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升级
搜索文档
李明明:创新驱动,服务为本,推动商业健康险生态升级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1 18:51
商业健康险发展策略 - 商业健康险发展应紧密围绕客户健康保障责任 医疗险创新需聚焦中端医疗 重疾险注重细分核心病种 避免"大而全"设计 以更合理的价格满足大众保障需求 [2] - 医疗改革为商业保险打开更大空间 中产阶层对价格合理且覆盖实际需求的中端医疗险关注度提升 借鉴日韩成熟市场经验 细分核心病种如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和失智老年保障 [4] - 未来商业健康险创新需实现持续风险动态管理 与传统产品定价和一次性交易模式形成差异 [4] 健康险服务升级 - 服务是将产品价值传递给客户的关键 强调"三级预防"理念 重点推动病前预防观念普及 [6] - 客户理解有限导致服务效果与设计初衷存在差距 需通过系统沟通培训和流程优化 实现产品与服务的自然结合 [6] - 让客户"听懂 看得见"产品带来的健康价值 服务才能有效落地 保险才能发挥更大保障效能 [6] 核保与生态协同 - 核保需紧跟医疗技术和体检水平提升 推动风险识别方法革新 避免对体检结果"一刀切"处理 [8] - 与再保险合作探索简化核保流程 针对特定病种设计灵活附加险产品 体现服务保障持续性和动态性 [8] - 构建开放健康生态体系 整合医疗机构 技术平台和保险企业 共同推进商业健康险未来发展 [8] 行业活动背景 - 第二届"保险家论道"研讨会主题为"保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 聚焦保险行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清华金融评论》累计出刊127期 发表文章3500余篇 汇聚专家学者近3000位 微信关注人数超36万 [9]
“七天无理由”满足不了年轻人了
虎嗅APP· 2025-06-09 18:37
消费趋势转变 - 消费者购物行为从"即时满足"转向"长期主义",对售后保障要求提高,尤其关注小家电的长期使用可靠性[1][4] - 中消协2024年数据显示家电类投诉量达21.37万件,售后问题占比近30%,维修周期长、流程繁琐、翻新机疑虑是主要痛点[5][7] - 国家补贴政策推动家电消费,12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单件最高享受20%补贴,但价格不再是唯一决策因素[4] 行业服务痛点 - 传统售后模式存在三大缺陷:平均7天以上的维修周期、品牌与渠道商责任推诿、翻新机流通隐患[7] - 现行"7-15天退换期"和"1年保修2年质保"标准无法覆盖小家电中后期故障风险,影响消费决策[4][8] - 消费者对透明度和可信度需求提升,315事件后对质量流程的关注达到空前高度[7][16] 美的服务升级战略 - 从"365天以换代修"升级为"365天只换不修",覆盖60类产品,用换新替代维修解决周期与效果焦虑[11][12] - 建立全闭环服务流程:线上AI鉴定、全国范围覆盖、100%销毁旧机杜绝二次销售,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12][17] - 服务升级背后是6000+线下网点支撑,将售后成本转化为品牌溢价,类似海底捞的护城河模式[14][18] 行业竞争维度重构 - 服务升级从"时间竞赛"转向"体验革命",需重构全链条而非仅延长保修期[10][11] - 美的通过公开销毁流程建立"伙伴型信任",解决流程不透明导致的视角偏差[17][19] - 行业价格战困局下,将"服务即产品"作为新竞争维度,推动行业整体进步[18][19]
武汉黄陂:小店转型成功,尚缤便利店的经营密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15:20
公司转型策略 - 尚缤便利店从基础销售模式转型为精细化运营模式 通过商品种类扩展至800多种 全面覆盖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1][2] - 店铺进行"翻新"升级 在商品策略、服务升级和营销创新三方面实施积极转型 [1] 商品策略优化 - 商品陈列采用生动醒目、丰满美观的方式 兼顾紧俏商品与滞销商品的销售 提升品牌曝光度并通过畅销品带动滞销品销售 [2] - 运用色彩搭配和主题陈列增强视觉吸引力 如中秋期间设置节日专区 使用金黄色和红色装饰元素营造节日氛围 [2] - 通过合理动线设计 将高频商品放置在店铺里侧 低频商品摆在收银台附近 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2] 服务升级措施 - 秉持"来者都是客"理念 提供平等接待和热情服务 店员面带微笑迎接每位顾客 [3] - 采用"询问需求 + 推荐组合"话术主动沟通 挖掘顾客潜在需求 促进连带销售并增强顾客好感度 [3] - 通过口碑传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顾客多由老顾客推荐而来 形成忠实客群 [3] 数字化营销创新 - 借助"知音通"店铺管理系统搭建会员体系 会员可享受积分兑换等优惠活动 积分可用于兑换商品或抵扣现金 [4] - 通过微信向会员推送个性化商品信息和优惠活动 会员复购率提升30% [4] - 学习现代营销知识 结合店铺地理位置和客流情况 形成特色营销手法 [4] 行业支持与培训 - 黄陂烟草将组织零售户培训 采用"精细化运营 + 情感化服务 + 数据化创新"三维驱动模式 提升客户经营能力 [4] - 尚缤便利店的成功转型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营范例 [4]
雷军们给出车圈新剧本:不打价格战,谁有芯片谁当大哥
搜狐财经· 2025-06-04 12:21
