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保创新药目录

搜索文档
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健康险承接医保外用药空间
36氪· 2025-07-02 07:40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但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 [1] - 目录内药品结算价将通过协商确定,采用更严格价格保密机制,且不计入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监测范围 [1] - 政策旨在明确基本医保边界,为商业健康险释放发展空间,解决部分高价值创新药无法纳入医保的问题 [1] 行业影响与机遇 - 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动商业健康险从"医保外兜底"转向"创新药首保",促进产品结构升级,覆盖新机制、新靶点药品及高端/重疾需求 [2] - 商业保险参与医保协同治理的角色强化,可发挥风险定价、长期支付和大数据管理优势,提升行业制度地位 [2] - 2024年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商保赔付占比仅7%(124亿元),但年复合增长率达103%,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4] 目录调整与实施机制 - 丙类药品目录更名为商保创新药目录,性质转向"推荐清单",商业保险公司或退出直接制定,改由医保部门主导 [3] - 目录调整与医保目录同步申报,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医保或商保目录,商保专家在评审和价格协商中拥有决策权 [5] - 医保部门将提供数据、专家管理等公共服务支持,促进商保与医保资金整合形成保障合力 [5] 产品与服务创新方向 - 商业健康险需探索门诊责任覆盖、特药特械管理、康复护理保障及数字化健康管理,推动从"费用补偿"向"健康价值"转型 [5] - 政策鼓励险企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参与研发投资,构建"研产销保"生态闭环,发展药品直付等创新型服务 [6] - 中高端医疗险凭借场景覆盖广、服务集成度高等优势,成为承接品质医疗需求的核心载体 [6]
从医保商保到出海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23:19
创新药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 [1] - 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出海,鼓励探索面向东南亚、中亚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 [1] - 2018~2024年我国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从2018年的个位数增长至2024年的48种,增长5倍以上,2024年上半年已近40种 [2]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 将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 [3] - 企业可自主申报纳入医保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也可同时申报两者,商保专家对药品准入和价格协商具有重要决策权 [3] - 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动态调整,初期稳妥起步,后续根据医药技术进步、临床需求变化等因素调整 [3] 创新药出海支持 - 2024年我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 [5] - 支持创新药企业借助香港、澳门优势走向世界,香港正与深圳合作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 [5] - 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将于2026年底成立,2030年全面推行第一层审批新药注册机制 [6] 港澳与内地协同 - 香港2023年11月起实施"1+"新药审批机制,只需提交一个参考药物监管机构许可即可申请注册,已批准11款创新药物在港注册 [7] - 复星凯瑞完成首例CAR-T跨境治疗案例,建立"港澳患者采血-内地生产-药品返港治疗"全流程方案 [9] - 国家医保局将探索创新药谈判价格保密机制,为创新药"走出去"提供价格支持 [1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创新药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价格期待与医保支付能力有落差、多元化支付能力薄弱等问题 [2] - 香港正在建立获得国际认可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体系,企业希望香港发挥桥头堡作用 [1][6] - 内地与香港政策堵点减少将促进合作更通畅,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8]
创新药支付分水岭
北京商报· 2025-07-01 22:47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明确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旨在解决医保覆盖之外的高价创新药支付难题 [1][2]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2][3] - 政策定位为"医保保基本、商保补高值",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商保的数据、定价、风控全链条 [2][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创新药械销售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但商业健康险支出仅124亿元,占比7.7%,体量不足以对市场产生实质影响 [5] - 惠民保在创新药支付中贡献显著但规模有限:2024年惠民保创新药械赔付金额仅占市场规模的1.2%,保费收入增速仅4% [5][6] - CAR-T疗法单针费用超百万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1070元(2/3依赖财政补贴),凸显基本医保支付能力不足 [4][5] 保险业面临的五大核心问题 - **目录管理**:需建立跨学科团队动态评估临床价值、成本效益及患者需求,并制定纳入/退出标准 [7] - **支付谈判**:商保缺乏医保集中采购优势,议价能力不足,且真实世界数据支撑薄弱 [7] - **成本冲击**:高价创新药赔付成本远高于普通药品,需平衡保障范围与保费可负担性 [7] - **道德风险**:目录可能诱发过度医疗或靶向药滥用,遗传性特药更易导致风险池失衡 [8] - **数据壁垒**:医保用药记录获取困难,自身数据碎片化,且受《个人信息保护法》限制 [9] 政策机遇与实施路径 - 医保数据共享可为商保提供海量结构化诊疗记录,支持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 [11][12] - 建议开发商保专用数据接口,分级管理数据,在隐私保护下开放脱敏医保数据 [13][14] - 优先推进医保与商保在"既往症认定"数据协同,提升惠民保等产品运营效率 [14] - 需同步解决产品设计、销售渠道重构、消费者教育等商业化落地环节 [10][12] 行业展望 - 商业健康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将显著提升,成为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关键力量 [11] - 政策需配套细则明确医保与商保分工,险企需跨越风控升级、医疗场景渗透等系统性工程 [12] - 未来商保产品可能分层设计,部分高端产品年保费或超万元,受众范围受限 [10]
