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

搜索文档
填补车门把手空白,确保逃生有门
北京青年报· 2025-05-12 20:42
新能源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标准制定 -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 [1] - 该标准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大,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越来越广 [1] - 新国标草案汲取了相关事故的教训和业内人士的建议,公开征集意见后将进一步完善,最终通过实施的新国标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3]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隐患 - 隐藏式车门把手虽然美观大方、减少风阻、科技感更足,但存在缺陷,一旦遭遇车祸等事故,车内乘员面临逃生、救援风险 [1] - 去年4月,一品牌汽车碰撞造成电路中断,门把手电动控制系统未能正常响应,车内人员疏散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伤亡情况 [1] - 车祸事故发生后破窗等非常规救援现象增多,汽车车门是车内乘员遇到危险时的逃生之门,但不少汽车发生碰撞后车门却打不开 [1] 新国标的具体技术要求 - 新国标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 [2] - 新国标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 [2] - 新国标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 [2] 车企和消费者的应对措施 - 车企在研发产品时不能只图车门把手美观,安全远远比美观更重要,已有车企负责人承认设计不足,正在研发"极端情况下更好开"的门把手 [3] - 新国标将为企业提供权威指导,车主及车内其他乘员也要深入了解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特别是遇到危险时要懂得如何科学打开车门逃生 [3] - 科学设计车门把手是关键,这是车企必修的一门"课" [3]
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网· 2025-05-10 22:45
汽车车门把手国家标准制定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 [1] - 当前国外暂无相关标准,国内现有标准仅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等提出技术要求 [1] - 标准将规定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等 [2]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与问题 - 隐藏式车门把手被广泛应用,优点是与车身一体化,可减少风阻系数,降低燃油车油耗,增加电动汽车续航,提升整体观感和科技感 [1] - 隐藏式车门把手存在隐蔽无标志、碰撞起火事故中易造成车辆断电使把手失效、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操作难度等问题 [1] - 小鹏汽车、长城汽车等多家车企负责人表示隐藏式门把手存在设计不足问题,小鹏汽车正在研发极端情况下更好开的门把手 [3] 标准制定的安全考量 - 从救援逃生角度,应强化车门外把手在碰撞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 [2] - 需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防止门把手误作用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 [2] - 需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标准完善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技术加快应用的同时需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和完善相关标准 [3] - 近期一系列汽车领域政策举措释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包括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驾驶辅助测试验证要求等 [3] - 汽车车门把手国家标准制定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暴露问题的及时修正,也是对我国优势产业发展的保驾护航 [3]
修订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更要重建汽车工业安全底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10 00:46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5月8日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 释放整治隐藏式车门把手信号 [1] - 标准草案涉及"断电保护""统一标志""防夹设计"等技术细节 旨在重建汽车行业安全底线 [2] - 该标准填补国际空白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背景下推出 需建立匹配的安全标准体系 [2] 产品设计趋势 - 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美观和科技感成为电动化智能化车型标配 但牺牲了原始功能可靠性 [1] - 行业存在过度追求"去实体化"美学现象 包括隐藏式门把手 触控中控 电子后视镜等设计 [1] - 部分车型方向盘采用圆角矩形或半幅设计 专业车手易脱手 普通用户在危急情况下更难操作 [2] 安全隐患案例 - 2024年4月问界M7碰撞起火事故中 救援人员因隐藏式把手无法及时打开车门 [1] - 2024年3月小米SU7高速碰撞时电动门把手断电失效 暴露电子系统冗余不足问题 [1] - 网友普遍反映隐藏式把手导致紧急情况下无法开门 设计已偏离实用安全需求 [2] 行业反思与建议 - 长城汽车魏建军质疑为降低风阻牺牲安全的设计逻辑 需重新评估创新优先级 [1] - 行业需平衡科技感与安全性 参考建筑行业在美观与逃生功能间的取舍经验 [1][2] - 标准修订应推动"安全优先"创新文化 建立科技人性化导向的设计思维 [2]
工信部出手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科技感和安全感有望兼得
扬子晚报网· 2025-05-09 19:59
