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19 04:59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工信部将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纵深推进产融合作,针对重点产业链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1] -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1] - 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推动政策先行先试,打造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 [1]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吸引310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800余项产品,累计助企融资突破1.2万亿元,受益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融资 [1] - 上半年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1] 金融政策创新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研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放宽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 [2] - 联合23家金融机构推出专项贷款产品,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超42%,最长贷款期限达10年 [2] - 推出"中试险+研发贷"、科创贷支持产业科技,绿色工厂贷、工信数转贷支持传统产业转型,累计融资超1500亿元 [2] 工业经济运行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25.7% [2]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3]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3] 重点行业布局 - 将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3] - 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培育新增长点并促进产业转型 [3] 新兴技术发展 - 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 [3] - 国内企业发布多款"全球首款"硬件产品,覆盖安全芯片、高端处理器、AI一体机等领域,AI终端已超百款 [4]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用户11.18亿户,在用算力标准机架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748EFLOPS [4] - 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培育面向6G的应用生态 [4]
超千万元算力补贴,北京16条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新京报· 2025-07-18 22:19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北京市出台16条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重点解决多方面问题 包括"首用免费"支持政策和超千万元算力补贴 [1] 行业大模型基础能力提升 - 重点提升高质量行业数据供给能力 支持企业开展工业数据采集 汇聚 清洗 标注等工作 推动形成高质量工业数据集 [2] - 实施"首用免费"支持政策 鼓励工业数据参与模型训练 形成"供得出 流得动 用得好"的数据供给能力 [2] - 通过数据要素示范奖励政策 对工业数据"首登记""首入表""首交易""首开放"给予资金支持 [2] - 重点提升行业大模型基础能力 培育头部行业大模型和通用智能体 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算力补贴 [2] - 支持构建高性能通用智能体 对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的通用智能体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算力补贴 [2] 模型应用服务能力提升 - 支持企业搭建行业仿真验证平台 对市级产业创新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3] - 支持企业建设模型安全靶场 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安全保障平台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智能产品产能提升 - 在单机装备层面 支持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装备研发设计水平 [3] - 在产线层面 支持企业搭建AI PC AI手机 AI眼镜 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中试平台和柔性生产线 [3] - 在工厂层面 支持企业应用具身智能大模型 5G等技术 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 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奖励 [3] 复合型人才培养 - 重点提升复合型人才供给 支持设立"AI+工业"阶梯式课程体系 [4] -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实训基地 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培训 [4]
向稳、向新、向优!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快讯· 2025-07-18 15:06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态势 -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向稳、向新、向优"的特点 [1] - 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1] - 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
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会见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
快讯· 2025-07-18 10:01
中美经贸关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 是外资企业理想 安全 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1] - 中方致力于维护公平 公正 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 将一如既往为外资企业做好服务保障 [1] - 希望中国美国商会继续为促进中美产业互利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支持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1] 美资企业在华发展 -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表示将不断促进中美之间的贸易 商业和投资合作 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1] - 与会企业代表介绍了在华发展情况 表达了长期在华发展意愿 [1] - 熊继军鼓励外资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1]
皮革、制鞋业标准化建设迈入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新阶段
消费日报网· 2025-07-17 10:42
