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

搜索文档
国防军工本周观点:继续看多军工-20250714
华福证券· 2025-07-14 17: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7.7 - 7.11)申万军工指数上涨0.88%,沪深300指数上涨0.82%,相对超额0.06pct,细分领域催化多,传统板块及细分主题机会不断 [2][43] - 资金层面,本周被动基金规模上升,被动资金大幅净流入,虽杠杆类资金下滑,但考虑2025年强需求恢复预期及确定性,看好后续资金面优化 [2][43] - 估值层面,截至7月11日,申万军工指数五年维度市盈率TTM(剔除负值)70.34倍,分位数96.86%,叠加2025年行业基本面强恢复预期,当下军工板块具备较高配置价值比 [2][43] - 25 - 27年在多重催化下内需外需增长幅度大,主题型机会多,强烈推荐【内贸】+【外贸】+【自主可控】+【新兴产业】四主线 [3][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军工板块及细分领域本周回顾 - 本周(7.7 - 7.11)申万军工指数上涨0.88%,沪深300指数上涨0.82%,相对超额0.06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5位;自2025年至今,申万军工指数上涨10.71%,沪深300指数上涨2.03%,相对超额8.68pct,排名第6位 [10][16][18] - 细分领域中,航天板块表现突出,因鸿远电子涨幅7.76%带动;信息化板块表现较弱,系前期涨幅高本周回归式调整 [10][22] 本周个股表现 - 本周涨幅前10个股如王子新材受益核聚变热度,国瑞科技、中船应急受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件催化,仕佳光子因拟购买股权事件催化 [10][24] - 本周跌幅前10个股因前期涨幅高,6月至上周末平均涨幅12.02%,超额国防军工指数4.31pct,本周回归式调整 [11][24] 资金及估值 - 被动资金方面,本周军工ETF基金规模及份额提升,各军工ETF合计净流入21.27亿元,较上周增加5.44亿元,看好后续被动资金恢复净流入 [29] - 杠杆类资金方面,本周军工板块融资买入额略有下降,考虑2025年强需求恢复预期,看好后续融资买入额上升 [32] - 行业估值层面,以7月4日股价为基准,申万军工指数五年维度市盈率TTM(剔除负值)70.34倍,分位数96.86%,与上周基本持平,当下军工板块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 [33] - 细分领域个股估值,不考虑部分高估值标的,多数企业对应2026年估值在30倍以内,考虑2025 - 2027年需求恢复预期,看好业绩好转消化2025年估值 [38] 本周核心观点 - 本周申万军工指数上涨0.88%,沪深300指数上涨0.82%,相对超额0.06pct,细分领域催化多,传统板块及细分主题机会不断 [2][43] - 资金层面,被动基金规模上升,被动资金大幅净流入,虽杠杆类资金下滑,但考虑2025年强需求恢复预期及确定性,看好后续资金面优化 [2][43] - 估值层面,截至7月11日,申万军工指数五年维度市盈率TTM(剔除负值)70.34倍,分位数96.86%,叠加2025年行业基本面强恢复预期,当下军工板块具备较高配置价值比 [2][43] - 25 - 27年在多重催化下内需外需增长幅度大,主题型机会多,强烈推荐【内贸】+【外贸】+【自主可控】+【新兴产业】四主线 [3][44] 本周行业及个股重要新闻及公告 低空经济 - 政策方面,湖北黄冈、河南郑州、安阳、广州南沙等地发布相关政策,涉及通用机场建设、总部经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奖励等 [51][52][53] - 动态方面,浙江成立10亿元低空领域产业基金,奥地利eVTOL开发商签订采购协议,沈阳研发的飞机首飞,市场监管总局助力民用无人机产业,多地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成立、实验室揭牌等 [57][58][62] 核聚变 - 日本Helical Fusion完成23亿日元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52亿日元,ITER稳态磁体低温测试装置专用68kA电源系统首批设备材料抵达 [67] 航空航天 - 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法国达索航空公布VORTEX航天飞机项目 [68]
指数盘整蓄力,主题轮动依旧
东方证券· 2025-07-13 19:42
报告核心观点 - 指数预计盘整蓄力后再攀新高,信心牛趋势不变;短期主题或在政策预期和产业趋势之间轮动 [3][5][6] 指数预计盘整蓄力后再创新高 - 关税延期利好交易完成,但市场对关税不及预期的风险定价不足,风险评价难继续下降,如美国对巴西商品征50%关税致巴西市场本周跌3.59%,特朗普相关表态或致俄罗斯市场本周跌5.7% [3][14] - 市场近期风险评价下降、偏好上升推动指数上涨,本周创业板指等涨幅超上证指数;短期若无新利好预期,指数冲高受阻后或进入盘整蓄力阶段 [4][15] - 市场上涨核心动力源于对国家治理和新旧动能转型信心提升,信心牛趋势不变,蓄力后将逐级攀新高 [5] 短期主题或在政策预期和产业趋势之间轮动 - 有政策预期的反内卷和地产主题是潜在轮动方向,反内卷板块自7月1日会议后政策预期高,市场对其政策力度和有效性有分歧,但存在超预期可能,该板块(钢铁、猪肉和新能源部分细分)值得关注;地产板块本周涨6.1%,未来两周政策预期下预期落地前有博弈可能 [6][16] - 产业趋势交易不停歇,中期与指数方向一致逐级向上,短期关注稳定币、稀土、核聚变、军工、深海经济、人工智能、创新药题材 [7][17]
