛 设置50余个供应链创新展专题展位 [12]
美的打造海外首个空调“灯塔工厂”
证券日报· 2025-09-21 22:08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空调泰国工厂获评世界经济论坛供应链韧性"灯塔工厂" 成为家电行业首个海外灯塔工厂 [2] - 该工厂代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最高水平 通过供应链转型实现卓越服务和敏捷性 [2] - 工厂规模相当于45个标准足球场 2025年产能突破500万套空调 超过多数中等国家全年需求 [2]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部署72个数字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建立韧性全球供应链网络 [2] - 采用品质智能体实现精确质检 智能排产系统精准到秒级 每6秒完成一台空调组装 [2] - 端到端订单前置时间缩短43% 员工认证时间减少62% [2] 本地化运营与产业协同 - 工厂97.8%员工来自东南亚地区 与691家本地供应商建立合作 [3] - 利用AIGC工具构建多国籍员工培训体系 带动区域产业链升级 [3] 可持续发展成就 - 通过光伏与水储微电网系统 实现单台空调节能40.2% [3] - 碳排放降低68.3% 公司从可持续发展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3]
英思特:公司与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7 17:42
客户关系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与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合作记录良好 合作广度与深度持续提升 [1] - 公司是消费电子领域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的领先制造企业 凭借独特技术优势和可靠产品质量获得市场认可 [1] 客户集中度与收入结构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 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1] - 多渠道开发国内外客户并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以降低客户集中风险 [1] 潜在市场风险因素 - 消费电子品牌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终端产品销量 [1] - 国际品牌商产品设计或功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将影响上游采购计划 [1] - 消费者购买能力减弱或品牌商经营策略失误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 风险应对措施 - 公司持续提升整体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1]
波兰关闭边境:中欧班列大动脉遭遇致命梗阻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55
事件背景与影响 - 波兰于2025年9月12日关闭与白俄罗斯所有陆路口岸 导致承担90%中欧班列运量的马拉舍维奇枢纽瘫痪 超300列货运列车滞留边境 直接冲击中欧之间10%贸易总量[2] - 中欧班列每年运输超150万标箱货物 其中30%为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产品[2] - 德国大众汽车因中国芯片短缺暂停3条生产线 每日损失超200万欧元 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的义乌圣诞装饰品滞留边境可能错过欧洲消费旺季[2] 供应链与物流影响 - 替代路线成本激增:经土耳其南线运输时间延长5天 运费上涨22% 跨里海线路时效损失15%[2] - 欧洲商会警告若封锁持续两周 供应链成本将累积增加35% 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因违约破产[2] - 中国对欧出口中汽车零配件 光伏组件等战略物资占比达42% 波兰作为欧洲门户承担70%陆路中转[4] 企业应对策略 - 德国博世集团启动中国-芬兰北极航线备选方案 运输成本增加40%但可规避地缘风险[4] - 海尔集团波兰工厂将零部件本地采购率从30%提升至60%以降低对班列依赖[9] - 比亚迪投资20亿欧元在匈牙利建设电池工厂 实现欧洲生产欧洲销售[9] 中国外交与战略应对 - 中方通过稀土牌施压 中国掌握全球85%稀土精炼产能 波兰高端制造严重依赖中国稀土[6] - 中吉乌铁路全线开工 跨里海通道扩容等替代方案加速推进[6] - 2024年中波贸易额达287亿欧元 中国连续六年稳居波兰第二大贸易伙伴[6] 物流网络重构 - 北极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行 可绕过波兰直达北欧[7] - 西安至布达佩斯中间走廊通过土耳其跨里海 运输时间比传统路线缩短3天[7] - 中吉乌铁路建成后中国至欧洲货运距离缩短900公里 年货运量突破5000万吨[7] 技术与数字化转型 - 华为与波兰国家铁路合作部署5G物联网系统 可实时监测货物位置并自动切换路线[12] - 菜鸟网络在马拉舍维奇枢纽建立智能分拨中心 将换装效率提升40%[12] 地缘政治与经济影响 - 波兰马拉舍维奇枢纽周边仓储企业裁员30% 东部失业率预计上升2个百分点[10] - 欧盟可能因供应链中断推迟对华关税减免谈判 让波兰损失约5亿欧元出口红利[10] - 事件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节点的风险 中国正将地缘政治风险纳入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10]
中方罕见对美主动重拳出击,这是在向世界释放四个明确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09
中国突然同时打出两记重拳!目标直指美国芯片业,背后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反击战! 大伙儿注意了!9月13号,中国商务部干了件相当不寻常的事——同一天宣布启动两项针对美国的调查:一个是针对美国某些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调查,另一 个是针对美国在芯片领域"歧视中国"的行为立案调查! 和以往被动接招不同,这次我们主动选了时间、点了题目,法律程序清晰、打击目标准确。不少人一看就懵了:这操作释放了什么信号?谁会先顶不住?这 场高端博弈到底怎么打下去的? 一、节奏变了!中国开始"用法律打明牌" 首先,最明显的转变是——我们不再跟着别人的节奏走。 这次用的全是法律明牌。 反歧视调查依据的是《对外贸易法》,要把美国那套301调查、芯片管制等等"歧视性操作"一个个摆上台面,证据化、系统化地审查。这意味着以后反制不 是凭心情,而是依法办事。 二、不止芯片!稀土、供应链,全是中国的隐藏王牌 但这还只是明面的动作。 真正让对方头疼的,是中国的资源牌。 要知道,美国七成以上的稀土进口都得靠中国。更重要的是,全球稀土加工环节几乎被中国"卡着脖子",尤其是重稀土分离和高性能磁体,别人根本绕不 开。 中国现在对稀土实施许可证制度,意味着出口多少、什么纯 ...
