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

搜索文档
工业废料变“生态基石”:神木把废物处理玩成了科技大片
新京报· 2025-05-14 16:29
"智能控制室实现成套设备一体化控制,包括矸石给料、破碎、制浆及泵送等流程。"陕西小保当矿业有 限公司生产销售服务中心主任白彦飞介绍,整套系统采用智能回溯加AI识别技术,能够及时识别设备 的异常状态,尤其对长距离充填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排除各类堵管隐患。 自2022年4月,神木市被列入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神木作为资源型城 市,电石渣、煤矸石等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利用成为一道难题,为拓宽固废利用途径,神木市建设了 一批大宗固废产业链示范项目,涵盖了煤矸石井下充填、电石渣制脱硫剂、镁渣制水泥、粉煤灰制陶粒 等多种利用方式,"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矸石 "返井":破解采煤沉陷难题 随着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一、二号煤矿全面转入生产型矿井,面对达产后每年100余万吨的矸石 量,公司积极探索煤炭高效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采空区煤矸石充 填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的编制,提出"地面钻孔采空区注浆充填技术"。 在小保当煤矿智能化矸石充填系统控制中心,输送带正将开采出的煤矸石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智能充填系 统,通过"破碎-制浆-泵送-充填"全流 ...
大地海洋(301068) - 301068大地海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4 09:44
行业前景与政策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及“两新”政策加持下,正经历变革重构,资源和市场向优势企业集聚,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未来将保持高景气度 [1][2]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占比提升,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7][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6.96万元,同比增长54.99% [9][12][1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2.2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10][13] 公司业务与发展 危险废弃物业务 - 抓住“双碳”机遇,提升废矿物油等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能力,完善危废一条链运营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巩固提升市场占有率 [3][10] 电子废弃物业务 - 2024年子公司浙江盛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废弃物规范拆解数量262.79万台,占浙江省全年公示总量的40.02%,位居浙江省第一 [6][11][12] - 2024年专项资金预算75亿元,盛唐环保获得专项资金19,919.00万元,新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公司符合条件将持续享受支持 [12] 2025年经营计划 - 加强废旧家电回收与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提升规范拆解量和资源回收率,推进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优化处置效率 [3] - 推动“小蚂哥客户端系统”上线,实现下游客户危险废弃物转运和处置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3][4] - 加快杭州及周边地区回收网络布局,完善前端资源体系,参与“无废城市”试点工作 [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形成“前端收集一站式、循环利用一条链、智慧监管一张网”的运营模式 [2][6] - 具备模式创新、资质优势、数字化能力(“小蚂哥”平台)、稳定回收渠道、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地理位置优势 [7] 公司风险与应对 面临风险 - 废旧物资价格波动、政策补贴发放周期不确定、回收渠道竞争加剧 [4] 应对措施 - 优化客户结构,确保原料供应稳定,加强内部成本控制,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运营效率 [4] - 布局“换新 + 回收”新业务模式,拓展市场空间,降低对单一政策或市场波动的依赖 [4] 公司其他方面 数字化转型 - 自主研发“小蚂哥”云数据平台,打通全流程,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和管理,未来加大数字化投入 [5] 合规管理 - 坚持合规经营,关注环保政策变化,参与政策制定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6] 成本控制 - 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流程,202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杭州九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8] -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利用规模效应改善成本压力 [8] 可持续发展 - 构建以“绿色循环”“共生发展”和“数智创新”为支柱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11] AI领域投入 - 持续关注AI技术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无废城市建设运营高质量发展 [6] 股价看法 - 公司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经营稳定,专注主业并拓展业务,提示投资者慎重投资 [6]
乐山变废为宝 城市发展更美好
中国环境报· 2025-05-06 09:12
