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复苏

搜索文档
高盛点睛:国际“长钱”重返港股,消费、科技企业和行业龙头受青睐
环球网· 2025-06-12 10:44
谈及港股IPO市场复苏的原因,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将其归结为三方面:一是中国经济政策与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宏观利好,让 国际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资产;二是监管效率提升,特别是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提速,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三是企业质量整体提升,增强了香港IPO市场的 投资吸引力。"A+H"公司上市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反映了中国企业出海需求增加和监管审批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 在投资偏好上,国际长线资金正经历转变。"经历了前几年的市场调整后,他们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王亚军表示,"现在更青睐两类企业:一是盈利模式 清晰的消费类企业、科技企业;二是行业龙头企业。"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也关注到A股与H股的估值价差现象,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供需关系差异。对于港股再融资市场的活跃,他 认为主要由国际资本推动,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持续增强。他提醒,中国企业赴港上市需结合自身国际化需求和市值规模审慎决策。(文 馨)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11日,在2025年高盛中国股票资本市场最新动态媒体交流圆桌会上,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向外界传 递了一个积极信号: ...
超60部电影火热来袭!2025暑期档拉开帷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8:25
"每个演员都有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戏。在现场怎么导,最重要的是你选的演员对不对。选对了演员, 导演的工作就简单很多。" 筹备长达十年的《酱园弄·悬案》,仅仅是今年暑期档"百花齐放"的一角。在"内容供给丰富、结构层次 合理"的显著特征下,亮相暑期档的60余部影片跨越历史、悬疑、动作、喜剧、动画等多个类型。 超60部电影火热来袭!2025暑期档拉开帷幕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刘越)6月6日,2025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会暨"光影绽放中国行"全国电影周启动仪 式在北京举行,正式揭晓超60部中外影片组成的豪华片单。从历史悬疑到合家欢动画,从国产佳作到国 际IP,多元类型片轮番登场,为观众打造长达三个月的光影狂欢。 发布会现场,导演陈可辛携新作《酱园弄·悬案》成为全场焦点。这部聚焦1945年上海真实案件的悬疑 片,由章子怡担纲主演,讲述了詹周氏杀夫案背后的复杂人性与时代困局。谈及创作过程,陈可辛透 露,团队耗时数月在上海虹口区寻得与百年前高度吻合的老弄堂实景,通过重建历史原貌、增设盘桓电 线增强压迫感,成功打造出"一步之隔横跨2025与1945年"的魔幻场景。 选角过程堪称十年磨一剑。陈可辛直言,自2015年阅读原著起,章 ...
野村东方国际 海外工程机械龙头近期情况和行业展望
野村· 2025-06-06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推三一集团,其次推荐徐工集团,中联重科港股性价比高,柳工和山推适合右侧布局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预计2026年同比增长,海外市场呈温和复苏态势,新兴市场中期保持高景气,欧洲预计2025下半年明显复苏,2026年同比增长,美国今年预计同比下滑但幅度有限 [1][3] -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复苏轨迹,需求增长使国内龙头企业收入规模提升,对利润端提振效果显著,价格战也会影响利润 [4] - 乌克兰重建带来潜在机遇,未来十年每年重建资金需求约5000亿美元,工程机械相关领域占70%,但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和资金到位不确定性 [2] 各部分总结 美国市场 - 高利率环境下设备需求受压制但下滑幅度可控,需求与地产、基建、能源、矿山投资和租赁商资本开支高度相关,基建占比约50%,地产35%,矿山15% [5] - 对美国地产领域持谨慎乐观态度,利率下行背景下新房及成屋价格相差不大,利率锁定效应使大量低利率成屋未流通,若利率大幅下降成屋可能重新进入市场,限制新房开工,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使住房需求基本持平 [6] - 美国基建有温和增长趋势,2022年起整体基建开支增长较快,归因于基础设施和就业法案,新增金额约5500亿美元,目前约60%资金已到位,2025 - 2026年基建开支仍有支撑 [7][8] - 矿产领域油气价格下降但金、铜等金属价格维持高位,重点矿业公司资本开支2025年基本持平或略微增长,矿产设备需求基本同比持平 [9] - 北美设备租赁商2025年资本开支下滑但收入仍增长,客户更倾向于租赁设备,行业整体开支持平或略微下滑 [10] 企业表现 - 卡特彼勒北美收入占比约60%,一季度表现不佳,各地区收入同比下降,细分行业销量下滑,但柴油发电机景气,自2021年以来每年涨价幅度较大,缓解国内厂商降价压力 [11][12] - 卡特彼勒北美市场库存去化接近尾声,经销商库存降至2023年年中水平,预计2025年保持不变,一季度积压订单创历史新高,各行业订单同比均有增长 [13] - 小松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需求同比下滑6%左右,全年下降5% - 10%;沃尔沃从2024年下半年降价,四季度订单回升,下调2025年销量指引至下降5% - 15% [14] - 日立建机预计2025财年北美收入下滑4%,担忧住房和基建需求增长不确定性;预计欧洲市场2025年触底复苏,2026年正向增长,公司在欧洲地区收入将同比增长9% [15][16] 新兴市场 - 新兴市场受基建和矿产需求拉动短期增长,天花板未达,如印尼、巴西需求增长显著,中国厂商在新兴市场市占率未达天花板,具有性价比、响应速度和“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优势 [18] - 日立建机预测中国地区2025财年收入同比增长14%,非洲地区财年收入基本持平;沃尔沃对中国直营乐观,亚洲订单良好增长,中国地区订单量同比增23%,山东临工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30% [19] 关税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对卡特彼勒成本增加约占收入2% - 3%,对小松成本增加约占2025财年预测收入5%左右,其中80% - 90%可转移给下游 [20] - 若海外龙头厂商能转移80% - 90%关税成本,中国厂商转移50%成本基本没问题 [21] 乌克兰重建 - 乌克兰重建市场增量可观,美国希望挖掘其矿产资源,俄罗斯同意用冻结资产用于重建,欧洲增加军费和基建开支 [22] - 未来十年每年重建资金需求约5000亿美元,工程机械相关领域占70%,第一年设备投资估算约100 - 300亿美元 [23] 国内市场 - 国内市场复苏迹象明显,非挖品类扩散、装载机正增长,行业复苏缓解价格竞争,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26]
Counterpoint Research:电视与平板电脑推动2024年平板显示市场复苏 汽车领域将引领未来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17:21
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平板显示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增长动力来自广泛的产品类别。其中电视和平 板电脑贡献最大增量。展望未来,汽车领域将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 智能手机仍是2024年平板显示最大应用领域,但增长相对持平(与下游出货增长态势一致)。我们预计智能手机面板收入将长期呈下降趋势。 2024年电视面板收入同比增长19%,主要由大尺寸细分市场需求提升驱动,该趋势同时改善了整体平均售价。 Counterpoint 研究总监Bob O'Brien表示:"去年增长幅度较大但难以持续,这种反弹属于市场修正。未来我们预计电视面板出货量,尤其是显示面积,将 稳步上升。但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2025年后面板总收入下行。"平板电脑方面,iPad 13 Pro系列采用OLED面板推动该品类收入回升至疫情时期水 平。O'Brien指出:"平板增长现已进入产品驱动阶段,下一周期将出现在2027年——我们预计届时苹果可折叠设备将进入市场。"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AR/VR面板收入随设备出货下滑而下降。Counterpoi ...