江淮大地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安徽抢抓机遇布局未来产业(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13 05:58
未来产业发展现状 - 安徽在量子科技、深空探测、聚变能源等领域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群峰竞秀 [1] -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科技成果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1] - 合肥布局建设的13个大科学装置集群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近50家,带动相关未来产业蓬勃发展 [2] 聚变能源领域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有望释放巨量清洁能源 [1] - BEST装置零部件数量以百万计,已布局产业链国产化能力 [2] - 聚变新能公司在合肥及周边孵化多家核聚变相关企业,部分已经上市 [2] 人工智能领域 - 智象未来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快速生成高质量视频 [3] - 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已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超10亿次人工智能辅诊建议 [3] -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免编程焊接机器人3分钟完成自动焊接 [3] - 安徽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3] 低空经济领域 - 芜湖市湾沚区航空小镇已建成国内最大中小型飞机和无人机生产基地 [4] - 通航整机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达100% [4] - 2023年芜湖市低空经济产业营收达463.8亿元 [4] 产业链发展 -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带动20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 [4] - 芯聚德科技48个月完成投资建设并供应市场,创造行业纪录 [5] - 安徽省计划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打造3个1000亿元未来产业 [5]
未来产业:核聚变关键部件与材料投资机会(附投资逻辑与标的)
材料汇· 2025-07-11 23:49
核聚变技术进展与时间节点 - ITER预计2034年开始氘-氚等离子体实验,2036年实现长脉冲运行,2039年进入氘-氚运行阶段,中国承担18个关键部件制造 [2] - 中国HL-3装置2025年5月实现聚变三乘积达10²⁰量级,标志燃烧实验突破 [3] - EAST装置2025年1月创造1亿摄氏度1066秒长脉冲运行世界纪录 [4] - BEST装置计划2027年建成,2030年演示发电,工程总装已提前启动 [5] - CRAFT设施预计2025年底建成,将成为国际核聚变领域参数最高研究平台 [5] 全球核聚变投融资与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核聚变行业吸引投资超71亿美元,公共资金增长57%达4.26亿美元 [6] - 美国CFS、TAE、Helion三家公司合计融资43亿美元,谷歌、微软计划采购聚变电力 [6] - 预计2025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3451亿美元,2037年达6338亿美元,CAGR5.1% [6] - 中国聚变新能注册资本达145亿元,星环聚能、能量奇点获数亿元融资 [6] 关键部件价值量与材料 - ITER单堆建造成本1000亿人民币中,磁体系统(28%)、偏滤器(17%)、包层系统(8%)合计价值530亿 [7] - 钨材料因高熔点、低氚滞留特性成为第一壁和偏滤器首选材料 [9][12] - 铍作为中子倍增剂和第一壁材料,具有优异核性能与物理性能 [10] - 超导材料中Nb₃Sn、NbTi用于低温超导,REBCO等用于高温超导 [11][12] 技术路线与装置类型 - 全球168个聚变装置中托卡马克占比47%,仿星器17%,激光惯性8% [31][37] - 美国以49个装置领先,中国14个装置包括EAST、HL系列等 [35][37] - 托卡马克建设难度低但易发生大破裂,仿星器结构复杂但运行稳定 [31][32] - 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现403秒稳态运行,HL-3装置等离子体电流达3MA [39][62] 中国核聚变工程进展 - CFETR分两期建设,目标聚变功率200MW-1GW,已完成工程设计 [72] - 中国承担ITER18个采购包,包括环向场线圈导体(81.09kIUA)、磁体支撑系统(215kIUA)等 [47][48] - 聚变新能按BEST-CFEDR-商业堆三步走战略推进,注册资本增至145亿元 [67][72] - CRAFT设施聚焦超导磁体和偏滤器研究,为CFETR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75][79]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
国海证券· 2025-07-11 08:01
报告核心观点 - 锅圈万店规模奠定龙头地位,爆品、会员、新渠道构建三维护城河,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核聚变临界点已至,关键部件与材料迎战略机遇,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5][10] 锅圈(02517)深度报告 核心问题解答 - 解析锅圈“在家吃饭”千亿赛道可持续增长逻辑,解答万店规模转化为竞争壁垒、分散市场捕捉下沉机遇、供应链与渠道创新构建差异化护城河三大问题 [3] 公司现状与前景 - 创立于2015年,早期专注供应链管理,截至2024年底有10150家门店,覆盖全国31省,2022年零售额市占率居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首位;自建6大单品工厂,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同比+3.1%至3.11亿元;计划5年新增1万家门店强化规模效应 [4] 行业格局与潜力 - 中国在家吃饭餐食市场2022 - 2027年CAGR达20.7%,2027年预计达9400亿元,但2022年CR5仅11.1%格局分散;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渗透率不足25%,乡镇等下沉市场有望成核心增长引擎 [4] 竞争优势 - 爆品策略:99元毛肚自由套餐2024年销售额破5亿元,抖音曝光62.1亿次;会员生态:截至2024年底,注册会员4130万人(同比+48.2%),预付卡沉淀资金9.9亿元(同比+36.6%);渠道创新:2024年5月下旬通过抖音账号矩阵推毛肚火锅套餐,总曝光量突破62.1亿次,24h无人零售模式创新落地,看好乡镇门店下沉空间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71.83/80.36/90.80亿元,归母净利润3.40/3.96/4.63亿元,对应PE估值为25/21/18x,维持“买入”评级 [5] 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 核心问题解答 - 解决当前核聚变技术进展和未来关键时间节点展望、全球核聚变装置运行状况及融资情况分析、磁体系统等价值量分析及关键材料拆解问题 [7] 技术突破 - ITER预计2034年开始氘 - 氚等离子体实验等;HL - 3 2025年5月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达10的20次方量级;EAST 2025年1月完成1亿摄氏度1066秒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BEST 2025年5月工程总装提前启动,计划2027年建成,2030年演示发电;CRAFT预计2025年底建成 [8][9] 资本投入与市场规模 - 2024年核聚变行业吸引超71亿美元投资,新资金超9亿美元,公共资金增长57%达4.26亿美元;美国三大公司合计融资43亿美元,谷歌、微软计划用核聚变供电;中国聚变新能注册资本145亿元,多家获数亿融资;预计2025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3451亿美元,2037年底达633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1% [10] 关键时间节点 - 2030年BEST实现聚变演示发电;2035年左右CFETR建成;2045年左右我国可控核聚变能应用进入示范阶段;2050年左右实现聚变商业化发电 [10] 关键部件与材料 - 以ITER为例,磁体系统、堆内构件、真空室等关键部件成本占比分别为28%、17%、8%,单堆建造成本1000亿人民币时,三个部件合计价值量达530亿人民币;核心材料包括钨、铍等,高温超导、钨合金技术突破有望加速行业发展 [11] 建议关注公司 - 安泰科技、西部超导等多家公司 [13]
创业板指涨逾1% 沪指站稳3500点上方
快讯· 2025-07-09 10:30
智通财经7月9日电,指数持续走强,创业板指拉升涨逾1%,沪指涨0.35%,深成指涨0.60%。影视传 媒、核聚变、机器人、军工等方向涨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3100只。 创业板指涨逾1% 沪指站稳3500点上方 ...