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情况 - 乐山市作为四川省工业、旅游和农业大市,固体废物种类多、产量大、处置难度高,自2022年4月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以"无废嘉州·清洁双遗"为引领全面推进绿色转型 [2] - 构建"4+N"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体系,主抓四大基地建设(乐山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五通桥循环产业基地、峨眉山水泥产业协同利用处置基地、犍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基地),服务范围覆盖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和危险废物六大领域 [3] - 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建设N个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利用和处置设施,补齐利用处置短板 [3]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成效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4.87%,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置能力达1600吨/日,实现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4] - 油基岩屑综合利用能力从7万吨/年提升至10万吨/年,新建15万吨/年金属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4] - 农膜回收率89.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6.41%,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8% [4] - 建成处理能力1000吨/日炉渣综合利用项目、40万吨/年磷尾矿充填项目,形成完整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系 [4] 技术创新与政企合作 - 四川峨胜水泥集团投资四川省首批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采用垃圾破碎、密闭发酵、气化入窑等工艺,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2023年减污降碳典型案例 [4] - 建立政企院科研合作模式,挂牌成立四川省首个"无废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5] - 乐山市生态环保龙头企业研制油基岩屑中温无氧蒸馏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申报国家"先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并发布首个团体标准 [6] 重点项目与资金支持 - 印发四川省首个《"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四个一批"管理,落实融资利率、期限、抵押等支持政策 [5] - 召开项目暨融资推介会,创新"生态+金融+招商"多元投入渠道,引进4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3.2亿元 [5] - 金口河区与长沙矿山研究院联合开展磷尾矿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建成全自动化充填站,形成"开采—洗选—尾矿回收利用"循环 [6] "无废细胞"建设与社会参与 - 制定10个领域"无废细胞"建设指标体系,包括无废园区、景区、小区等,建成361个"无废细胞"单位 [7][8] - 峨眉山景区推行电子门票、分类垃圾箱等措施建设"无废景区",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 [8] - 福华通达化学公司创新盐泥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将制碱盐泥用作脱硫原材料,入选工信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 [8]
呼和浩特:从“无废”生态看见“美丽青城”
人民网· 2025-05-03 14:03
呼和浩特市"无废城市"建设进展 - 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6394万人 自2022年4月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围绕工业 农业 生活 建筑垃圾 危险废物五大领域构建治理体系 [1][7][8] - 出台数十项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 成立工作专班 建立定期调度和考核评估机制 形成政府引导 企业主体 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7][8] 餐厨垃圾处理 - 内蒙古城环蓝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每日处理约250吨餐厨垃圾 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渣伴烧工艺 将垃圾转化为生物柴油原料和沼气 [3] - 项目设计处理规模300吨/日 自2022年试运行起累计处理20余万吨 18条收运线覆盖主城区餐厨企业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 实现日产日清 [4] 医疗废物处理 - 呼和浩特市危险(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日处置能力24吨 每日处理约20吨医疗废物 采用高温蒸汽灭菌(134℃ 045分钟)后破碎毁型和焚烧工艺 实现24小时内处置 [4][7] - 覆盖九个旗县区2700多家医疗机构 通过智慧监管云平台实时调度收运车辆和人员 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 [7][8] 各领域废物治理成效 - 工业领域:2024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降至166吨/万元 103家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建设 [8] - 农业领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90% 病死畜禽全部无害化处理 农药化肥施用量持续减少 [8] - 生活领域:建成58个"无废细胞"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8] - 建筑领域:2024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6% 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 [8] - 危险废物领域:小微源收运体系逐步健全 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覆盖率达100% [8]
杭锦旗重大项目建设强劲开局
内蒙古日报· 2025-04-30 18:23