海丰国际(01308):亚洲内集运龙头,α鲜明可攻可守
华源证券· 2025-06-05 16: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丰国际作为亚洲集运支线龙头企业,上市后盈利能力稳健,高频次密物流运营模式有差异化优势;在亚洲支线市场去中心化贸易利好和运力结构性短缺基本面下,运营模式和区域性布局可推动业务稳健发展;高分红比例凸显红利属性,预计未来三年股息率约 10%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 年 6 月 4 日收盘价 25.25 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25.80/15.70 港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 68174.70 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 24.28% [4] 亚洲集运支线龙头,盈利能力跨越周期 - 海丰国际是亚洲区域航运物流领先企业,业务分海上和陆上物流分部,实际控制人杨绍鹏持股 41.25%;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运营船舶 114 艘,自有 100 艘,运力 180255 TEU,位列全球第 15 位、亚洲内第 9 位 [14][15] - 公司布局战略以亚洲为核心,早期开辟关键航线奠定东亚市场基础,后拓展至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区域,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经营 78 条航线,覆盖 81 个主要港口 [20] - 2011 - 2017 年集运下行周期和 2023 年收入下滑时,公司通过有效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保持稳定资本回报率和较小毛利率降幅;疫情期间凭借市场适应性实现更高资本回报率 [21] - 公司业务分海上和陆上物流,截至 2024 年 12 月有 78 条贸易航线;稳步增长的航线使其能提供点对点服务,契合客户运输需求 [29][32] - 公司船队各区域内船型统一,采用小型船舶,2024 年 79%是 2000TEU 以下型;周靠港次数稳步提升,2024 年达 483 次,提高客户粘性与服务价值 [33] - 公司发展陆地物流业务,增加堆场和仓库面积,提供海陆衔接一站式物流服务和定制化方案;以亚洲区域为核心扩展物流网络,布局高效结合区域化与全球化 [36] - 公司通过扩张基础设备扩展地面物流网络和存储能力,2024 年经营堆场约 208 万平方米,仓库约 15.3 万平方米,提升货物中转效率,降低客户运输成本 [39] - 公司经营船队由自有和租赁船舶构成,船队比例灵活;自有船舶比例从 2018 年的 65.8%提升至 2024 年的 87.7%,自有船龄 7.2 年,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40] - 公司在 2020 - 2022 年船舶价格低点购入新造集装箱船,锁定有竞争力价格,为市场回升和需求增长做准备,体现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42] - 公司 2010 - 2024 年连续 14 年盈利,2012 - 2017 年集运运价低迷和疫情期间都能保持或实现较高资本回报率;近八年分红率保持 70%以上,2024 年达 84.91%,现金分红总额 62.5 亿元 [46] 亚洲支线市场前景乐观 - 集运行业自 2023 年以来持续复苏,2024 年新船交付量预计达 290 万 TEU,市场供给过剩压力大;红海绕行消耗闲置运力,对冲新船交付带来的运力过剩;2025 年初关税摩擦影响集运需求,2025 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需求量预计 2.13 亿 TEU,同比增长 0.3%,2026 年集运需求增量约 3% [51] -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中美航线,需求减少、运价承压;5 月 12 日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降低关税,市场情绪反转;随着中美关税暂缓 90 天且与北美夏季补货高峰叠加,美线运价或上涨、运力紧张,亚洲内运力抽调将推高亚洲内运价 [56] - 长远看,货主对关税不确定性的担忧或引发短期抢运和补库,但后续关税加征可能反复;中美航线受冲击利好亚洲内和南美航线;中国企业为应对政策不确定性向“第三国/地区”转移贸易;2025 年亚洲区域内航线运输需求约 0.67 亿 TEU,较 2024 年增长 2.5%;3k TEU 以下船型 2025 年运力供给增速预计为 +1.2%,2026 年预计为 -2.0%,两年累计增速预计为 -0.8% [57]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集装箱航运及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同比 +7.92%/+4.41%/+5.76%,为 31.24/32.62/34.50 亿美元;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 +21.14%/-6.32%/-1.71%,为 1.98/1.85/1.82 亿美元 [9]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5、10.31、10.72 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0.29%、0.54%、3.95%,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8.57、8.52、8.20 倍;首次覆盖,鉴于公司业绩稳定度高和股息率可观,给予“买入”评级 [6][8][66]