中国核电半年发电量首破1200亿度 新能源装机超4367万千瓦逼近核电
长江商报· 2025-07-09 06:59
发电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控股机组总发电量达1217.76亿千瓦时,首次突破1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5% [1][5] - 核电发电量99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1%,上网电量93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4% [1][3] - 新能源发电量21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6%,其中风电102.23亿千瓦时(+33.99%),光伏116.92亿千瓦时(+37.34%) [1][5] 装机容量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核电总装机容量4685.90万千瓦(在运2500万千瓦+在建/待建2185.90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容量4367.24万千瓦(在运3322.49万千瓦+在建1044.75万千瓦) [6] - 新能源装机半年内增长362.87万千瓦,2024年底至2025年6月从2959.62万千瓦增至3322.49万千瓦 [6] - 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项目已开工,总投资98.8亿元 [1] 核电站运营细节 - 福清核电站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26.51%,主要因大修损失减少 [3] - 三门核电站发电量同比下降3.62%,因大修损失增加 [3] - 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核电4000小时,风电1003小时,光伏542小时 [3][5] 战略布局与产业动态 - 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 [7] - 中核光电实现刚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突破,商用堆产医用同位素碳-14靶件出堆 [7] - 江苏徐圩一期3台核电机组获核准,"十四五"期间累计核准16台机组(占比44.44%) [6] 财务与股东回报 - 2015年上市以来累计盈利677亿元,累计分红243亿元,平均分红率35.87% [2][8] - 正在实施3-5亿元股份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 [9]
一个集合了机器人、商业航天、AI、核聚变的项目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7-08 09:07
投资策略调整 - 一级市场项目普遍估值偏高,与二级市场估值倍数倒挂,优质早期项目难以获取额度 [3] - 公司决定调整策略,由机构自行孵化早期项目以应对市场挑战 [4] 赛道选择逻辑 - 当前最热赛道为机器人/具身智能、AI及商业航天,例如宇树、智谱等公司备受投资人追捧 [5] - 早期项目需选择长周期高壁垒赛道,最终选定核聚变领域 [6] - 创新性提出融合机器人、商业航天、AI与核聚变的综合赛道方案 [7][8] 核聚变项目规划 - 核心模式:通过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机器人至月球开采氦(核聚变原料),建设月球核聚变发电站并通过微波/激光传回电力 [8][9] - 技术整合:利用AI大模型实现机器人调度,提升运营效率 [10] - 团队构建:计划招募中科院、清华北大及海外国家实验室背景人才,顾问或学生均可 [13][14] - 估值与融资:首轮估值5亿,第二轮10亿,第三轮20亿,并规划机构对接列表 [15][16] 扩展赛道创新 - 提出机器人+商业航天+AI+大消费模式:月球月壤提取矿物质用于饮用水、保健品及美妆产品(如氧化铁),火星灰可制面膜 [20][21][22] - 广告营销策略:突出“38万公里外的天然冰川水”等概念强化消费吸引力 [23] - 绿色建筑方向:利用月球/火星土壤进行原位资源利用(ISRU)建造,参考NASA及中科院技术 [24][25][26] 未来场景延伸 - 消费者付费操控机器人实现太空漫步及地球全景拍摄,AI生成个性化太空纪录片 [28] - 长期愿景:通过脑机接口连接太空机器人,提供大众化“月球打卡”线上体验 [29] 组织与执行 - 小宋晋升首席孵化官并统筹多赛道孵化项目,公司强调发挥“攒局能力”整合机器人、商业航天等资源 [30][31][32]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07
国海证券· 2025-07-07 08:0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多行业呈现不同发展态势,重卡销量同比显著增长,光伏、风电、锂电等新能源行业政策催化不断,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加速,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企业积极求变,各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部分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4][40][159] 各行业报告总结 重卡行业 - 2025年6月重卡批发/终端分别同比增长约29%/36%,上半年累计批发/终端分别同比增长约6%/16%,内需带动整体贝塔较强 [4] - 看好今年重卡内需行情,因内在更新需求高于2024年销量,向合理更新中枢均值回归,叠加以旧换新扩围拉动新增退出量 [4] - 2025年Q3重卡批发月度同比增速有望持续走高,若将上半年累计约53万的重卡批发销量简单年化,对应约107万台批发销量,同比增长约18% [5] - 维持重卡行业“推荐”评级,推荐中国重汽A、福田汽车、中集车辆、潍柴动力 [6] 转债市场 - 