行业趋势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于2025年6月3日发布倡议书反对"内卷式"竞争,标志着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新竞争模式 [1] - 小米雷军提出"反内卷不打价格战"战略,同时宣布将自主研发汽车芯片,推动行业竞争焦点转移 [1] - 中汽协和工信部近期表态支持停止价格混战,引导行业回归技术创新 [1] 价格战影响 - 持续价格战导致经销商利润被大幅压缩,销售人员收入显著下降 [3] - 行业研发资金被过度投入促销活动,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研发资源不足 [3] - 消费者形成降价预期,持币观望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行业恶性循环 [3] 技术竞争新方向 - 汽车芯片成为智能汽车核心竞争领域,掌握芯片技术意味着掌握行业未来话语权 [5] - 小米通过自主研发芯片计划在智能驾驶和人机交互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5] - 行业价值主张从价格转向技术差异,雷军暗示技术优势将支撑更高产品溢价 [5] 商业模式转型 - 小米预计Q3-Q4汽车芯片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展示非价格战盈利路径 [7] - 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促进全产业链合理利润分配和长期投入 [7] - 停止价格战后,主机厂可重新聚焦黑科技研发,供应链稳定性将提升 [7] 行业未来展望 - 汽车行业竞争核心转向芯片算力和软件生态等技术创新领域 [9] - 技术能力取代价格手段成为决定企业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 [9] - 行业正式进入以技术突破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新发展阶段 [9]
中国仿石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52
环保理念与国际市场 - 中国仿石漆凭借水性工艺和低VOC配方符合国际绿色建筑标准,成功进入环保评级严苛的欧洲市场 [2] - 产品填补了国际市场对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需求缺口 [2] 技术创新与产品性能 - 中国企业通过纳米自修复技术和超耐候树脂体系,将产品耐人工气候老化时长提升至2000小时以上,远超国家标准 [4] - 技术创新解决了传统仿石漆寿命短、易褪色的痛点,提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4] 新兴市场扩张 - 东南亚、南亚快速城市化及天然石材开采受限为中国仿石漆创造机遇 [6] - 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工程将销售网络延伸至23个国家,并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站稳脚跟 [6] 文化赋能与产品设计 - 企业从传统建筑与文物中汲取灵感,将宫廷美学融入产品设计,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外墙方案 [10] - "文化+科技"模式吸引欧美等注重文化内涵市场的关注 [10] 服务升级与竞争优势 - 企业通过定制服务、工匠培训、全流程解决方案提升服务品质,施工满意度超98%,复购率高出行业40% [13] - 参与国际合作、获取权威认证、推动标准制定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市场话语权 [13] 行业前景 - 中国仿石漆正以环保、技术、市场、文化等全方位优势重塑国际建筑装饰材料格局 [15]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祁巍:银行消费贷竞争焦点转向服务升级与场景创新
北京商报· 2025-05-28 18:47
消费贷款利率趋势 - 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呈现"先降后稳"趋势 目前已进入相对稳定区间 [1][3] - 广发银行消费贷平均利率从2022年6.4%降至2023年5.3% 2024年进一步下探至5%以下 [3] 消费贷服务优化 - 申请流程全面线上化 实现从申请到审批的分钟级响应 [3] - "随借随还"功能普及 支持按实际使用天数计息及随时提前还款 [3] 贷款期限政策调整 - 监管将个人消费贷最长期限从5年延长至7年 减轻还款压力刺激消费 [4] 智能化发展方向 - 计划引入动态调额调价机制 根据借款人资信变化实时调整额度利率 [4] - 探索贷中环节的定期信用重评估系统 [4] 场景金融创新 - 消费金融公司在细分垂直领域取得突破 银行可借鉴其经验 [5] - 开发"无感授信"模式 在消费订单生成时同步触发贷款申请 [5] 绿色消费生态构建 - 消费贷可与绿色出行、智能家居等场景结合 嵌入碳账户积分系统 [5] - 形成"减碳-授信消费-再减碳"的闭环生态 助力双碳目标 [5]
品质自信与服务升级 一汽-大众“双终身”质保“卷”对了方向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3 11:09
