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8-28 08:44
基金持仓配置 -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隐形重仓股包括博迁新材、舜宇光学科技、广汇能源、信达生物、阿里巴巴-W、比亚迪、东山精密、蓝晓科技、苏大维格、伯特利 [1] - 银河产业动力混合基金隐形重仓股中顺络电子、中科飞测、圣邦股份、江海股份、至纯科技的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均超2% [1] 行业配置方向 - 银河产业动力混合基金主要配置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新能源、通信、机械设备等行业 [1] -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看好业务成长属性强的医药、新能源、智能电动车等科技股 [1] - 创新药板块产业趋势持续但交易层面出现泡沫化信号 [1] 投资策略观点 - 当前权益资产性价比占优应积极配置 [1] - 可通过筛选低估且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公司构建投资组合 [1]
含权理财成增厚收益新选择 多因素助推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7:53
文章核心观点 - 低利率环境和资本市场活跃正驱动银行理财公司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和含权产品布局 [1] - 理财公司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寻求稳健收益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投资者预期 [1][6][7] 含权类理财产品市场动态 - 理财公司权益类资产仓位有所增加 例如某城商行资管部门权益仓位目前稳定在5%左右 [1] - 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显著上升 7月数据分别较6月上升0.51和7.19个百分点至3.64%和9.93% [2] - 部分产品表现突出 例如招银理财一款R3级产品近1年投资收益率达5.31% [2] - 投资者偏好改变 含权类理财产品咨询量增加 部分产品出现当日售罄情况 [1] 权益资产配置策略与方向 - 配置策略从单一固收转向固收+期权、参与IPO打新等方式小幅提升权益占比 [2] - 理财公司密集调研上市公司 近一个月22家理财公司调研207次 重点关注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成长行业及低估值高分红股票 [2] - 招银理财当前权益配置聚焦两大方向:保险行业中长期机遇和反内卷政策受益行业 并跟踪PPI回升对企业利润和市场估值的影响 [4][5] 行业挑战与投研能力建设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产品收益率走低 依靠债券投资增厚收益难度增加 [4] - 理财客群投资风格保守 产品需兼顾低波动性和流动性 风控和回撤控制是增配权益资产的首要考虑 [5] - 头部理财公司持续加大权益投研投入 包括人才储备、策略管理和产品研发 旨在构建专业化投研风控体系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6][7] - 行业发展含权产品是长期过程 下半年预计仍以低波稳健策略为主 权益部分以小仓位试探性参与为主 [7]
中国平安业绩会直击:适度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新华财经· 2025-08-27 16:36
整体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3]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680.47亿元,同比减少8.8% [3] - 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4] - 公司中期现金分红提升至每股0.95元 [2] 净利润与营运利润差异原因 - 一季度并表子公司平安好医生产生一次性会计处理亏损34亿元,影响净利润增速 [3] - 港股可转债在股价上涨时估值短期下降,全生命周期不影响财务报表 [3] - 配置股票部分盈利的资本利得未进入利润表,浮盈600亿元增厚净资产和分红账户 [3] - 剔除上述因素后盈利增速为双位数 [3] 寿险业务发展 - 寿险业务净利润贡献占比近70% [4] - 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168.6%,贡献新业务价值33.9% [4] - 银保渠道等非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占比超过36% [4] - 寿险提供三重价值:财富保值增值、客户及家人保障、医疗健康养老增值服务 [4] - 银发经济赛道潜力规模预计达20万亿元 [4] 保险资金投资 - 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 [5]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5] - 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13%,有效提高投资收益率 [6] - 上半年保险全行业增配股票规模超6000亿元,公司是主力军之一 [6] - 公司投资企业遵循"三可原则":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 [6] 权益配置策略 - 公司适度加大权益配置,聚焦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股和高分红价值股 [6] - 公司证券私募投资基金已获批,正在中基协注册备案 [6] - 公司作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看好中国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6] 股价与估值表现 - 公司A股股价年内累计涨幅约16% [2][7] - 公司估值有所提升,但仍处于非常低水平 [7] - 寿险处于黄金发展期,行业潜力巨大 [7] - 公司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优势逐步体现 [7]