电视与平板电脑推动2024年平板显示市场复苏;汽车领域将引领未来增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6-05 16:32
全球平板显示市场收入增长 - 2024年全球平板显示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增长动力来自广泛的产品类别,其中电视和平板电脑贡献最大增量 [2] - 2024年电视面板收入同比增长19%,主要由大尺寸细分市场需求提升驱动,该趋势同时改善了整体平均售价 [2] - 平板电脑方面,iPad 13 Pro系列采用OLED面板推动该品类收入回升至疫情时期水平 [2] 各应用领域表现 - 智能手机仍是2024年平板显示最大应用领域,但增长相对持平,预计智能手机面板收入将长期呈下降趋势 [2] - 显示器和PC面板收入在2023年末疫情后衰退触底后,202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该领域未来增速将维持在中个位数水平 [5] - AR/VR面板收入随设备出货下滑而下降,但预计未来一两年将恢复增长,尤其是AI技术深度整合至这些平台后 [7] 未来增长驱动力 - 汽车领域将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汽车座舱信息娱乐趋势正驱动车载面板增长,更大尺寸、更精密显示的需求推高了出货量和平均售价 [2][7] - 预计汽车显示屏领域短期和长期收入增长率将维持在较高个位数至较低两位数区间 [3] - 汽车是未来最热门的增长领域,其各维度指标都在提升,座舱信息娱乐系统正朝着"更多、更大、更好"的方向演进 [9] 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整体收入增长将相对持平,主要受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影响 [3] - 电视面板出货量尤其是显示面积将稳步上升,但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2025年后面板总收入下行 [2] - 平板增长现已进入产品驱动阶段,下一周期将出现在2027年,预计届时苹果可折叠设备将进入市场 [2]
千味央厨(001215):直营渠道稳健,关注新品与渠道扩张
华西证券· 2025-06-01 18: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千味央厨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千味央厨冷冻调理菜肴类产品高增,直营渠道稳健,虽销售费投增加致利润率承压,但凭借较强产品能力建立稳固大客户基本盘,在产品与渠道端积极开拓,后续随餐饮市场复苏及扩张效果显现,有望实现业绩较好增长 [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8.68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37.67%;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32.57%。24Q4营收5.04亿元,同比-11.93%;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94.65%;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96.42%。25Q1营收4.70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71% [2] 产品与渠道分析 - 产品方面,24FY主食类/小食类/烘焙甜品类/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营收分别为9.14/4.39/3.65/1.42亿元,同比-6.88%/-13.79%/持平/+273.39%,冷冻调理菜肴类受益市场需求扩张及新品销售高增 [3] - 渠道方面,24FY直营/经销/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8.09/10.51/0.09亿元,同比+4.39%/-6.03%/+18.67%,直营渠道增长稳健,大客户数量同口径下同比+8.8%,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同比+0.08%,经销渠道销售额下滑受经济和餐饮市场竞争结构变化影响 [3] 成本、费用与利润分析 - 成本端,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23.66%/22.04%/24.42%,同比-0.04/-3.42/-1.03pct,受主食和小食类产品价格调整影响,后续随价格调整基数效应消退,毛利率有望企稳 [4] - 费用端,24FY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40%/9.66%/1.27%/-0.08%,同比+0.72/+1.22/+0.16/-0.39pct;24Q4分别为5.65%/10.54%/1.44%/0.04%,同比+0.74/+1.63/+0.08/-0.32pct;25Q1分别为8.01%/8.74%/1.00%/0.01%,同比+2.12/+0.39/-0.06/+0.15pct。