公司质保政策核心内容 - 推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双终身”质保政策,与常见的“3年10万公里”质保相比具有极大优势 [2] - 质保覆盖范围“无死角”,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均纳入整车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覆盖全系车型包括燃油车与电车 [2] - 适用条件“无套路”,明确“不限年限、不限里程、全国联保”,要求为非营运车辆、首任车主且在授权经销商处按周期保养及维修 [2] - 服务保障“无衰减”,由近900家授权经销商网络提供统一标准服务,解决“异地维保难”问题 [2] - 以探岳为例,平均换车周期按8年计算,用户仅需自费7次保养,搭配6次7折保养套餐后单次成本降至470元,与连锁快修店费用持平 [4] 公司产品质量与技术基础 - 冲压工艺采用六序成型与8100吨压机,全系采用0.7mm以上电镀锌钢板,较竞品厚0.1mm,提升零件抗腐蚀性 [4] - 焊装工艺依托德国MQBA2平台,使用1268台机器人实现85%以上自动化率,关键部位热成型钢强度超1000MPa [4] - 测试体系要求每款车经历193万公里路试、45周耐久试验,并在-40℃至60℃极端环境验证稳定性 [4] - “自虐式”测试逻辑是敢于承诺终身质保的硬核底气 [6]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在新能源汽车冲击下,公司的“双终身”政策是对行业竞争逻辑的重塑,直接拉高行业服务门槛 [7] - 此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更多车企跟进,行业竞争将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与可靠性” [7] - 政策发布后终端市场反应热烈,用户信心显著提升,全系燃油SUV车型销量增长,探岳家族、揽境、揽巡等车型备受青睐 [9] - 政策被视为对“长期主义”的坚守,通过品质与服务驱动,重新定义用户与车企关系为“终身伙伴” [9]
香港航空将提升行李托运限额,在特定航线允许宠物进客舱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22:14
服务升级措施 - 公司围绕旅客出行全流程推出五大核心场景升级方案,包括行李托运政策优化、云端美食菜单焕新、网上自助值机、机场休息室设施升级、特色增值服务等关键环节 [1] - 公司致力融合国际标准与地道香港特色,为旅客的每个接触点打造更具价值的体验 [1] - 公司多位管理层出席服务升级启动仪式 [2] 行李政策优化 - 即日起购买5月7日及之后出发的航班实施全新行李政策 [2] - 经济舱包含行李限额每件提升至23公斤(1件)起,另可携带7公斤手提行李(1件) [2] - 商务舱包含行李限额大幅提升至两件行李且每件32公斤,手提行李限额增加至15公斤(共2件) [2] 机上餐饮服务 - 在所有航线的商务舱及经济舱均提供独具特色的"香港风味"和目的地特色餐饮服务 [3] - 商务舱供应与米其林餐厅合作的三道独家招牌粤菜及各色中、西、素食的早午晚餐和轻食 [3] - 机上餐食按季度更新 [3] - 部分指定航线选择经济舱第一排座位的乘客可体验升级的餐饮服务 [3] 机场休息室升级 - 香港国际机场的"遨堂"休息室完成全面升级,由环亚集团管理餐饮 [3] - 结合国际标准与地道香港文化,为旅客提供世界级的机场款待体验 [3] - 拓展休息室服务旅客群,涵盖经济舱悦享计划及更多符合礼遇资格的旅客 [3] 其他增值服务 - 自5月2日起,旅客在网上预办登机时有更多座位可免费选择 [3] - 随行12岁以下儿童可免费获取相邻座位 [3] - 推出香港首个允许宠物进入客舱的服务,适用于从香港前往东京(成田)、大阪(关西)及名古屋航班 [3] 战略发展 - 服务升级计划与公司持续拓展的航线网络完美结合,特别是在温哥华和悉尼等主要长途航线的布局 [2] - 推动公司从区域枢纽航空公司转型为全服务航空公司 [2] - 配合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提升的运力,以及与环亚集团的战略合作,强化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航空桥梁角色 [2]
护航“五一”出行 呼和浩特机场升级服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4-30 16:47
五一假期出行服务升级 - 公司推出多项服务升级举措,致力于为旅客打造更顺畅、更贴心的出行体验 [1] - 动态调配值机资源,灵活加开值机柜台,最大限度缩短旅客等候时间 [3] - 针对临近截载的"急客",推出"最后召集"截载急办服务,工作人员举牌引领,全程协助办理值机手续 [3] 客流高峰应对措施 - 根据旅客流量灵活调整关键节点服务引导人员配置,确保现场秩序井然 [3] - 重点加强三超行李规定宣传,引导旅客合理安排行李 [5] - 为团队旅客提供提前预约、预留座位等专属服务,有效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5] 特殊旅客服务优化 - 细化老年及儿童旅客服务,提供优先办理乘机手续、快速过检及全流程陪伴服务 [5][6] - 值机经理柜台及行李查询部为旅客免费提供创可贴、胶带、针线包、老花镜等应急物品 [6] - 推出"行李维修服务",迅速修复拉链断裂、箱套缺失等问题,并提供临时收纳用品 [7] 文化体验与服务融合 - 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服务细节,通过文化主题活动为旅客带来多元文化体验 [7] - 在重要节点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营造温馨如家的出行氛围 [7] - 秉持"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应对客流高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