中国平安谢永林:会适度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北京商报· 2025-08-27 12:57
公司投资策略 - 中国平安作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将适度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1] - 投资重点围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板块 [1] - 投资重点围绕高分红的价值股 [1] 公司业绩发布 - 中国平安于8月27日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1]
中国平安高管:平安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会适度加大权益资产的配置。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46
公司战略 - 中国平安定位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1] - 公司将适度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1]
融资融券每周观察(2025.8.18-2025.8.2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12166.06点,单周上涨4.57% [4] - 深圳成指收盘3825.76点,单周上涨3.49% [4] - 上海市场日均成交额14853亿元,环比增长22.6% [4] - 深圳市场日均成交额10610亿元,环比增长22.6% [4] 行业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全部31个行业上涨,无下跌行业 [5] - 通信、电子、综合行业涨幅居前三位 [5] - 多数行业融资净买入额为正值,其中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净买入额居前(图示数据)[7][8][9] 两融业务 - 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达21,551亿元,单周增加925亿元 [6] - 融资余额21,401亿元,单周增加915亿元 [6] - 融券余额149亿元,单周增加9亿元 [6] 个股融资动向 - 中兴通讯(000063.SZ)获融资净买入198,748万元,居个股首位 [10] - 中芯国际(688981.SH)融资净买入186,914万元,寒武纪-U(688256.SH)获173,113万元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集中于通信、电子、计算机行业 [10] ETF融资动向 - 中证500ETF(510500.SH)获融资净买入60,356万元,居ETF首位 [11] - 券商类ETF如512880.SH(39,901万元)、512000.SH(19,480万元)获大幅买入 [11][12] - 科创芯片ETF(588200.SH)、纳指100ETF(513300.SH)等主题ETF获资金流入 [11][12] 市场运行特征 - A股市场展现独立性,未受海外市场波动干扰 [15] - 宏观政策预期稳定及低利率环境推动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15] - 沪指突破2021年高点,周线箱体上移进程延续 [15] - 两市日均成交额超2.5万亿元,连续两周放量 [15] - TMT及大消费行业成为市场热点,科技股风格领先 [15]
公募FOF年内平均业绩超9%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22:09
FOF业绩表现 - 公募FOF年内平均业绩达9.41% 仅一只产品收益为负[1][3] - 近40只公募FOF年内累计净值增长率超20% 最高涨幅达45.49%[2][3] - 整体业绩处于近五年最佳状态 主要受益于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提升和宽基指数上涨[1][4] 资产配置策略 - 未来3年股市或结构性走强 债市处于超涨高位相对走弱[1][6] - 建议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尤其是"固收+"含权资产[6][9] - 通过ETF为核心-卫星模式提升投资锐度 在结构性牛市中聚焦行业ETF[4] 市场机会分析 - 国内制造业权益类资产具有优势 黄金等抗通胀资产值得配置[8][9] - 商品和港股机会可能超出预期 A股成长产业群和周期产业群各有机会[9] - 股权风险溢价显示权益市场仍具性价比 科技成长领域估值处于历史低位[6][8] 投资建议 - 避免单一赛道过度下注 定期调整股债比例控制风险[10] - 通过FOF或"固收+"基金实现大类资产合理配比[10] - 债基择时波段操作对全年收益重要 多资产配置需动态调整[6][9]
公募FOF年内平均业绩超9%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22:06