更具韧性的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如何打造?这场大会给出答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3:12
大会基本情况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于9月15日在广州开幕 [1][3] - 本次大会为首次在广东召开 参会规模为历届最大 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代表出席 [1] 大湾区经济地位与外资吸引力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 以全国不到0.6%的国土面积和6%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 [4] - 2024年广东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 总量连续39年居中国首位 [4] - 超过82%的美资企业2024年在华运营业务处于盈利状态 [6] - 广东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电子信息、绿色石化和专用设备等领域 [4] 区域合作与规则衔接 - 粤港澳大湾区可借鉴欧盟模式打破内部壁垒 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可在港澳规则基础上推进规则衔接 [5] - 大湾区基础科研强 应用技术转化能力更强 广州、深圳、东莞拥有世界最强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5] 香港与澳门的战略角色 - 香港是内地企业构建环球供应链管理中心最理想的地点 可帮助内地企业设立管理环球业务的地区总部 [7] - 2024年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超800亿美元 其中绿色债券约占区内总额的45% 可为大湾区企业提供绿色融资渠道和ESG认证 [7] - 澳门作为科技创新走廊节点 正推进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和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等四大重点工程项目 [7] 中小企业支持与数字支付 - 大湾区拥有庞大且极具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8] - 数字支付可助力小微企业稳健成长 过去三年有近3万家中小微企业参与Visa等合作的金融能力提升项目 推动企业出海 [8] 研究成果与政策发布 - 大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 首次绘制了智能汽车和创新药两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图谱 [8][9][10] - 报告提出加快智能设施建设、聚焦供应链协同发展、营造创新环境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四大建议 [10] - 发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为中外企业通过临时仲裁解决争议提供依据 同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联盟 [10]
金健米业(600127.SH)对金健国贸公司增资9000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9-12 17:30
增资计划 - 公司以货币资金对金健国贸公司增资9000万元人民币 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 [1] - 增资完成后 标的公司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加至10000万元 增幅达900% [1] - 增资后公司直接持股99% 通过全资子公司间接持股1% 合计持股比例保持100% [1] 战略目的 - 优化标的公司财务结构 提升资信评级和融资能力 [1] - 增强工贸结合的产业链稳定性与供应链韧性 [1] - 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战略支撑能力 发挥国有企业稳价保供"压舱石"作用 [1] 标的公司业务 - 湖南农发金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主要服务于公司核心主业生产加工需求 [1] - 业务围绕油脂 大米 小麦面粉等核心农产品原料开展采购与销售活动 [1]
iPhone17,印度制造?
虎嗅· 2025-09-11 07:24
苹果产业链转移趋势 - 2025年起美国市场iPhone将全部产自印度而非中国 标志着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争夺战的开端[4][5] - 苹果"中国+1"战略全面提速 印度成为首选目的地 核心代工厂富士康、和硕和纬创加大在印投资[17][18] - 预计到2025年印度产iPhone占全球25% 2027年提升至50% 产业链重心呈现东亚向南亚转移趋势[22][23] 印度制造业优势分析 - 人口结构年轻化 年龄中位数28岁比中国年轻近10岁 提供庞大劳动力供给[27][28] - 制造业平均工资远低于中国 成本优势显著 政府通过PLI计划提供4%-6%现金补贴激励投资[30][37][38] - 14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 本土生产可规避高额进口关税 满足"在地生产、在地销售"战略需求[32][33][34] 中国制造体系竞争力 - 超过50%的iPhone供应商仍在中国 高端零部件如OLED屏幕和摄像头模组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50] - 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份额领先 vivo多次登顶第一 建立完整本地供应链和销售网络[45][46] - 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构成系统优势 被评价为"难以在别处复制的庞大生态系统"[49][51] 全球产业链格局演变 - 产业转移催生"双中心"格局 中国聚焦高端制造与研发 印度承担大规模最终组装[53][55] - 产地标识变化反映全球化新阶段 本质是效率、成本和安全驱动的全球资源再配置[56][57]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不可替代性的保持 创新力决定产业链地位而非单纯产能转移[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