来德环保再生资源循环科技示范项目 - 项目总投资3亿元 于2024年4月中旬开工 预计2026年6月竣工投产 [3] - 项目规模为10万吨/年 属于蒙西再生资源循环科技示范项目 [1][3] - 预计年产值2.5亿元 年上缴税收1000万元 新增30个就业岗位 [3] - 深度践行"双碳"战略和"无废城市"理念 是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3] 杭锦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 项目总投资43亿元 建设1000MW光伏项目 同步治理12万亩沙化土地 [5] - 预计年新增产值3.8亿元 税收2475万元 新增35个就业岗位 [5] - 年均可供应绿色电力18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煤60万吨/年 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年 [5] - 项目已于2024年2月开工 是"三北"工程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关键项目 [5][7] 杭锦旗重大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2025年计划实施132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776.2亿元 年内计划投资超200亿元 [7] - 一季度原计划开复工32个项目 实际开复工44个 超计划完成率37.5% [7] - 包括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项目 计划完成超100万亩生态修复任务 [5][7] 百肯农业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园 - 项目于2024年3月加速建设 旨在延伸马铃薯产业链 [7] - 通过构建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推动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7]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助推“绿色城市”建设
齐鲁晚报· 2025-04-30 05:29
济南市建筑垃圾治理进展 - 济南市通过开放日活动向市民展示渣土治理成果 市民对城市环境改善信心提升 [2] - 建筑垃圾处置涉及多重服务对象和十几个市直部门 需要综合协调形成合力 [2] - 城管部门通过公开透明方式推进工作规范化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 渣土管理改进方向 - 对比全国专项整治要求 济南建筑垃圾处置仍存在薄弱环节 需社会各界建言献策 [3] - 正在构建"源头严防 过程严管 后果严惩"的渣土治理新格局 [3] - 城市建设工地逐步实现从"尘土飞扬"到"清洁有序"的转变 [3]
智慧监管 绿色前行,济南“城管开放日”聚焦渣土全链条管理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18:2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梦瑶冯妙韵王欣蓉杜春娜实习生陈禧硕 4月28日,济南市城管局开展"城管开放日.走进渣土全链条"系列活动,邀请社会各界走进轨道交通千佛山站TOD综合开发项目、常青树 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等,深入了解渣土处置利用的全链条过程。 "借助AI识别算法,平台能对14种违规行为实时抓拍取证。"工作人员说,"自平台上线后,济南市渣土违规运输比例明显下降,有效遏制 了渣土车跑、冒、滴、漏等违规行为。" 此外,济南市城管局还创新应用了无人机巡查工作模式,通过"空中拍+地面查"的协同机制,有效破解了渣土处置领域"覆盖难、取证 难、效率低"的治理难题,这也标志着济南市渣土管理正式迈入"科技+智能"的新时代。政企协同全链条配合织密渣土监管网络 围绕渣土全链条管理,建设施工单位、渣土运输企业、渣土消纳企业、市民代表依次作了发言,随后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济南市城管局建筑垃圾处置监督管理处处长魏立光表示,目前,济南市城管局采用"日班+夜班"的工作模式,通过督导检查的方式对建筑 垃圾处置实行全天候监管。 在源头监管方面,济南市城管局建立了市、区、街"三级治理"和重点监管、定期抽查、日常监管"三级分类管理"体系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召开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7 16:1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高能环境")于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上 午09:00-10: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https://roadshow.sseinfo.com/),采用网络互动方式 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关于本次说明会的召开事项,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在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高能环境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 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28)。现将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说明会召开情况 2025年4月25日,公司董事、总裁凌锦明先生,独立董事王竞达女士,副总裁、财务总监孙敏先生,副 总裁、董事会秘书张炯先生出席了本次说明会。公司就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 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 答 ...
城阳“无废城市”建设再出新模式
齐鲁晚报· 2025-04-09 05:24
活动概述 -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联合多部门举办"美丽山东无废同行"主题研学活动,20余组"少年绿先锋"家庭参与[1] - 活动在市级"无废公园"城阳区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公园开展,包含互动课堂、主题工作坊和实践环节[1] 教育与实践内容 - 通过"垃圾的前生今世"互动课堂普及"无废城市"建设知识,强调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1] - "废弃物与生命"主题工作坊将校本课程与"无废城市"标准结合,构建"认知—理解—实践"教育体系[1] - 在垃圾分类示范基地,"大地汉堡"堆肥工坊让学生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实践资源循环利用[1] - 生态种植活动中,家庭使用腐熟堆肥回填花坛并移植种苗,形成"班级实践+农业应用+社区服务"教育网络[2] 协同机制与成果 - 启动"政校家社"协同机制,建立"1+4+N"工作体系(政府主导,联动学校、家庭、社区、高校)[2] - 2024年开展"无废城市"主题活动10余场,覆盖5000余人次[2] - 完成59个"无废学校"、10个"无废小区"等86个"无废细胞"创建[2] - 青岛农业大学"绿先锋"团队获省级金奖、国家级银奖,开展70场实践活动,覆盖15所学校,惠及2万名学生,带动4000余家庭参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