公募FOF业绩表现 - 515只公募FOF年内平均业绩达9.41% [5] - 近40只公募FOF年内累计净值增长率超20% [5] - 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年内单位净值增幅45.49%位列第一 国泰行业轮动A以39.97%位列第二 [5] - 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 易方达优势回报A 工银养老2050A 交银智选星光A等业绩均在30%左右 [5] - 公募FOF整体处于五年来最佳状态 [4][6] 业绩驱动因素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录得可观涨幅 资金流入明显 [6] - FOF通过优选基金提升业绩收益水平 [7] - 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较强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全球股市回暖带动FOF净值回升 [7] - 流动性宽松环境强化FOF风险收益比优势 [7] - 投资模式转向以ETF为核心-卫星模式 行业ETF在结构性牛市中具备更好锐度 [7] 资产配置策略 - 未来3年股市结构性走强 债市相对走弱 [3][9] - 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成为必然选择 尤其关注固收+含权资产 [9] - 债基择时波段操作对全年收益重要 [10] - 股权风险溢价显示权益市场仍具性价比 [9] - 避免激进切换 稳中求进适配当前市场环境 [9] 大类资产机会 - 商品 港股 A股机会明显 债券需通过择时确保基础收益 [13] - 国内制造业权益资产具优势 黄金等抗通胀资产值得配置 [12] - 供给受限工业大宗商品可跟踪关注 [12] - 美元中长期走弱背景下 商品和港股机会可能超预期 [13] - A股成长产业群关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 周期产业群看好金属产业链 [13] - 国内权益市场相对海外市场在估值方面具备赔率空间 [12]
中国平安增持农业银行及中国人寿H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8:33
中国平安增持情况 - 平安人寿8月13日以每股5.5041港元买入2651.5万股农业银行H股 耗资1.46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13.99%增至14.08% [1][2] - 同日以每股22.7439港元买入1406.7万股中国人寿H股 耗资3.19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18% [1][2] - 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 持股比例从4.97%升至5.1% 为六年来首次险资举牌险企 [2] - 8月8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后持股达15% 截至7月29日持有招商银行H股超16% [2] 险资配置动向 - 险资年内举牌超30次 重点布局低估值高股息行业 银行/公用事业/能源领域受青睐 H股为主要方向 [4] - 邮储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分别被举牌3次 [4] - 保险资金二季度末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3.73% 股票配置余额3.07万亿元 较一季度2.81万亿元增长8.9% [5] - 上半年净买入股票6400亿元 较去年下半年3590亿元增长78% [5] 平安系投资策略 - 开年以来持续增持银行股及保险股H股 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 [3] - 公司通过FVOCI计量方式平衡新质生产力板块与高分红价值股 降低短期股价波动对利润影响 [4]
兴银基金刘帆:指数化投资迎来“风口”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21:36
指数化投资趋势 - 纯指数基金规模突破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7.4% [1][2] - 居民资产配置转向风险偏好进取型,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增长1.25个百分点 [2] - 指数基金承担分散风险、提升收益、增强透明度和降低管理成本等多重角色 [2] 指数基金优势 - 政策推动下科创债ETF、跨市场ETF等新品类涌现,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 [2] - 指数基金是布局权益市场的优质工具,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愈发凸显 [4] - 产品特征优势受到认可,预计规模将保持高增长速度 [3] 权益市场配置价值 - 股票资产最大回撤收窄,低利率和市场情绪改善推动上行波动率扩张 [4] - 三类增量资金为权益市场注入动能:保险资金、居民储蓄(突破120万亿元)、外资 [4] - 增量资金关注低位大盘宽基指数,指数基金或成为重要配置工具 [4] 外资与指数国际化 - 外资持续增配A股,偏好基本面稳健、流动性强的龙头股和被动投资 [5] - 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例从2012年1.3%升至2020年3.7%,增速在2017年后加快 [6][7] - 外资入场推动流动性、定价效率和公司治理透明度提升,促进市场与国际接轨 [7] 未来展望 - 海外资金增配A股进程将继续,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7] - 产品端和交易机制或将继续创新,A股指数化投资生态向成熟市场靠拢 [7] - 兴银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发起正在发售,发行时间为8月11日至21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