两部门发布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这些焦点问题与你我息息相关
新京报· 2025-07-01 19:20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发展[1] - 政策聚焦重大传染病、高发慢性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重点领域推动药物研发[2][3] -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推动企业和个人通过慈善捐赠支持困难群众使用创新药[1][5] 创新药发展现状 - 5年内新上市药品在医保目录新增品种中占比从2019年32%提升至2024年98%[2] - 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8年不足10种增至2024年48种,2024年上半年已近40种[2] - 2018年以来共有149个1类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占新增药品数量17%[7] - 截至2024年5月协议期内谈判药医保基金支出达4100亿元,带动药品销售超6000亿元[7] 研发支持措施 - 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完善多部门联动支持机制[3] - 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医保数据服务,支持企业瞄准临床需求确定研发方向[8] - 支持创新药企业借助香港、澳门优势促进国际化发展[9][10] 医保准入与支付 - 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特殊情况可研究临时纳入[3] - 建立以患者健康获益为核心的多维度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医保谈判测算方法[8] - 对创新药病例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实施"三除外"政策[12] 临床应用促进 - 要求医疗机构在目录更新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4] - 取消"一品两规"限制,剔除药品品种品规数量要求[11] - 加强医疗机构创新药使用能力建设,开展临床使用培训[11] 商业保险支持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同比增长8.2%[5] - 建立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基本医保明确保障边界[5][6] -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培育耐心资本[9] 国际化发展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9] - 依托中国-东盟医药集采平台促进国产药品进入东盟市场[9] - 实行谈判价格保密机制支持创新药海外上市[10]
两部门聚焦创新药: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构建多元支付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7:40
政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措施,覆盖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全链条支持 [1] - 政策亮点包括建立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动真实世界研究挂钩医保准入、推进"医保药品云平台"建设、加强处方药流转监管等 [2] - 政策旨在解决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医保支付能力不足、多元支付潜力未激发等问题 [1] 创新药研发进展与挑战 - 中国企业原研创新药管线从2015年124款增至2024年704款,居全球首位 [3] - 中国企业FIC(首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9个(全球占比<10%)增至2024年120个(占比>30%) [3] - 新药研发存在"双十定律":需超10年时间、10亿美元成本,商业化不确定性高 [3] 研发支持措施 - 医保数据共享机制助力企业分析疾病谱和临床需求,上海已建立医保大数据实验室 [4] - 鼓励商保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提供长期资本支持,培育"耐心资本" [4] - 优化医保部门企业接待机制,创新药上市申请受理时可同步申请医保政策指导 [5] 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基本医保范围的创新药 [5] - 目录药品不计入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替代品种监测范围 [5] - 目录制定程序与医保目录同步,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医保或商保目录 [6] 支付体系创新 - 商保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DIP)范围 [8] - 医保商保协同可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商保可先行覆盖部分创新药 [9] - 鼓励创新药"走出去",支持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借助港澳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9] 市场反应 - 政策发布次日(7月1日)创新药企股价普涨:前沿生物-U涨停(+20%)、舒泰神(+20%)、科兴制药(+19%)、悦康药业/一品红(+15%) [2] 行业专家观点 - 医保数据在质量、效率、可靠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注重安全性管理 [4] - 商保目录为无法进入医保的高价创新药提供"另一扇窗",突破"50万不谈,30万不进"隐形门槛 [6] - 商保参与目录制定可提升产品设计精准度,优化定价模型控制赔付风险 [7]
国家医保局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创新药迎来利好
经济观察网· 2025-07-01 15:44
创新药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措施,涵盖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全链条支持 [1] 创新药研发支持 -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 [1] - 加强创新药在药品目录准入方面的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1] 医保准入支持 - 合理确定创新药医保支付标准,综合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临床需求、患者获益、市场竞争、研发投入等因素 [1] - 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 [1] 临床应用支持 - 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药品目录更新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不得以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使用 [1] - 对合理使用医保目录内创新药的病例,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 [1] 商保创新药目录 - 商保创新药目录被视为国家医保局统筹基本医保和商保发展、健全多层次用药保障体系的第一步 [2] - 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程序基本一致 [2] - 企业可自主申报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也可同时申报 [3] - 商保创新药目录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参与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 [3]