隐藏式车门把手市场现状 - 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和科技感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设计"标配",但操作方式多样化导致消费者困惑[1][3] - 市场上存在至少3种主流开启方式:按拉式(哪吒、凯迪拉克)、按键式(极氪、问界)、伸缩式(奔驰、迈巴赫)[3] - 网约车司机需自制"贴心提示"指导乘客操作,反映产品用户体验存在缺陷[3] 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风险 - 高度依赖电力系统,碰撞/起火时电路中断可能导致把手无法弹出,阻碍逃生救援[4][5] - 维修成本达传统设计的5-6倍,结构复杂推高维护费用[4] - 北方冬季易冻结,需热水解冻或反复敲击,严重影响使用便利性[4] - 缺乏统一标志,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难以快速识别操作位置[5] 新国标核心要求 - 工信部拟强制要求增加机械/断电保护安全冗余设计,保证事故中车门可开启[5] - 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的安全标志可见性,降低紧急逃生难度[5] - 强化结构强度要求,防止事故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5] - 防止翻滚/坠落事故中门把手误操作导致乘员跌落[5] 行业影响分析 - 新国标将推动行业从"功能竞争"转向"安全信任竞争",短期需投入资金完成技术迭代[6] - 符合中国标准的车型将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获得"合规背书"[6] - 长期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安全话语权,推动"安全溢价"新阶段[6] - 标准实施后将提升整体行业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6]
工信部出手,整顿汽车隐藏式门把手!要制订强制性国标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4:03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3] - 新标准旨在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车门外把手在碰撞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 [5] - 标准适用于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其他车型参照执行 [5] 标准制定背景 - 当前车门把手产品存在强度不足、控制逻辑风险、识别操作难、断电失效、夹手等安全隐患 [3] - 隐藏式/电动式门把手在碰撞或断电时可能失效,增加救援逃生阻碍 [3][5] - 国内现有标准QC/T 988-2014和QCT1211-2024未覆盖电动式/隐藏式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等技术要求 [6] - 国外暂无同类标准 [6] 标准核心要求 - 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确保事故中车门可开启 [5] - 规范隐藏式/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可见性,降低紧急操作难度 [5] - 防止翻滚/坠落事故中门把手误作用,降低乘员跌落风险 [5] - 明确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及动态试验方法 [5] - 强化车门把手结构强度,避免事故后功能丧失 [5] 行业争议与进展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隐藏式门把手存在重量大、密封性差、缺电时无法开启等问题 [7] - 标准目前处于意见征集阶段,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制定周期22个月 [7]
国家出手!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华尔街见闻· 2025-05-09 12:17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标准 - 工信部公示《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北京车和家等[1] - 标准内容涵盖应急式车门内把手安装要求、隐藏式把手标志要求、电动把手防夹要求、动态试验方法等五类技术规范[1] - 新标准将填补国内外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等方面的规范空白[2] 行业安全风险背景 - 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美观和科技感被广泛应用 但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缺陷、断电失效等六大安全问题[3] - 典型案例包括2024年小米SU7碰撞起火后车门锁死争议 问界M7事故因电路中断影响疏散 2022年雷克萨斯LM碰撞后需破窗救援[4][5] - 行业人士指出隐藏式把手存在设计缺陷 小鹏承认低温/故障场景可靠性不足 长城汽车批评其增加重量噪音且风阻改善微乎其微[6] 标准修订核心价值 - 强化碰撞/起火场景下的安全冗余设计 确保断电时机械开启功能正常[3] - 规范隐藏式把手标志可见性 降低紧急逃生操作难度[3] - 提升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后门锁功能丧失 同时避免翻滚事故中误开启风险[3] - 推动行业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的设计理念[6]
都市车界|工信部出手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新势力车企参与起草安全标准
齐鲁晚报· 2025-05-09 12: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通知,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 订意见,公示期至6月7日。这一举措直指隐藏式车门把手在碰撞、断电等极端场景下的重大安全隐患, 标志着我国汽车安全标准向智能化时代的"科技设计"开刀。 从"科技感"到"安全冗余"的硬性要求 事故倒逼改革 新规明确要求强化安全冗余设计,规范标志可见性及结构强度,确保事故中车门仍可手动开启,降低逃 生与救援难度。起草单位涵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理想汽车(北京车和家)等车 企及技术机构,凸显新势力车企在标准制定中的主导作用。标准适用范围覆盖M1类(载客汽车)、N1 类(载货汽车)及多用途货车,其他车型可参照执行,形成全行业安全规范。 多起案例敲响安全警钟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普及,一度被视为"科技感"的象征,但其安全隐患在多起事故中暴露无遗。 2024年4月山西运城问界M7事故:车辆追尾起火后,因电路中断导致车门无法开启,延误救援,引发公 众对电动门把手可靠性质疑;2025年3月小米SU7高速碰撞事件:车门锁死问题凸显隐藏式设计在极端 场景下的脆弱性;2022年广西雷克萨斯LM事故:碰 ...