行业标准化建设背景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召开2025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旨在构建新质标准体系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1] - 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皮标委)和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鞋标委)因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获表彰[1] - 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40.5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2] 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 - 皮标委和鞋标委建立"1+4+N"制度体系,涵盖人员管理、组织运行和技术验证等内容,实现流程标准化[2] - 通过专题培训、专家授课和技术研讨提升委员专业能力,并借助信息化平台加强协作[2] - 建立验证试验机制,整合样品供应单位和多领域实验室网络,形成技术支撑体系[3] 标准制定与项目管理 - 采用需求调研、企业反馈和专家论证机制确保标准立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3] - 制定五年规划并建立"标准预研库",实施全过程进度管控[3] - 组建"标准起草联合体"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并推行"专家主审+行业会审"双重审查机制[3] 标准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 - 发布《可持续性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鞋类》等团体标准,填补绿色化领域技术空白并在安踏等企业应用[4] - 作为国际标准组织对口单位,跟踪国际动态并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4] - 参与ISO标准制修订,与西班牙、法国开展技术合作,增强国际话语权[4] 标准动态优化与未来方向 - 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结合实施反馈、抽查数据和技术更新对标准周期性优化[5] - 下一步将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高端制造、数字化和绿色低碳领域[6] - 深化国际交流与人才建设,推动标准成为产业竞争高地[6]
每日投资策略-20250716
国都香港· 2025-07-16 09:41
报告核心观点 中国第二季GDP增长好过预期,加上美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销往中国,港股连升第四日,累涨697点或2.9%,科指连升第三日,共飙4.1% [5] 市场表现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44,023.29,跌0.98%;标普500指数收6,243.76,跌0.4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20,677.80,涨0.18%;英国富时100指数收8,938.32,跌0.66%;德国DAX指数收24,060.29,跌0.42%;日经225指数收39,594.42,跌0.21%;台湾加权指数收22,835.94,涨0.98% [3] 内地股市 - 上证指数收3,505.00,跌0.42%;深证成指收10,744.56,涨0.56% [3] 香港股市 - 恒生指数收24,590.12,涨1.60%;国企指数收8,877.10,涨1.65%;红筹指数收4,196.91,跌0.21%;恒生科技指数收5,431.29,涨2.80%;AH股溢价指数收127.43,跌0.23%;恒生期货(7月)收24622,涨0.38%;恒生期货(8月)收24640,涨0.38% [3] 港股当日表现 - 恒指高开78点后走势波折,收市升386点或1.6%,收造24590;国指升1.7%,报8877;科指升2.8%,报5431;全日成交2884亿元,北水净入38.2亿元 [4] - 蓝筹中石药升7.5%为升幅最大,信义玻璃挫4.4%为包尾 [4] 宏观&行业动态 香港进出口 - 5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按年升13.4%,进口货量升16.5%;出口价格及进口价格分别升1.8%及1.9% [8] - 今年首5个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均升10.4%;出口价格及进口价格分别升1.9%及2% [8] - 5月输往台湾、越南、印度及中国内地的整体出口货量录得按年升幅,输往美国则下跌20.7% [8] - 5月来自越南、台湾、内地及新加坡的进口货量录得按年升幅,来自韩国则下跌10.5% [8] 香港工业 - 香港工业总会发布报告指香港工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重要地位,提出七大政策倡议,建议政府制订新型工业发展策略 [9] 直播电商行业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打击直播电商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行业乱象 [10]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不得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11] 上市公司要闻 丘钛科技 - 拟4.6亿人民币售印度丘钛51%股权,交易完成后保留49%股权,预计录得收益约7.92亿元人民币 [13] 龙湖集团 - 上半年合同销售额350.1亿元,按年减少31.51%;合同销售面积261.4万平方米,下跌28.48% [14] - 6月总合同销售金额64.6亿元,按年下跌35.66%;合同销售面积51.9万平方米,减少29.29% [14] - 截至6月底,集团经营性收入约132.7亿元,按年增加1.3% [14] 中国国航 - 6月客运运力投入按年上升2.5%;旅客周转量按年升3.9%;平均客座率为81.1%,按年升1.1个百分点 [15] 南方航空 - 6月客运运力投入按年上升4.57%;旅客周转量按年升6.69%;客座率为85.18%,上升1.69个百分点 [16] - 6月货运运力投入按年上升7.04%;货邮周转量升6.51%;货邮载运率为55.02%,下降0.27个百分点 [16]
专访国家信息中心魏琪嘉: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确保公平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1:58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1] -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6] 经济发展特点 - 经济呈现"实""新""优"三大特点:"实"指产业发展夯实,"新"指新动能加快成长,"优"指结构持续优化 [2] - 消费呈现较快恢复态势,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 [2] - 技术含金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实体经济支撑工业平稳运行,产业升级厚积薄发 [6][7] 下半年发展重点 -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 [3]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统筹用好各类建设资金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3][4] - 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 [5]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5] 工业经济发展 -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6][7] - 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供需平衡性待提升等难题 [7] - 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 [7] 新型工业化推进 - 新型工业化重点仍是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8]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机遇 [8] - 内部新需求场景涌现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9] "内卷式"竞争应对 - "内卷式"竞争反映新兴产业发展中供需力量对比的动态过程 [9] - 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确保公平竞争,避免价格信号扭曲 [9][10] - 综合整治需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防止"一哄而上"或"一哄而散" [11] - 需用好标准规范、法治手段和各类政策扩大有效需求 [11]
2024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现有规上企业308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3:46