权益市场上涨带动转债市场向好,科技成长转债受益显著,当前处于“市场聚焦明确、估值保护充足、政策支撑强劲”的投资窗口期 [7][8] - 稳定币、国产替代半导体及军工三大细分领域转债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9] 德林国际 - 全球领先玩具OEM制造商,2024年营收54.5亿港元,同比+1.8%;净利润7.4亿港元,同比-11.0% [10] - 北美为最大市场,2024年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总销售额74.4%,客户集中度高但占比较上年-10.9pct [11] - 产能布局中国及东南亚地区,2024年产能利用率超80%,新建印尼生产基地已于2025年中投产 [11][12]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为59.6/66.0/72.3亿港元,同比+9.45%/+10.66%/+9.59%;归母净利润7.5/7.9/8.6亿港元,同比+2.23%/+5.14%/+8.20%,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2] 医药行业 - 日本在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实现医疗质量、成本和效率均衡发展,人均医疗费用相对可控,人均预期寿命高,新生儿死亡率低,就医效率高 [14] - 人力和硬件充分下沉,自由诊疗和高密度私立诊所使医疗服务效率较高,医疗成本管控主要通过控制机构盈利冲动实现 [15] - 2003 - 2021年日本药剂费占医疗费用比例稳定在22%左右,1984 - 2018年医疗器械占医疗费用比例稳定在6.5%左右,医疗费用占GDP比例从2000年7.0%提升至2021年10.8% [16] 黄金市场 - 黄金兼具货币、商品与金融三重属性,价格波动与全球经济、实际利率、地缘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19] - 2024年黄金投资需求占25.7%、央行购金占23.6%、金饰占43.7%、科技用金占7.1%,全球央行与投资者共同推动黄金需求走强 [20] - 生产成本、实际利率、市场流动性是黄金价格的三大估值体系 [21][22][24] - 从货币、债务、信用、资产配置四大视角看,黄金价格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复杂多变 [25][26][27][28] 核聚变行业 - 2025年6月30日,谷歌与CFS签订200MW核聚变供电协议,CFS预计2027年实现Q1,2030年代初实现首个示范堆投运 [30][31] - 这是对核聚变商业可行性的有力验证,将加剧全球聚变竞赛的紧迫感,有望倒逼中国加速商业化进程 [31]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国光电气、合锻智能等个股 [31][32] 人形机器人行业 - 本周产业动态丰富,包括德马与海康机器人合作、均普智能与智元加速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等 [33] - 100亿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成功设立,步科发布第四代无框力矩电机及中空驱动器 [35][36] - 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企业 [40][41][42] 光伏风电储能锂电行业 - 光伏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需求侧短期内产业链价格仍处下行通道,但跌幅可能收窄 [43][44] - 风电海风政策催化不断落地,国内深远海开发全面启动,陆风抢装后Q2业绩有望释放 [44][45] - 储能欧洲发布提升储能总容量战略目标,四川明确用户侧储能项目收益计算与市场化路径 [47] - 锂电产业链公司持续推进固态电池布局和海外本土化布局 [48][49] - 维持板块整体“推荐”评级,各细分领域均给出相关投资建议 [53] 红利资产配置 - 5月宏观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延续结构性修复态势,消费成为经济压舱石,工业生产总体稳健,但经济向好仍面临工业领域需求不足和房地产市场调整挑战 [54] - 权益市场吸引力逐步超越债券市场,红利资产作为底仓配置价值仍在,但应重新审视,建议配置顺CPI周期的大消费板块和银行业 [55] - 7月风险预算权重:权益(40%)、国债(15%)、商品(35%)、黄金(25%),推荐配置比例为股票13.95%、债券57.93%、商品13.66%和黄金14.45% [56] 光刻机行业 - 光刻机是芯片制程核心设备,核心部件是光刻产业关键壁垒,2025E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为293.7亿美元,EUV光刻机市场规模为96亿美元 [58] - ASML成功得益于技术变革和产业协作,其供应商遍布全球 [59] - 首次覆盖给予光刻机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光源、照明、物镜、工件台等核心部件及加工设备标的 [59]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行业 - 灵巧手技术突破决定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与夹爪短期内各有适用场景,长期共存 [62] - 产业趋势包括自由度提升、微型丝杠+腱绳应用扩大、电子皮肤应用增加、peek材料用量提升、端到端大模型提升泛化能力 [63][64] - 2025/2030年灵巧手市场空间9/376亿元,国内厂商大有可为 [65]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隆盛科技、祥鑫科技等企业 [66] 新氧集团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氧青春诊所已有31家在营门店,连锁业务收入成为集团收入最大业务板块,战略转型跨过拐点 [68] - 从线上流量中介向线下服务实体转型,制定连锁千店计划,门店定位高性价比 [69][71] - 2025Q1线下业务爆发性增长,医美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加551.4% [73] 稳定币行业 - 2025年6月稳定币围绕政策、头部发行方、应用场景三个层面加速发展,如Circle上市、Tether增发、香港公布《稳定币条例》等 [75] - 核心关注稳定币发行方、跨境支付服务商、金融IT服务商,后续关注各地政策节奏和增量方向 [76][78] - 维持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给出相关标的建议 [78][79] 新材料行业 -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重要方向,各细分板块有不同动态,如电子信息板块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等 [80][83] - 维持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 [95] 煤炭行业 - 动力煤高温天气下供需关系优化,港口库存去化,价格上涨,非电需求端部分刚需采购接近尾声 [96] - 炼焦煤供需格局短期改善、煤价上涨,焦炭短期有一定看涨预期,但幅度有限 [97] - 维持煤炭开采行业“推荐”评级,给出相关标的建议 [98] 汽车行业 - 2025.6.30 - 7.4 A股汽车板块跑输上证综指,港股汽车整车有不同涨跌幅 [99] - 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超1万辆,多家车企公布上半年销量,部分车企显著增长 [100][102] - 以旧换新支持下汽车景气可期,维持汽车板块“推荐”评级,给出相关投资建议 [103] 国债市场 - 央行买卖国债主要出于流动性管理、纠正收益率曲线目的,今年1月暂停是因国债市场供不应求、收益率下行较快 [105] - 央行短期重启国债买卖概率不大,但资金面预计维持宽松态势 [106]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 - CPE出售公司21.77%股份,股东结构优化落地,减持风险解除,优质投资者注入新动能 [107] - 拟增持奈瑞儿20%股权,深化“双美+双保健”协同效应 [108] - 2025年女神节期间权益金同比+14.5%,女性特护中心持续领跑 [109]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110][111] 铝行业 - 本周宏观面偏向利多,电解铝供应产能维持高位,铝水比例或回落,成本降低,库存增加 [112][113] - 需求进入淡季,铝加工各环节表现不佳,铝土矿、氧化铝、预焙阳极有不同市场情况 [114][115][117] - 维持铝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神火股份等企业 [118] 机器人行业 - 6月国内多地发布机器人新品、推出相关产业政策,国产机器人产业化进度加速 [119] - 后续有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等重要催化事件 [121] - 维持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给出相关投资建议 [122][123] 化工行业 - 2025年7月3日,国海化工景气指数为92.15,较6月26日下降0.41 [124] - 铬盐逻辑加强,磷矿石供需紧张局面延续,近期化工安全事故多发或加速行业去产能 [125][126][128] - 维持化工行业“推荐”评级,给出各细分领域投资建议和重点关注标的 [159] 食品饮料行业 - 近两周大盘整体上涨,食饮板块下跌,各细分行业有不同表现 [160] - 白酒禁酒令对全年消费冲击有限,酒企积极求变,开拓新渠道、新产品、更换管理层 [162][163] - 大众品行业新品频出,美团切入线下硬折扣赛道,D - 阿洛酮糖获批工业化应用 [164][165][166]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推荐”评级,给出白酒和大众品相关投资建议 [168][169]
我国推动以超导材料等新材料发展,还有望受益于核聚变产业加速
选股宝· 2025-07-06 22:50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提升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1] - 要求中央企业关注宏观形势与行业趋势,调整经营策略,布局重大项目以支撑内需,推动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1] - 重点发展以超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1] 高温超导材料发展前景 - 高温超导在核聚变装置中具备提效降本作用,当前带材价格80至100元/米,单个核聚变装置需求达数百至数千公里[1] - 可控核聚变建设有望加速高温超导产业进步和规模降本,驱动其在更多领域的经济性提升[1] - ReBCO带材相比一代高温超导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16T@4.2K以上超导磁体系统中潜力巨大[2] - 可控核聚变作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国内外项目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加速[2]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西部超导是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产品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大科学工程[3] - 百利电气掌握超导限流器技术,参与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建设,产品通过IEC认证[3] - 东方钽业为全球最大超导铌材及铌超导腔研发制造基地,高纯超导铌材RRR值稳定突破500[4]