24FY管理费用率提升因职工薪酬增加,25Q1销售费用率提升因加大线上推广费用 [5] - 利润端,24FY/24Q4/25Q1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4.48%/0.42%/4.56%,同比-2.58/-6.56/-2.90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4.43%/0.29%/4.46%,同比-2.03/-6.77/-2.81pct,受毛利率承压与费投增加影响,24FY及25Q1净利润率承压 [6] 经营规划 - 2025年经营规划包括持续在烘焙甜品和冷冻调理菜肴类增加投入;稳步探索C端业务;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把控成本,拓展新零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7][11] 投资建议 - 参考最新财务报告,将25 - 26年营收预测由23.67/26.74亿元下调至20.30/22.31亿元,新增27年营收预测24.04亿元;将25 - 26年EPS预测由1.85/2.15元下调至0.97/1.07元,新增27年EPS预测1.20元。对应5月30日收盘价28.06元/股,PE分别为29/26/23倍,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预测 - 预计25 - 27年营收分别为20.30/22.31/24.04亿元,同比8.7%/9.9%/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104/116百万元,同比12.8%/10.5%/11.5%;毛利率分别为23.5%/23.6%/24.1%;ROE分别为4.9%/5.2%/5.4% [10]
5月超半数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6-01 08:0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止跌回稳态势 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945 8亿元 环比增长3 5% 同比下降8 5% 降幅较4月略有收窄 [1] - 2025年1-5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3127 5亿元 同比下降7 1% 其中TOP31-5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提升4 9% 而TOP4-10梯队同比下降最多达13 3% [1][9] - 5月TOP100房企中超半数单月业绩环比提升 22家企业环比增幅大于30% 项目开盘去化率延续高位震荡 京沪深等热点城市表现突出 [1] 房企梯队分化 - 2025年5月TOP10/20/30/50/100房企入榜金额门槛分别为349 8亿/151 5亿/95 3亿/61 4亿/22 5亿元 其中TOP30门槛同比增幅最高达5 3% TOP10和TOP20则分别下滑0 6%和1 6% [6] - 销售规模呈现结构性差异 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增长5 3% 而TOP10房企门槛同比下滑0 6% 显示头部房企竞争格局变化 [6] 区域市场特征 - 核心一二线城市如沪深杭蓉等供给进入"空窗期" 供应约束限制成交放量 郑州、天津、南京等城市市场止跌企稳 弱二线城市如济南、青岛等仍面临高库存压力 [12] - 当前市场热度取决于适销楼盘供应 6月受房企年中冲刺影响预期成交环比持增 但缺乏政策利好下难以实现强势反转 [12] 头部房企排名 - 2025年1-5月操盘金额前三甲为保利发展(1068 1亿元)、绿城中国(964 4亿元)、中海地产(858 6亿元) 全口径金额前三为保利发展(1161 1亿元)、中海地产(903 8亿元)、华润置地(868 5亿元) [22][27] - 操盘面积排名显示保利发展以525 1万平方米居首 绿城中国和万科地产分别以410 7万/396 2万平方米位列二三名 [22]
2025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31 18:41
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名 - 2025年1-5月全口径销售金额TOP3房企:保利发展(1161.1亿元)、中海地产(903.8亿元)、华润置地(868.5亿元)[2] - 权益金额TOP3房企:保利发展(915.0亿元)、中海地产(831.5亿元)、中润置地(580.8亿元)[2] - 全口径榜单中,绿城中国(653.3亿元)、招商蛇口(671.3亿元)分列第5、4位,权益金额分别为443.8亿元、459.2亿元[2] 市场成交动态 - 5月新房成交环比基本持平,百强房企单月销售操盘金额2945.8亿元,环比增长3.5%[3][9] - 1-5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3127.5亿元,22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超30%(如绿城中国、中海地产、中国金茂等)[10] - 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提升5.3%至95.3亿元,但TOP10/TOP20门槛略有降低[13] 梯队表现分化 - TOP31-5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提升,而TOP10/TOP11-20/TOP51-100梯队同比降低[15] - 头部房企中,保利发展全口径与权益金额均居首,碧桂园全口径排名跌至第17位(169.9亿元)[2][4] 6月市场展望 - 房企年中冲刺叠加供应结构优化,预计成交总量延续弱复苏,环比持增但同比或微降[17][18] - 热点城市(沪深杭蓉)因供应受限成交放量有限,郑州、天津等调整较深城市有望企稳回升[18] - 弱二线城市(济南、青岛等)高库存问题仍制约去化[18] 数据口径说明 - 全口径统计包含合营/联营公司所有项目业绩,权益榜按股权占比计算[6][7] - 数据覆盖2025年1-5月商品房合同签约,不含代建及认购数据[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