园区概况 -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是2006年由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 规划面积14 85平方公里 地跨黄河两岸 形成"一园两区"整体布局 [1] 产业发展 - 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 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集成电路 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 获评国家火炬济南新型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3] - 现有规上企业308家 高新技术企业242家 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7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7%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 7% [3] - 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区71 9% 工业产值占比84 5% 是全区工业经济的核心引擎 [3] 产业链发展 - 围绕建邦胶体 银丰纳米 德源电力等龙头骨干企业项目 建成配套需求 客户群体和生态伙伴三张清单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3] - 强化招商引资 增资扩产 项目孵化三大发展动力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发展 [3] - 联动部门 街道 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园等12个特色产业园建设 形成"1+12"联动招商 协同发展格局 [3] 产业布局 - 黄河北片区规划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桑梓组团 以建设工业大生产基地为核心 重点打造百亿级特色工业集群 [4] - 黄河南片区紧邻城市核心区域 以建设总部经济 研发基地为核心 重点打造标志性"亿元楼" [4] - 基本完成片区6个城中村拆迁改造 释放可利用土地1700亩 [4] - 规划建成新材料产业科技园 济南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各类特色产业载体400万㎡ [4] 创新服务 - 与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等高校机构共建产学研平台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省级院士工作站等 [4] - 济大科技园已培育科技企业103家 [4] - 创新成立"产业联盟联谊之家" 促进产业链 供应链 银企 校企对接 [4] -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金融超市" 提供政策申报 融资 应急转贷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 [4][5] 人才引进 - 去年成功引育省市级人才9人 硕博青年人才90人 [5] - 依托园区产业载体及济大科技园 济南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 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 [5] - 去年省博士后大赛 市双创大赛落地注册企业8家 新增市级以上人才平台8家 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联动格局 [5]
中国一汽与吉林大学、长春市政府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7-13 21:24
战略合作 - 中国一汽与长春市政府签署协议,红旗品牌和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多款新能源车型将密集投放在长春 [1] - 中国一汽与吉林大学深化合作,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性能车用新材料、车路云网星协同等关键技术 [1] - 合作旨在推动高端科技研发、高精尖人才培养、高质量产品推广与服务,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生态 [1] 新能源产品布局 - 红旗品牌将推出涵盖多元驱动形式、满足细分用户需求的新一代新能源产品,强化高端价值引领地位 [2] -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长春加速技术平台升级与整车新能源化转型,拥抱电动时代变革 [2] - 2025年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加强技术融合与资源聚集 [2] 品牌表现与销量 - 2025年红旗品牌、解放品牌价值位列行业第一,红旗推出多款重磅车型并在国际车展展示技术实力 [3] - 解放品牌在国内市场持续领航,并在韩国、几内亚、塞内加尔、菲律宾等国外市场实现突破 [3] - 2024年1至6月中国一汽整车销量157.1万辆,同比增长6.1%,自主品牌销量44.98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14.5万辆,同比增长95.5% [3] 产业合作与创新 - 中国一汽先后与中国宝武、中铝集团、中粮集团、零跑汽车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 - 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项目落户深圳大鹏,助力低空智慧交通发展 [2]
工业机器人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证券日报· 2025-07-12 00:51
行业发展历程 - 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购买量跃居全球第一,但国产机器人仅占国内市场25%份额 [1] - 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品牌,10年内实现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1] - 2015-2024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从3.3万台增至55.64万台,增长超15倍 [2] - 2025年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 政策与技术驱动 - 《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资本涌入,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2] - 2024年工信部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从技术能力、生产条件等方面提出全面要求 [3] - 2024年49家工业机器人企业研发投入总计142.64亿元,同比增长9.56%;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幅达10.15% [3] 技术创新方向 - 越疆科技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自主化率达100%,通过AI大模型实现场景化训练 [3] - 柔性化设备需求上升,智哥机器人开发的柔性焊接系统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4] - 企业突破船舶、航空等高壁垒领域,中安吉泰开发爬臂机器人切入风电叶片检测蓝海市场 [4] - 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迁移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5]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2017-2024年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复合增长率22.2% [6]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狗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覆盖超50%国家和地区 [6] - 美的收购库卡获取核心技术专利,汇川技术等企业以"智能工厂套件"形式抱团出海 [8]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600亿美元,年增长率15% [7] 政策支持体系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企业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 [8] - 建议设立专项"出海"基金支持技术研发,建立海外服务平台打破准入壁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