收评:沪指涨0.39%再创年内收盘新高 医药股领涨 数字货币股领跌
新华财经· 2025-07-01 15:33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1日收盘报3457.75点,涨幅0.39%,成交额5536亿元,创年内收盘新高 [1] - 深成指报10476.29点,涨幅0.11%,成交额9125亿元;创业板指报2147.92点,跌幅0.24%,成交额4445亿元 [1] - 医药股领涨,免疫治疗、创新药等细分领域指数大幅上涨;船舶、工业气体、光刻机等板块显著上涨 [1] - 数字货币、电子身份证、Web3概念等板块跌幅靠前 [1]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建议上旬防御为主配置公用事业,下旬聚焦中报业绩,关注科技(半导体、人工智能)、军工及中游制造 [2] - 光大证券推荐钢铁、计算机、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高增速行业,以及高股息、黄金等稳定类资产 [2] -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AI板块(成交占比处于23%历史分位)、可控核聚变/核电及军工等泛科技方向 [3]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将出台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征求意见稿,实现同步申报调整 [4]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能力,包括智能化开发、数字营销等方向 [5]
两部门: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快讯· 2025-07-01 09:42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 - 政策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1] - 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1] 目录设置 - 商保创新药目录将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1] - 目录内药品将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1] - 政策要求统筹做好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的衔接[1] 价格机制 - 将通过协商合理确定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结算价[1] - 探索建立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1]
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纳入医保调整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8:55
医保与商保目录调整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目录性质从价格谈判转向"推荐清单",医保部门主导药品准入与价格保密协商 [1] - 药企申报时可通过两条通道选择医保目录或商保目录,类似"高考填志愿"机制 [2] - 商保创新药目录可绕过DRG/DIP改革限制,不受考核影响,对药企具有吸引力 [2] DRG/DIP支付改革 - 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以组为单位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3] -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 [3] 商保参与度与挑战 - 惠民保市场增速趋稳,截至2024年10月共推出298款地方性产品,地方医保部门在特药目录制定中有话语权 [4] - 商保创新药目录缺乏严格带量关系,保险公司可能维持现状不主动推进落实 [4] - 药企对政策落地效果存疑,若价格大幅调整可能影响参与积极性 [4] 创新药支付格局 - 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预计达1620亿元,医保基金支付占比44%,个人支付49%,商保仅贡献7.7% [8] - 商保可补位医保:覆盖未纳入医保的高值创新药,补充医保报销后的自付部分,加速药企资金回流 [9] - 特需医疗、院外药械和创新药械将成为商保升级重要方向 [8]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发展,两办文件要求完善商保创新药目录满足多层次需求 [8] - 上海发布28条措施推动创新药械纳入医保和商保支付范围 [7] - 行业共识认为商保应与医保错位发展,聚焦自费压力大的创新药保障 [5]
信达生物配股融资;泰它西普授权出海丨21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8:09
医保目录调整 - 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方案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提升[1] 医疗器械监管与创新 - 国家药监局调研湖南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和创新研发,强调以安全为根本、临床需求为导向,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上市[2] 零售药店行业整顿 - 广东撤销15人执业药师注册证,内蒙古核查730家两定机构涉及500多名药师"挂证",新疆发现418名药师疑似违规[3] 药品研发与审批进展 - 宣泰医药恩杂鲁胺片获美国FDA暂时批准,适应症为前列腺癌,已在中国提交注册申请[3] - 神济昌华渐冻症基因疗法SNUG01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4] - 莱美药业仿制药玛巴洛沙韦片进入BE试验阶段,适用于流感病毒感染[5] - 科济药业提交CAR-T细胞产品CT041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6] 资本市场动态 - 亦诺微医药申请港交所上市,专注于溶瘤病毒和外泌体疗法[7] - 信达生物配股融资43.098亿港元,90%资金用于创新管线研发[8] 行业合作与授权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授权给Vor Bio,潜在总交易额达42.3亿美元,含1.25亿美元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8] 企业运营动态 - 博雅生物下属达拉特旗单采血浆站取得营业执照[10] - 奥美医疗股东陈浩华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