全球比特币钱包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5-06 21:32
比特币钱包基本概念 - 比特币钱包是用于存储、发送和接收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工具,包含公钥和私钥对 [1] - 钱包类型包括软件应用程序、在线服务、硬件设备和纸质文件 [1] - 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查看余额、交易历史和管理资产,支持二维码扫描交易 [1] 比特币钱包产业链 - 硬件制造商负责生产硬件钱包和安全模块,确保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2] - 软件开发商维护钱包应用程序,设计用户界面和加密算法 [2] - 在线服务提供商通过网页或移动应用提供钱包服务,管理服务器存储和交易处理 [2] - 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多重签名、冷存储等防护措施 [2] - 交易所和支付网关支持比特币交易及商家支付功能 [2] - 安全审计机构评估钱包安全性、隐私保护和代码审计 [2] 监管政策 - KYC和AML要求用户提供身份验证和反洗钱信息 [4] - 部分国家要求钱包提供商获得许可或注册,满足资本和安全性标准 [5] - 交易监管政策要求报告可疑交易并配合反洗钱调查 [5] - 数据隐私政策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 [5] - 安全标准要求加密存储、多重签名和安全审计等措施 [5] 市场发展概况 - 全球比特币用户超数百万人,市场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 [6] - 主要竞争者包括Coinbase、Trezor、Ledger等知名提供商 [6] - 钱包类型多样,涵盖软件、硬件、在线和纸质钱包 [8] - 安全性是核心关注点,涉及私钥保护、冷存储等技术 [8] - 用户体验需求推动钱包应用简化操作和实时通知功能 [9] - 创新技术如生物识别、多链集成和去中心化身份验证正在探索 [9]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央视新闻· 2025-05-01 14:38
硅油纸是一种由原生纸浆、淋膜层和食品级硅油层构成的食品接触用纸。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单面硅油纸包括三层:最外层是纸层,中间是淋膜层,最里面是直接接触食物的硅油层。如果是双面硅油纸,则是纸芯在最中心,两 面是淋膜层,最外面是硅油层。对于每一层的材质和成分,都有相应的要求。 ■纸层 很多硅油纸厂家在宣传时,会着重突出使用的纸浆是原木纸浆,虽然不直接和食物接触,但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4806.8-2022),硅油纸的纸张材料必须选择用原生纸浆(厂家宣传的原木纸浆也包括在内),不可使用回收纸浆。 硅油纸是空气炸锅的"神仙搭子",更是懒人的超级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么,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我们买的硅油纸,真的安全吗? 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中,硅油纸也包括在内。 ■硅油层 硅油使用的必须是食品级的硅油材料,食品级硅油本身很安全,能耐230~250℃的高温。 常见的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但硅油层使用的材料并不绝对,之前也有使用奎隆(QuilonC9)的羊皮烘焙纸。无论哪种材料,都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 求。 ■淋膜层 位于中 ...
一瓶“小罐头”里的消费“大学问”
消费日报网· 2025-04-28 11:02
新国标核心修订内容 - 修订罐头食品术语定义、感官要求、组胺指标、霉菌限量等关键参数,并更新检验方法和标签标示内容 [1] - 新增标签标示要求"胀罐勿食"提示语,强化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2] - 组胺限量值从1000mg/kg降至200mg/kg,适用范围从特定鱼类扩展至高组胺鱼类罐头 [4] 行业技术规范升级 - 明确"胀罐"定义为化学、微生物或物理原因导致的容器外凸现象,感官指标要求容器密封完好无胀罐 [3] - 生物性胀罐主因包括原料不新鲜、杀菌不足、卫生条件差等,化学性胀罐与酸性物质腐蚀内壁产氢有关 [3] - 采用FAO/WHO国际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检测数据设定组胺限量,同步国际规范同时兼顾产业可操作性 [5] 市场影响与产业地位 - 中国罐头产量占全球25%,连续多年保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地位 [5] - 新国标过渡期一年,2026年3月实施后将提升行业安全标准,推动高品质产品供给 [1][5] - 消费者对自制罐头安全性的担忧可能进一步促进正规企业市场份额提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